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转帖:重庆人:你需要的是更谦虚、包容和进取---------哪些有道理?哪些是错误? [打印本页]

作者: chinaxiancq    时间: 2015-1-16 14:30
标题: 转帖:重庆人:你需要的是更谦虚、包容和进取---------哪些有道理?哪些是错误?


    转帖某论坛的帖子: 这篇帖子基本上只说了重庆的“缺点”,几乎没有看见重庆的优点。里面的所谓重庆的缺点,也是有合理的,有的不光重庆,中国城市都有。有的属于偏激或完全错误。不管怎么样,作为重庆人了解一下也是好事,不同意见大家可以驳斥!



重庆人:你需要的是更谦虚、包容和进取

      我是一个在外地生活了很多年的重庆人。

      算起来,大学是我第一次真正离开重庆去外地生活。那个时候,重庆已经直辖了。于是,作为一名直辖市人民,我来到了江苏省会南京。前半年,身为重庆人的骄傲感一直伴我左右,觉得南京这个省会城市,怎么破破烂烂的,没啥高楼,街道似乎也不如我们解放碑那么滴繁华,心底里是颇有些看不起的。

      再过了几年,渐渐地,觉得底气慢慢不足了起来。是的,南京也许有些破旧,但是却很整洁;高楼虽然不多,但是却有很多的名胜古迹沿路白桦;妹纸们虽然没有这么时髦,但是却有更多的书卷之气……

      又过了很多年,除了南京,我又几乎走遍了全国大多数的省会城市,也在外地安了家。而在这些年间,重庆的高楼更多了,轻轨通了,遍地CBD,夜景号称“小香港”。有些朋友第一次到,经常还会咂舌到,天哪,重庆好繁华啊!

      但我却再也没有这么自傲了。

       怎么说呢?重庆如今是有很多拿得出手的商贸区,但是只要你稍微离开下这些区域,就会发现,很多地方依旧破破烂烂,杂草丛生。更重要的还有一点,是脏。走在街上,无论是街旁的植物还是那些高大上的建筑,一律都是厚厚的灰尘。如果遇到下雨天,那不光你的鞋子,甚至裤子上都溅上不少的泥。。。天哪,这是我小时候雨天上学的场景,十多年过去,还在反复上演着。。。

       这个脏是如今的我最无法忍受的。这背后,有重庆拆拆挖挖不断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更是市民素质的反映: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至今在市区仍旧非常常见,而那些夜市、大排档、烧烤摊,一方面在满足了重庆人的胃口的同时,也制造了无数的路边垃圾和油滑路面……

       记得从小时候起,重庆和成都谁比谁好的争论就一直在两个城市的人民间进行——重庆人瞧不起成都人,成都人也瞧不起重庆人。重庆人觉得成都人小气做作,成都人觉得重庆人粗放档次不高。如今看来,二者相互间的评价其实很到位,只是成都人的“作”让他们营造出了一座“来了不想走”的城市,而重庆的粗放却让重庆空有繁华高楼。

        现在,和很多在外面生活了多年的重庆人聊起成都,大家早已放下了年少时对于这座城市的不屑,多了发自内心的尊重。成都人把四川的文化特别在美食领域做到了极致,也正是成都人的精细和“作”,让成都的休闲娱乐与重庆相比,高了不止几个档次。我们能说得出成都的宽窄巷子、锦里等兼具文化、休闲、美食于一体的地方,重庆有什么呢?无非还是火锅、大排档……

       加之成都几所堪称国内一流的大学和起步更早的电子软件产业等,经济方面目前还是应该更胜重庆一筹。以2013年为例,成都GDP总值为9108.89亿元,重庆为12656.69亿元。乍一看,重庆高出成都甚多,但是亲们表忘了人口数字。直辖后的重庆常住人口为2970万人,而成都仅仅只有1417.78万人,不及重庆一半。于是在人均GDP方面,成都为64247.56元,而重庆仅为42615.12元。

       笔者有位重庆老乡,大学在成都上的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他的专业决定其在成都的机会更多,于是留在了成都。彼时,这位大哥仍旧对成都有一种排斥感,于是坚持把户口迁回了重庆,号称“此生绝不当成都人!”。尽管如此,他在成都一住就住了十几年,结婚、生子,甚至把父母接了过来,逢年过节也不愿回去了,原因是“气候不好,环境也不好”。

       当然,无论是生活在外地的重庆人,还是呆在重庆的,对于彼此的生活可能都难以理解。很多时候,笔者也很羡慕重庆的同学朋友们,工资虽然不多,但是房价更低,加上家里的支助,他们很多人不光不需要像北上广深的朋友们那样为一套房子苦苦挣扎,而且还拥有了2套房甚至3套房。

       试想,当房子全部落实而且基本没有房贷后,你还有什么需要烦恼?

