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回来一段时间了,总觉得这座城市少点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塞斯纳    时间: 2014-1-13 20:30
标题: 回来一段时间了,总觉得这座城市少点什么!
本帖最后由 塞斯纳 于 2014-1-14 23:26 编辑

     天天泡这个坛子,好消息倒是不少,我们的地铁已经中西部第一了,我们的机场规划了5条跑道,帝都和浦东也才三条啊,甚至我们的创业能力,造富能力也是冠绝内陆了。但是总感觉少点什么,走了很多城市,见过来来往往的很多人,很多朋友说我是个坚定的重庆fans,我不厌其烦的给大家介绍重庆,解释重庆的交通,经济,环境。。。的每每进步,可是当说到‘文化’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一时语塞,我们的文化在哪里,是巴国文化?抗战文化?三线文化?还是码头文化,江湖文化,袍哥文化,麻将文化,火锅文化?我很茫然,作为一个理工科毕业生,真的不好找不到数据去反驳。
       前两天中国国家地理出了本重庆专辑,我大概买了十年的国家地理了,话说讲重庆的真的很少,很少,这次倒是补了课,看看后面回帖的同志好多不知道杂志在哪里能买到,想想在帝都呆了数年,我只知道帝都主要街道每50米可能就有两个杂志点,几十上百种报刊。重庆少的可怜的报刊亭可能也就是知音,读者,家庭。。。。。
       据说三中是中国两院院士毕业最多的中学之一,据说重庆好像只有一个科学院院士,其实重庆的高校不算少,但是不是在老区就是在山上或者山背后,主城区仅留的大学也在往外搬,大学和社会几乎没有什么互动,就拿美学专业来说,四川美术学院,重大美术专业,西南大学美术专业。。在西部地区也是首屈一指吧,不过对重庆民众的美学教育,以及美术产业的发展好像不如附近的某些省会吧。
        重庆走出去的李云迪好像是深圳学琴,田亮好像是在西安练跳水,陈坤好像是在北京学的电影。鄙人有时候看看非诚勿扰(同志们可能要鄙视我),除了看看热闹之余,我当然也关注重庆籍男嘉宾,观察一些细节,一共看到过8个,说实话,真的太LOW了,受不了的LOW啊,跟北上广深的比较,人家出来的都是各种海龟,金领,自己创业的,你们会说这节目也就是一个娱乐节目,但是娱乐节目的一些细节是不是也能可见一斑。
       盼星星盼月亮盼出来一个国泰广场,去了几次,为什么美术馆的大门修在坡上呢,为什么音乐厅的大门修在背街呢,为什么解放碑这么多商场了,还在修商场啊,要是ld有点魄力,就纯粹修成一个文化休闲的场所,就在正面醒目的就是重庆美术馆以及音乐厅,不但方便市民,更重要的是像大家宣传一种文化的力量,搞得半遮半掩的干嘛。为什么重庆图书馆修在在沙坪坝凤天路,99%的重庆人怕是不会去那个方向的吧。为什么新的重庆自然博物馆修在北碚缙云山下面,环境当然是好,99.99%的重庆人怕是没事不会去吧。我们的大剧院好像是全国第二大,据说也差点胎死腹中,当初某些LD认为那里修大剧院浪费地方,该修写字楼。。。。。
        大学在沙正街某大学,走路就能到磁器口,这个重庆主城区能拿得出来的旅游景点,这么多年过去了,在主城区连一个干净的公共卫生间都没有的景点不知道代表了什么文化。我曾经去过北美洲北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里面的小镇,那里的卫生间都能保证干干净净。朋友在法国旅游回来,惊叹巴黎的地铁上人人都拿本书看,注意是书,不是IPAD,我们的豪车数量可能已经仅次于四个一线了吧,但是阅读量呢,大家穷的只能打牌没钱买书了么,现在回想我当年所在的沙正街的某大学,我不得不承认,附近某省会的同学确实比重庆本地同学。。。。,北边的西安大家也可以嘲笑是黄土高坡,GDP排在全国30位了,但是据我所接触的西安人(土著)也许比我们想象的。。。。
       前一阵去了史蒂文将军博物馆,飞虎队博物馆,和工作人员聊了会,据说来的人蛮少,而且本地人几乎没有,几乎都是说英语的或者普通话的人,而且这个飞虎队博物馆也是一个外地朋友搞的,昨天路过宝林博物馆,百度之也是一个扎根重庆的陕西人搞得。去年南滨路的东源1891搞了个画展,我无意当中看到,随便逛了逛,就我一个人,突然传来震天响的凤凰传奇的歌声,四处一看原来是一个大姐(管理员)腰上的小喇叭,让我瞬间联想到了天天630.。。
        前几年传说要搞重庆电影集团,没有下文了,前几天据说要搞凤凰文化教育项目,希望能落实吧。据说奉节在申请中国诗城,但是物是人非的奉节现在实在看不出来与诗歌有什么联系。北碚,当年西部著名的文化小城,大家云集,但是几十年之后的现在,被人熟悉的怕只是某道长和LEI某某吧。也许有人说这些都是虚的,GDP才是硬道理,一个大人打麻将,小孩打游戏,一年看的书不如别人一天看的书的城市我只能“呵呵”了。想想底特律吧,一座没有灵魂的城市的结果(喜欢体育的朋友可能知道04年的奥本宫事件,与几年之后底特律的破产对比想想)。前段时间要拍“城市24小时”,有朋友建议拍一拍棒棒军,如果真的一个直辖市需要用棒棒去代表的话,我也只能一声叹息。十几年前在重庆的某些地方你要是戴眼镜的话,会被人嘲笑为“X眼镜”,而当今的重庆这类嘲笑者占据多少比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帮忙算一下。
        还观察到一个现象,也许是历史遗留原因,我接触过很多家庭,爷爷奶奶辈还天天读书看报,有的还能发一口标准伦敦腔,到了父母这一辈就天天堆长城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年来来往往的人不少,谁走了,谁留下了,这是个问题。作为一个工科小屌丝没有资格谈文化的,我也希望有一天大家骂我上面所说的都是胡说八道,真诚的希望那一天早一点来到。


