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开县 工程湖泊 生态典范 [打印本页]

作者: 五里店    时间: 2015-5-13 20:13
标题: 开县 工程湖泊 生态典范
[attach]1151230[/attach]
风雨廊桥 摄/田浩
[attach]1151231[/attach]
三峡最美滨湖城市——开县 摄/刘康
    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造就了如今独具特色的开县汉丰湖。
    坐落于烟波浩渺的汉丰湖畔的开县新城,形成了一幅“城在湖中,湖在山中,意在心中”的美丽画境。
    4月22日,我市召开市委cw会会议。会议强调,我市发展旅游业要高度重视保护好生态环境。对于位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开县来说,生态保护更是开县寻求发展的立身之本。
    近年来,开县坚持“特色发展、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紧扣“生态、休闲”两大旅游开发定位,突出汉丰湖、雪宝山、乡村旅游三大工作重心,推动大旅游、小旅游同步发展,倾力打造出一座“三峡最美滨湖城市”。
[attach]1151232[/attach]
汉丰湖集体水上婚礼 摄/张中文
[attach]1151233[/attach]
雪宝山秦巴古道 摄/唐永开
    依托汉丰湖 三峡最美滨湖城市呼之欲出
    四山环抱、独特的滨湖湿地,使得汉丰湖每年冬季都会吸引众多鸟类前来栖息。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一些常见的鸟类,还有中华秋沙鸭、铁嘴沙鸻、赤颈鸫等重庆地区罕见的鸟类供游人大饱眼福。
    除了能看到不少珍奇的鸟类,湖岸蜿蜒曲折,滩地、阶地和支流众多,因特殊的自然因素,让汉丰湖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景致。夏季三峡水库低水位运行时,形成大面积形态各异的浅水湿地,大片的荷塘露出水面,荷叶碧连天,荷花绽满湖。秋冬蓄水时,形成无垠宽广的湖面,湖中岛屿和半岛40多个、河汊20多道、湖湾30多个,岸线逶迤曲折,湖面碧波万顷,候鸟来去,垂钓者络绎不绝。
    因三峡工程而生的汉丰湖,由境内两江汇成,秋冬蓄水170.28米以上,水域面积15平方公里。与城市和谐共生的汉丰湖,拥有独特的滨湖湿地、风雨廊桥、举子公园、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等自然与人文景观。
    2014年,汉丰湖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并相继策划推出了“画舫游湖”升级版、“画舫之夜”休闲版等休闲旅游产品以及汉丰湖“周末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深受市民青睐。
    与此同时,近年来,别出心裁的汉丰湖城市钓鱼对抗赛、汉丰湖水上集体婚礼等系列活动也赢得了满堂喝彩。
    “汉丰湖是我们打造‘三峡最美滨湖城市’的一张名片。”开县县委****李应兰表示,在未来汉丰湖景区打造上,开县将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和优化基础设施,规范经营管理,挖掘文化底蕴,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景区内涵。今年汉丰湖将重点抓好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产品包装,启动市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力争2017年成功创建汉丰湖市级旅游度假区。

