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会发电的“布” 重庆大学供图 近日,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范兴发明了一种能发电的“布”,这种织物不仅可以采集太阳光能,还可以将人体运动导致的织物内部纤维机械摩擦转化成电能,让人体成为“电源”,从而驱动随身电子设备不间断地工作。最近,这项研究发表于世界著名科学杂志《自然—能源》上,受到国际关注。 8日,记者在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见到了范兴副教授,34岁的他表示,这项研究是他们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2009年,范兴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重庆大学任教,并成立了科研队伍,对丝状电池进行研究。最终,科研团队受到古代飞梭织布的启发,将新型高分子纤维基太阳能电池与纤维摩擦纳米发电机共同编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单层、轻质、透气、廉价的新型全固态智能可穿戴织物。 范兴向记者展示了这块会发电的“布”,这块约手套大小的“布”和普通衬衫布一样薄。范兴介绍,根据他们的实验,在阳光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一张长5厘米、宽4厘米的单层织物在户外阳光及机械运动的共同驱动下,不仅可以给电子表、手机等设备稳定提供持续5V的电能,还可以驱动电解水等电化学反应。 “这种织物对身体无害,而且柔韧、透气、贴身。”范兴说,就成本而言,这种“布”的价格比普通的硅太阳能电池还便宜。 这种“布”到底耐不耐穿呢?“只有遇水时性能或有所下降,但是干透后性能可以完全恢复。”范兴说,他们还使用彩色丝线进行共纺,“织”出了不同颜色、不同花纹的能发电的“布”。 “基于能源织物,衣服、窗帘、帐篷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布料物品都可实现自供电功能。”范兴表示,这种织物在穿戴电子、人体健康、能源、军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记者 余常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