补充内容 (2014-1-15 22:01):
劲浪体育和apple都开到重庆书城了,看来重庆妹子俞渝确实把当当做的太好了。
作者: 金色阳光    时间: 2014-1-13 20:53
文化还是要在物质的基础上。
作者: chongq023    时间: 2014-1-13 20:54
朋友在法国旅游回来,惊叹巴黎的地铁上人人都拿本书看,注意是书
时尚杂志?
作者: chongq023    时间: 2014-1-13 20:56
本帖最后由 chongq023 于 2014-1-13 20:58 编辑

一定要有封建、近代建筑、文化,才算有文化?要以这种标准米国最没文化。欧洲才算有文化
作者: 长江村    时间: 2014-1-13 21:07
说道点子上了。
重庆书刊报亭少,书店更少。
满街都以玩手机为时髦,为酷,为新潮~~,特别是年轻人。
满大街看不到一个手里拿书的人,好不容易见到一个茶楼或咖啡厅,但这适合读书看报讨论的地方,你能看到读书人?
重庆有点嘈杂,重庆的确缺点什么。
作者: chongq023    时间: 2014-1-13 21:10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文化,人们在追求所谓的传统文化上空耗掉过多的精力。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商业法则就是最好的文化。创造农业产品、工业产品这些人类最需要物质产品,与之相关的知识认识思想情感,就是最重要的文化。
作者: chongq023    时间: 2014-1-13 21:17
美国为什么生产力高度发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封建文化的包袱也没有值得炫耀的资本,只有一心一意发展科学技术,商业贸易。制造高科技工业产品,靠企业销售出去,赚钱。就这么简单。
作者: 18号木匠    时间: 2014-1-13 21:21
非常中肯,要我说,就是软实力,文化素养。其实整体上重庆的气氛偏浮躁。比如前几天国家地理封面评选,我看了微博。发现选高楼作为封面的大多都是重庆人。其实重庆人很多都希望外地人看到高楼林立的重庆。而实际上那真不是外地人最喜欢的,高楼大厦及其带来的城市喧嚣已遍布全国各地,大家都看烦了,大家都希望看到内涵特色的另一面。这种内涵特色的打造却是重庆所缺少的。其实并不是没有。而且公众也没有形成很强的家园意识。当南京人集体反对砍梧桐树,北京人呼吁高铁扰民改线,西安人呼吁恢复昆明池,曲江文化,杭州十分注意西湖景观的城市限高。重庆人能否抗议被住宅高楼围死的渝中视线通廊,被啃食的南山,即将拆除继续建高楼的十八梯呢?
作者: chongq023    时间: 2014-1-13 21:22
只有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思想认识,放在中心位置,才能使整个社会更理性更务实更客观。
作者: 六月的雨    时间: 2014-1-13 21:22
感觉川美、重大和西南大美术专业没有在提升这座城市的艺术氛围上发挥太大作用。
作者: ningyuan    时间: 2014-1-13 21:24
楼主原创?
作者: chongq023    时间: 2014-1-13 21:27
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水平决定工程技术的水平。工程技术的水平形式决定,人们工作生产生活方式。这又影响决定商业****的形式形态内容。
作者: 华蓥山    时间: 2014-1-13 21:28
全中国都在信金钱教,早晚要报应在中国人身上。
作者: 18号木匠    时间: 2014-1-13 21:31
chongq023 发表于 2014-1-13 21:22
只有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思想认识,放在中心位置,才能使整个社会更理性更务实更客观。

