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重庆手机产业布局南岸 全国电子信息业再掀巨澜 [打印本页]

作者: 五里店    时间: 2011-12-2 10:29
标题: 重庆手机产业布局南岸 全国电子信息业再掀巨澜
两年前,重庆的笔记本电脑产业在一片“凭什么”的质疑声中启动;两年后,重庆汇集全球三大著名笔记本电脑,创造了重庆新兴产业凭空崛起的奇迹。现在,南岸区再次启动了一个同样激动人心的宏伟计划——打造中国西部手机之都。质疑声同样响起,奇迹也同样在进行。
在一片从来不缺乏奇迹的土地上,一场电子信息产业的创造与辉煌,正在扬子江畔的南岸区徐徐展开。
2011年11月30日,重庆市南岸区艾美酒店,一张拥有众多主角的合影,在镁光灯下被定格。
合影的背后,是一副硕大的会议题标:中国电子商会与南岸区人民****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提及中国电子商会,对中国信息产业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陌生。这家于1988年成立的国家级行业协会,是电子信息产业流通领域中最大的行业社团组织。在国内有12个地方商会和7个专业W员会,拥有会员单位4000多个。
早在2006年,中国电子商会会员的销售额就已达到1.2万亿元,约占全国电子信息行业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换言之,该商会在中国的电子信息领域,早已三分天下。
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令一个此前重庆无法想象的宏大计划,正式破冰而出。
“我们要联手南岸打造‘中国西部手机之都’!”******参事、中国电子商会会长曲维枝如是说。这位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的掷地有声的话语,令现场所有来宾为之一震。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将在茶园新区形成一个年产1亿部手机规模的移动智能通讯产业链。”南岸区委****夏泽良的话更是语惊四座。
1亿部手机是什么概念?据统计,目前整个中国手机产量不过10亿部。换言之,南岸未来的志向就是手机产业十分天下有其一!
如此重量级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的合影,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重庆两年前那令全球瞩目的熟悉一幕。
两年前的2009年8月4日,“惠普(重庆)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富士康(重庆)产业基地”两个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金源大饭店分别隆重举行。
有媒体形容,这是全球IT界版图的一次重大变革。更有媒体认为,中国硅谷蓝图正在重庆展开。
相似的背景,相似的内容,没有琐碎复杂的利益谈判,只有同样富于全球战略的眼光和胆略。
此时,一声质疑响起:在深圳占据手机生产半壁江山的今天,南岸凭什么?茶园新区又凭什么?
“正是考虑到国内同业的存在,我们才没有叫中国手机之都,只是称‘中国西部手机之都’。”南岸区长刘宝亚随后意味深长地问:“在中国内地没有一台笔记本生产线的昨天,重庆又凭什么在短短两年时间建立起如此庞大的笔记本电脑产业?”
的确,今天的重庆早已不是原来偏居一隅的山城。平地高楼的奇迹每天都在发生,“无中生有”对这片神奇的土地而言,早已不是神话。
“1亿台笔记本电脑基地在重庆落地生根,做成了一件业界认为完全不可能成功的事情。手机制造与笔记本电脑关联度很强。笔电的成功,已为手机产业成功找到了现实路径。”夏泽良对此显得信心十足。
在他眼中,重庆笔记本电脑产业的今天,正是南岸“中国西部手机之都”的明天。
全球手机霸主
释放产业信号
对一个十分天下有其一的国家级行业协会而言,尽管前面已有重庆笔电产业的奇迹摆在眼前,但仅仅依靠“简单类比”,显然无法说服这个会员单位遍及全国的商会。
“事实上,作为信息产业协会,我们一直在关注南岸以及茶园新区这看似不起眼的地方,这一两年来出现的一系列变化。”中国电子商会常务副会长王宁表示,作为一个信息产业基地,茶园新区呈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角色转换。
王宁的话,勾勒出了茶园新区在信息产业领域脱胎换骨的变化轨迹。
2010年10月13日下午,南岸茶园新区,重庆市****黄奇帆和国家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携手掀开一块红绸,为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庆电信研究院)揭牌。
