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本帖最后由 塞斯纳 于 2011-11-5 21:58 编辑
近日有一自己旁门左道的想法,提出来大家探讨,勿拍。关于“重庆”,“四川”,“成都”的关系感觉也就咱们自己清楚。直辖快15年了,搞不清楚的人大有人在,表妹在武汉某211大学读书,财经类专业,他们的一些同学的言论说出来让我哭笑不得,什么:重庆是四川的省会,四川有两个省会,重庆是成都的省会。。。前几天一山东哥们也问我重庆现在是不是直辖了,我都觉得有点无语了。这些有历史的原因,还有1997年重庆直辖跟香港回归时间太近,在那个年代,电视,报纸整天宣传的都是香港回归,我记得那个时候我读六年级,看到当时一张全国性报纸,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提了一下重庆直辖。不过这些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但像这些90后的重点大学生都不清楚,他们没读小学的时候就直辖了,那就不能光看历史问题了。个人有个想法:重庆的“重”,四川的“川”,成都的“成”都是“CH”为声母,放眼全国省份的读音和曾经的内部两大城市读音相近的只有四川了,而且“重”和“成”还都是第二声,又都在四川盆地,讲的相近的方言,外地人搞不清楚除了历史原因还是否跟这个读音有关系,望高手就此对人们带来的心理影响做出一些评估。 前几天写过一篇关于重庆拍的电影的帖子。另最近又一部电影“爱封了”(跟重庆有关的电影我都看),电影分别在重庆和柏林取景,台词出现了很多带重庆的台词。包括婚礼小丑不断的喊出“我们是来自重庆的。。。,”失望的是又去了下半城某“老街”取景,”然后很吝啬的让解放碑出现了几秒钟。再对比里面柏林的画面倒是既有背街小巷,也有广场公园,比较全面。看看人家在北京上海拍的电影,也不会老是拿最破的地方取景,好多电影都是以北京国贸CBD或者上海陆家嘴CBD,外滩,洋房取景。人家提起北京上海都是西装革履或者年轻时尚,终于有部台词出现大量重庆的电影,结果却是在下半城某小街道的一些化了妆的小丑嘴里不断喊出来的。潜意识给观众留下什么印象呢?包括以前的疯狂的石头,也去了下半城取景,大部分重庆人没事都不会去的地方。是否导演认为这里能代表最老重庆的东西,但其实这里现在与绝大多数重庆人都没有关系了,不仅生活工作没关系,连在这里居住的人也大都不是重庆本地人,完全无法代表现在的重庆。不知道导演来重庆拍戏是否都怀着来渝中半岛(山城)猎奇的心态。(一朋友在中戏导演系读博士,准备过几天跟他探讨一下) 昨天带两位外地朋友在重庆逛了逛,两位在北京上班,都第一次来重庆,一个是江苏人,在南京读了四年,一位家在大连。来重庆玩了两天对重庆喜欢的不得了(有点激动的喜欢),说比没来过之前想象中的重庆好太多,说重庆比南京,大连还漂亮,更比沈阳干净。这么多公园,这么好的绿化,这么繁华的商场,完全出乎意料,想起北京就头疼,都不想回北京上班了。进步很大,同学们继续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