其实楼主的所指的文化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等。重要在于“学”“阅读”。而不是成为只有商业文化的城市。因为商业文化很廉价,因为有钱就可以享受商业文化。
作者: chongq023    时间: 2014-1-13 21:33
脱离物质生产的需要,纯粹的去搞只有美学欣赏意义的音乐、绘画的纯艺术,投入社会资源过多,会形成文化空耗,影响生产效率喔
作者: 心如白云    时间: 2014-1-13 21:34

作者: 小尸多    时间: 2014-1-13 21:35
日本战国时期,每户农民家里都有书,他们都有看书的习惯,看看当代重庆人,别说农村人了,有多少城市人喜欢看书呢?他们觉得打麻将比看书有意思的多。我一朋友去台湾旅游,看到那些小镇上到处都是家庭图书馆。瞬间觉得人与人的差距还是非常巨大的。
作者: chongq023    时间: 2014-1-13 21:38
六月的雨 发表于 2014-1-13 21:22
感觉川美、重大和西南大美术专业没有在提升这座城市的艺术氛围上发挥太大作用。

美术专业流派很多,国画、油画、版画~~~。画什么呢?不同的流派又有不同价值意识形态,内部又有争鸣
作者: chongq023    时间: 2014-1-13 21:44
18号木匠 发表于 2014-1-13 21:31
其实楼主的所指的文化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等。重要在于“学”“阅读”。而不是成为只有商业文化的城 ...

主要意思是弘扬自然科学,可以更好的清除封建文化中的糟粕。
作者: 18号木匠    时间: 2014-1-13 21:45
chongq023 发表于 2014-1-13 21:44
主要意思是弘扬自然科学,可以更好的清除封建文化中的糟粕。

现在精华和糟粕都一起扔的差不多了。
作者: 七星岗    时间: 2014-1-13 21:46
顶楼主,重庆软实力太差,正如楼主所言,缺乏了灵魂
作者: 塞斯纳    时间: 2014-1-13 21:47
ningyuan 发表于 2014-1-13 21:24
楼主原创?

不好意思,学工科的,文笔有限,见笑见笑。
作者: longshangyong    时间: 2014-1-13 21:51
哈哈,这本身就叫文化,文化本来就是有差异性的。再说了,任何展示给外人的尤其是景点和博物馆等,肯定都是外地人参与的多一些了,本无可厚非的!你到外地,不也是看他们的这些东西?
作者: 塞斯纳    时间: 2014-1-13 21:53
chongq023 发表于 2014-1-13 21:33
脱离物质生产的需要,纯粹的去搞只有美学欣赏意义的音乐、绘画的纯艺术,投入社会资源过多,会形成文化空耗 ...

我丝毫没有看不起科学技术,我本人就是学理工科的,科学技术当然是最大的推动作用,我表达的意思是重庆很大比例的是不学无术之人,而且美国人也并不是只搞科学技术吧,微软,苹果,谷歌这类公司的员工如果只懂数理化,不懂怎么把握人性的话,怕是创造不了这些产品吧。如果美国人天天泡妞喝酒吧,也不能成为世界第一吧,据我所知美国的菲律宾裔倒是夜夜笙歌。
作者: 重庆永哥    时间: 2014-1-13 21:55
本人70年代初,chongq023估计是兄弟。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并因践行而与那些玩虚的且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格格不入……
作者: chongq023    时间: 2014-1-13 21:56
洋务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不够,也不深入。文化大革命用单一纯粹的****运动的方式发展新文化更不对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本位的文化,可以更好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对改革官本位,防止独裁,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 ningyuan    时间: 2014-1-13 21:57
本帖最后由 ningyuan 于 2014-1-13 22:04 编辑

还算有点见解。

重庆的三峡报刊亭消失了是一大遗憾,希望什么时候报刊亭能够回来。

重庆的文化其实就像上海一样,是内地的工商业开埠文化,说到底是民国时期开埠带来的工商业文化,所以以前有段时间大打民国文化,其实是有道理的。那时候重庆就是内陆的上海

至于博物馆什么的,都和经济挂钩的,是奢侈品了,相信经济发展了也能得到发展。

站在重庆这个经济程度上说,其实文化还是在用心打造的,比如民国街,但是和西安不能完全类比,历史的遗留不在一个等级上

另外我非常不认同咖啡馆或者酒吧就能代表文化,文化应该融入到生活中,比如重庆的步行街模式是全国首创,而且领先的,这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代表重庆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和方式。

作者: chongq023    时间: 2014-1-13 21:59
本帖最后由 chongq023 于 2014-1-13 22:05 编辑
塞斯纳 发表于 2014-1-13 21:53
我丝毫没有看不起科学技术,我本人就是学理工科的,科学技术当然是最大的推动作用,我表达的意思是重庆很 ...