       但这给了一些人新的烦恼。其中之一是老板们。

       有位企业老板曾经和笔者抱怨道,由于自己在重庆的员工基本都有车有房,工资虽然不算特别多,但生活无忧。于是他发现,相比自己在外地的企业员工,重庆的员工都不太愿意主动加班,或者有更多突破。“下了班就去吃火锅,打麻将,缺乏进取心。”他如是说。

       他同时总结重庆员工的另一个特点:叫“嚼”。这个土话重庆人应该都知道,意思就是桀骜不驯,绝不认输。他又在前面加了一个“哈”,就是“哈嚼”。哈是傻的意思。总而言之,他认为重庆很多人眼高过天,但其实很多地方并不如人。

      他还举了一个例子。重庆人爱火锅和川菜,因此其他地区的菜,甚至其他国家的菜,西餐、韩餐、日料,在重庆基本混不开。这个和成都也不太一样。“重庆人还是很排斥外来的东西的。”

       当然,重庆的很多缺点,放在中国看,其实不是重庆才有,也是很多二三线城市共有的:由于封闭,所以自傲,因为自傲,所以更加封闭,形成恶性循环。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一个现象,就是传统农业社会、以外向型为主的工业制造业以及后工业化三元并立,因此出现很多发展形态上的裂层,很多二线城市是传统的中心地位历史传承而来,比如重庆、武汉、太原、沈阳等等,他们论辐射效应、论经济规模都排名不差,但跟很多所谓三线但是处于沿海开放前沿的城市比,人才质素、创新力、资本深化率都差很远。因此,前一类城市容易一方面封闭落后,一方面又很敝帚自珍、夜郎自大。
       同时文教不发达也是发展质素低下的原因。但有一点是重庆在这些二线中心城市里面确实很特别的,那就是要素价格长期被抑制,尤其是房地产。人们老说一个城市房价过高会抑制其发展,其实房价过低带来的局限更大!
       最后再回到前面这位老板,他告诉我他最后的想法是,企业要做大做强,他会逐渐将总部迁出重庆,借此淘汰掉一批本地员工。因为企业要快速进入新阶段了,需要更好的人才。

作者: lvmi8    时间: 2015-1-16 15:11
市容脏乱差,科教实力弱,这些是事实。
但说重庆不包容是误读。其他地区的菜在重庆混不走,不是事实。
作者: 标志    时间: 2015-1-16 15:18
当前经济发展会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外来人口多少也代表其开放度,所谓的不包容,引刃而解,说重庆不进取,那是不了解重庆,重庆的码头文化就是进取的根源,重庆人今天的成就就是进取精神的表现,
作者: a12869318    时间: 2015-1-25 17:37
力挺重庆。
作者: hogon    时间: 2015-3-28 22:59
lvmi8 发表于 2015-1-16 15:11
市容脏乱差,科教实力弱,这些是事实。
但说重庆不包容是误读。其他地区的菜在重庆混不走,不是事实。

呵呵,其他城市的菜在重庆确实混不走,满大街除了火锅就是江湖菜,川菜,基本看不到单独的粤菜馆,北方菜馆,曾经小肥羊在重庆开过,后来黄了,曾有家山西菜馆也开过,黄了,老北方饺子馆,黄了,我说的这些都是有些规模的做的地道的,据说南滨路开了个山西杏花村,但是现在也基本被川菜占主导了,否则也是个黄。
作者: hogon    时间: 2015-3-28 23:01
总体来说很多地方比较贴近,重庆人民的素质,绝对达不到一个直辖市或同等省会城市的水准。
作者: eneau    时间: 2015-3-31 09:59
我继续顶你!太好的帖子了 支持
作者: simony    时间: 2015-4-8 23:12
自大的重庆人太多了 老是觉得北上广没得重庆好  真的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