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改革】重庆是继续县改区,还是合并裁减区县? [打印本页]

作者: hqfbpl    时间: 2016-4-2 15:31
标题: 【改革】重庆是继续县改区,还是合并裁减区县?
《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1991年官方统计数据(见附图1)
“直辖市”辖区无地级行政区:
北京直辖市:8县+10县级市辖区,共18个县级行政区
天津直辖市:5县+13县级市辖区,共18个县级行政区
上海直辖市:9县+12县级市辖区,共21个县级行政区

1991年,今重庆直辖市范围还隶属四川省行政区,仅有重庆1个地级市,其余全都是县级行政区。其中,县级行政区包括万县、涪陵2个县级市1个县级南桐矿区,其余为县或自治县。


《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2007年官方统计数据(见附图2)
北京直辖市:2县+16县级市辖区,共18个县级行政区(其中6个县被改区)
天津直辖市:3县+15县级市辖区,共18个县级行政区(其中2个县被改区)
上海直辖市:1县+18县级市辖区,共19个县级行政区(其中8个县被改区,2个区被裁减合并)
重庆直辖市(1997年成立):17县+4自治县+19县级市辖区,共40个县级行政区


截至2015年12月:
北京直辖市:共16个县级市辖区(全部县改区,2个区被裁减合并)
天津直辖市:1县+15县级市辖区,共16个县级行政区(其中2个县被改区,2个区被裁减合并)
上海直辖市:1县+15县级市辖区,共16个县级行政区(其中3个区被裁减合并)
重庆直辖市:11县+4自治县+23县级市辖区,共38个县级行政区(其中6个县被改区,2个区被裁减合并)

附图1:
[attach]1279627[/attach]


附图2:
[attach]1279636[/attach]



作者: hqfbpl    时间: 2016-4-2 15:55
南京大学教授肖泽晟认为,地方zf追求土地财政最大化的冲动才是撤县设区的重要原因。
一般热衷于撤县设区的地方,都是现有城市土地资源不足以支撑城市的进一步扩张,因而有将所辖地理距离较近的“县改区”的强烈冲动。县改为区后,广阔的农村土地会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事实上将逐步变为国有土地,土地财政收入也会有很大提高。
作者: hqfbpl    时间: 2016-4-2 16:01
中山大学教授刘军强认为,“撤县改区”有可能在就业、社会保险等民生领域带来诸多新情况。
“撤县改区”之后,原有的农村居民可能会变为城镇居民,需要调整相应的社保政策。同时,如果新增城镇居民就业参与率不高,可能会推高城镇失业率,从而增加当地失业保障的压力。除此之外,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较低,社会保险统筹上升到市一级层面后,基金的抗风险能力会得到提高,但是区一级的社会保险征收动力可能会降低。

研究发现,“撤县改区”在调整后的五年内对城市的经济增长,可能具有促进作用,但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到第五年几乎降到零。一些地方为何还要热衷于搞“撤县设区”,无非为了城市扩张,贪大求全。其实,“县改区”在行政区划级别上并没有改变,仍然属于县级行政区。县和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财政权、规划权和建设权的归属。“撤县设区”后,原来独立的县级财政权、规划权和建设权被市完全没收,有利于“市”在自己的辖区内进行统一规划,做大做强市。
作者: hqfbpl    时间: 2016-4-2 16:15
本帖最后由 hqfbpl 于 2016-4-2 16:20 编辑

按现代民主法治原则,县、市原本各自独立,互不隶属。
中国自1911年共和制以后,到上世纪90年代之前,无论民国,还是新中国,在法律上实际都承认“县、市各自独立,同属于省级zf”。后来,中国出现行政权独大,一些“较大的地级市”开始管县,但也仅限于部分行政事务方面,暂时“替省zf”代管县。在法律上,“县”依然与“市”是独立的。但如果“县改区”之后,就彻底失去独立性,沦为市的附庸了。
作者: hqfbpl    时间: 2016-4-2 16:25
你要“县改区”,没收县级财权,壮大“市”。
我要“省直管县”,强县扩权,发展县域经济。

2013年5月,浙江省长兴县因湖州市“撤县设区”引发一场风波,最终不了了之。从传言长兴县将“撤县设区”,至官方宣布“暂缓”实施该方案,仅历经4天。

记者实地采访显示,当地zf和居民担心,“撤县设区”成为湖州“市辖区”之后,会失去独立财政权。长兴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兴作为浙江财政省直管县,财政80%留给自己,20%交给省里。变成区之后,一半要交给湖州。假设长兴2013财政收入70个亿,变成区,就有35亿要给湖州。”“变区之后,审批权、规划权被湖州拿走,长兴还怎么活?”长兴县招商局gy陈国庆对也不无担忧地说,一个大项目本来要投在长兴,但湖州可能会统一规划,放到其他区。企业家们更是坐立不安。“在县里办事,部门之间经常踢‘皮球’,变成区后,还要跑到30公里外的湖州,那就更难了。”长兴某镇一家热电材料厂老板忧心。当然,最为不满的还是普通老百姓。有关“撤县变区”的讨论,迅速铺满“长兴吧”的首页并不断刷新。“优质资源一定向市区聚集。有一天你小孩要上学、看病,发现长兴好点的老师、医生都得跑到湖州了。”还有人想象:“日后大项目大投资都被湖州拿到市区发展,这会给长兴带来什么?基础建设萎缩,财政投入缩水,城市发展停滞,外来投资减少,人才大量流失,房价下跌……如此恶性循环。”

2009年财政部下发《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确立在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的目标。在“省管县”的大背景下,“撤县设区”的博弈变得更加复杂。某些地级市为掌控县级财政,不顾县域发展需要,盲目撤县设区“将县并入市”,使他们在失去经济自主权后沦为城市的边缘,陷入‘假性城市化’的陷阱。

湖州市之前“撤县设区”的南浔区,一直被长兴人称为“前车之鉴”。因其“撤县设区”后发展变得缓慢,也是长兴人反对“撤县设区”的重要理由之一。南浔于2003年被“撤县设区”,统计数据显示,“撤县设区”至今的十年中,南浔“区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长幅度只有26.57%。而这十年间,由“省管县财政”的长兴县的财政,年均涨幅高达50.48%。在“省管县财政”体制下,很多审批权、经济管理权都是县里自己直接说了算。撤县设区以后,除了之前给zy和省上解税收,还得额外给市里上解一部分,当然就不肯干了。

过去,中国对城市化发展有一种误区,就是要打造中心城市,将原来的“县、市独立”,变成“市管县”,但这种构想实际上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体制阻碍。“省直管县”模式应该是一个明确的方向。在可能实现的三级zf行政体系中,地级市的权力应当被弱化。

作者: hqfbpl    时间: 2016-4-2 16:41
截至2015年12月,北京、天津、上海3大直辖市,居然步调一致,全都统一缩减为“16个县级行政区”!
这会不会是今后中国直辖市的统一标准?

2010年7月北京“东城区、崇文区合并”、“西城区、宣武区合并”,2015年10月上海“静安区、闸北区合并”,对于重庆“大渡口区、九龙坡区”今后的改革有何暗示?

作者: hqfbpl    时间: 2016-4-2 16:43
[attach]1279640[/attach]
作者: SHISHIQS    时间: 2016-4-2 16:59
hqfbpl 发表于 2016-4-2 16:41
截至2015年12月,北京、天津、上海3大直辖市,居然步调一致,全都统一缩减为“16个县级行政区”!
这会不 ...