软件工程,专门有讲人机工程的啊。人机工程主要就是研究如何设计人性化界面的。工程技术和生物,美术的融合渗透
作者: saymore    时间: 2014-1-13 22:03
整体不上道,不过还是有一些的。比如重庆话剧挺多的。
作者: 790750575    时间: 2014-1-13 22:03
毕竟城市整体素质还是不够,确实无法与北上匹敌
作者: 切·格瓦拉    时间: 2014-1-13 22:03
骨子里还是个土气的城市,尤其是各级根深蒂固的层土货YG主政,前几年还有所期待,现在嘛。。。。至于市民阅读习惯,几年来几乎没怎么在轻轨地铁上看见过翻纸质书的人,连我这样拿个Kindle装一装的人都没看见。
作者: chongq023    时间: 2014-1-13 22:13
艺术是文化,科学技术也是文化
作者: 重庆洪雅    时间: 2014-1-13 22:13

作者: habo望远镜    时间: 2014-1-13 22:16
生活就是文化,就是底蕴。。。重庆需要自我发觉自我完善自我提高。。。。需要有心之人去用心发现。慢慢就好了。。。楼主有心了,我好想和你有同样的感受和相同的经历。
作者: 塞斯纳    时间: 2014-1-13 22:16
chongq023 发表于 2014-1-13 22:13
艺术是文化,科学技术也是文化

完全赞成,但是不管艺术还是科技都不是天天打麻将,喝夜啤酒能够发展的吧
作者: 恒星的恒心    时间: 2014-1-13 22:18
政-治(直辖市)、经济(总量全国第七,短期内前五)、文化三方面,重庆文化(科研、人文等)是相对短板,需要下大力气。
作者: cqdwrwwl    时间: 2014-1-13 22:51
也没有音乐节,连北边的西安都有迷迪和草莓音乐节。隔壁有热波音乐节。
作者: 塞斯纳    时间: 2014-1-13 22:53
cqdwrwwl 发表于 2014-1-13 22:51
也没有音乐节,连北边的西安都有迷迪和草莓音乐节。隔壁有热波音乐节。

北京的每年很热闹
作者: 青峰    时间: 2014-1-13 22:54
塞斯纳 发表于 2014-1-13 21:53
我丝毫没有看不起科学技术,我本人就是学理工科的,科学技术当然是最大的推动作用,我表达的意思是重庆很 ...

我前段时间去了趟深圳,很洋盘地坐了下地铁,现在回想起来,居然在地铁上都是玩手机的,太没文化了,这才觉得深圳缺少点什么。呵呵呵,其实生活中不乏美好,只是看你能否发现美,如果一直用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来评价任何一个地方——天堂也会成地狱。
作者: sinox    时间: 2014-1-13 22:55
以前说三代才能出贵族,现在生活节奏快了,不知道要多久了

作者: tony5625yzc    时间: 2014-1-13 22:56
本帖最后由 tony5625yzc 于 2014-1-13 22:58 编辑

早就说过了,重庆的城市气质是火锅,就是把下水拿起来放点海椒煮起吃了就是了,其余任何东西,都是装逼,去听个音乐会是装逼,去看个美术展也是装逼,地铁上看个书更是装逼,喝个咖啡听个爵士那是装逼到了极点,正在听EZ FM,主持人说的,下飞机第一顿是火锅,第二天也是火锅,什么东西都有辣的,确实真让人惊喜.......我不晓得这是表扬啊还是说重庆除了火锅没得其他吃得。说实话成都、西安、昆明、贵阳都去过,毫不夸张的说重庆人的土八路的气质和狭隘的思想是这个几个城市中最突出的,甚至有很多地方还不如贵阳,举个例子,重庆现在最好的书店西西弗是贵阳的,贵阳满街的宜北町和各种的cafe都比重庆做得好的多,这还是在西部,更别说北上广了,经典书店本身是很好的书店,但是就现在重庆人对于文化的需求量,一个经典书店足以应付,更别说还有外来的书店进行冲击,这就是一个高品位学术书店在重庆的现状,令人唏嘘,更可惜的是,这种粗燥野蛮的气质已经蔓延到了年轻人的身上,文化这块一直是重庆的短板,如果在十年前大多数人还惊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速度和城市硬件的高速进步的话,在往后十年当中作为一个自然人选择一个城市,可能会更加的青睐与一方地域的文化勃兴,做到上层建筑上的进步要比傻啦吧唧的调控经济指数的大跃进要困难许多,但是请重庆从现在做起,起步还不算晚。
作者: 青峰    时间: 2014-1-13 22:57
ningyuan 发表于 2014-1-13 21:57
还算有点见解。

重庆的三峡报刊亭消失了是一大遗憾,希望什么时候报刊亭能够回来。

有的人是这样,先入为主地进行评价——话说很搞笑,西方人流行什么什么就是好的,有品位的,什么逻辑啊。
作者: 青峰    时间: 2014-1-13 23:01
tony5625yzc 发表于 2014-1-13 22:56
早就说过了,重庆的城市气质是火锅,就是把下水拿起来放点海椒煮起吃了就是了,其余任何东西,都是装逼,去 ...

