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江津2015年终总结 [打印本页]

作者: 个性飞扬    时间: 2015-12-30 14:58
标题: 江津2015年终总结

一年磨一剑,五年见奇迹。站在“十二五”的终点,你是否触碰到时代跳动的脉搏?现在,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这五年来家乡的巨变吧!


[城市建设]


这五年,滨江新城建设全面推开,初具雏形;双福新区基本建成产城融合新城;几江半岛和德感老城区改造升级;鼎山公园等城市公园建成投用;丰富多彩的广场、社区文化活动精彩呈现……随着城市人居环境的不断提升,一座宜居宜业的美丽滨江城市正在崛起。


[工业经济]


近年来,我区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连续14年跻身全市十强工业区县。今年,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6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300亿元,工业园区产值将突破1400亿元,位列全市区县特色园区之首。


[现代农业]


“十二五”期间,我区共建成10大类富硒农产品开发基地、28万余亩的富硒种植基地、2.6万亩的富硒水产基地,10个富硒生态农业点,培育20家骨干龙头企业,培育富硒品牌30余个,仅今年富硒产业产值达25亿元。


[融城交通]


这五年,渝泸高速公路、“三环”高速江永段、鼎山长江大桥、滨江路支坪段等建成通车,轨道交通延长线江津段、几江长江大桥、江习高速公路、“三环”高速江綦段、珞璜水公铁联运交通物流枢纽等加快建设……交通网络更加完善,融城步伐铿锵有力,“水公铁”携手轨道交通演绎时空的“穿越”。


[民生改善]


近年来,我区每年滚动推出一批重点民生实事,解决5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000多公里,改造农村危房1.2万户,即将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生态文明]


这五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削减量均已超额完成任务,全区生态环境质量和人居生活环境持续改善。我区多次代表重庆市接受国家环保部检查获好评,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比翼双飞”。


[法治江津]


近年来,我区依法治区全面推进,平安建设不断深化,社会治安形势保持良好,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全区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


[党的建设]


近年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开展,卓有成效,真正实现了 “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进、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江津日报》记者 胡德赛)



作者: 个性飞扬    时间: 2015-12-30 14:59
关键词1:城市建设

这还是我的家乡吗?

讲述:德感街道居民 罗飞

“一下车,我都快不认识了,这还是我的家乡吗?出去打工5年,家乡变化这么快!”近日,德感街道居民罗飞从广州打“飞的”回家乡,在乘坐公交车回家的路上,一幅陌生的城市“新颜”让他感到有点“晃眼”。

罗飞告诉记者,回家后,他特地出去转了一圈,没想到,以前的荒坡变成了果园,散落的农户集中住进了新村,跑过的小田坎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

不仅如此,罗飞家原来居住的旧房现在也已经拆迁了,拿着拆迁款和外出挣的钱,罗飞也有了购新房的打算。他还特地到滨江新城、双福新区和东部新城逛了一圈,祥瑞城、雍山郡、新时区……一个个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价格亲民的楼盘让他挑花了眼。

这几年,江津的变化的确令人惊叹。城市“扩容”快马加鞭,提质升级同步推进。筑牢里子,靓化面子,打通断头路,增添健身文化设施,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成鼎山公园等城市公园……市民们闲来没事跳跳坝坝舞、去鼎山公园逛逛,看看美景,锻炼身体,还真是舒心。

一系列的变化让罗飞来不及感受,他说:“其实,不管是在滨江新城还是东部新城买房都要得,等明年几江长江大桥通车后,还不都一样?”

记者手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变化日新月异。这五年,滨江新城建设全面推开,初具雏形;双福新区基本建成产城融合新城;几江半岛和德感老城区改造升级;鼎山公园等城市公园建成投用;丰富多彩的广场、社区文化活动精彩呈现……随着城市人居环境的不断提升,一座宜居宜业的美丽滨江城市正在崛起。

关键词2:工业经济

工厂这么多,留下不走了

讲述:蔡家镇清溪村村民 刘卫

12月27日,在双福新区逛了一整天后,蔡家镇清溪村村民刘卫做出了一个决定:留下来,再也不走了。

刘卫是清溪沟村民,近10年来先后辗转于广州、上海、浙江等地打工。有了一定的积蓄后,前年,她在水木年华小区买了新房,搬迁至此,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刘卫担心的是,自己常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及逐渐年迈的老人和已上小学的小孩。

前些日子,因为在广州打工的企业不怎么景气,刘卫便提前回家了。看看能不能在江津找到好工作,就近就业。

刘卫在和亲朋好友的聊天中得知,江津的几大工业园发展迅速,用工量大,待遇也不错,将信将疑的她决定择机亲自前去打探一番。

当天上午,刘卫便来到双福新区汽摩产业园,跟企业的保安和周边的群众闲吹起来。说是闲吹,其实是在打听这些企业的招工情况和工人待遇方面的事情。

“一般工人工资待遇在3500元左右,如果是熟练工则数千元甚至上万元。” 在润通动力,刘卫发现企业生产管理非常规范,打听询问情况后,她兴奋不已。

“江津就业机会多,熟练工待遇也很好,留下来再也不走了。”刘卫当即掏出手机告诉母亲。电话那头,她的母亲连声说:“这就好了,这就好了!孙蛮儿的作业我就不心慌啰!”

记者手记:曾经采访过不少外出务工人员,他们几乎都有同一个心愿:回家。如今,江津工业的持续发力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近年来,我区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连续14年跻身全市十强工业区县,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6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300亿元,工业园区产值将突破1400亿元,位列全市区县特色园区之首。
作者: 个性飞扬    时间: 2015-12-30 15:00
关键词4:融城交通

走主城回老家都合算

讲述:慈云镇刁家社区居民 刘福

今年,慈云镇刁家社区居民刘福一家发生了两件喜事,一是女儿玲玲考上大学,二是今年46岁的他买车了!

刘福一家的两大喜事,和交通发达带来的方便息息相关。

以前,刁家境内仅有一条主要公路。从刁家出发,去邻近的李市、慈云、龙华等阵都需要半个小时已上,到江津城更要1个小时左右。现在好了,渝泸高速通车后,从刁家下道口出发到江津城只有11公里,15分钟便可进城。

交通方便了,商机也随即而来。眼看着围绕刁家下道口,到处都在搞开发、谋新业,刘福也动起了卖富硒农产品的念头。于是,拿了驾照,刘福也买了一辆用来拉货的小货车。刘福高兴地说:“交通方便了,车子的油钱省了,时间节约了,钱也好赚了。”

比起刘福购车的兴奋,而在双福念书的玲玲则更期待着重庆轨道交通延长线跳蹬至江津段早日完工。

“大学毕业后争取留在江津工作。如果是到主城购物,只要半个小时就够了。如果是回慈云老家,20分钟就足矣!” 今年,刚听到轨道交通开工的消息,玲玲便高兴得开始了自己的人生规划。

记者手记:城市发展,交通先行。渝泸高速公路、“三环”高速江永段、鼎山长江大桥、滨江路支坪段等建成通车,轨道交通延长线江津段、几江长江大桥、江习高速公路、“三环”高速江綦段、珞璜水公铁联运交通物流枢纽等加快建设……这五年,交通网络更加完善,融城步伐铿锵有力,“水公铁”携手轨道交通演绎时空的“穿越”。
作者: suwearti    时间: 2016-1-3 14:20
逢贴必顶,基本的礼貌





作者: 沐猴而冠    时间: 2016-1-5 02:02
顶江津,继续加油,工业底子不错
作者: 白沙袍哥    时间: 2016-1-5 04:59
很牛逼了,期待2016更上一层楼,江津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