他们加在一起有重庆面
作者: 险峰    时间: 2016-4-2 19:30
渝东南北只要达到一定标准GDP300亿就可以设区
作者: 正解    时间: 2016-4-2 20:07
狗鸡巴不懂-
重庆是8。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为了节约行政人员的开支,重庆省直接搞成重庆市-----节省了省级人员的工资和办公开销
作者: 梦寻千古香    时间: 2016-4-2 20:32
那三个直辖市总面积不到重庆一半,
作者: 大洋    时间: 2016-4-2 20:47
万盛是属于綦江区吗
作者: 逆流而上的鱼    时间: 2016-4-2 22:20
直辖市的区是县级吗?懂不懂?
作者: flybird633    时间: 2016-4-2 23:08
重庆是二级行政,你说的县改区的原因重庆都不存在
作者: hqfbpl    时间: 2016-4-3 11:35
实际上,“撤县设区”并不会改变原来行政区划的等级,“市辖区”仍然只是个“县级行政区”。县和区最大的区别,在于财政权、规划权和建设权的归属。在国家行政区划序列和财政管理层级上,“县、市”之间类似于兄弟关系,但一旦“撤县改区”后,“市辖区”就变成了“市”的儿子,原来相对独立的县级财政权、规划权和建设权都会被“市”没收。

[attach]1280101[/attach]

作者: lxi83    时间: 2016-4-3 13:34
合并不错,但是ZF的人员得找地方放
作者: hqfbpl    时间: 2016-4-3 13:46
研究发现,距离市中心半径超过100公里以上的地区,理论上即使有“市级”统一规划,其实也很难保证日常公共资源的真正共享,此时“县改区”除了“市”统计时的经济数据变得更大、更好看之外,实际上没有太多实质意义。

经济实力强的县害怕“县改区”之后财政变成市级统筹,自己的钱被人挪走了;经济实力弱的县害怕“县改区”之后在市里统一规划中被边缘化,失去发展机会;距离市区更边缘的县原本一直天高皇帝远,害怕“县改区”之后权力被没收,也不愿被市“收编”;特别是一些有悠久人文历史传承的古“县”,更不愿意“撤县设区”被“市”兼并,失去行政区独立性!
作者: hqfbpl    时间: 2016-4-3 13:50
广东某市一位处级干部告诉记者,县改区之后,城市面貌10年来变化不大,仍是大片农田,不像城市。“省里布置一项保护古村落的任务,会给县安排专项资金,但不会给区,区由市负责。市里面没有钱给你,但工作照做。”该处级干部说,10年前的县ld“账没算过来”,稀里糊涂“撤县设区”,实践起来才发现受到束缚,有时会私下抱怨。

“撤县设区”后,经济发展资源的规划权、审批权被集中到“市级”层面,“县改区”的zf几乎失去了对经济发展资源的控制,长期增长的动力消失。广东民政厅行政区划调整首席专家、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行政区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魏清泉参与的一项研究,从区的视角分析了“撤县设区”的效果。广东番禺设区前,一个项目从行政审批到落实只要20天左右;而设区以后,无论在规划部门、国土部门或消防部门,审批时间都是原来的2至3倍。

记者发现,近年来,部分地方撤县设区完成后,地级市会对“县改区”承诺,几年内行政管理权限和财税管理体制保持不变,如山东德州市陵城区、江西上饶市广丰区、湖南长沙市望城区等。“这就是博弈的过程,答应你几年的收入不用上交给地级市,不然“县改区”推动不下去。”上海财经大学高琳表示。
作者: hqfbpl    时间: 2016-4-3 13:53
2013年,浙江湖州市希望将长兴县改成区,引发县里集体抗议,两百多名老干部上书县委,长兴县县委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全部反对。浙江是“省管县”的先行者,强县扩权,长兴县原本打的是“撤县设市”的算盘。与湖州市矛盾公开后,无论设市、设区,现在都偃旗息鼓,讳莫如深。一位当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市里、县里换过一拨ld,但在任者现对长兴撤县一事都绝口不提。

“撤县设区和省直管县是有冲突的。”上海财经大学高琳分析,省直管县的目的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做大县。而撤县设区刚好相反,核心目的是增加市的聚集效应,做大市。

无独有偶,江西南昌市的南昌县将“做好撤县设市的申报工作”原本写进了2014年zf工作报告,但申请上交后遭到南昌市的否决。2015年7月,南昌市****在会议上痛陈南昌市面积太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只能排名倒数。话音未落,******同意南昌市设立新建区,南昌市城市面积可以瞬间扩容6倍。但“县改区”遭到周边南昌县的反对,2015年10月30日,南昌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告知记者:“改市已经不可能了,上面不同意。但我们也没有县改区的打算,只能继续就是南昌县。”

作者: flybird633    时间: 2016-4-3 14:05
这都是省市县的三级矛盾,和四个直辖市压根不沾边,体制优势决定了
作者: hqfbpl    时间: 2016-4-3 14:11
中国社科院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认为,只在“省-市-县”三者的职权关系上做文章,很难取得真正的成效。体制性的突破,是要把“县政自治”作为县政改革的目标。扩大县级zf的职权,把部分省市经济和社会管理权下放给县级zf。

如浙江省下放的权限主要分两类:一是除国家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之外,须经市审批或由市管理的,由扩权县(市)自行审批、管理;二是须经市审核、报省审批的,由扩权县直接报省审批,报市备案。对******有关部委办文件规定的,须经市审核、审批的事项,原则上也要放,具体操作中可以采取两种形式:采取省、市zf委托、授权、机构延伸、个案处理的办法;积极争取zy有关部委办授权或同意。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就把土地使用的审批权和环保评估的审核权两项重要权力下放到县级zf。

可以看出,目前在中国各地进行的“强县扩权”或“扩权强县”核心内容就是扩大县级政权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提高县级政权的行政效能,并最终实现“省管县”体制,以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被称为“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和公共行政发展需求的应时之举”。然而,由于现行体制的刚性和各种利益关系的制约,决定了这种行政分权式改革步履艰难,难以突破“市管县”体制。

也就是说,要解决“强县扩权”所遇到的体制性困境,如果只是在省市县三者的职权关系上做文章,是很难取得真正的成效的,需要有新的改革思维,需要有体制性的突破。这个突破就是要把“县政自治”作为县政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作者: hqfbpl    时间: 2016-4-3 14:15
于建嵘认为,县政自治应是根据法律所获得的自治地位,而目前各地实行的“省管县”也只是来源于省的授权。在这种意义上,“强县扩权”到“县政自治”是从行政性分权向法治性分权的转变。

事实上,按照地方自治原则建立县域****并不是新的设想。孙中山在设计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县政自治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现代国家。他曾经指出,“zy与省之权限采均权制度。凡事务有全国一致之性质者,划归zy;有因地制宜之性质者,划归地方。不偏于zy集权或地方分权”。“县为自治之单位,省立于zy与县之间,以收联络之效”。可见,在孙中山这里,县的自治权是相对独立于省的,而不是依赖于省的授权。

“村民自治”是一种社区自治,所进行的民主选举训练可以为县政自治提供****基础,因社区组织与国家政权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能处理而存在的问题,并不能作为否定县政自治的理由。因为乡镇虽然是一级zf,但不完整,人大没有办法开会,没有检察院、没有法院也没有****,有很多职能承担不了。所以不能总抓着乡镇这一方面来做文章,乡镇改革一定要和整个县的改革相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实际上考察的是县的改革。主导中国农村发展的是县而不是乡镇,这一点应该首先树立起来。先考虑好县的定位,再考虑乡的定位。可见,县政自治应成为中国****发展的突破口和目标。