其实我想纠正你一下,是西西弗在重庆做得最好,因为有市场支撑。楼主不要本末倒置。另外你列举的几个城市嘛,有一个的文化气质是麻将,很高大尚哦,看来楼主一定觉得麻将一点不土八路了,呵呵呵。谢谢。
作者: 18号木匠    时间: 2014-1-13 23:05
cqdwrwwl 发表于 2014-1-13 22:51
也没有音乐节,连北边的西安都有迷迪和草莓音乐节。隔壁有热波音乐节。

西安高校多,某种程度上是很多萌芽状态的高水平人才。
作者: unclesuckling    时间: 2014-1-13 23:11
部分中肯,不过带着对家乡的了解,看法毕竟太单向性,把重庆的文化身份缺失夸大了一些。伦敦巴黎地铁所有人都看书看报,很大程度只是因为没有信号。移民文化,充满包容性没什么不好。报刊亭,也许有人记得以前也是满街都有吧?至于什么时候拆的我就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了……
作者: 18号木匠    时间: 2014-1-13 23:14
unclesuckling 发表于 2014-1-13 23:11
部分中肯,不过带着对家乡的了解,看法毕竟太单向性,把重庆的文化身份缺失夸大了一些。伦敦巴黎地铁所有人 ...

我记得好像是09年还是10年着。
作者: 六月的雨    时间: 2014-1-13 23:16
小尸多

靠几所大学来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是根本不可能的。全民素质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文化传承。清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解放后更是降低到极点。
-----------------------------------------------------------------------------------------------------------
我主要是指的城市文化艺术氛围,包括硬件上的一些东西,不单是市民的文化素质。
作者: unclesuckling    时间: 2014-1-13 23:19
本帖最后由 unclesuckling 于 2014-1-13 23:21 编辑
tony5625yzc 发表于 2014-1-13 22:56
早就说过了,重庆的城市气质是火锅,就是把下水拿起来放点海椒煮起吃了就是了,其余任何东西,都是装逼,去 ...

西西弗起源于遵义,在重庆发展的极好于是运营总部已经实质是在重庆了。宜北町这种普通的的拿来说有点不解,有过那么几家店感觉品质不高。作为独立书店,经典在国内还算小有名气的,而且全国的独立书店都处于严重衰退苦苦支撑。有的时候不是城市里的人没有文化没有素质,重庆人的文化需求是经常被“江湖”这类标签所压制了。当主流的媒体每天只会谈吃,夏天只会炒作温度的时候,你能希望他为一座城市带来怎样的精神指向?而这些媒体就是会被本地人和外地人看到并信以为真的。作为一个重庆人,经常会觉得自己想要看看演出或者展出的时候,周边的人投来异样眼光,这就是被引导市民给自己贴标签的力量。
作者: unclesuckling    时间: 2014-1-13 23:26
这座城市有上千万人,其中坚持自己的文化艺术追求的群体其实很庞大。然而包括很多文化水准相当高的人自己觉得“重庆这座城市根本就不会欣赏高雅艺术,算了嘛”这不是自轻自贱是什么?你不欣赏自有人欣赏,但是这种态度让愿意去欣赏的群体反而显得像怪胎。江湖是一面,必须保留,但是江湖恐怕也该与时俱进的学会尊重阳春白雪的另一部分。
作者: 青峰    时间: 2014-1-13 23:28
unclesuckling 发表于 2014-1-13 23:19
西西弗起源于遵义,在重庆发展的极好于是运营总部已经实质是在重庆了。宜北町这种普通的的拿来说有点不解 ...

这话说得极是,而且不要说重庆,全中国大陆地区哪个不是处在文化沙漠之中——最红火的电视节目都是娱乐至死型——连这娱乐型的节目创意我们都要模仿别人。我们的电影,那一部不是肤浅的庸俗的——比如小时代之类。说实话,连韩国都能拍得出有内涵有现实意义的电影,我们这泱泱大国啊,真是一地鸡毛。所以动不动就妄自菲薄的人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作态——谁都不是什么白莲花。
作者: 塞斯纳    时间: 2014-1-13 23:31
unclesuckling 发表于 2014-1-13 23:26
这座城市有上千万人,其中坚持自己的文化艺术追求的群体其实很庞大。然而包括很多文化水准相当高的人自己觉 ...

