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杨贵妃所食荔枝,来自重庆涪陵 [打印本页]

作者: 之曰    时间: 2017-4-5 13:47
标题: 杨贵妃所食荔枝,来自重庆涪陵
正北方网
04-05 10:39

杨贵妃所食荔枝,自何处来?因此可以说,荔枝道因其传奇色彩,名声颇大,但它在川陕诸道中,受沿线地貌条件和经济条件制约,还是一条相对次要的道路。
杨贵妃嗜食荔枝。古代北方达官贵人为了吃到新鲜的荔枝,专门开辟了从南到北专运荔枝的“荔枝道”。从常理看,南国距长安千里之遥,再快的马也不可能在荔枝保质期内抵达。那么,杨贵妃所食荔枝来自哪里?荔枝如何送达长安?
专门开辟的从南到北专运荔枝的“荔枝道”
杨贵妃嗜食荔枝。经过晚唐诗人杜牧的演绎,世人一提到杨贵妃与荔枝,总会记起他的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于是,千里驰贡,博美人欢颜,成了唐玄宗滥用国器、荒弛朝政的一大表现。那么,荔枝从何而来,“走数千里”,究竟为几千里?
贵妃所食荔枝,自何处来?
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曾有意排列对比了唐人和宋人的记载,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唐人多言荔枝来自岭南,而北宋中叶以后的记载则多云荔枝来自四川涪州(今重庆涪陵区)。
实际上,荔枝为一种典型的南方水果,现今的主产区在两广和福建,四川仅泸州合江县一带还有规模生产。
在唐人的心目中,杨贵妃所食荔枝来自岭南,既符合荔枝地望,其长途传贡、伤折民力的故事,又符合了时人讽谏朝政的用意。但是,荔枝有一个特性——不易保存。依照驿马的速度,岭南的新鲜荔枝在四五日内送抵长安,断无可能。所以,贵妃所食荔枝,应来自他处。
严耕望先生搜检宋代史料时,发现《舆地纪胜》中引旧志云:“杨妃嗜生荔枝,诏驿自涪陵,由达州,取西乡,入子午谷,至长安才三日,色香俱未变。《涪州志》云,七日到长安,不同。”这一路程,约略计算,二千里上下,依唐代急驿日行五百里的极限,三至七日间到长安,尚不至荒谬。
蜀地产荔枝,可信吗?
西南师范大学的蓝勇教授曾对历史上四川荔枝的种植和分布进行过细致的考察。唐宋时期,北纬31度以南的成都、重庆、宜宾、泸州、涪陵、乐山、万县和雅安等地的河谷地带均有荔枝种植的记载。其中,北纬30度以南的宜宾、泸州、乐山和涪陵四地产量最大,质量最好,此四地中,又以宜宾和泸州两地的荔枝最负盛名。可见,历史上四川地区荔枝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纬向带状。
荔枝的生长,需要基本的热量条件。而由历史气候研究可知,唐代是中国的一个暖期,气候比当代温暖。唐时,四川的荔枝分布,基本上就是沿着荔枝生长的北界。所以,宋代的史籍开始透露贵妃所食荔枝出自涪陵,并非违背植物种性的空穴来风。《舆地纪胜》中提到,涪州城西十五里地方,有妃子园,植有荔枝“百余株,颗肥肉肥,唐杨妃所喜。‘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谓此”。
荔枝如何送达长安?
无论是乐温县,还是妃子园,均大体指向今天重庆市涪陵区西部至长寿区一带。要知道这里的荔枝如何快马送往长安,便需要先对川陕之间的地貌和交通作一了解。
四川盆地内部,并非一马平川。以南北走向的龙泉山和华蓥山为界,龙泉山以西是著名的川西平原,又称川西坝子。这是一块由岷江等河流冲积而成的扇状平原,地表平坦、土壤肥沃、河渠密布,此处是四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成都即坐落其中。
龙泉山和华蓥山之间为川中丘陵。这一片区域地表岩性复杂,嘉陵江、涪江、沱江及其支流在此蛛网密布,将地表侵蚀切割成大小形状各异的丘陵。其中,自西向东,最重要的3条山脉依次为华蓥山、铜锣山和明月山。唐时盛产荔枝的涪州乐温县,即今重庆市涪陵区西部至长寿区一带,就位于明月山南端的东侧。
