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亿元,2015全年目标是GDP达到630亿元 [打印本页]

作者: 个性飞扬    时间: 2015-9-14 19:06
标题: 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亿元,2015全年目标是GDP达到630亿元
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亿元,江津交出漂亮成绩单

   
    蓬勃发展的江津工业园区一角。 谭文奇 摄
   
   
   
    江津富硒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 袁孝春 摄
   
    在五大功能区域划分中,城市发展新区,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
   
    江津地处城市发展新区,按照“城市发展新区战略支点、重庆大都市区重要组团”的功能定位,正争取成为城市发展新区的“领头羊”。
   


作者: 个性飞扬    时间: 2015-9-14 19:06
重庆晨报记者 刘波 报道
   
    发展如何,靠数据说话。
   
    据江津区统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江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亿元,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而今年,江津锁定发展的目标是,GDP达到630亿元。
   
    江津的发展,动力是什么?未来发展的底气又在哪里?
   
    发展的动力
   
    “三大动力”拉动经济发展
   
    据江津区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江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0亿元,增长12.5%。增速比全国和全市分别高出5.5和1.5个百分点。
   
    撬动这一发展速度的动力在哪?
   
    一是抓住工业经济这一主动力,总量和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坚持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大力推进‘集中、集群、集聚’发展。”该区工业已形成装备制造、汽摩及零配件、电子信息、新型材料、食品工业五大支柱产业集群。2014年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325亿元、增长20.5%,工业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江津工业园区成为继两江新区、西永微电子园之后全市第三个千亿级工业园区。工业投资2014年完成302亿元、增长54.6%,今年1-7月继续保持58.1%的高速增长,完成工业投资213亿元,总量和增长速度在城市发展新区都处于第一位。
   
    二是抓住商贸物流这一经济增长新动力,服务业加快发展。随着五大功能区域战略的稳步推进,江津大力实施珞璜水公铁综合物流枢纽等交通物流枢纽,抓住主城专业市场外迁的机会,在“二环”沿线的双福、珞璜等地布局专业市场集群,目前已建成6个。今年1-7月,已开业的双福国际农贸城、和润国际汽摩城、攀宝钢材市场等专业市场销售额达120.4亿元,促进该区商品销售总额提高43%,处于全市第一位。
   
    三是抓住独特资源“硒”有动力,特色效益农业量增质优。依托90.21%土壤富含硒的优势,把富硒产业作为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的最大抓手、最大优势,加快发展优质粮油、花椒、蔬菜、柑橘、畜禽5大富硒产业基地,培育富硒品牌25个,富硒产业年产值已达25亿元。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总产值破百亿元,居全市第一。

作者: 个性飞扬    时间: 2015-9-14 19:06
发展的平台
   
    七大平台为发展搭建载体
   
    江津发展成绩的背后,依托的是七大平台载体、重大项目拉动和改革释放活力。
   
    一是以七大平台为载体,要素资源集中促发展。根据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部署,认真审视江津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设立七大平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其中,为高品质建新城设立了滨江新城管委会,为加快工业经济设立双福新区、德感工业园、珞璜工业园、白沙工业园4个管委会,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设立了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为推动旅游开发建设设立四面山管委会。同时,把项目引进等要素资源向平台相对集中,确保各板块围绕功能定位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
   
    二是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持续拉动经济增长。每年滚动确定100个左右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重点建设项目,创新建立了重大项目协调联席会议制度、“一个项目、一名ld、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的项目责任制和“一周一查问、半月一督办、每月一通报、一季一点评、半年一小结、一年一考核”项目责任制和推进工作机制。今年,该区确立的108个重点建设项目,截至8月,已完成投资161.5亿元。
   
    三是以简政放权增活力,打造宽松发展环境。江津区向七大平台及镇街下放权力60项,优化行政服务事项20项。放权后,“七大平台”实现“园内就地审批”,让群众办事满意,让企业方便快捷,有效释放经济发展活力。随着发展的需要,江津区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加大。
   
    “简政放权,让企业少跑路,进一步释放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江津区zf负责人说。

作者: 个性飞扬    时间: 2015-9-14 19:07
个性飞扬 发表于 2015-9-14 19:06
发展的平台
   
    七大平台为发展搭建载体

主城上班 到江津过幸福生活
2015-09-14 04:41
[backcolor=initial !important][url=]0[/url]



来源:重庆晨网        [url=]T[/url]|[url=]T[/url]字号:[url=]打印[/url]

崛起在长江之滨的产业新城江津。 贺宝胜 摄

  关于江津,需要记得这些词:“富硒之地”,充分利用富硒资源,加快发展富硒产业;“长寿之乡”,发展健康产业和健康事业,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实力之区”,经济发展稳增长、提质量、强产业、增实力,不断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善之城”,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社会的和谐程度。

重庆晨报记者 刘波 报道

  江津,虽然地处城市发展新区,但现在江津区委、区zf正在加大推进“融城”力度。

  这里的城,是主城区。

  将江津建成“富硒之地、长寿之乡、实力之区、和善之城”,这是江津区委、区zf给江津人民描述的“幸福生活”。

  这种“幸福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活?