此举宣告西部移动通信领域的重要公共服务平台诞生,也标志着重庆成为继北京、深圳之后第三个拥有国家级通信产品检测认证权威机构的城市。
如此高度评价的背后,是茶园新区攻克手机产业中一个起始和核心环节的成功。
众所周知,每一部手机进入市场,都需要一个标志着身份的入网许可证,这是每一部手机的“准生证”。而电信研究院正是这张准生证的唯一合法机构。
不过,因为手机型号的海量更新,使获得这张“手机准生证”几乎成为决定新手机生死的“生死符”。
“因为检测量太大,检测手机新型号等待数月都是正常情况。”业内人士的话,道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那就是,没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先机,手机造出来都会等死。因为一个新型号手机,市场寿命往往也只有数月,数月之后立即被新款手机替代。
而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庆电信研究院)在茶园新区的落户,则等于将这张“手机准生证”先期摆到了每一个优质落户于此的手机制造商眼前。
这是一个无法抵御的诱惑!
然而,茶园新区对手机制造商的诱惑还远不止于此。全国唯一的“国家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科技部授予的移动通讯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中移动全国物联网基地……
没有绝对的坚定,只看诱惑的大小。茶园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配套服务上不遗余力地铺陈,使得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工业园区,一跃成为西南乃至在全国都充满诱惑力的信息产业聚集地。
一个可资佐证的细节是,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庆电信研究院)茶园新区挂牌时,全球手机霸主苹果、诺基亚、韩国三星等悉数在场。
一个更值得细细品味的细节是,这些全球手机制造的大佬们,在参加完挂牌仪式并听取介绍后,纷纷表示将密切关注重庆,回去后专门开会研讨,适时来渝建厂。
对立志于成长为“中国西部手机之都”的 茶园新区而言,这样的表态,无疑是一个绝佳的产业信号。
手机产业
正在延续笔电辉煌
对茶园新区而言,全球手机霸主们的表态,会进一步刺激“中国西部手机之都”的信心,但却无法冲昏已经走在信息产业道路上的创业者。
“在通往‘中国西部手机之都’的道路上,茶园新区会坚定地按照三步走的策略。”无论外界如何盛传利好信息,茶园新区管委会主任马勇仍旧以冷静的目光审视茶园新区。
按照这一三步走策略,第一步是依托笔电的声势和配套,先引进一批国内二线、生产量在500万台左右的手机品牌企业,将配套基础铺垫起来。
第二步是在引进二线品牌的同时,通过关联配套企业,引进创维、中兴等国内一线品牌。
第三步是待时机成熟,依托市经信委,追踪三星、摩托罗拉、诺基亚、HTC等等,积极引进国际一线品牌。
然而,在茶园新区,发展似乎永远比计划还快。
2011年9月26日,包括北大方正、高科时代集团等15家企业,集体宣布落户茶园新区,并将生产研发基地设在该处。
仅此一项,茶园新区信息产业的未来账面上,就净添了高达100亿元的手机产业账。
而这,仅仅不过是茶园新区在“中国西部手机之都”征途上,迈出的小小第一步。
按现有已签约手机企业的产能,茶园新区预计产能已可以达到年产3000万部。而未来,他们的目标是年产1亿部。
按照信息产业的一般规律,当电子产品产量迈上年产5000万部的高位,就已经能对周边配套行业形成集聚效应。而当达到1亿部的年产量时,南岸在手机领域的前途,已经无人可以预测。但至少,“中国西部手机之都”的地位,将再也无人可以撼动。
南岸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崛起,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一位长期跟踪深圳电子行业的专家甚至将南岸模式和深圳模式经过详细对比后,认为“考虑到未来产业转移和政策倾斜,不能排除重庆有一天将替代深圳中国手机制造中心地位的可能”。
耐人寻味的是,正是这位专家在多年前就曾断言,无论内地如何努力,由于深圳特有的土壤和市场氛围,手机产业一旦离开深圳这片土壤,将难以存活。
未来的重庆手机产业,是否会像两年前的笔记本电脑一样,再造一个重庆新兴产业崛起的奇迹,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



