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蒲吕从一条街到一座城 [打印本页]

作者: 五里店    时间: 2016-6-6 13:28
标题: 蒲吕从一条街到一座城
[attach]1294451[/attach]

园区全景

[attach]1294452[/attach]

园区夜景

[attach]1294453[/attach]

铜梁东大门

[attach]1294454[/attach]

具有三百年历史的明清老桥

[attach]1294455[/attach]

整洁的蒲吕街道

摄/周发乔

[attach]1294456[/attach]

新蒲吕 摄/郭洪


核心提示>>

自2007年渝遂高速贯通之后,蒲吕便成为从主城驱车进入铜梁的首个下道口。这片原本偏居铜梁一隅之地开始转身,承担起铜梁城市门户的重任。

去年以来,蒲吕街道以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为重点,以铜梁确定的九大工作任务为核心,充分发扬“担当、务实、苦干、实干、拼命干”的蒲吕精神,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入铜梁,走蒲吕,你会发现一座产城融合的新城正在崛起。

1、机遇降临 小镇转身

“叔叔,我问一下,到蒲吕老上街啷个走?”几年未回老家的“成功人士”陈涛声返乡参加朋友婚礼,车眼看开到了家门口,却还是迷了路。

“见到红绿灯向右转一直走,看到实验二小向左拐走到底,再倒右……唉,变了,完全变了!”陈涛声的车穿梭在蒲吕的新路和新建筑中间,感慨着家乡的巨变。

这是目前正在蒲吕取景拍摄的微电影《故乡月儿圆》中的一个桥段。而类似的状况伴随着近年来蒲吕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更多地出现在蒲吕人的现实生活中。

多年前,偏居铜梁一隅的蒲吕城市建设严重滞后,包括陈涛声要找的“老上街”等老街构成了蒲吕城市的主体。

“蒲吕早年环境相当差。路面坑坑洼洼,老房摇摇欲坠,违章建筑遍地开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铜梁区新闻中心记者张德勇回忆。张德勇是土生土长的蒲吕人,2008年大学毕业后,他便和家人从老家搬到了铜梁城区。

蒲吕的机遇,始于2007年。当年底,渝遂高速贯通,蒲吕以“铜梁东”之名,成为从重庆主城驱车进入铜梁的首个下道口。这座偏僻的小镇蓦然转身,成为拱卫铜梁的“东大门”。

更大的机遇出现在7年后。2014年4月,铜梁印发《关于加强一体两翼大城区范围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通过建设铜梁到蒲吕的经济带以及以玄天湖和小北海为中心的一南一北两个行政中心旅游度假区域,最终形成“一体带两翼”的城市发展格局。

蒲吕的战略定位,发生了质的变化。2014年12月,“蒲吕镇”正式升格为“蒲吕街道办事处”,成为铜梁“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和“铜梁的城市副中心、商业副中心以及未来的行政中心”,蒲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脚步得以大步迈进。区委党校、铜梁中学、第三人民医院、汽车东站、沙木塘水库、轨道交通、市郊铁路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相继落户蒲吕。

2、凤凰涅槃 产城融合

据蒲吕街道办事处主任刘劲松介绍,事实上早在2007年,铜梁便看准渝遂高速贯通带来的机遇,在蒲吕开设工业园区。

经过近10年的发展,铜梁工业园区蒲吕片区已发展工业企业近200家,其中规上企业55家,拥有产业工人约1万人,园区面积达到7平方公里。

如今的蒲吕,已形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和新型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并正在实现由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的转变,成为铜梁千亿级工业的重要组团。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未来蒲吕的产业工人预计可达到5万人。

得益于工业的强力推动,近年来蒲吕经济发展迅猛。去年,蒲吕的财政收入已经跃居铜梁第四,今年有望跻身前三名。

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难以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工业的强劲发展和区级战略定位的调整,对蒲吕的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蒲吕开始致力打造成一座产城融合的山水园林人文城市。