作者: 关心发展    时间: 2016-4-3 22:59
主城几区可以合并,反正由市里统筹建设。其他区县不能合并,合并后一加一小于二,比如大足与双桥。
作者: 流浪崽    时间: 2016-4-3 23:39
行政资源不可不用,县改区就是最好的捷径。用好了,也是生产力。新疆兵团团场改地名后设立市级域名,就是很好的证明,一个单位两块牌子,照样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动力十足。
作者: 向阳村2011    时间: 2016-4-5 21:49
直辖市的县跟省下面的县是不一样的,中间本来就没有地级市一层
作者: 五里店CEO    时间: 2016-4-6 11:56
1990年之前,四川一共只有11个地级市,12个县级市。1991年才又增加1个阆中县级市。
当时,四川的城市规模都不大。特别是万县、涪陵2个县级市,在四川也只能排倒数1、2名,市区非农人口仅10多万左右。

《四川地级市、县级市基本情况统计表》
[attach]1281166[/attach]




作者: 五里店    时间: 2016-4-6 20:18
看来五里店吃香啊,出来了个CEO.
作者: 重庆人在四川    时间: 2016-4-7 06:58
记号…………
作者: 丑牛985    时间: 2016-4-7 14:12
大渡口就可以合并。
作者: 长江村{原}    时间: 2016-4-9 11:19
将渝中,九龙坡和大渡口合并为一区。
作者: 长江村{原}    时间: 2016-4-9 11:23
长江村{原} 发表于 2016-4-9 11:19
将渝中,九龙坡和大渡口合并为一区。

将渝北,江北,北碚拆分成两江,江北和北碚三个区。
作者: 枇杷山    时间: 2016-4-13 10:00
县改区是趋势,合并得看具体情况
作者: wangking777    时间: 2016-4-30 22:41
渝中西扩,九龙坡与大渡口合并,北碚与沙坪坝合并,渝北和江北合并,巴南和南岸合并。主城变五区
作者: wangking777    时间: 2016-4-30 22:46
渝中西扩,九龙坡与大渡口合并,北碚与沙坪坝合并,渝北和江北合并,巴南和南岸合并。主城变五区
作者: 渝速    时间: 2016-5-1 00:03
南岸 巴南可以合并
作者: 参考消息    时间: 2016-5-2 17:29
主城大致100-150万人一个区------------合适
作者: 丑牛985    时间: 2016-5-2 18:28
好像超过300亿GDP的都可以有资格升为区。北京。天津好像没有县了。重庆面积大。但是肯定好的县就是变为区。然后主城区小的合并等。
作者: cadao    时间: 2016-5-3 09:10
丑牛985 发表于 2016-5-2 18:28
好像超过300亿GDP的都可以有资格升为区。北京。天津好像没有县了。重庆面积大。但是肯定好的县就是变为区。 ...

可惜楼主劳,白说了一大堆。。。结果,还是有宝批农,硬要把“县改区”叫“升区”!

1楼国家统计局的官方图片,不是已经清楚表明,“直辖市”下辖只有“县级政区”,无论“区”or“县”,都只是个“县级政区”,没有高低区别。
作者: cadao    时间: 2016-5-3 09:13
丑牛985 发表于 2016-5-2 18:28
好像超过300亿GDP的都可以有资格升为区。北京。天津好像没有县了。重庆面积大。但是肯定好的县就是变为区。 ...

谁告诉你,“区”就一定要比“县”强?

如果照你自己定的标准,“县与区的区别”是看经济总量,“区”的GDP必须超过300亿。。。那么“九龙坡区、南川区”、“黔江区”、“潼南区”这些,岂不是要重新变成“县”?!。。。全国大部分城市,特别是中西部80%以上的“市辖区”,都得要改成“县”劳?!
作者: 丑牛985    时间: 2016-5-3 13:27
直辖市的县改区,因为直辖市的区为厅级比县(副厅级或处级)高半级到一级
作者: cadao    时间: 2016-5-4 10:09
丑牛985 发表于 2016-5-3 13:27
直辖市的县改区,因为直辖市的区为厅级比县(副厅级或处级)高半级到一级

真奇怪!
怎么总有一些傻逼,喜欢自己瞎JB乱编。
中国哪个文件,哪条法律,有规定过,直辖市“区是厅级,县是副厅”?
为啥子,总有人会自以为“区一定要比县高级”?

作者: cadao    时间: 2016-5-4 10:36
中国地方政权从来就只有“省 -- 县 -- 乡(镇)”3级。后来,因为出现新的“城市政区”形式,也就是“市、区”。为统一管理层级,才又把“市、区”也比照分为3级:

1)与“省”同级的“市或区”,叫“直辖市”或“自治区”。【1997年之后又新增加“特别行政区”】

2)与“县”同级的“市或区”,叫“县级市”或“市辖区”。【“县级市”又称省辖市,县级“市辖区”仅限于直辖市或较大市的下辖区】

3)与“乡”同级的“市或区”,叫“镇级市”或“县辖区”。
作者: 丑牛985    时间: 2016-5-4 12:35
肯定高半级。别争论了。
作者: 丑牛985    时间: 2016-5-4 13:08
cadao 发表于 2016-5-4 10:36
中国地方政权从来就只有“省 -- 县 -- 乡(镇)”3级。后来,因为出现新的“城市政区”形式,也就是“市、区 ...

你说的正确吧,理由这么充分。我只是听说。但是肯定升区有好处。那璧山,铜梁,荣昌,潼南不都升区了吗?
作者: lptgx    时间: 2016-5-11 23:04
cadao 发表于 2016-5-4 10:09
真奇怪!
怎么总有一些傻逼,喜欢自己瞎JB乱编。
中国哪个文件,哪条法律,有规定过,直辖市“区是厅级 ...

不是别人傻屄,恰好是你傻屄。连直辖市的区县什么级别都不知道?在行政区划统计上,区县都为县级,但在zfgy实际待遇上,重庆2001年就明确除双桥外的区为正厅,双桥区及县、自治县以及当时的江津、永川、合川、南川4个县级市为副厅。后面的4县级市改区以及长寿、綦江、大足等县改区后为正厅。也就是说重庆现行的区都为正厅,县为副厅。其中万州的区委****高配,由市委cw兼任。
作者: lptgx    时间: 2016-5-11 23:12
直辖市的区县关系不是普通地级市的关系,一是级别不同,直辖市的区为正厅,县为副厅,普通地级市的区县均为正处,二是权限不同,直辖市的远郊县改区不存在规划、财政权上收,因为本来就完全属于直辖市管理,普通地级市的县改区就存在规划、财权上收,不再是独立zf。
作者: 9长    时间: 2016-5-14 16:58
“市、区”都是近代,才传入中国的城镇化概念,“市或区”本来归“县”管辖。实际上,到现在,国外都还是“县管市、县管区”。
作者: 9长    时间: 2016-5-14 17:04
lptgx 发表于 2016-5-11 23:04
不是别人傻屄,恰好是你傻屄。连直辖市的区县什么级别都不知道?在行政区划统计上,区县都为县级,但在zf ...

傻逼,你把公务员个人的行政级别,与行政区划的序列,混为一谈。。。
新  疆自治区的gy级别,比浙江省、四川省高,难道新  疆自治区, 就比浙江省、四川省高?
作者: 9长    时间: 2016-5-14 17:07
lptgx 发表于 2016-5-11 23:12
直辖市的区县关系不是普通地级市的关系,一是级别不同,直辖市的区为正厅,县为副厅,普通地级市的区县均为 ...