不管是真高雅还是附庸风雅之人当然是很多,我关注的是现在的比例以及未来的比例,城市的公共部门怎么引导这个比例的发展。
作者: CQJHGG    时间: 2014-1-13 23:34
顶楼主!!!你看到的也是我们看到的!同感!同感!!我们寄希望于下一代!造就一个土豪只需几年!培养一个公子需要一代人!一个产业工人起家的城市!一个只有省会50%公务员的城市!我们只寄希望于城市人口结构的改善!
作者: 渔城烟雨    时间: 2014-1-13 23:39
重庆是南方少有的非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粗线条文化
作者: 沙漠小蓟    时间: 2014-1-13 23:59
长江村 发表于 2014-1-13 21:07
说道点子上了。
重庆书刊报亭少,书店更少。
满街都以玩手机为时髦,为酷,为新潮~~,特别是年轻人。

缺文化氛围,学习氛围
作者: 沙漠小蓟    时间: 2014-1-14 00:00
长江村 发表于 2014-1-13 21:07
说道点子上了。
重庆书刊报亭少,书店更少。
满街都以玩手机为时髦,为酷,为新潮~~,特别是年轻人。

缺文化氛围,学习氛围
作者: 沙漠小蓟    时间: 2014-1-14 00:00
长江村 发表于 2014-1-13 21:07
说道点子上了。
重庆书刊报亭少,书店更少。
满街都以玩手机为时髦,为酷,为新潮~~,特别是年轻人。

缺文化氛围,学习氛围
作者: chongq023    时间: 2014-1-14 00:01
塞斯纳 发表于 2014-1-13 22:16
完全赞成,但是不管艺术还是科技都不是天天打麻将,喝夜啤酒能够发展的吧

市井文化和高雅文化都是文化。没有必要去苛求
作者: 三分天注定    时间: 2014-1-14 00:08
沙正街某工科学校的,呵~呵!我是南岸某工科学校的没文化的屌丝毕业生,没得文化素养,只会在钢筋混凝土里面搞
作者: traveller7709    时间: 2014-1-14 00:27
作为重庆籍定居在外的人,对重庆很多时候真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现在重庆的发展说难听一点是完全靠外力推着走,本地人是完全没有方向也完全不能适应这种发展。不管是文化素养还是工作能力,始终还是停留在八十年代的发展水平上。一座城市是否多元化国际化,从饮食上也能窥见一斑。重庆除了满城的火锅还有什么?我想喝个粥居然只有连锁粥店,味道很差不说,价格居然超过普通的火锅店了。你总不能指望每个在重庆的外地人每餐花几百块去喝几碗粥吧。
另外就是粗鄙的言谈,很多本地人还引以为豪。殊不知外地人听到满耳的妈卖X之类的,心底里的厌恶感那绝对是真实的,当然你可以说这是重庆人的重庆,但如果一个国家重点扶持的城市只是这等粗鄙的话,我想这对于直辖市的名声那绝对是重大的破坏。另外就是细节上的缺失,不管是地铁里,还是繁华街区,总能见到奢华的建筑装饰边上的破烂地面或者设施,更不用说几乎无法见到的公共厕所了,就算有,也是肮脏不堪。在重庆的公厕中,除了机场的还行,其他地方根本不能指望。别告诉我你家里有就行,如果一座城市想要走向全国,公共设施的完善这是第一步,现在看来,重庆的第一步都还远未跨出去。
作者: moshano    时间: 2014-1-14 00:27
帮顶 文学范哥喜欢 楼主和我一样喜欢在外地介绍重庆的好处 呵呵呵呵 我也发过一篇类似的帖子 不过不如你犀利啊
作者: ardi    时间: 2014-1-14 01:18
顶楼主…戳中要害…
作者: ardi    时间: 2014-1-14 01:19
鄙人金融小屌丝,飘荡上海滩,没能回重庆的原因也是相关机会太少…
作者: ardi    时间: 2014-1-14 01:21
我接触到的这行里的前辈同僚,大多沿海地区的,唯一一个重庆籍大牛,还被终身证券市场禁入了…
作者: ardi    时间: 2014-1-14 01:26
有时候想想,重庆很多东西都飘在了表面,城市修得没话说;可实话,当年我们屌丝几个高考出去的,都没有选择回重庆…it去了深圳北京,金融民工几个飘荡沪深,外企咨询…重庆本土这方面积累太不够了…
作者: ardi    时间: 2014-1-14 01:30
重庆定位五大全国中心城市,但就文化建设上看,很难跟南京西安甚至成都等同档次的二线城市比…
作者: fhysyw    时间: 2014-1-14 03:32
chongq023 发表于 2014-1-13 21:17
美国为什么生产力高度发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封建文化的包袱也没有值得炫耀的资本,只有一心一意发展科 ...

说这话,得多low逼啊
作者: fhysyw    时间: 2014-1-14 03:33
18号木匠 发表于 2014-1-13 21:21
非常中肯,要我说,就是软实力,文化素养。其实整体上重庆的气氛偏浮躁。比如前几天国家地理封面评选,我看 ...

