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世界第一人工洞体:816地下核工程景区升级迎客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6-9-26 11:43
标题: 世界第一人工洞体:816地下核工程景区升级迎客
  在101区域3楼锅底搭建了玻璃廊道,上下模拟核原料反应绿光,游客从锅底上方穿行。
  8层楼高的神秘的核反应堆室
  保存完好的总控制室
  8号环道旁的巨大毛洞犹如宫殿
  悠长神秘的引水洞充满了科幻色彩 本组图片由记者 邹飞 摄
  1966年,解放军8342部队的特种工程兵“空降”涪陵区白涛镇的深山里,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地下核工程建设。18年里,建设者们争分夺秒,开山掘洞,架桥铺路。直到2002年4月国防科工委下令解密,816地下核工程才得以公之于众,举世震惊。
  经过1年多的封洞升级打造,昨日,这座曾经的“三线绝密”、“洞体三峡”、“地下长城”正式对外开放。提档升级后的816地下核工程景区有什么新看头、新耍事,商报记者为你揭开谜底。
  走进816地下核工程的洞口,只见里面的道路密如蛛网,形如迷宫,如果没有内行指点,根本分不清出口和进口。据悉,816地下核工程总长20余公里,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共有大小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等130多条。其中,最大洞室为反应堆主厂房,核反应堆大厅高达79.6米,是目前已知的“世界第一人工洞体”。
  2015年起,816地下核工程景区开始了升级打造。记者看到,景区在代号101区域3楼锅底搭建了玻璃廊道,上下模拟核原料反应绿光,游客从锅底上方穿行而过,可身临其境地感受多年前这里的光景。此外,全长约3公里、储水量为2.4万立方米的供水系统——引水洞则布置了蓝色及红色环形灯带,营造出神秘莫测的氛围。
  景区负责人介绍,104大厅曾是我国第一台原子能发电厂所在地,因为停建搬迁,如今104大厅只剩一个空荡荡的洞室。在本次提档升级过程中,景区结合其原有的功能特征,在洞内设置了“和平之盾”场景还原和汽轮发电工作模拟再现,让游客拥有独特的视觉体验。
  除了利用声光电效果再现当年洞内光景,景区还着重挖掘洞体文化,让其成为爱国主义“教科书”。
  在816地下核工程展示厅内,各种图片、实物等详细介绍了816地下核工程的前世今生。而在景区出口处,31个石墩被建成了主题展示区“永远的工程兵”,主要展示当年无数工程兵参军打洞、退伍转业等不同时期的工作和生活,以此纪念816地下核工程的建设者。
  据悉,目前816地下核工程已经开发的区域只是整个洞体的冰山一角。升级后,景区全程游览时间将从以前的1小时增加到3~5小时。
    记者 李舒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