都是一些傻逼,瞎JB自己乱编,中国哪个法律,哪个文件中,看到过“直辖市区为正厅,县为副厅”的正式规定??
作者: 9长    时间: 2016-5-14 17:20
这个论坛,傻逼官迷多,才会瞎鸡把的,自己乱编一个正厅区、副厅县的段子。实际上,所谓的“厅局级”称谓,也不过文革之后才改的,以前都是军事化管理,叫“地师级”。
作者: 9长    时间: 2016-5-14 17:25
“市、区”都是近代,才传入中国的城镇化概念。原本“县”管“市或区”。实际上,直到今天,外国都是“县管市、县管区”。只是传入中国,因为中国行政独裁体制,“市”才被专门拔高了级别。

但是,即使“市”在中国被拔高,但民国的市、解放初期的市,也还是只能自己管辖自己,包括直辖市,都不能直接管辖其他的县市,充其量只能部分事务“代管”。只是后来,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砸烂公检法,一切才乱了套。

现在,要求依法治国,必须回归“市不能管县”的规定,所以,才会把“县改区”,以理顺行政体系。
作者: 9长    时间: 2016-5-14 17:41
“市”就好比一个点,“县”就好比一片“区域”。众多的“点”,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区域”。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是个民著体制的国家,是选民政 治的话,就不可能出现“市管县”这种脑体倒挂现象。
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制度有问题,中国的议会(即人代会)几乎形同虚设,才会有“市超过县”的奇怪现象。
作者: 9长    时间: 2016-5-14 17:55
“市”的起源,原本是指“人口集中的镇”,所以又叫“市镇”,是一个“城市”性质的政区,面积和人口肯定会比“县”要小太多。
真正的法制国家,都是“县大市小”。
而中国现在的“市”,实际早就不是“城市”的概念了,已经被政  治完全异化,变成了“一大片区域”的概念,即包括城市,还包括乡村。
作者: 9长    时间: 2016-5-14 18:00
正常社会,“市”本来应该比“县”小。
而现在的中国,少数行政特权的“市”,不仅代管“县”,还要把“县改区”,正式把“县”吃掉,变成了比“县”还大的一个怪胎政权。这还能叫“市”吗?
作者: 9长    时间: 2016-5-14 18:08
中国以前是全民“计划经济”,国家统一一盘棋。
后来,所谓邓某某改革开放,把部分经济权利下放到省一级,导致今天中国,表面上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实际上,各省犹如“经济军阀”,互相划地盘争斗,谁管辖的地盘越大,谁获得资源和人口红利就越多。
谁都想自己“做大做强”,挤跨别人,这就是,现在中国到处,出现“市”拼命要“县改区”的本质。
作者: 9长    时间: 2016-5-14 18:15
中国改革的终极目的,就是要还权于民,让人民实现真正当家作主。这就要求,权力必须进一步下放到县、下放到乡一级。让中国每一个人都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机会。
可以说,中国已经到了“动真格”的关键时刻,必须从制度上打破垄断特权阶级的封锁。可惜的是,现在一些地方,反其道而行之,还在拼命的“县改区”,目的是“收权,而不是放权”,还在幻想垄断资源,垄断发展。
作者: 渝州一号    时间: 2016-5-23 14:11
北京大都市又做试点
作者: 人生如意    时间: 2016-5-25 00:29
重庆 主城区 合并,没什么副作用!因为都很方便!
郊区县,还得保留行政体制和行政资源,万盛撤了就是个败招!

九龙坡划出地盘给渝中,合并大渡口!
江北和部分渝北合并为两江新区!
这些都是为了整合资源


作者: 搞笑的哦    时间: 2016-5-25 10:20
楼主看似知识渊博   一天担忧国事啊?不如出去泡个美女,过点潇洒生活安逸些,关心这些****你鸡巴不累啊 。。我去   我看你的文字都累了。。。。啊。。不行了。。我得出去耍了。。。FK
作者: 綦河北渡鱼    时间: 2016-5-30 14:13
大洋 发表于 2016-4-2 20:47
万盛是属于綦江区吗

行政属于,经济上独立
作者: 主次    时间: 2016-5-31 11:39
1955年,四川省南川县、綦江县共9乡1镇,与贵州省桐梓县17个乡,合并成立南桐矿区,划归重庆市。
1993年,“重庆市南桐矿区”更名为“重庆市万盛区”。
作者: 主次    时间: 2016-5-31 12:00
万盛因抗战时期,后方基地建设,开始有了煤炭工业,变成了一块肥肉,解放后才专门成立“南桐矿区”,赋予其特殊的县级管辖权,并被重庆市占有。
不过,由于当时中间还隔着四川省的綦江县、巴县,万盛还只是重庆市一个“飞地”。直到1959年,四川省綦江县、巴县也划归重庆市,才与重庆连成一片。
作者: 关心发展    时间: 2016-6-14 18:50
渝中再扩大一些,沙坪坝与北碚合并,九龙坡与大渡口合并,江北渝北合并,巴南南岸合并,主城变五区。
作者: 0qwer    时间: 2016-6-25 11:14
[1991年] 今重庆直辖市范围各区县国民生产总值经济数据核定统计:



作者: 西坡金佛    时间: 2016-6-25 11:50
“撤县改区”后,各级gy们摇身一变全将级别升高了,但老百姓还是原来的老百姓,总数没变,经济状况没变。级别升高后的gy们,工资福利待遇跟着提高,财政支出的压力也得提高,钱从哪儿来???

一个本来就将就过日子的县,****县长们由县处级变为地厅级,县里各大局和各乡镇都变为正处级,县局里众多股长通通变正科,县财政不得不将“保民生”变为保gy工资福利待遇的“民生”。
作者: 0qwer    时间: 2016-6-25 16:38
上世纪90年代初,今重庆直辖市境内,有1个重庆地级市+万县、涪陵2个县级市,其余都是县。
万县、涪陵的城市规模,在当时四川所有县级市排名中,也只能排倒数1、2名:


作者: DAOLU    时间: 2016-6-30 13:31
为啥,现在一提行政区划调整,首先逗会想到撤销大渡口区?

《近期重庆行政区划调整设想》
http://bbs.classic023.com/thread-4412424-5-1.html

作者: 江州之前    时间: 2016-7-16 19:41
重庆不适合撤区,重庆的区县数量要跟浙江省比,不要跟北京上海比,其他3个直辖市加起来也没有重庆大。

作者: 利子12389    时间: 2016-7-24 20:52
让重庆所有县都改成区,就云阳一个县还好些,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政策,也还有对口支援。
作者: zhugege    时间: 2016-7-28 09:33
重庆现在要做的我认为应该扩大主城区,把江津、璧山、合川三区纳入主城区!
作者: FCWR    时间: 2016-9-6 13:53
中国行政区划改革,应该回归省、县两级体制,同时需要做大县域经济,弱化省权干涉,才能真正调动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保持社会良性发展。
作者: kinc09    时间: 2016-9-8 12:28
发展得好的县升区,贫穷的县并入周边较好的县,集中资源共同发展。
作者: xkch    时间: 2016-10-13 16:49
“巴蜀文化”并非“自古就有”!

所谓的“巴蜀文化”,其实并非“自古就有”,它只是近代以来,随着重庆城市地位、独立意识上升,才逐渐炒作起来的一个新“地域文化”名词!

