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图为3月30日举行的世界高空飞人走钢丝大赛。武隆通过举办节赛活动,大大打响了景区知名度。新华网 赵紫东 摄 新华网重庆7月25日电(刘加文 赵紫东)重庆武隆县一幅中英文对照品牌形象图片近期高调登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人群最集中、商业最繁华地段的巨幅屏幕上。 武隆县委副****、县长卢红7月20日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说,武隆的品牌宣传登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表明了武隆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向世界展示武隆神奇美丽风景的信心和目标。 重庆武隆地处乌江下游、武陵山与大娄山深处,以天坑地缝为代表的260多个景区景点串珠式密布县域全境。这个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金字招牌的旅游大县,通过22年的旅游发展,已经将旅游变为自身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 站在从中国的武隆嬗变为世界武隆的路口,武隆下一步又将如何规划打造旅游产业?卢红给我们描绘了这幅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发展蓝图。 卢红说,武隆旅游下一步主要是加快国际化进程,提升武隆整体影响力,把建设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建设武隆国家公园作为武隆旅游发展的终极目标,助推武隆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再树新辉煌。 对于这个目标的实现路径,卢红说首先是大力推进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形成全局性的统一规划部署开发。武隆将按照建设全国最顶级的山岳型旅游度假区及国际知名旅游度假区的总体目标,丰富度假区业态和文化内涵,加快启动智慧度假区建设,提高度假区管理服务、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水平。 卢红说,在对仙女山、芙蓉洞、芙蓉江等景区进行升级改造中,将启动龙水峡地缝、石院天坑民俗村寨4A级景区创建,同时加快仙女山机场、渝怀铁路二线等一批交通项目建设和旅游设施建设,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内涵,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旅游文化底蕴,深度开发以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山水文化、农耕文化,加快打造集文化创意、休闲娱乐、创业孵化于一体的生态创意园,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化。 卢红说,武隆将按照“智慧管理、智慧营销、智慧服务、智慧体验”的总体架构,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完善提升旅游信息网络体系、旅游电子政务及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旅游景区实现WIFI全覆盖,智慧旅游APP上线投入使用,建设武隆旅游大数据平台,实现全域景区数字化管理。 图为仙女山风筝节活动现场。新华网发 (武隆县委宣传部供图) 图为仙女山雪景。夏避暑,冬赏雪,仙女山四季旅游皆有特点。新华网发(武隆县委宣传部供图) 高起点开发白马山 打造国际知名爱情圣地 卢红表示,开发白马山是建设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要是对白马山片区进行高起点的开发建设,紧紧围绕“生态、文化、休闲、养生、科普”五大定位和“一带三心两景三镇四组团”的功能布局,目前已经完成了《重庆市武隆县白马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编制。白马山的开发要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全力打造国际知名的爱情圣地、全国著名的科普基地、全市一流的养生福地,力争建成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图为武隆天坑景区内发现的“大地之心”天坑。重庆武隆以天坑地缝为代表的260多个景区景点串珠式密布县域全境,山水资源十分丰富。新华网 马天龙 摄 图为武隆天生三桥玻璃眺台。通过不断开发旅游新产品,武隆旅游新意不断。新华网发 (武隆县委宣传部供图) 乡村旅游成发展“火车头” 2020年乡村旅游收入达25亿 卢红说,乡村旅游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手段,是助民增收的“火车头”。打造乡村旅游首先是要打造特色品牌。武隆将紧紧围绕“一心八片百点”的乡村旅游空间布局,按照避暑纳凉、瓜果采摘、休闲观光、康体养生、宗教遗址、亲水娱乐、风情镇街、特色餐饮等类型,结合全县农业与扶贫示范基地6条示范带,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村(点),推动乡村旅游连片发展。按照形态、生态、业态、文态“四态合一”的发展路径,打造慢享时光、小镇探秘、梦里水乡、古寨风情等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及精品线路。武隆还将深入宣传推介“梦想家园·心栖武隆”乡村旅游品牌,启动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点)创建3A级景区,打造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武隆将建成乡村旅游示范村(点)100个,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30000人,乡村旅游年接待1200万人次,乡村旅游经营收入达到2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