还有你们最讨厌的HS也上街散步修化工厂了
作者: saymore    时间: 2014-1-14 06:34
ardi 发表于 2014-1-14 01:30
重庆定位五大全国中心城市,但就文化建设上看,很难跟南京西安甚至成都等同档次的二线城市比…

那重庆的优势在哪里?
作者: 晴朗0199    时间: 2014-1-14 07:47
chongq023 发表于 2014-1-13 20:56
一定要有封建、近代建筑、文化,才算有文化?要以这种标准米国最没文化。欧洲才算有文化

楼主说的还是满实在的,文化是种氛围,重庆确实少了点!
作者: 乱痞才    时间: 2014-1-14 07:53
重庆一般是搞小圈子,大众整天体素质不高,文化需要zf进行引导。
作者: 自游自在    时间: 2014-1-14 08:12
的确,重庆目前的人口的构成和发展的趋势,基本就决定了现在这个样子。而且感觉与一线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也看不到未来重庆会在人文,文化,创意等产业方面有什么动作。区县进城农民占主体的新移民也丝毫不会对重庆的发现起到关键作用,长此以往,重庆危矣
作者: 自游自在    时间: 2014-1-14 08:18
现在大家觉得重庆城市卫生到处的脏兮兮的,其实还是土贼成群结队,缺乏基本文化承载力的表现。当乱骂脏话,乱抛垃圾,乱吐口痰已经见惯不惊,当地铁,公交内臭味熏天习以为常,重庆恐怕未来只能比肩印度阿三了。
作者: 自游自在    时间: 2014-1-14 08:24
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下,其实优秀的地方gy恰好可以成为助推城市文化发展的动力,但这么多年了,没几个能看到或者做到,至此重庆依旧屌丝模样。或许觉得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是根本,其余的一律都是浮云
作者: 自游自在    时间: 2014-1-14 08:27
saymore 发表于 2014-1-14 06:34
那重庆的优势在哪里?

人口基数大,制造业强,工业布局完善,空气质量相对优
作者: 自游自在    时间: 2014-1-14 08:33
有没有觉得,有时候重庆其实就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大城市,大农村的结构,哪天中国的城乡均衡发展解决了,重庆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作者: zgcp008    时间: 2014-1-14 08:57
这确实值得深思
作者: wudingyu123    时间: 2014-1-14 09:06
ningyuan 发表于 2014-1-13 21:57
还算有点见解。

重庆的三峡报刊亭消失了是一大遗憾,希望什么时候报刊亭能够回来。

现在的报刊亭大多是卖水果、饮料等副业
作者: hk1986227    时间: 2014-1-14 09:09

作者: 尔东    时间: 2014-1-14 09:15
顶楼主,说得非常好!!事实亦是如此!
作者: 爱已终结    时间: 2014-1-14 09:36
还是高素质外地人才流入太少,本土人才流失太多,当然这也和产业的布局与发展有关系
作者: 天马行空XJJD    时间: 2014-1-14 09:42
说多都是泪啊
作者: 东弋子    时间: 2014-1-14 09:46
其实每个地方都有不同,楼主期望达到的在重庆来说只是小众,在重庆,生活节奏相对要慢,但也不悠闲,重庆本就是重庆,重庆的特色在于市井,在于生活气,重庆本就不是个文艺的城市,可能就目前来说,我们只有慢慢来。看一个地方的文化,其实是看一个区域,我们本在西南,为什么说相近的地方文化相近也就是这个道理。在上海,可以说是氛围在推着你前进,今天不努力,你可能就感觉会被人狠狠落下,但是,那样的生活不是适合所有的人,可能楼主是个很有上进心的人吧。其实个人觉得在重庆,要求全城人还不如要求自己,有自己的一群朋友,周末自驾,高尔夫,网球,包括一起学习,这些都是隐隐于世的,我们的生活就是几个朋友谈自己开心的,组织自己感兴趣,其实听场音乐会也不难,出国也容易,融入这个城市,看着浮华,看着变迁,有何不可?可能我们自得自乐了些吧。自少,我拿着差不多的工资没有北上的压力,也还好。
作者: 18号木匠    时间: 2014-1-14 10:04
东弋子 发表于 2014-1-14 09:46
其实每个地方都有不同,楼主期望达到的在重庆来说只是小众,在重庆,生活节奏相对要慢,但也不悠闲,重庆本 ...

也有道理,看自己的定位。有利必然有弊。北上文化高端,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起的生活成本.不过还是希望重庆这方面能多多提高
作者: 江边的石头房子    时间: 2014-1-14 10:32
沙正街。哈哈,楼主是校友喔!
作者: 民主沉钟    时间: 2014-1-14 10:52
   重庆是一个缺少文化氛围和文化气息的城市,市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很多人不爱读书,只喜欢打麻将和低俗的东西,对高雅的东西没兴趣,很多人说话粗俗不堪,行为习惯很差劲,这完是在给重庆这个直辖市抹黑,提高重庆市民的整体素质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经过几代人的教育和努力才可能有比较大的改观!
作者: asiacyz    时间: 2014-1-14 10:57

我倒不觉得一定要什么文化,什么软实力。。
香港,上海。你能说他们有什么文化?再放到国外,美国才200年历史,能有什么文化?本来就是个大熔炉。。。城市就是靠硬实力慢慢发展起来。靠所谓的软实力,能发展城市???能有什么聚集作用??应该是城市发展起来了,自然而然“文化”就体现出来。。
当然,重庆现在亟待提高的是市民的素质修养问题,当然,这也是现在全兲朝城市都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 长江村    时间: 2014-1-14 11:06
18号木匠 发表于 2014-1-13 21:21
非常中肯,要我说,就是软实力,文化素养。其实整体上重庆的气氛偏浮躁。比如前几天国家地理封面评选,我看 ...