1941年,卫聚贤先生在《说文月刊》首次提出“巴蜀文化”概念,结果招致中国文化界一片质疑。抗战时期,随着陪都重庆直辖,脱离四川之后,重庆一些文化人开始提出独立的“巴文化”概念,并将其与“蜀文化”并列。但实际直到今天,中国文化界也还没有完全承认有“巴蜀文化”这个概念。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重庆计划单列,重庆文化界又开始出现一批“文化独立思潮”。以董其祥先生为代表,更进一步提出重庆自己的“巴渝文化”概念,以彻底抛弃“蜀文化”,不过,当时国内响应者并不多。直到1997年,重庆再次直辖,脱离四川之后,“巴渝文化”炒作,才开始从民间上升到官方。去“川”化成为重庆一种潮流,渝蓉口水战也因此知名全国......

如今,“巴蜀”、“渝蓉”这些近代才开始“专有”的名词,已成为一种刻板模式。别说普通大众,就是一些所谓的文化人,只要提到四川的历史文化,都会神经质的自动把四川盆地内的一切事物和人,下意识归为“以重庆为中心的巴”、“以成都为中心的蜀”两大类,非此即彼。“四川历史”由此被彻底误导!不仅外省人,也包括很多川渝本地人,经常会误以为“四川自古即是巴蜀文化”、“四川自古就是渝蓉双中心”。


[attach]1309186[/attach]



作者: xkch    时间: 2016-10-13 16:52
“蜀”作为四川古代专属名词的来历
“蜀”是外来文化,并非出自四川本土。魏晋之后,才逐渐成为古代四川地区的专有称谓,是早期中原地区对川西的一种蔑称。

http://www.docin.com/p-1492660198.html

【摘要】:“蜀”已被认为是四川专称,而考诸史籍,可知道在秦汉以前,以“蜀”为地名的地方不只一处,而且多在四川之外。四川有古“蜀”国,但这是中原人的他称。殷墟卜辞中有“蜀”字的虽然有几十条,未必然就指的是古蜀国。陈寿撰写《三国志》不得不以曹魏为正统,并将刘备政权的国号“汉”改为并不存在的“蜀”,再加之由东晋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又明确将在此地域的历史称之为“蜀志”,刘氏政权被称为“蜀”而非“汉”逐渐约定俗成。这是历史误会。因为并非事实的“蜀汉”政权、故事的广泛而且强烈的影响,作为“蜀汉”政权的所在地,以“蜀”专称四川也就约定俗成了。



作者: xkch    时间: 2016-10-13 16:54
“四川”的来历

http://www.docin.com/p-1288286893.html

“四川”之名,始于北宋。

咸平四年(1001),大宋分【成都西川路】置“成都益州路、广元利州路”;分【奉节峡路】置“奉节夔州路、三台梓州路”,且“四路”统一以各自的“行****所地”命名。即:

夔州路(治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即“川东”。
益州路(治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即“川西”。
梓州路(治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南宋初期,迁治今四川省泸州市;即“川南”。
利州路(治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北宋末期,迁治今陕西省汉中市;即“川北”。

至此,原“川峡两路”最终裂为“川峡四路”,合称“四川”路,“四川”作为地理区划由此得名!



作者: xkch    时间: 2016-10-13 16:55
“重庆”的来历

重庆得名,始于南宋。

公元1189年,偏居江南,苟且偷生的南宋皇帝宋孝宗赵昚,某一天突然心灰意冷,决定提前让位,宗室赵惇戏剧性的被选中。

唐宋时期,皇家宗室一般都会象征性的“遥领”一块封地作为“食邑”,但也仅是一种荣誉加衔,并不具有实际管辖权。南宋,由于中国北方早被金人占领,宗室“食邑”多选择“川峡四路(即四川)”辖区内某个地方二级政区城市。地方一级政区城市通常为“路(省)”行政中心所在地,直接隶属朝廷。宋代的“州”分为“都督、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军事”六等,重庆当时叫恭州,是地方二级政区中最末等的“军事州”,曾是宗室赵惇“食邑”的象征性封地。

赵惇刚升恭王,接着就被选秀做了皇帝(即宋光宗),自然高兴得忘乎所以,遂将“恭”改名“重庆”,意欲“双重喜庆”之意。按照礼制惯例,赵惇曾经“食邑”的象征性封地,跟着鸡犬升天成为“潜藩”之地而改称“府”(即重庆府),以示尊号。不过,因“恭州改重庆府”属“最末等军事州奢府名”,有尊号而无尊位之实,所以仍标旧制,重庆府原有属县并未因改府而升其地望为次赤、次畿,重庆府及其属县依然隶属“夔州路”行政区管辖。

本以为,这是一个“双重喜庆”,结果却是一场国家悲剧!

这个赵惇,不仅不忠不孝,历史口碑极差,更悲剧的,还是个精神病。史书载,此人“性好猜忌”,只做了2年皇帝就疯了,成为天下笑柄。宋绍熙5年,其父宋孝宗病死之时,他竟然也不去服丧,这在古代可谓是大逆不道的恶行!天下人都在看赵家的笑话,导致国家局势不稳。赵家宗室赵汝愚、赵彦逾等人被迫秘密联络,发动宫廷政变,废除了赵惇皇位,由他儿子赵扩即位,即宋宁宗,改年号庆元(1195年)。不久,这短命皇帝赵惇就一命呜呼了。 “重庆”在宋代就成了一个笑话!

不过悲剧还没完,赵惇这个即位的儿子宋宁宗,又是一个智障,史书载,宋宁宗“不慧”,智商低下。宋朝江山,一直被外族韩侂胄、史弥远2个权臣操控。

国家就这样被玩过来玩过去,宋朝赵家最终灭亡已是历史必然!所以说,重“庆”其实是国家和个人的一场重“悲”。


作者: xkch    时间: 2016-10-13 16:56
重庆母城“渝中区”的来历

http://bbs.classic023.com/thread-4468138-2-2.html

南宋末年,奉节人第二次修筑“重庆城”,也是历史上重庆有记录的第三次筑城!

当时,蒙古人武力侵宋,奉节夔州的“四川宣抚使”孟珙负责指挥四川、湖北两大战区抗蒙。为便于前线指挥,孟珙派手下部将彭大雅带人去重庆,在今天重庆朝天门一带荒坡之上新造了一座“山城”(即现在的渝中区),这是重庆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石头城”。原来的重庆府和巴县衙门全部迁治渝中半岛的山城之中,“渝中区”由此正式确立了在重庆地区的最高行政中心地位并一直延续至今。

从此,历史上才有了“山城重庆”的名号!“渝中区”也被重庆人视为正宗“母城”。


作者: 麻辣爱火锅    时间: 2016-11-8 23:03
撤县改区和缩减区县是不变的主题。重庆作为直辖市,不能设自治州,但是可以设自治县,且自治县下可以设区,加上重庆的行政级别,这个自治县就相当于自治州,所以重庆自治县可以概述为“黔江自治县”,这样重庆管辖16县。而目前重庆有19区、15县、4自治县,抛开“16县”后,重庆仍需要缩减四个区并增加一个区。即16区16县是重庆的行政定局,所以重庆不会轻易县改区。
作者: 麻辣爱火锅    时间: 2016-11-8 23:30
目前重庆市区需要“三并一撤一建”,所谓三并就是缩减三个市区,目前公认观点就是主城区缩减三个市区,较为一致的看法:①南岸区并入渝中区,②渝北区并入江北区,③大渡口区并入九龙坡区。所谓一撤就是撤销重庆市黔江区,改为土家苗族自治县黔江区(一区,所在镇改为区公所)。所谓一建,即在云阳县与万州区之间增加新的市区。
作者: 0qwer    时间: 2016-11-13 16:23
<民国四川>01

