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讯 昨日,从重庆市商委传来消息,由商务部组织召开的全国商务系统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会将于今日在重庆召开,会上,重庆15个库区区县将抛出120余个项目“找婆家”,涉及项目总投资超过80亿元。
库区对口支援成效显著
从1992年三峡库区对口支援开展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全国20多个兄弟省市已先后组织5481批次、13171人次赴重庆库区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支援工作涉及经济合作、无偿援助、人才培训、干部交流等各个方面,对口支援到位各类资金已超过321亿元,这是来自市****的统计数据。
“当前,三峡库区正在进行市场改造、商圈升级等工作,库区产业发展也急需资金和人才方面的支持,全国商务系统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会在重庆召开无异于雪中送炭。”市商委主任周克勤介绍。
据了解,本次全国商务系统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会共涉及全国22个省市,其中对口支援单位最多的为万州区,涉及对口支援单位包含福建、天津、上海等六个省市;最少的也有一个以上的省市进行对口支援,重庆15个区县将获得对口支援。
在参与支援的省市中有不少还多次对库区进行支援。以广东为例,为了支援巫山的移民和经贸发展,17年来广东已先后为巫山提供4.52亿元的对口支援,资金的提供不仅使1996户7005位外迁移民得到了妥善安置,更为当地的经贸发展注入了活力;而对口支援云阳的江苏在17年的时间里投入也超过1.1亿元,并先后促成了江苏雨润集团、恒顺醋业公司等大型企业落户云阳。
库区发展仍需进一步支持
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和全国20多个兄弟省市的对口支援,库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下一步,库区发展还面临哪些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有关部门。
首先是受库区移民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年龄较大的影响,移民劳动力就业情况仍较差,急需更多的企业入驻,带动就业。
以8个库区重点区县为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了移民劳动力总人数的55.6%,40岁以上的也占到了总人数的37.1%。受此影响,在这些区县,失业6个月以上的长期失业者已经占到了失业者总数的54.6%。
其次,是受金融危机等多方面因素的冲击,库区对口劳务输出呈逐年递减趋势。
从2007年以来,8个重点区县对口劳务输出的总人数正以每年10%左右的比例下降,劳动力大量在当地滞留,不仅延缓了库区经济的发展,也加大了就业竞争。据统计,今年上半年,8个重点区县的城乡移民稳定就业不足半年以上的已经占到了30%。
另外,库区商品的外销、库区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也面临这一系列的问题。以巫溪为例,当地盛产天麻、野生板栗、野生猕猴桃等山货,这些东西在大城市都是受市民喜爱的产品,但受缺乏大型山货市场,以及运输不畅的影响,一直养在深闺少人识。
“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重庆各方面的努力,也需要全国各省市的支持。”市移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口支援解决库区发展难题
“本次各区县推出的项目主要涉及人才交流、农产品市场建设、商圈和商业特色街打造、企业引进、无偿援助等方面,这些项目的落实将有效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市商委主任周克勤透露。
据了解,针对本次会议,各区县都推出了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以巫溪为例,当地就抛出了总投资1.2亿元的重庆山货市场建设项目。
“吉林是巫溪的对口支援省市,吉林长白山山货市场是我国最早的山货市场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山货市场,其日客流量已超过1.6万人次;通过对口支援建设,我们将在巫溪马镇坝新城建立起占地超过80亩的重庆山货市场,届时,不仅是重庆和西南地区的山货将在这里集聚交易,甚至连东北的山货也可以在这里买到。”巫溪县****负责人表示。
而长寿、武隆、开县等区县也将抛出建材交易市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仙女山商务中心、老城老街商业特色街打造等项目寻求支援与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