作者: 五里店    时间: 2015-5-13 20:14
[attach]1151234[/attach]
秦巴古道上的无人区雪宝山 摄/刘康
[attach]1151235[/attach]
满月乡村旅游 摄/段帮元
[attach]1151236[/attach]
十里竹溪 摄/刘星
    坐拥雪宝山 全力打造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4月22日的市委cw会强调全市旅游业发展要深入挖掘地脉、文脉、人脉。
    开县境内的雪宝山,正是这样一个将景色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景区。
    雪宝山景观资源独具特色,其代表景观主要有“两绝三宝”,即千里无人区、千年古崖柏以及百里高山峡谷、千层高山红叶、万顷高山草甸。雪宝山上至今还能找到秦巴古道遗迹,留有秦巴古道文化传说。开县将按照“秦巴古道上的无人区”品牌定位,加快雪宝山旅游基础设施位接待服务设施建设。
    据李应兰介绍,总面积18408公顷的雪宝山生态保护完好,雪宝山系大巴山南麓的主要支脉,最高海拔2626米。它的主要优势就是自然生态,200平方公里无人居住,历史上的秦巴古道从中穿过。对于雪宝山,开县的定位就是“秦巴古道上的无人区”,这确实有一定的吸引作用。对于开县来讲,保持它的原生态是最重要的,在减少雪宝山周边建设的同时,也要将其优势——避暑养生利用起来。
    依托雪宝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开县打造了雪宝山、铁峰山、南山三大避暑养生旅游区,每年可吸引50万人次避暑养生。雪宝山避暑养生旅游区医务室、幼儿园等公共设施齐全,街道进行了硬化,每幢房子的前后都有绿化。由于这里海拔在1200米以上,夏天最高温度只有20多摄氏度,不用空调和电风扇。再加上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风景,在此养生养老再合适不过。
    “我们编制了《开县雪宝山区域旅游发展策划》、《雪宝山区域旅游总体规划及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雪宝山区域3S技术分析,为雪宝山有序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李应兰表示,为深入挖掘“秦巴古道”文化,开县邀请了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蓝勇教授开展“秦巴古道”旅游文化课题研究工作,启动古栈道及古驿站恢复重建的规划建设工作。并策划包装招商引资项目,筹备推介会,择优引进旅游投资企业,有序地开发雪宝山旅游景区。
    “目前我们正在加快满月避暑养生旅游区建设,完善乡村酒店、游客中心、标识系统等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建设,力争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李应兰说。

作者: 五里店    时间: 2015-5-13 20:14
  借力乡村旅游 庄园经济装点山头致富村民

    初夏时节,在开县竹溪休闲农业观光园内,旺盛的荷叶满满地长在池子里,就像一把把雨伞守护着下面的小荷叶,它们有的在水面上漂浮,有的离开水面,风吹过,掀起层层的波浪,那景色蔚为壮观。

    观光园坐落于竹溪镇灵泉村,总规模1万余亩,地处美丽的汉丰湖畔,依山傍水,四季花香,风景秀丽。

    “我们从2011年开业以来,每年旅游收入都在700万元以上,解决就近务工人员300多人。”竹溪休闲农业观光园负责人任登坤表示,餐厅服务员以及大部分景区工作人员基本是村落里的农民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目前观光园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左右。

    竹溪休闲农业观光园的红火从侧面揭示出开县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的如火如荼。

    近年来,开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产业为根本,以乡村文化为灵魂,按照“整合资源、产业融合,彰显特色、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坚持高水平规划,差异化发展,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大力发展庄园经济。

    自2013年以来,开县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加快融合,特别是以庄园经济为主的风情农家、休闲农庄、生态庄园迅速崛起,乡村旅游提质增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集聚发展,初步构建起汉丰湖生态休闲集聚区及雪宝山、铁峰山、南山避暑养生度假区“一区三山”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全县新增“庄园型”乡村旅游接待户148户,目前开县乡村旅游接待户已达540户、床位7800张、餐位38400个,其接待能力位居渝东北第一。2014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168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达7.3亿元。

    “力争到2020年,夏季避暑养生日接待能力达到6万人次,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日接待能力达到8万人次,带动12万名农民就业增收,全县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乡村旅游实现一、三产业融合,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李应兰表示。

作者: xwemma    时间: 2015-5-14 15:36
我大开县真是棒极了
作者: 白云之后的阳光    时间: 2015-5-14 16:42

作者: 一路顺风    时间: 2015-5-17 22:36
大开县既要大力宣传,又要实实在在做事,仙女洞,七里潭,高庙潭,天心桥,花仙沟,雪宝山的风景比多少地方都好,唱了多少年,就是路难行,硬件软,软件更软.隔壁龙缸,两三年时间,风生水起,值得反思.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