1911年10月,武昌首义,辛亥革命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宣布独立。
1911年11月,重庆成立蜀军军zf,张培爵为都督,夏之时为副都督;成都成立大汉四川军zf,蒲殿俊为都督,朱庆澜为副都督。

1912年1月,民国成立。
1912年2月,四川统一成立都督军zf。成都置都督府,尹昌衡任都督,张培爵为副都督。
1912年3月,奉节继续设夔州关。徐堪接替卢作孚出任夔关监督。         
1912年4月,巴县新设重庆镇抚府,夏之时任镇抚府总长。         
1912年7月,军民分治,胡景伊任护理四川都督,副都督张培爵改称民政长。
1912年8月,裁撤重庆镇抚府。

1913年1月,增设巴县重庆关,毛玉麟为首任重庆关监督。
1913年2月,赵一德任巴县川东道观察使、陈廷杰任成都川西道观察使、梁正麟任雅安上川南道观察使、裴钢任宜宾下川南道观察使、杨湘任阆中川北道观察使。(边东、边西2道民国三年另裁,地入川边特区)
1913年4月,颜锡庆接任重庆关监督。
1913年9月,增设重庆镇守使,周骏为首任重庆镇守使。陈廷杰署理成都四川民政长。
1913年10月,刘存厚署理重庆镇守使,朱芾煌就任奉节夔关监督。
1913年11月,倪焕奎接任成都川西道观察使。

1914年,四川都督改称将军、民政长改称巡按使。巴县川东道改巴县东川道、成都川西道改成都西川道、雅安上川南道改雅安建昌道、宜宾下川南道改泸县永宁道、阆中川北道改阆中嘉陵道,各道观察使改称道尹。泸县增设四川盐务稽核分所。

至此,四川军zf初步完成全省军事、****、经济建制:
【军事上】:成都设将军、重庆设镇守使。
【行政上】:成都设巡按使,下设成都西川道尹、巴县东川道尹、雅安建昌道尹、泸县永宁道尹、阆中嘉陵道尹。四川军阀以“防区制”割据后,道实际名存实亡,等同废止。
【经济上】:奉节设夔关监督、巴县设重庆关监督、泸县设四川盐务稽核分所。


作者: 0qwer    时间: 2016-11-13 16:25
<民国四川>02

1915年,云南军阀蔡锷以反袁护国为名,北上占领四川成都之后,增设“成都关、雅安关、宁远关”,抢夺四川财源。
1916年6月,蔡锷在成都就任四川将军兼巡按使,独揽四川军、政大权。
1916年7月,将军改称督军、巡按使改称省长。云南军阀蔡锷遂成四川历史上首位省长
1916年8月,熊克武接任重庆镇守使。
1916年11月,蔡锷病死日本。


作者: 0qwer    时间: 2016-11-13 16:30
<民国四川>03

1917年,四川本土军阀发动驱逐滇军之战,云南军阀唐继尧以护法为名,组建“滇黔靖国联军”再次入侵四川,川军熊克武、但懋辛、石青阳等倒戈加入云贵靖国联军。

1918年,云贵军阀占领四川,熊克武在成都就任“四川督军兼省长”,任命王文华为“巴县的重庆镇守使”叶荃为“奉节的夔万镇守使”顾品珍为“宜宾的叙泸镇守使”,分别控制四川各地。留存“成都关、重庆关、奉节夔关,裁撤“雅安关、宁远关”。

熊克武下令主客各军实行“防区制”,按驻防地区就地划款,以充军饷。至此,各地驻军纷纷开始控制各自“防区内”辖县的财权,自行委任“防区内”的大小官吏,指挥“防区内”行政、司法、民事、教育等,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标志着近代“四川军阀”的最终形成


作者: 0qwer    时间: 2016-11-13 16:31
<民国四川>04

1920年,四川再次爆发“靖川之战”,云贵军阀退出四川。成都的四川省zf名存实亡,四川分裂为10大镇守使,各路镇守使以“防区制”军阀割据:
南充的顺遂镇守使 邓锡侯
乐山的嘉叙镇守使 陈洪范
合川的合川镇守使 陈国栋
巴县的重庆镇守使 刘湘
泸县的泸永镇守使 杨森  
雅安的建昌镇守使 刘成勋
奉节的夔开镇守使 陈能芳
忠县的忠万镇守使 邱华玉  
达县的绥定镇守使 但懋辛
酉阳的酉秀镇守使 余际唐

至此,近代史上,民国后期,四川本土几个主要军阀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作者: 0qwer    时间: 2016-11-14 14:39
“靖川之战”胜利后,全川形成3大军事集团:

1)熊克武的但懋辛第一军:辖第一师喻培棣、第五师何光烈、第二混成旅张冲、第八混成旅郑经武、江防军余际唐部约万余人枪。

2)刘湘的第二军:辖第二师陈能芳、第四师潘文华、第九师杨森、第三混成旅张毅崛、第四混成旅袁斌、独立旅魏楷。

3)刘存厚部:辖第三师邓锡侯、第二十一师田颂尧、第二十二师唐廷牧和川北边防司令赖心辉。

其中,第一军、第二军为最强。第一军由原蜀军和第五师扩大,逐渐形成以熊克武、但懋辛为核心的部队长官九人团,组成川军第一军。刘湘第二军由原第二师扩充发展起来的,刘湘任军长,陈能芳任参谋长兼第二师师长。后因陈能芳密谋倒刘湘,被刘湘设计废除。从而,第九师师长杨森逐渐在第二军中崛起。




作者: 0qwer    时间: 2016-11-14 14:55
刘存厚依靠北洋zf争霸四川失败之后,被第一军、第二军联手赶出四川。四川成为第一军、第二军的天下。

1921年,湖北爆发“鄂人治鄂”的自治运动。川军第一军、第二军进驻下川东,在奉节夔府成立总司令部,组成川军联军,发动援鄂之战。战后,双方都不愿撤出奉节夔府,为争夺下川东,开始正面内讧。重庆刘湘转而秘密联络湖北鄂军,企图私下联合鄂军消灭第一军,结果事情败露,引起四川军阀联名声讨,刘湘不得已在重庆暂时隐退,由杨森接替第二军军长。

杨森升任第二军军长之后,开始在第二军中,与自己速成系同学曾子唯、吴行光、喻孟群等密组“新二军”系,扩充自己的实力,准备发动战争,乘第一军不备,发动突袭,一举击溃第一军主力。1922年7月,杨森发表《告第二军士兵将士书》,下令向第一军发起攻击,挑起四川最大两支军阀的内战。结果,杨森第二军遭到惨败,逃到下川东,割据奉节夔府。第一军刘伯承指挥鲁平舟部夜袭奉节夔府,击溃杨森1万军队,最终将杨森第二军彻底赶出了四川。

杨森从奉节夔府逃到宜昌,留李树勋等在鄂西一带收容残部几千人屯住。鄂西军民不堪其扰。“施宜镇守使”赵荣华向吴佩孚报告:要求解除杨森残部的武装。这时,吴佩孚已将奉军打出关外,正准备着手统一西南,存心留用杨森,以备图川之用,所以未接受赵荣华等人的请求,反而任命杨森为北洋zf的国军第十一师师长。由此,杨森从四川军阀的军长,转变为北洋zf军的师长,成为北洋zf后来“消灭军阀,武力统一四川”的先遣军。