高楼只能用来点缀天际线,连片建高楼是急功近利,是土豪行为。
作者: zunzunzun    时间: 2014-1-14 11:07
重庆的路还长着呢 低成本 吸引低端人口 发展制造业。。这是沿海一线城市 玩剩下的
作者: 烛音    时间: 2014-1-14 11:11
支持楼主,楼主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作者: 三水    时间: 2014-1-14 11:17
重庆缺少的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市民阶层,他们受过良好的通识教育,有稳定的收入,富有公民意识和正义感,拥有良好的品味,言行举止文明,包容异见,对新鲜事物持有开放的态度。在一个产业工人和新兴移民为基础的城市,市民意识和人文精神的蕴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光是看到经典论坛里自以为是,封闭狭隘,出口成脏言论难免令人担心。
作者: yulinfoxcscec    时间: 2014-1-14 11:33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你还处在成天忙碌四处找钱的年龄,你哪有多少心情来阳春白雪或是书剑恩仇,这是一个;
重庆不缺书店、书屋,新华书店、西西弗等等,在一些城市已经被报摊报亭取代了,在重庆却活得挺好;
重庆不缺文化载体,红岩、抗战、火锅、辣妹等等,重庆的文化就一个字——“红”,但,你懂得,现在谁还敢提?悲哀。
作者: 津石人    时间: 2014-1-14 12:02
楼主说的那些都是装逼文化,重庆人有自已的性格和文化,如果都和其他地方一样,就没有重庆火锅在全国流行,这难道不是重庆对中国文化的贡献?重庆人不爱看书?你怎么不说现在有什么好书可看?手机电子产品这么发达,只有过时的人和闲人才看纸书。总之,重庆人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要装的人尽管装,重庆人也很包容的,概不干涉。
作者: 爱拼才会赢0    时间: 2014-1-14 12:13
津石人 发表于 2014-1-14 12:02
楼主说的那些都是装逼文化,重庆人有自已的性格和文化,如果都和其他地方一样,就没有重庆火锅在全国流行, ...

只有过时的人和闲人才看纸书.


经典的人才啊
作者: 18号木匠    时间: 2014-1-14 12:25
三水 发表于 2014-1-14 11:17
重庆缺少的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市民阶层,他们受过良好的通识教育,有稳定的收入,富有公民意识和正义感,拥有 ...

同意,最烦某些用脏话代替讲道理的人。如果脏话能够出真知,那大家都讲脏话好了,反正也不用思考,谁都会说脏话。但是很多时候脏话恰恰体现了自己的示弱,因为脏话代表的是知道自己讲道理讲不过,却还要保持面子的做法。尤其是在跟外地网友争论的时候。脏话连篇恰恰体现了自卑和素质低下。
作者: 津石人    时间: 2014-1-14 12:28
爱拼才会赢0 发表于 2014-1-14 12:13
只有过时的人和闲人才看纸书.



过奖,你是大师,天天看大部头书,特别是知音和读者之类,很佩服,不过也是文化的人哟
作者: zunzunzun    时间: 2014-1-14 12:30
还是想给楼主说 做好自己 从而去影响别人  圈子再打开些 交一些谈得来的朋友  看书绝对比打麻将强
作者: pherell    时间: 2014-1-14 13:27
莫恁个偏见 什么是有文化?历史已经决定了有没有文化 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中国所有所谓有“文化”的城市 都是啃自己的历史老本而已 帝都除了凭自己是N朝古都来炫“文化”外 还有啥文化资本 所以除此之外 中国所有城市都一个样 照你这样说上海比重庆更没有文化
作者: pherell    时间: 2014-1-14 13:32
塞斯纳 发表于 2014-1-13 22:16
完全赞成,但是不管艺术还是科技都不是天天打麻将,喝夜啤酒能够发展的吧

你错了 附近某省会城市正是以搓麻将 喝茶作为引以为荣的“文化”资本
作者: pherell    时间: 2014-1-14 13:33
cqdwrwwl 发表于 2014-1-13 22:51
也没有音乐节,连北边的西安都有迷迪和草莓音乐节。隔壁有热波音乐节。

武隆音乐节 你孤陋了撒
作者: pherell    时间: 2014-1-14 13:35
tony5625yzc 发表于 2014-1-13 22:56
早就说过了,重庆的城市气质是火锅,就是把下水拿起来放点海椒煮起吃了就是了,其余任何东西,都是装逼,去 ...

那照你的话西西弗怎么不就在贵州发展




欢迎光临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