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返乡创业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打印本页]

作者: 未来的丰都区    时间: 2016-8-7 02:41
标题: 返乡创业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邹强国夫妇查看西瓜生长情况
丰都新闻网讯(记者 赵春阳)今年38岁的邹强国是仁沙镇杭家坪村村民,初中未毕业的他外出打工,后回家养殖山羊亏损,去年8月种植30亩双孢菇走上致富路。今年,他又流转200亩土地种植了花椒、西瓜、南瓜等经济作物,常年有几个贫困户在他家干活,最多的时候工人有三十几个,自己致富的同时,带领当地村民增收。
为孩子返乡创业
1978年出生的邹强国,因为家境贫寒,初中未念完的他便辍学了。
那时,杭家坪村在仁沙镇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多数村民选择外出打工谋生。当时只有十四岁的邹强国,也跟随着打工潮到了浙江省。
文化不高,又没有技术,想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很难,周国强只能选择最累的体力活,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地上谋生。挣来的钱舍不得花,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他将余下的钱一点一点存了起来。
后来,邹强国遇到了打工的老乡孙亚红,两人相识、相知、相爱,2002年他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夫妻俩辗转到福建省打拼,经营食品生意。小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还在老家盖起了新房子。
2012年,夫妻俩经过商量,决定回老家发展。“漂泊再久,心始终在老家,加上当时经济不景气,生意也不好做。另一方面,孩子快高中毕业,而那时没有异地高考政策,孩子读书的事情在外无法落实,这是大事情,耽误不得。”邹强国夫妇回到了家乡,走上创业发展之路。
养殖亏损寻出路
“从2004年到2012年,羊肉的价格一路攀升,一斤涨了近10元,行情非常好。”回到老家后,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夫妻俩决定养殖山羊。
邹强国说,养殖山羊的成本较高,他前前后后共买了100多只种羊。另外,运送饲料、出售都需要有便捷的交通,但杭家坪村交通条件有限,间接加大了投入成本。
“养殖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花费不少钱,在外面几年打工挣的钱都投进去了,还欠下一些债。”孙亚红说。
2014年,山羊瘟疫爆发,羊肉价格急剧下跌,该出栏的山羊也卖不出去,最后只有把价格压低再压低。“以前在外面做过食品生意,知道商海有风险,但没想到我输得那么惨。不要说赚钱,本都收不回来。”邹国强夫妻俩那段时间焦虑得整夜睡不着。但是,谁都没有选择放弃。
“自己其实内心还是有些后悔,我们夫妻俩辛苦的血汗钱说没就没了,但是,妻子一直没有埋怨我,相反还给我加油鼓劲,又让我燃起了致富的希望。“邹强国说,自己一直都在寻找好的项目,内心憋着一口气。
去年8月,扶贫的号角吹进了杭家坪村,在zf的鼓励、支持下,邹国强夫妻俩种植30亩双孢菇,获得利润近10万元,尝到种植甜头的他今年从村民手中流转200亩土地,种植花椒、西瓜、南瓜等。
致富不忘众乡亲
对于种植,技术缺乏是周国强夫妻面临的一大难题。“我们文化水平低,对种植技术一窍不通。还好,有zf组织的技术人员前来指导,这让我们放心了许多。”周国强说,为了掌握更多知识、技能,空闲之余,夫妻俩也会自己摸索,上网查询。
”我们这是晚熟西瓜,本地西瓜马上就要进入尾声了,到时候,应该可以卖个好价钱。“当天,记者跟随邹强国来到瓜地里。
一阵微风吹过,碧绿的西瓜叶子随风起舞。邹强国夫妇在瓜地里查看生长情况,看着满地大大小小的西瓜,夫妻俩脸上露出了笑容。
“你看,这是我们种植的花椒,有150亩左右,年初刚刚栽种下去,请工人就花费了不少的钱。”看着长势良好的花椒树,孙亚红觉得再辛苦也值。
据邹强国说,上半年有近30位村民在他的花椒基地上劳作,光是工资就支出近10万元。
“把土地流转给他种西瓜,我们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挣钱,一举多得,家里老人孩子都照顾了。”村民李国安没有想到,在家门口挣钱也这么容易。
和李国安一样,长期有几位村民在邹强国花椒地、西瓜地上打工挣钱。
“能让乡亲们在家门口挣钱,我们也感到很幸福。”邹强国说。
  对于今后的打算,邹强国准备投资30万元搞一个大型的养鸡场,带领更多的乡亲脱贫致富。

作者: gxa    时间: 2016-8-8 09:15
亏本的生意,啥都想干啥都干不成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