经典重庆
标题:
【持续更新】 重庆半岛地(街)名由来
[打印本页]
作者:
cquxiefei
时间:
2008-12-4 15:03
标题:
【持续更新】 重庆半岛地(街)名由来
【七星岗】 早年此地曾修石缸七口,仿北斗星座布设,故名七星缸。后演变成今名。
【较场口】 明清时期为“武举”考场及阅兵操练处,又是通往南纪门、储奇门等地的要道口,故名。
【两路口】 旧时此地为出重庆分道口:一路通成都,一路通川北,故名。
【观音岩】 此处地处山腰,原有一观音庙建于岩上,故名。
【上清寺】 明嘉靖年间此地曾修建“三清庙”,后改名“上清寺”,因寺得名。
【牛角沱】 此地有一石坡形如牛角斜插入嘉陵江,江流于此形成回水沱,故名。
【李子坝】 此处地处半坡,旧时有一片茂密李子林,故名。
【菜园坝】 此地早年系农田沙坝,住户多种菜为生,故名。
【石板坡】 因旧时常有人在此处山坡开采石板,故名。
【大溪沟】 旧时有一较大溪流汇集四周流水注入嘉陵江,故名。
【枣子岚垭】 因地处岚垭,早年有多株大枣树得名。
【道门口】 清康熙初年在此建川东道署,道署门外的街市因此得名。
【莲花池】 明崇祯时礼部尚书王应熊居此,称“涵园”,园内有二池种莲花,故名。
【天官府】 因明朝太师、吏部尚书(习称天官)蹇义府第建此得名。
【石灰市】 因昔为石灰集散市场,故名。
[
本帖最后由 cquxiefei 于 2008-12-4 16:00 编辑
]
作者:
cquxiefei
时间:
2008-12-4 15:10
【二府衙】 昔年为重庆府同知署所在,同知系知府佐贰,习称二府,故名
【十八梯】 此地北段有石梯200多级,共十八层台阶,故名。
【黄花园】 昔年有农民在此种黄花,故名。
【曾家岩】 清代中叶,有曾姓者在此建房定居,故名。
【大田湾】 此地地处山腰,1937年前为农村,拐弯处有一片大田,故名。
【黄沙溪】 此地原为一片黄沙滩,有溪水经此流注长江,故名。
作者:
cquxiefei
时间:
2008-12-4 15:36
【小什字】 此处有街道相交成十字,并与附近大十字相对,故名。
【望龙门】 因此处可望见长江南岸巨石上宋绍兴时所刻“龙门”二字,故名。
【嘉陵新村】 以1939年抗战时期嘉陵宾馆建此得名。
【和平路】 原为培德堂街、五福街、金鱼堂街、走马街,1945年改建成公路,取人民向往和平之意合并命今名。
【民族路】 原分段命名为龙王庙、靴子街、木牌坊、小梁子、会仙桥、都邮街,抗战初期拓宽改造,1939年合并称今名。
【民权路】 原分段命名为都邮街、关庙街、鱼市街,1939年拓宽改造后命今名。
【民生路】 原分段命名为劝工局街、武库街、杂粮市,1936年修建公路,1939年合并命今名。
【中山路】 为市区中轴主干线,1931年建成通车,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命名。至东至西北分为四段。
【新华路】 原分为过街楼、三层土地、顶子街、字水街、打铁街、半边街、大梁子,1932年修建公路,1939年命名中正路,1950年改名新华路。
【陕西路】 原分段名半边街、三元庙街、陕西街、大十字、莲花街,1950年扩建后合并更今名。自清代至民国初年,此街历为陕西籍商贾集中地。
【大同路】 旧名牛皮凼,1939年因设渝女师更名女师校街,1940年扩宽路面,冉家巷部分地段并入,取“世界大同”之意改今名。
【棉花街】 清末至民国年间为棉花、棉纱帮交易市场,因此得名。
【****局街】 因清代绿营****局设此得名。
【金汤街】 因靠近古城门通远门,取固若金汤之意得名。
【打铜街】 此地早年多手工业铜作铺,故名。
【信义街】 清代名接圣街。抗战时期成为繁荣商业街道,取商业道德“守信讲义”之意更今名字。
作者:
cqqianxun
时间:
2009-6-4 14:06
偶也写过类似的东西:
八一路——保安路——(这段)杨柳街
IMG_1660.JPG
(67.33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09-6-4 14:06 上传
作者:
cqqianxun
时间:
2009-6-4 14:07
(转)张献忠与杨柳街 在重庆旧城中有一条街叫杨柳街。关于杨柳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美妙的传说。 传说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张献忠率义军数十万长驱直入四川,六月直逼重庆。途中,见一逃难的妇女,手牵着一个两三岁的娃娃,身背着一个五六岁的娃娃。张献忠觉得奇怪,便把这妇女拦住,问她:“你为啥背着五六岁的娃娃,却叫两三岁的娃娃走路呢?” 逃难的妇女回答说:“军爷,这小的一个娃娃是我亲生的,这大的一个娃娃是我死了的前房姐生的。我是大娃娃的后娘,大娃娃的亲娘死了,娃娃多遭孽哟!我该好一些照看他。” 张献忠听后,便指着逃难的妇女问两个娃娃:“她是你们哪一个的亲妈妈?” 小的一个娃娃说:“她是我的亲妈妈。” 大的一个娃娃说:“她是我的后母,但比亲妈还好!” 张献忠听了十分感动,对那妇女说:“你们不用逃难了,赶快回家去吧!” 那妇女说:“听说张献忠见人就杀,我们怕得很!” 张献忠说:“不要怕,那些话都是谣传,张献忠只杀贪官污吏,不会伤害你们这些人”。说完便随手折了一枝杨柳给那妇女,又说:“你把这枝杨柳拿回去插在门口,我保你全家平安无事。”随后,张献忠下了一道命令: “杀进重庆以后,只准杀贪官污吏,不准骚扰老百姓,更不能祸害门口插有杨柳的人家。” 逃难的妇女听了张献忠的话后,回到家中把张献忠给的那枝杨柳插在门口。邻居见了,问她把杨柳枝插在门口干啥?她便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于是,街坊们都在门口插上了杨柳枝。张献忠的大兵进城后,门口插有杨柳的人家全都平安无事,没有遭兵灾。从那时起,家门口插杨柳枝的这条街就改名叫杨柳街。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每年六月,这条街家家户户在大门口插杨柳枝。
作者:
刘广
时间:
2009-6-12 01:50
多谢,长见识了。
作者:
皙倩恩
时间:
2009-7-21 23:09
标题:
·
我对楼主的才华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决定大力支持一下,(*^__^*) 嘻嘻……
春水堂官网
作者:
驿路斜阳
时间:
2009-10-20 07:50
顶!强文!!
作者:
不是嘿渣翻
时间:
2009-11-26 10:28
重庆地名很重庆
作者:
terence55555
时间:
2009-11-27 17:01
呵呵!这个版不错!可惜被大家遗忘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