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綦江 转变职能服务市场主体 促进建设行业健康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五里店    时间: 2015-11-12 22:05
标题: 綦江 转变职能服务市场主体 促进建设行业健康发展
[attach]1206163[/attach]
綦江城全景
[attach]1206164[/attach]
正在崛起的綦江东部新城
[attach]1206165[/attach]
色彩斑斓的滨河建筑群
[attach]1206166[/attach]
秀美多姿的綦江城北片区
[attach]1206167[/attach]
为建筑企业检测钢筋和混凝土试件
[attach]1206168[/attach]
为群众办理建房手续
2015年,房地产行业增速明显放缓,有业内人士甚至发出“整个行业已进入冬天”的担忧。然而,綦江区的房地产企业似乎并没有感受到冬日的寒意。今年1-9月,綦江区房地产行业呈现出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总建筑面积、开竣工项目数、销售面积等指标增幅均达20%左右。
綦江区房地产行业为何能实现逆市上扬?这与綦江区为培育和发展建设行业市场主体而推出的一系列“组合拳”密不可分。
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到开展行业“转作风、强基层”活动,从出台扶持行业发展十大措施到搭建平台提高市场活跃度……綦江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转变zf职能,切实服务市场主体,引导建设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审批时间加快10倍,“四个一”机制保障重点项目
“你瞧,这是我刚刚办完的项目审批,真是太方便了!”綦江一家地产企业负责人兴奋地说,“相比过去,提交的材料少了近一半,审批时间也快了10倍,为我们企业减轻了不少压力。”
而这都要归功于綦江区大力推进的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区zf出台了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政策“1+4”成套文件,区城乡建委制定了实施细则,审批时限从262个工作日缩减至25个工作日,审批申报材料从301项缩减到161项……
为切实服务好市场主体,綦江区城乡建委可谓动了“大手术”。除了简政放权,开通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面规范许可变更审批、废止执行监理费第三方监管制度和质量安全保证金制度等十大便民举措的推出,更是提高了审批效率,方便了企业,方便了群众。
同时,根据綦江区城乡建委推行的“分段式”施工许可,企业还可延迟缴纳综合交易费、城市建设配套费、项目资本金等费用。据了解,通过大力推行项目资本金信用担保制度,推动了20多个房地产开发项目顺利开工,拉动投资近20亿元。
“服务项目建设就是服务改革发展。”綦江区城乡建委负责人表示,“作为城市发展新区,綦江是城镇化主战场,建设行业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服务意识,把服务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全方位创造良好环境。”
据悉,针对重点建设项目,綦江区城乡建委建立了“四个一”机制,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个牵头ld、一个责任科室、一个责任人“一对一”帮扶企业,专人定期上门指导项目业主单位倒排工期,每周专人督查,对照目标任务检查进度和质量安全情况,现场解决困难和问题,确保了重点项目的建设质量和进度。
转变zf职能激发市场活力
今年一季度,綦江区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房地产交易会。交易会期间,綦江区zf不仅在营业税、契税、登记费等方面给予了个人购房者较大的政策优惠,同时,綦江区城乡建委还会同相关部门及企业开展了项目推介会、现代山水田园城市摄影展、十大精品楼盘花车巡展、楼盘集中展示等八大主题活动,极大地刺激了房地产消费市场。
数据统计显示,綦江区第二届房交会期间,全区共销售商品房4605套,面积38.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31.27%、28.87%,有效缓解了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压力,为推动房地产企业消化库存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zf搭台、企业唱戏是zf转变职能的具体表现。”有关专家指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zf要大幅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綦江区将zf职能转变到激发市场活力、服务企业发展上。这也正是綦江区房地产行业能实现逆市上扬的原因之一。”
为进一步服务企业,激发市场活力,綦江区强化服务意识,下沉重心,与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找问题、查病因。
针对经济下行压力给建设行业企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困难,今年以来,綦江区城乡建委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先后5次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基础上,2次向区zf提交关于建设行业当前面临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报告,提出了停止城区普通住宅开发用地供应、房地产业从“促投资”向“促销售、去库存”转变、允许开发商调整商住比例和户型结构、深化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涉企“乱收费”“搭车收费”整顿、定期评选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十强”、全力支持建筑企业新资质就位、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等18条服务市场主体的建议意见。
与此同时,綦江区城乡建委还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方式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今年1-9月共召开主任办公会、专题会35次,为9个项目开通“绿色通道”,为27个项目办理分段施工许可,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了红星美凯龙、名扬国际广场、渝黔高铁城市综合体、康德城市花园等项目建设手续办理和项目资本金、民工工资保证金、城市建设配套费解缴问题,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确保了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出台扶持政策促进行业发展
如果说转变zf职能、激发市场活力是綦江区为建设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那么綦江区推出的扶持行业发展十大措施无疑是为建设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此次行业扶持措施针对性强、力度大。10大措施中包括建筑业6条、房地产业4条。”綦江区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首先,从混合所有制改革入手,加快推进建筑企业股份制改造。支持建筑企业跨行业、跨所有制采取联合、兼并、重组、股份合作等形式组建建筑业企业集团。资本运作、资产重组过程中涉及的区级行政事业性收费按低限收取,其子公司可继续保留原有企业资质。
其次,积极培育和引进优质市场主体。对施工总承包企业主项资质由一级升为特级的,一次性奖励200万元;二级升为一级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三级升为二级的,一次性奖励20万元。
对落户綦江优质企业,綦江区还给予税收上的奖励。凡是外地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施工总承包企业,迁至綦江区注册同级资质的,从注册当年起3年内,一级建筑施工企业(含专业承包一级)凡当年上缴本地全口径税收1000万元以上、二级建筑施工企业(含专业承包二级)500万元以上的,按其在綦江区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区级分成可用部分的50%由zf奖励给企业。


作者: 五里店    时间: 2015-11-12 22:07
项目29个,竣工面积85.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28%;销售面积8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8%。

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服务基层

“如今现场验收,不仅不用预约排队,即使是周末,只需要打个电话,村建所的工作人员就会上门服务。”綦江区东溪镇长堰村便民服务中心项目负责人对綦江区城乡建委推出的周末值班和主动上门两项服务基层举措称赞不已。

今年以来,綦江区城乡建委进一步强化服务市场主体工作,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转作风、强基层”活动的意见》,明确十大工作目标,开出“三严三实”30条“责任清单”,成立了“转作风、强基层”活动ld小组,切实提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市场、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綦江区城乡建委还规定,凡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和赶场天,各村建所和质监、安监、检测中心等一线科室站所必须安排按正常工作时间上班,以满足工程质量安全验收、材料送检、办事咨询等需求,确保全区建筑施工工地正常生产经营,确保群众办事就近就便。

“开展‘转作风、强基层’活动是推动建设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等多重压力影响下,綦江区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资金断链、“三角债”突出、“去库存”压力大等突出困难和问题。开展“转作风、强基层”活动,是在新常态下提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市场、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设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

自綦江区城乡建委开展“转作风、强基层”活动以来,以往群众观念淡薄,服务群众、服务市场主体意识不强,服务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明显改观,主动作为、上门服务的便民举措赢得众多建设开发企业尤其是基层群众的点赞。


作者: 小茶杯    时间: 2015-11-14 11:52
看帖回帖,积累人品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