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沙坪坝区两年时间投入5.13亿元对上百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
[打印本页]
作者:
lyly23
时间:
2016-9-12 11:09
标题:
沙坪坝区两年时间投入5.13亿元对上百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
沙坪坝街道是沙坪坝区主城成立最早的核心街道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位于中心地带的许多老旧小区由于配套设施落后或年久老化失修等原因,环境脏、乱、差,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可如今,这个老街道却换上了新颜。
沙坪坝街道只是沙坪坝老旧社区改造的一个缩影,去年,沙坪坝区投入资金3.68亿元,合计完成78个居住小区、112万平方米建筑综合整治。而今年,沙坪坝区还计划投入1.45亿元,完成30个居住小区、55万平方米建筑综合整治。
两年时间,沙坪坝区上百个在时代变迁中失去光彩的老旧小区,将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老旧社区综合整治
换了新颜让千家万户受益
“以前遇到下雨天,路面都是坑坑洼洼的,走路经常沾一鞋子的泥水,路面还长满了青苔,很不方便。现在路面平整了,再也不怕摔了。”谈及小区发生的新变化,居民们喜不自禁。
据了解,嘉陵路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是连接沙坪坝和渝中区的交通干线。自抗战爆发,国民zf西迁,一批企业陆续迁入,遂令沙坪坝区小龙坎至现石门大桥中渡口一带迅速成为工业区,诸如重棉一厂、重棉二厂、合成化工厂等即由此而来。
这些工厂随着2000年以来的陆续破产,昔日的繁荣景象早已不复存在。企业破产后,生产厂区大多由市级平台储备并陆续完成开发,未开发的居住区因年久失修等原因变得越来越破旧,老百姓对老旧建筑、周边市政、绿化环境等整治的愿望显得较为迫切。
已实施的整治工程从小龙坎转盘至滴水岩,总长约3公里,共整治建筑约84栋,建筑面积约12.2万平方米;更新人行道铺装6800平方米;升级绿化景观16处,约1500平方米;改造围墙约500米,工程费用约6354万元。
如今你再去嘉陵路,灰扑扑的楼房已彻底不见踪影,赭黄色的墙、枣红色的门窗、暗红色的人行道透水砖,在青翠的平顶山映衬下,沙坪坝区嘉陵路显得古典而端庄。在此生活多年的面点师舒晓福说,这条老街“变脸”后显得更有情调,他想跟着“上档升级”开家咖啡馆。
嘉陵路的华丽变身只是沙坪坝区城乡建委老旧居住区综合整治的一部分,今年,沙坪坝区计划重点整治的10个老旧小区已全面完工,约2500户居民直接受益。而20个普通整治的老旧社区,也将在十月揭开面纱以新貌出现在大家面前,约9000户居民和350户商户将从中直接受益。
建筑工地不见尘土
沙区着眼全局下了四步棋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建设,建筑工地的文明程度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长久以来,“灰头土脸”成为人们对沙区建筑工地的普遍印象,建筑工地几乎成了灰尘满天、杂乱无章的代名词,建筑工地卫生“不好管、管不好”也成为人们的共识。
创建国家卫生城区,建筑工地的环境卫生是创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城市面貌和城市形象。沙坪坝区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以来,沙坪坝区城乡建委下定决心打一场建筑工地创国卫攻坚战,投入经费340万,各类建筑工地共投入经费约3500万,着眼全局下了“四步棋”,对全区所有建筑工地进行创国卫专项整治,建筑工地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一改过去“脏、乱、差”的现象。
为了让市民能彻底告别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沙坪坝区城乡建委对全区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摸底,制定并下发了《沙坪坝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创国卫达标标准表》,要求建筑工地严格对照标准整治。组织召开了各类专项培训会5次,制作创国卫宣传海报10000余张、马甲10000余件、帽贴15万份等各类创卫宣传用品。
同时,对建筑工地新建、翻新围墙围挡50000余平方米,重新硬化道路6000米,新置或更换冲洗设施108处,覆盖裸露地面、土方3.5万平方米,新配备标准垃圾桶1000余个,新建、规范垃圾集中堆放点48处,整改工地旱厕83个,建筑工地专项整治效果明显。
沙坪坝区城乡在完成整治后,全面加强监督检查,做到全覆盖、零死角。抽调了51名工作人员组成5个文明施工规范行动督查组,坚持每天巡查,每周汇总,每月排名。对因整治落实不到位的建筑单位,已责令全面停工整改的项目30个,立案调查10起,约谈参建企业负责人200余人次,处罚金额66.3万元。本文由
南京注册公司
转载。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