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陪都文化
[打印本页]
作者:
tanjie158911
时间:
2010-3-1 15:11
标题:
陪都文化
陪都文化
抗日战争爆发,随着日军于1938年10月占领
广州
、
武汉
,国民****从
南京
撤至重庆,并将之定为"陪都",实为"战时首都"。重庆成为当时
中国
的
****
、
军事
、经济、
外交
中心。抗战时期的重庆,同
美国
的
华盛顿
、
英国
的
伦敦
、
前苏联
的
莫斯科
一起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历史名城,是中国的战时首都,是世界反法西斯远东战场的指挥中心,也是
国共合作
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重要****舞台。7年中,留下诸多
遗迹
、
轶事
,使陪都遗迹成为重庆今天独特的人文景观。
抗战时期,随着国民****迁渝,重庆成了内迁
工业
、
学校
的集中地,今天重庆许多大企业前身,都是当年南迁的企业。如当年的钢铁厂迁建委员会(今重庆钢铁集团公司)、第25厂(今嘉陵厂)、第1厂(今建设厂)、第24厂(今特殊钢厂)、第21厂(今长安厂)、第20厂(今长江厂)等,卢作孚的
民生公司
也在那个时候迁至重庆的
北碚
区。大批有志于民族复兴、抗日救亡的青年学子纷至沓来,一大批著名的教育家、学者来渝执教,众多文化艺术界名流也来渝工作定居,诸如
郭沫若
、
柳亚子
、
马寅初
、陶行知、
梁漱溟
、
徐悲鸿
、
老舍
等,使陪都文化兴盛一时,重庆成为了当时四川省的文化教育中心。而学府云集的重庆文化区沙坪坝成为当时大后方著名的"文化坝",现在重庆大学校园里还保留着
国立****大学
的旧址。从这里培育出了大批人才,如著名的
诺贝尔
奖金获得者
丁肇中
教授、中国第一位女大使
丁雪松
、中国第一颗
人造卫星
设计者之一王家声等。由于重庆作为战时首都,1947年成立的“国立罗斯福图书馆”(
重庆图书馆
的前身)自然也就成了
联合国
指定的资料寄存馆,一直未间断过,使重庆
图书馆
为成为
中国国家图书馆
(当时称“
北京图书馆
”)外,迄今为止中国保藏联合国资料最早的另一图书馆。半个世纪过去了,昔日坝上的莘莘学子现在遍布海内外,成为有成就的专家学者,他们十分怀念昔日的“坝上风光”(“坝”指沙坪坝),常有怀旧者故地重游,而陪都文化也成为重庆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块奠基石。
重庆大轰炸:
重庆大轰炸
指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
战略轰炸
。 据不完全统计,此段期间日本对重庆实施轰炸超过200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重庆死于轰炸者10,000以上,超过10,000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份繁华地区被破坏。日本对重庆实施的空袭,是继
德国
在1937年4月
西班牙
内战中对
格尔尼卡
(Guernica)平民实施轰炸之后,历史上最先实行的战略轰炸。重庆经历日军大轰炸时,每天都有军人和平民死于轰炸,当时宋氏三姐妹——
宋霭龄
、
宋庆龄
和
宋美龄
,摒弃前嫌,在重庆携手抗日。
饮食文化
重庆饮食喜麻辣,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种材料创作新菜见长。
重庆亦是火锅的发源地
,并对火锅这种饮食文化影响较大的。如今的重庆火锅仍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出多种特色
火锅
。2007年3月,重庆市荣获
中国烹饪协会
授予“中国火锅之都”称号。
重庆菜
属于川菜系(Sichuan style dishes )是
中国八大菜系
之一,素来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声誉,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载,川菜起源于古代的
巴国
和
蜀国
。川菜原来只流行于
巴蜀
地区,川菜在全国的流行开始于80年代
改革开放
之后,
邓小平
同志对川菜的发展有很大贡献。川菜风味包括重庆、成都和
德阳
、
乐山
、
内江
,
自贡
等
地方菜
的特色。主要特点在于味型多样。
辣椒
、
胡椒
、
花椒
、
豆瓣
酱等是主要调味品,不同的配比,化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酱、蒜泥、芥末、红油、糖醋、鱼香、怪味等各种味型,无不厚实醇浓,各式菜点无不脍炙人口。
重庆火锅:
重庆火锅
是重庆饮食文化的代表,发源于重庆,据说以前长江边上的船工袍哥跑船常宿于江边的小米滩,停船即升火做饭驱寒,炊具仅一瓦罐,罐中盛汤,加入各种菜,又添以海椒、花椒祛湿,船工吃后,酣畅淋漓。这食法便沿袭下来,并渐丰富,成为重庆人特有的美食。大约在清代道光年间,火锅才真正开始出现在重庆的筵席上。作家
李颉人
在其所著的《风土什志》中说:“吃水牛
毛肚
的火锅,则发源于重庆对岸的
江北
。最初一般挑担子零卖贩子将水牛
内脏
买来,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洋铁盆一只,盆内翻煎倒滚着一种又辣又麻又咸的卤汁。于是河边、桥头的一般卖劳力的朋友,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各人认定一格,且烫且吃,吃若干块,算若干钱,既经济,又能增加热量,直到
民国
二十三年,重庆城内才有一家小饭店将它高尚化了,从担头移到桌上,泥炉依然,只是将分格失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卤汁、蘸汁也改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适合人的口味。”
重庆饮食文化代表:重庆火锅、川菜、
渝菜
(渝派川菜)、
水煮鱼
、
回锅肉
、
酸菜鱼
、
辣子鸡
、
泉水鸡
、
水煮肉片
、
老鸭汤
、
酸辣粉
、
鱼香肉丝
、
泡椒肥肠
、
粉蒸肉
、
烧白
、
重庆小面
、重庆小吃等。
作者:
tanjie158911
时间:
2010-3-1 15:11
1947年成立的“国立罗斯福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的前身)自然也就成了联合国指定的资料寄存馆,一直未间断过,使重庆图书馆为成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当时称“北京图书馆”)外,迄今为止中国保藏联合国资料最早的另一图书馆。半个世纪过去了,昔日坝上的莘莘学子现在遍布海内外,成为有成就的专家学者,他们十分怀念昔日的“坝上风光”(“坝”指沙坪坝),常有怀旧者故地重游,而陪都文化也成为重庆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块奠基石。
作者:
cqhongjun
时间:
2010-3-1 18:09
绝对支持。。。。
作者:
萨瑞儿
时间:
2010-3-1 20:34
怀念中华民国...
作者:
65328528
时间:
2010-3-2 00:42
绝对支持。。。。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10-3-2 13:46
坝上风光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