  便捷江津

  江津出发30分钟可到歇台子

  要吸引更多人到江津居住,首要的条件是交通的便捷。

  目前,连接江津和九龙坡区的九江大道、重庆绕城高速江津至巴南段和江津至九龙坡段、渝泸高速江津段等一批重点交通工程,已经初步搭起了江津的外联交通骨架。

  而随着轨道交通的开建,江津“融城”发展更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条轨道交通起于重庆主城轨道5号线跳蹬站,途经华福路、九江大道、南北大道,止于江津滨江新城,全长26.7公里(其中大渡口区4.4公里,九龙坡区6.5公里,江津区15.8公里),设跳蹬、九龙园、双福东、双福西、滨江新城北和江津站6个站点。

  这条线路2018年建成后,将与主城轨道5号线互联互通并全线贯通运营,市民无需换乘即可直达重庆主城。

  据江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线路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20公里,从江津站出发,可30分钟到达主城歇台子。

  美丽江津

  江城融合的逍遥生活

  交通问题解决了,那么吸引主城市民到江津居住的理由是什么?江津正全力打造宜居之城、生态之城。

  江津拥有127公里长的长江岸线资源,占重庆全****江航道里程五分之一。依靠长江,江津区打造了“十里长堤十里路、十里江水十里景”,曾被水利部专家称为“万里长江第一路”的江津滨江大道。

  今年6月24日,江津滨江大道鼎山至支坪段正式建成通车,滨江路由10公里一举延长至20公里。新的滨江路主打“生态牌”,将包含6个主题广场、6个景观广场、38个休闲小广场,建成后将成为重庆区县最长、最美的滨江路。

  此外,江津还建成了占地2000亩的鼎山公园一期工程。该公园一期工程含5万平方米水体景观、2千米长环湖路、1.2万多平方米花漾湖、2300平方米观演广场等,集休闲、健身、娱乐功能于一体。

  不仅如此,作为江津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津城市发展的新阵地滨江新城,也正在加紧建设1500亩篆山坪公园、圣泉湖公园等一大批城市绿地。

  此外,江津还有“山好、水好”,被国际生态学会专家誉为全球植被最丰、水质最洁、空气最纯的地区之一的四面山。

  江津在四面山新设立了四屏镇,全面推进江津四面山旅游度假区开发。我市出台《重庆市避暑休闲地产规划(2014-2020年)》,四面山被作为8个优先集中成片打造片区之首。未来,四面山旅游度假区将能容纳12万度假人口,初步实现集养生养老、运动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产业集聚区。

  ……

  山城、水城、江城的完美融合,让江津这个依水傍水的城市拥有世外桃源般的人居环境。

  民生江津

  办好30件民生实事提升幸福指数

  “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对zf来说,就是解民忧、解民困,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江津区zf有关负责人说,具体来讲,就是要根据市zf出台的民生实事情况,对照江津的情况,出台自己的民生实事清单。

  为此,江津一共要办好30件民生实事。

  这30件民生实事,包括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农村山坪塘整治、行政村光纤全覆盖和乡镇4G网络全覆盖、扩大就业技能培训、新建成小区与配套学校同步覆盖及双福新区、珞璜工业园、白沙工业园征地拆迁还房建设等。

  “我们全部工作的目的,就是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因此江津区要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发展成果。”

  因此,江津区针对民生实事出台了具体要求:锁定目标任务,结合市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和江津实际,增添措施,细化工作,扎实有效办好各项民生实事,确保按时完成目标任务。

  今年,江津将投资32.36亿元办好“30件民生实事”。

  1至7月,30件重点民生实事完成投资18.7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完成投资3亿元。其中,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撤并村卫生室建设等14件民生实事取得阶段性成果,其它各项民生实事进展顺利。

  富硒江津

  吃江津富硒产品能够长寿

  “住江津,吃江津富硒产品,能够长寿。”

  据统计,截至2015年6月,江津辖区150万人口中,百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24位,占全市10%以上,人均寿命达79岁。

  这里是2012年中国老年学会在重庆评出的唯一的长寿之乡——重庆江津。

  江津人为什么能够长寿?

  为揭开长寿之谜,江津区开展了两项科学研究:一是联合重庆市6所知名高校的专家,对江津的长寿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

  二是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对江津的富硒资源进行普查。

  调查结果表明,硒元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第一项科研中,专家对大量江津百岁老人的头发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老人头发的最特别之处,是其硒元素含量约为0.54微克/克,远高于其他地区人群头发的硒含量。

  第二项科研数据显示,江津每公斤土壤的含硒量为0.133至0.167毫克,全区90.21%的土壤硒元素含量处于中硒偏高硒水平。

  科学研究数据证明,土壤富含微量元素硒是江津人长寿的重要标志和重要因素。

  目前,江津区正在大力发展富硒产业,去年富硒产业年产值已经达到了25亿元




作者: ZGCQEXB    时间: 2015-9-14 22:02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