5月的蒲吕,俨然已成为一座大工地。继去年对穆莲街实施道路白改黑、雨污分流和强弱电下地,并把正街改建为步行街之后,对这两条老街建筑的外立面改造又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与此同时,对老上街片区的拆迁正在加紧进行;作为小安溪河风光带的一部分,蒲吕滨河西路已开始投建……

潺潺的小安溪河上,蒲吕大桥正在进行封闭施工。不久之后,这座大桥将恢复其百年前的本来面目和名称。这座今后仅供步行的景观式大桥,将成为蒲吕未来“城市客厅”的核心景观。

蒲吕大桥是在清代石桥“乐善桥”的基础上加固而成,是蒲吕的标志性建筑。从人车并行改为仅供步行观景,体现的不仅是蒲吕城市面貌的嬗变,更是新蒲吕的生活态度。

“我们将围绕小安溪河风光带建设一座滨河公园,让它成为蒲吕的‘城市客厅’,逐步把蒲吕打造成为一座‘慢生活之城’。”铜梁区政协副zx、蒲吕街道党工委****汪德富表示。

小安溪河风光带项目起于蒲吕大桥,止于蒲吕二桥,全长约2公里,将依靠小安溪河两侧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对滨河岸线进行景观提升。目前,蒲吕已有3座公园投入建设,另还有3座公园正在规划之中,蒲吕人实现“百米之内进公园”的梦想指日可待。

3、全面发展 新城崛起

据悉,近两年来,蒲吕共投入2.2亿元,启动实施20个基础设施和城建项目。众多项目为蒲吕城市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集生产、服务、消费为一体的城市构架正在成型。依托工业园区企业优势,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向蒲吕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旅游餐饮等二、三产业有序转移。

如今,蒲吕人正发扬“担当、务实、苦干、实干、拼命干”的精神,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除了在城镇化和工业化上大展拳脚,蒲吕还依托自身生态优势和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农业,在为蒲吕人培育出一棵棵“摇钱树”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座美丽的“后花园”。

蒲吕背靠的毓青山海拔在800米左右,出产的蔬、果、药、花品质都非常高,这里出产的李、梨、樱桃等小水果在铜梁久负盛名。“我们就是要让蒲吕形成‘山下找钱,山上休闲’的工作生活氛围。”汪德富说。

去年,蒲吕引进岚峰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投资8500万元,占地1800亩,打造果园观光、乡村旅游、休闲娱乐、养老生活于一体特色农业园。引进的重庆艾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流转土地800亩,新种植中药材10余种,夯实了蒲吕的中药材特色产业基地。

“涛声,咱们蒲吕已经不是从前的偏僻小镇。这里很快将是铜梁文化、教育、经济、行政中心。蒲吕才是你的根,如果在外面累了、苦了,就回来吧。”《故乡月儿圆》结局,已经返回异地的陈涛声打开昔日恋人晓月写给他的信,深情地遥望着故乡的方向。



作者: 五里店    时间: 2016-6-6 13:28
    携手蒲吕 优势共享
交通优势:渝遂高速东互通口已开通;连接蒲吕到两江新区的快速干道已列入重庆市“十三五”规划;双向八车道的产业大道将蒲吕与铜梁城区的车程缩短为10多分钟;今年即将开建的轻轨线经璧山后入铜梁,首站仍是蒲吕。
定位优势:除了是铜梁“工业化城镇化主战场”,作为“一体两翼”发展核心区域的蒲吕还将是铜梁未来的行政中心、商业发展副中心、工业和城市发展新区。
产业优势:作为铜梁向东发展的重要拓展地和工业组团,蒲吕和工业园区、旧县一起形成了铜梁的工业聚集区,成为铜梁经济核心增长极之一。
生态优势:蒲吕背靠毓青山,小安溪河穿城而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可谓典型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一方宝地。
作者: 独钓中原2012    时间: 2016-6-7 23:14
差合川几百年
作者: vinateer    时间: 2016-6-8 12:31
才疏学浅,看看走人





作者: 铜梁飘雪    时间: 2016-6-11 15:40

作者: 东南西北西南    时间: 2016-6-13 19:47
啥子300年历史的古桥哟,影子都没得了,能看到的都是水泥!嚯呢些没看到过的人!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