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丰都县城有家3元理发店 [打印本页]

作者: 未来的丰都区    时间: 2015-7-8 05:54
标题: 丰都县城有家3元理发店
     华龙网讯(通讯员 陶涛)在如今的时代,3元钱还能理发?没错,在县城南天湖西路一支路就有一个这样的理发店。店主名叫陈明芹,今年已经66岁了。近日,笔者来到他的理发店时,看到这里挤满了前来剃头的大爷大妈。             理发手艺靠自学曾经当过村主任
   “我的理发手艺是全凭自己摸索出来的,已有40多年的时间了。”趁着空闲,陈明芹告诉笔者,他的老家在十直镇丁溪村,1972年的时候,他学会了这门手艺,当时主要是为了方便给自家的小孩和生产队的邻居剪头。“其实我不仅会理头发,还会修补,比如补盆子、鞋子……”陈明芹说。1972年至1985年间,他一直是一边忙农活,一边理头发。那个时候理一次发,才几分钱,有些老顾客则采取的是“一元钱包年”的理发模式,为此,他时常走村串户为村民理发。
    “1986年至1995年,我当上了村里的村主任,村里的事情很多,为村民理发的时间就相对减少了。”陈明芹说,虽然当村干部后,时间紧了些,但是只要村民有需要,还是会上门为村民理发的。
              3元钱理发只为打发时间
    “我是1999年和儿女一起进城的,当时主要是为了帮助女婿照看工程材料,和处理一些日常琐碎的事情。”陈明芹用非常自豪的语气告诉笔者,现在很多单位的办公大楼就是他们当时负责修建的,包括县就业局办公楼、党政小区14栋职工住宿楼等等。
    “现在孩子们在县城安了家,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才重拾起这个手艺的,赚不赚钱无所谓。”陈明芹洒脱地说,现在他的生活完全有保障,理发的门面也是自己的,3元钱理发有点“玩票”的性质。
     笔者在陈明芹的理发店里看到除了各式各样的理发工具外,还有很多报纸和一台电子琴。理发店虽然不是很大,却显得很干净、舒适。“我这个人即不喜欢打牌又不喜欢喝酒,只喜欢看些报纸关心国家大事,平时空闲的时候,就弹弹电子琴,和老伙计们摆摆龙门阵。”陈明芹说。
                理得认真每天顾客排队等候
    “老陈不仅收费便宜,而且手艺高超,真是一个热心的‘怪’老头。”正在排队理发的代伦告诉笔者,他是这里的老主顾,不管人再多都要在这里排队理发,只因为习惯了老陈理发,换了其他人还不习惯。“很多顾客觉得3元钱太便宜了,非要我涨价,但是我开这个理发店真的不是为了图钱。”陈明芹说,有的顾客没有3元的零钱,我就不收费了,有的顾客身上若只有一两元的零钱,我也将就收了。“老陈这个人在理发收费问题上很较真,有一次一个顾客理完发后塞给他5元钱,他非要把多余的2元钱退给人家。”一位经常在陈明芹店里玩耍的大妈告诉记者,老陈这个人理发理得耐心细致,一个头一般要理20来分钟,无论是剃光头还是推平头,或者是小孩的“锅铲头”,都理得很认真,大部分顾客来了第一次,就成了回头客。
    虽然旁边就开了一家理发店,它们新潮、时尚、环境好,可陈明芹理发店里的生意却没受到丝毫影响,老陈每天都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现在到我这理发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甚至还有三合街道汇南村、丁庄村的人来这里理发。”陈明芹说,每天一般有10多个顾客,最多的时候有20来人。虽然“生意”不错,但是一个月理发的收入也只有1000元左右。
     在陈明芹的店里还看见很多老人在一起聊天喝茶。“我们虽然不理发,但是经常到老陈这里耍,他这个人待人热情,有思想有文 化……”周边的老人们谈起陈明芹都竖起了大拇指。“我会一直留在这里理发。”陈明芹说,虽然有的顾客他叫不上名儿,但每次理完发,看到顾客满意的神情,比理发收多少钱更有意思。

作者: 淡薄人生214    时间: 2015-7-8 06:49
优良传统,传递正能量,值得一赞
作者: 梦寻千古香    时间: 2015-7-8 17:58
赞一个……
作者: 未来的丰都区    时间: 2015-7-9 04:00
梦寻千古香 发表于 2015-7-8 17:58
赞一个……

感谢长寿的老乡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