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经重庆市zf同意,綦江北渡铝产业园正式被列为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这无疑给正在加速发展的綦江工业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对于北渡铝产业园来说,成功列为试点是机遇也是挑战,它意味着势必将沿着循环经济的道路进一步发展,不断做大做强,但同时试点园区的称号无论是从资金人才,还是管理理念、产业链条的完善等方面,都将会提出新的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位于綦江城区西北部的北渡铝产业园,于2010年11月经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批复批准设立,一期规划用地10平方公里,是綦江工业园区的重要组团。园区依托旗能电铝有限公司,以“铝电联营”为核心,以“精深铝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生产汽车用铝、船舶用铝、轨道交通用铝、建筑用铝、航空航天用铝及工业用铝,打造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构建铝电联营原级产业链、热电联产次级产业链、关联产业链组合而成的园区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的建设,从无到有,从1家企业到现在的19家企业,从普通的工业园到成为循环经济园区的典范,园区一步一步的发展说明,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经济循环发展、绿色发展。预计到2020年,綦江铝产业将实现产值500亿元,将建成重庆重要的交通用铝产业材料基地。
“循环经济发展,最大的特色亮点就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在綦江工业园区常务副主任王刚看来,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不仅可以解决废弃物排放,减少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提高价值。
“循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园区内的大循环,二是企业内部的小循环。”王刚表示,从园区层面来讲,废水、废渣、废气、产品实现园区内大循环,同时相当部分产品在循环过程中就地消化,并转化为下游的材料来源,使园区企业综合效益大幅提升;从企业层面来讲,一次进料多层提取,如园区内的旗能电铝,每年生产的废水、煤渣、尾气、粉尘等直接销售给园区建材、化肥企业生产空心砖、化肥等,每年进账千万元,企业也利用旗能蒸汽进行生产,大大缩小成本,有效利用资源。
作为北渡铝产业园区的龙头企业旗能电铝,一直以来都在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发展。旗能电铝董事长田军认为,循环经济在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同时,更实现了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它要实现工业生产废弃物的利用,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改善环境。另一个层次,循环经济使园区内的企业之间要互为供求关系,我向你提供产品,你向我提供服务,这样互为供求关系,实现集群发展。通过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每一个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田军说,如果园区没有形成集群效应,一个企业无法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就没有循环经济。
众所周知,电解铝最大成本构成在电,而綦江煤炭、煤层气瓦斯储量丰富,已探索煤炭储量达20亿吨,占重庆市储量的40%,已经建成年产1千万吨的煤炭基地。
“这就意味着我们能够实现就近生产能源,就近实现煤电化发展模式,实现煤电供应、实现铝液直供。”王刚说。
以龙头企业旗能电铝为例,目前,企业已在北渡铝产业园区建成34万吨/年铝液项目,二期达产后产能将达到75万吨/年。充足的铝液以及直供模式可减少熔铸生产工序,降低2%~5%的烧损,这一项就给下游企业节约电力、人工、物流等成本约800至1000元/吨,相当于总成本7、8%的水平。
此外,旗能电铝拥有自备电厂,年供电量54亿度,富余电量5亿度,完全保证企业生产用电,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电源。未来,綦江工业园区将实施区域自备电供应网络,园区工业用电成本将大幅度降低。
目前,北渡铝产业园正在构建煤电铝一体化,深度延伸“煤-电-铝液-铝合金液-铝合金型材-铝合金零配件”的产业链条,已入驻重庆能投集团旗能电铝、新加坡迈达斯、北方铝业、金兰集团等企业。
这条产业链,以重庆旗能电铝有限公司为龙头,然后延伸出铝合金、铝合金产品、铝合金屑、渣等回收、煤渣煤灰等废物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条。
在这条循环产业链条中,龙头企业以綦江的煤转化出的电,生产出电解铝液;电解铝液直供给园区里的汇程、北方铝业、远成铝业等10余家企业,生产铝合金液;铝合金液又直供给下游的生产线或生产企业,生产汽车、摩托车零部件、远洋集装箱、石油钻杆、甚至飞机上所需的合金铝材等;而在生产铝合金部件中所产生的铝合金屑、灰、铝泥等,又被全部回收起来,通过园区里的佛山晋渝公司,重新提炼为铝合金原料。
“众多企业项目的落地入驻,实现了綦江铝产业由铝液生产到铝初级产品再到铝板材、铝型材以及下游产业链的互补和延伸。”王刚说,产业链的完善,让企业原料就近获得,产品就近销售,配套服务就近提供,物流成本实现最低化,让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更加具有竞争优势。(陈正策 吴帅)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