作者: 潇洒    时间: 2011-12-2 11:18

作者: 法海    时间: 2011-12-2 11:37
今天离成都媒体吹嘘的亚欧免检国际列车(苕新欧)开行只剩89天,哥每天都在数。

作者: mazeppa1989    时间: 2011-12-2 11:45
现实是,深圳的手机产量已经占了全国一半。要加油才行啊
作者: wo12345    时间: 2011-12-2 12:03
一个可资佐证的细节是,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庆电信研究院)茶园新区挂牌时,全球手机霸主苹果、诺基亚、韩国三星等悉数在场。
作者: 只抽龙凤    时间: 2011-12-2 12:13
用惠普来类比好像不恰当样
作者: 西の戦士    时间: 2011-12-2 12:17
南岸的牛逼吹得岗岗的~~~~~佩服!也不得不服!!
作者: 西の戦士    时间: 2011-12-2 12:18
只抽龙凤 发表于 2011-12-2 12:13
用惠普来类比好像不恰当样

美女,回重庆了没得?
作者: 只抽龙凤    时间: 2011-12-2 13:50
苹果是全球手机市场的标杆。今年以来,以华为、中兴通讯(以下简称中兴)为代表的深圳企业正不断越“杆”。

  今年第三季度,中兴手机出货量超过苹果,以1910万台的成绩稳居全球第四。华为一款智能手机此前在德国上市,首批3.5万台在两小时内被抢购一空,紧急补货1万台当天售罄,该国媒体接连发表200多篇报道,关注热度比肩苹果iPhone4上市。

  回眸“大本营”,中国刚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华为、中兴、酷派雄踞国内安卓系统智能手机用户使用品牌的前三位。金立、基伍、康佳等多家厂商大举推广自主品牌智能手机,上下游配套企业纷纷开展技术升级。

  加快转型,抢滩全球智能手机制高点,深圳上演“大象快跑”,“手机之都”开始深刻影响全球节奏。

  站在国际市场前沿转型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世界手机产业的一个突出变化,是智能手机的爆炸式普及。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高达4.7亿部,未来5年还将增长3倍以上。

  这场“盛宴”不容错过。较早进入国际市场、拥有敏锐国际视野的深圳企业,一开始就从国际技术发展和市场拓展的前沿冲出起跑线。

  全球来看,开放源代码的谷歌安卓操作系统采用厂商最多、机型最丰富、整体销量最大。华为、中兴等深圳“大象”级的龙头企业发挥研发、国际网络、品牌等优势,灵巧地高台跳舞,及时引进这一操作系统,创新开发应用,从过去的中低端功能性手机一举升级为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酷派也宣布明年开始放弃功能性手机,集中精力发展智能手机。

  深圳的转型,转动了全球的比例。

  中兴今年第三季度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4.9%,相比全球老三LG的市场份额5.4%,仅有咫尺之遥。在全球研究机构另一项统计中,华为跻身三季度全球手机销量前十。酷派手机今年以来在美国、印度等市场的销量同比大增200%。

  欧美市场捷报频传,为深圳手机产业向高端跃进增添了生动注脚。

  今年上半年,中兴在美国的手机业务增速高达300%,沃达丰、T-mobile等全球顶级运营商出现在合作名单上。中兴Blade手机全球累积销量全年有望突破800万台,创造了中国手机品牌“走出去”最辉煌的战绩。在英国、芬兰、希腊,Blade多次超越苹果iPhone4成为月销量冠军。华为与全球500多家运营商达成手机合作,全年出货量相比去年增幅超过6倍。

  酷派今年全面发力三大3G制式,推出近40款智能手机,形成全球最全的智能手机产品线,同时成为规模销售5000元以上高端智能手机的唯一中国厂商。

  针对今年安卓系统智能手机国内用户的使用品牌调查显示,华为、中兴、酷派在整体排名中占据第三至第五位,一举超过HTC、索尼爱立信、LG等国际品牌,同时包揽国产品牌前三,合计获逾3成份额。


  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




  “大象”企业大步流星,产业“雁阵”集体高飞。这是最近一个时期深圳智能手机行业转型的又一特质。

  智能手机的“深圳热”加速蔓延。金立宣布全面进军智能手机,力争明年出货量达到1500万台。去年一度跻身全球手机销量前十的基伍,挥师回国一举发布6款智能手机,寄望藉此再攀高峰。康佳、创维等厂商参展第13届高交会的重点之一也是智能手机。


作者: 恒星的恒心    时间: 2011-12-2 16:57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庆电信研究院)茶园新区挂牌时,全球手机霸主苹果、诺基亚、韩国三星等悉数在场——还有:HTC也来重庆了
作者: 游钓巴南    时间: 2011-12-2 18:02
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
作者: 巴山侠隐    时间: 2011-12-2 18:49
顶顶顶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