作者: 0qwer    时间: 2016-11-15 13:16
1923年,四川讨贼大战,南方革命军扶持的川军熊克武失败,溃退贵州。杨森在北洋zf吴佩孚扶持下,从湖北重新打回四川。1924年5月,杨森在成都就任四川军务督理(职同督军),成为四川军zf最高军事长官。这是杨森一生中最得意的日子,他积极推行四川新政,建设新四川,把持四川兵工厂、造币厂,独占自流井盐税,办起“四川陆军讲武堂”,扩充部队,准备以武力长期称霸全川。

对于杨森的后来居上,重庆刘湘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暗中联络刘成勋、刘文辉、赖心辉等,形成“三刘一赖”的反杨联盟,并对杨森之王缵绪等部积极策反。

1925年吴佩孚政权垮台,杨森失去靠山。段祺瑞任临时执政,为削弱杨森的权力,任命刘湘为川康边务督办,节制所有川康军队。任命赖心辉为四川省省长、刘文辉为帮办四川军务善后事宜,使四川军阀互相牵制内斗。杨森不甘心让出军权,企图以武力统一四川,结果众叛亲离,反而被刘湘、袁祖铭的“川黔联军”再次逐出夔门。

杨森逃到汉口投奔北洋军吴佩孚,正逢吴佩孚打出“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旗号,讨伐奉系军阀张作霖,于是被委任为“讨贼联军川军第一路总司令”。杨森趁刘湘、袁祖铭反目内斗之机,重新返川联络旧部培植势力。

1926年~1928年杨森临时占领万县小城,割据下川东,与上川东的刘湘抗衡。杨森虽是过路军阀,割据万县时间也很短暂,但在北洋军支持下,居然一番折腾,在万县大搞基地建设,让万县这个小城破天荒开始发迹。

随着南方北伐军节节胜利,包括刘湘、杨森在内的四川军阀纷纷倒戈易帜,摇身一变成为国民革命军,但其内部派别之争依然如故。1928年冬,下川东之战爆发。杨森被刘湘击溃赶出下川东,躲到川东北他人防区寄人篱下,从此一蹶不振。对于溃退的杨森,南京zf居然下令“川军各将领协同堵截,勿予收容”,明显支持偏袒刘湘。

南京zf蒋介石最初支持实力最强的刘湘与刘文辉共同奠定川局。由于重庆刘湘积极拥蒋,而成都刘文辉附和汪精卫,1932年二刘大战爆发后,刘湘“安川计划”得到蒋介石支持,最终将刘文辉赶出成都。1933年刘文辉退避雅安,二刘大战宣告结束,亦标志着长达十七年的四川军阀混战结束,刘湘从此逐步一统川政。


作者: SBSSCS    时间: 2017-2-1 11:34
明朝,今湖北恩施地区 脱离奉节夔州管辖,划入湖北,从此才变成了湖北人。(建始县例外,清雍正十三年,才脱离奉节夔州管辖,划入湖北省)。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将设于四川省东部之夔州府(治今三峡奉节县)、重庆府(治今重庆渝中区)各划为一个监察区,因奉节在重庆之东,古代地理”以东为下,以西为上“,即以重庆为“上川东道”,以奉节为“下川东道”。

四川历史中,著名的“上川东”、“下川东”地理由此得名!

“下川东”作为地域名,历史上,也曾简称为“下东”。

[attach]1324595[/attach]



作者: SBSSCS    时间: 2017-2-1 12:00
清代,朝廷推行湖广填四川,作为四川门户的下川东人口激增,在四川率先开始复兴。“奉节夔州府” 最终一分为二,再分出一个“达县绥定府”。

有清一朝,原属四川的2个军民府“遵义、乌撒(今威宁)”划入了贵州省,3个少数民族土府“乌蒙(今昭通)、东川、镇雄”划入了云南省。如果不计1911年才临时土改流的川边少数民族“康定、巴安、登科”3府,四川实际一共有12府、9直隶州、3直隶厅,外加1屯务厅

清朝地方gy以“冲、繁、疲、难”四字分别注考,以定管辖城市“要、中、简”缺3等差。当道曰冲,政绩曰繁,民玩曰疲,事艰曰难。四字或三字者为“要缺”,两字是“中缺”,一字及无字则“简缺”。

其中,府分3等:
【要缺】一等府:成都府(治成都县)、夔州府(治奉节县)、重庆府(治巴县)、绥定府(治达县)、顺庆府(治南充县)、叙州府(治宜宾县)、雅州府(治雅安县)、宁远府(治西昌县)


【中缺】二等府:嘉定府(治乐山县)、保宁府(治阆中县)、潼川府(治三台县)

【简缺】三等府:龙安府(治平武县)


作者: SBSSCS    时间: 2017-2-1 12:57
直隶州分3等:

【要缺】一等直隶州:泸州、绵州、永宁

【中缺】二等直隶州:邛州、眉州、资州、茂州、忠州、酉阳

【简缺】三等直隶州:无


作者: SBSSCS    时间: 2017-2-1 13:01
直隶厅分3等:

【要缺】一等直隶厅:松潘

【中缺】二等直隶厅:无

【简缺】三等直隶厅:理番、石柱


作者: jhdert    时间: 2017-2-9 16:17
0qwer 发表于 2016-11-14 14:55
刘存厚依靠北洋zf争霸四川失败之后,被第一军、第二军联手赶出四川。四川成为第一军、第二军的天下。

19 ...

1921年【川军援鄂之战】


1921年,湖北爆发“驱逐鄂督,鄂人治鄂”的自治运动。湖北地方势力联名邀请四川出兵援助,得到四川响应。同年8月,川军最大两支军阀第一军、第二军同时进驻下川东,在奉节夔府成立总司令部,发动援鄂之战。由第二军刘湘任“川军援鄂军”总司令,第一军但懋辛为副总司令,第二军唐式遵为总指挥。

川军从奉节夔府兵分两路,顺长江三峡南北两岸同时而下,会攻宜昌。8月18日占领湖北巴东县,旋即攻占秭归县。第二军潘正道部占领宜昌南岸30里的南沱,第一军张冲旅的第一支队刘伯承,进逼距宜昌仅20里的南津关。 9月1日,“川军援鄂军”总指挥唐式遵在奉节下达总攻令。9月2日,川军分三路进攻宜昌。刘伯承支队配合川军费东明旅,利用夜袭战,全歼宜昌军主力一个团,与潘正道完成合围宜昌城。

宜昌自开埠以来,驻有英、美、日三国领事馆,三国zf以保护侨民为由,派出军舰水兵登陆直接协防宜昌,同时指派三国领事乘军舰到奉节夔府要求议和。川军于是休战,暂缓围攻宜昌。北洋zf吴佩孚趁机暗中调动孙传芳第8师全部,以及王承斌23师、张福来24师各一旅,并亲率第3师一个团增援宜昌。同时命令北洋海军司令亲率“湖鄂”、“楚同”、“楚振”、“楚秦”四艘军舰驰援宜昌。待北洋援军齐聚宜昌后,正在奉节谈判的英、美、日三国领事随即翻脸,宣布“夔府调停无效”,乘军舰返回宜昌,川鄂大战重新开始。

吴佩孚乘“楚振舰”亲自督战,后进入宜昌城指挥。川军几次攻进宜昌城巷战,战事惨烈。北洋援军源源不断,而川军虽勇猛却接济困难。10月,川军召开高级将领军事会议,决定总司令部设行营于奉节夔府,暂时放弃攻取宜昌计划。此时,东北张作霖已调集奉军于锦州、滦州一带,随时准备入关。吴佩孚担心北方空虚,也急想休兵。12月22日,双方拟定《川鄂和约草案》七条,1922年3月7日正式签字,川鄂大战结束。


作者: jhdert    时间: 2017-2-11 11:56
0qwer 发表于 2016-11-15 13:16
1923年,四川讨贼大战,南方革命军扶持的川军熊克武失败,溃退贵州。杨森在北洋zf吴佩孚扶持下,从湖北重新 ...

1926年,中国军阀混战,局势风云变幻。南方革命军趁机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最终占领长江中下游地区。北方冯玉祥国民军也兵出潼关,直取河南。北洋军阀吴佩孚连接战败,被迫避走四川,寓居奉节白帝城。他在奉节召集旧部成立“大帅部”,自任“保国大元帅”,企图联络西南、西北直系旧部,组建川、滇、黔、湘、陕五省“讨贼联军”,东山再起。

日本第一遣外舰队总司令荒城二郎少将、驻沪特务机关长秀藤大佐亲率将佐等高级官僚十五、六人,专诚乘舰艇到奉节白帝城,集体拜访吴大帅,表示(1)愿供给私人借款100万,(2)愿赠步枪10万支,小炮500门,机关枪2000挺连同弹药,由舰艇运来奉节。但遭到吴佩孚拒绝:“过去我有枪不止十万,有钱不止百万,尚且一败涂地,可见成败是不在于枪炮和金钱,我如果愿意借外债,引外援,何必待到今日。中国事应该由中国人自了。贵国贵官的盛意我是不会承受的”。吴佩孚不愿与日本人同流合污,表现出高风亮节的爱国主义情结。


作者: jhdert    时间: 2017-2-11 13:04
只有县、市各自独立,互不隶属,各级行政首长民选,才能真正保证人民行驶管理国家的权力。

马英9虽然是中统,但却无权撤换高-雄-市-长、台-南-县-长。。。因为高-雄-市-长、台-南-县-长是各自本地民选的行政首长,只代表本地选民意志,而不是上级领导的奴才。这样的民注体制才能保证gy真正为老百姓利益服务。




作者: chongqing12138    时间: 2017-3-1 11:21
深圳前海自贸区的获批是深圳的又一项重大政策红利,更多贸易活动和高端服务业将聚集到深圳前海,对推动深圳经济改革尽快完成非常重要。更关键的是,自贸区意味着更优惠的政策、更大的开放度。ozimaoqu.com/shenzhenzhuce
作者: 理性评论    时间: 2017-3-13 19:39
拆分区县 不要脑残的大一统 大一统只会让地方更加糟糕
作者: jhdert    时间: 2017-4-11 15:52
近代以来,中国就已经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开始实行“宪政”,遵循“国家权力属于人民”,通过民选人民代表,组成“议会或人大会”,共同管理国家事务。所以说,“议会或人大会”才是真正的权力中心,民国人都知道国家权力最大的是“委员长”,即蒋委员长。

本朝《宪法》同样规定:中国的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通过“人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各级正府在法律上只是“同级人大选举指派的执行机构”。换句话说,“人大会”实际就相当于“董事会”,拥有最高管辖权,而正府只不过是董事会指派的“执行机构”,受“人大会”监督管辖。

所以,判断一个地方是不是“正式的行政区”,是看它有没有“对等的人大会”,而不是什么行政机关部门。


中国《宪法》规定:中国地方政区分“省、县、乡”3级行政区,所以,分别对应有“省级人大、县级人大、乡级人大”,但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地级人大”,更没有荒唐的“副省级人大”。

实际上,中国人教版出版的全国通用教材“初二《地理》八年级上册”也清清楚楚的写明:中国地方政区分“省、县、乡”3级行政区,“自治州” 以及 除直辖市之外的所有其他“市”,都归属“县级政区”类别。初中以上毕业生本应该都会有这些基本常识!



作者: jhdert    时间: 2017-4-14 18:38
南京国民正府时期,曾因“剿匪”需要,在地方设置过“行政督察区”,但“行政督察区”在法律上并不是正式的行政区,民国依然是“省、县”2级制。

1927年国共反目之后,部分中 共开始在一些边缘山区武装割据。国民正府为提高“剿匪”效率,由首席智囊杨永泰计谋,绕开宪法和立法院,以勘乱为名,在“剿匪省”临时设置“行政督察区”,指派国民党直接插手地方政务,先后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省试行“行政督察区”制度。 但在法律上,国民正府依然强调“民国遵循宪政”,地方继续“省、县”2级制,“行政督察区”只是省正府派出的临时性辅助机构,非正式的行政区,不必各省遍设。

1933年,国民党采用杨永泰“安邦”之策,故意驱逐江西红军西窜,退入西南军阀割据的防区,然后以追剿红军为由,派中   央军直接进入西南。四川随后被宣布为“剿匪省”,除成都、重庆2个省辖市之外,其余所有县被重新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从而彻底打破四川本土军阀防区的长期割据。四川刘湘被迫宣布“四川,乃中 央之四川”。

不过,当时四川18个行政督察区中有5个在赤匪占领区,只是虚设,真正设置的专员公署只有13个。其中,3大要津重镇“资中第2区专员王次甫、永川第3区专员沈鹏、奉节第9区专员罗经猷”,由国民正府直接从外省指派有丰富督察经验的国民党精英出任,以控川局,其余则由四川省刘湘自己委任。

奉节第9区专员罗经猷长期鼓吹“打到军阀”,早在国民正府入川之前,就积极建言蒋介石“毅然罢免刘湘”,“拯救川民,似亦应遴派熟习川情且与川将领素有接洽之知兵大员,畀以预备军总司令等名义,率队入川,实力援助,早荡赤匪,至少亦可完成收川之第一步工作”。国民党势力进入四川“收服川政”,改造四川,无意间为其后中日战争中,国民正府决定内迁四川,打下了一个良好的正治基础。

今重庆直辖市境内,当时设置有3个行政督察区公署:
1)第三行政督察区驻永川,辖“巴县、江津、綦江、永川、荣昌、大足、璧山、江北、合川、铜梁”10县。
2)第八行政督察区驻酉阳,辖“涪陵、丰都、南川、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石柱” 8县。
3)第九行政督察区驻奉节,辖“奉节、巫山、巫溪、云阳、万县、开县、忠县、城口”8县。
今长寿、垫江、梁平3县,另属大竹第十行政督察区。

随着四川剿匪局势变化和抗战爆发,重庆逐渐成为战时中国的正治中心,四川行政督察区驻地多有变迁:
第九行政督察区驻地从奉节迁往万县,奉节之后另设“警备区”,督察管辖“专员及各县县长”。
第八行政督察区驻地从酉阳迁往彭水,涪陵另设“重庆卫戍第2警备区”,划归重庆直接管辖。
第三行政督察区驻地从永川迁往巴县土桥,后迁璧山。璧山增设“重庆卫戍第4警备区”,划归重庆直接管辖。


作者: jhdert    时间: 2017-4-16 16:56

1935年3月,蒋介石入川亲自督导四川剿匪,主导川政改革。5月,四川各地正式开始设置行政督察区。



作者: jhdert    时间: 2017-5-1 15:15
1927年,南京国民正府上台之后,实行新政。一些相邻县之间的地区,通过合并设“市”,脱离原县管辖,改属省正府,与“县”同等并列。到1949年之前,四川共设置过3个县级市(即省辖市):
1)1928年,成都县(城)+华阳县(城)=成都市
2)1929年,巴县(城)+江北县(城)=重庆市 (1939年因抗战迁都,破格升省级院辖市)
3)1939年,富顺县(自流井盐场)+荣县(贡井盐场)=自贡市




作者: 关心发展    时间: 2017-5-1 16:01
区多了失去意义了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