而秦岭的地势,北陡南缓,北坡属渭河流域,南坡属汉水流域,但是,没有一条河流能切穿秦岭。早在秦汉时期,穿越秦岭的川陕通道就基本形成,从西至东,共有四条。其中,子午道,自西安正南,沿沣河谷地,穿秦岭子午谷,经宁陕县、洋县,抵汉中。汉中盆地,是为穿越秦岭的四条道路的总枢。
但是,由关中至四川,至此仅穿越了秦岭,还需穿越大巴山。穿越大巴山的通道共有三条。自西向东,依次为剑阁道、米仓道和洋巴道。洋巴道,经万源、达县,往重庆、涪陵。所以,出产于川东平行陵谷地区的荔枝,欲北运往关中,势必取道秦巴山地通路中最东端的一组——子午道和洋巴道。
洋巴道在大巴山南麓的开口在达州宣汉县,此处大致位于川东平行陵谷铜锣山的北端。因此,明月山南端东侧涪陵西部的荔枝,欲经宣汉进入洋巴道,必须至少穿越明月山。但川东平行陵谷的诸条山脉海拔多在700至1000米左右,并不易翻越。所以,涪州乐温荔枝的外运,最初乃是贴着明月山北行。
总而言之,唐玄宗时的荔枝道,自今天重庆****寿区长寿湖畔出发,大体依循S102、S202省道,沿明月山北上。至开江县讲治镇,向西绕过明月山。利用开江县新宁河,穿越七里峡山,入宣汉县。沿宣汉县州河,在达州罗江镇转入G210国道,先后穿越大巴山和秦岭,抵达关中平原。全程约1800余华里。路程途中,有着川东平行褶皱山脉和秦巴山地的阻隔,荔枝道不作强行翻越,而是巧妙地利用天然河谷,突破了这些障碍。
荔枝道,虽然有名,却相对次要
从当时的地图来看,穿越秦岭的四条通路中,陈仓道和褒斜道最为重要。褒斜道相对近捷,在和平时期最受重用。陈仓道虽路途迂远,但较为平坦,又兼有水运之便,所以在战争时期备受重视。傥骆道和子午道,在秦岭北坡开口虽然更接近西安,但因为南北坡之间绝水地带过长,交通并不方便,所以重要程度远不如陈仓道和褒斜道。有唐一代,穿越秦岭的四道之中,可以说利用最少的就是作为荔枝道的子午道。
穿越大巴山的三条通路,在历史上的地位也并不相同,其重要程度和与之相通的四川盆地三个地理单元的经济状况有关。剑阁道,连通成都,最为重要。米仓道,连通巴中,地位其次。洋巴道,连通的是宣汉、达州,经济地位不及前两个地区。加之洋巴道在大巴山的穿越地段,分水岭高峻,绝水地段比较长,通路条件也不及前两道,洋巴道的重要性自然并不占优。因此可以说,荔枝道因其传奇色彩,名声颇大,但它在川陕诸道中,受沿线地貌条件和经济条件制约,还是一条相对次要的道路。
作者: 川江一号    时间: 2017-4-5 14:24
涪陵城现在还要“荔枝园”的地名。
作者: 危言耸听之江湖    时间: 2017-4-5 15:08
荔枝确实是现在涪陵的一个地名,不知是否榆次有关。
作者: ZhuQinRen    时间: 2017-4-5 15:32
听说有一个荔枝古道,好象要经垫江、大竹、达县、宣汉到陕西境内。网上可查。听说涪陵还有一个荔枝渡的地方。
作者: utu    时间: 2017-4-5 15:34
没有他的榨菜出名
作者: 22107597    时间: 2017-4-5 16:57
杨贵妃死后,涪陵当地县官后来把荔枝树全砍了,以此表达对荔枝误国的不满,荔枝园荔枝渡荔枝古道都是有的,荔枝园就在涪陵城西长江边不远
作者: liusxu    时间: 2017-4-5 18:39
正常,气候变迁而已。
唐朝史****载,西安当时还种过竹子。
作者: 两江风    时间: 2017-4-5 20:05
22107597 发表于 2017-4-5 16:57
杨贵妃死后,涪陵当地县官后来把荔枝树全砍了,以此表达对荔枝误国的不满,荔枝园荔枝渡荔枝古道都是有的, ...

蠢货gy!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树有什么错?
作者: 之曰    时间: 2017-4-5 20:10
不晓得依现在的气候条件,是否有可能从新种植荔枝,如果能,倒不是为一种名利双收的好营生
作者: systou    时间: 2017-4-5 20:19
江津那边有种荔枝的,涪陵这边应该也能种吧。
作者: xzhongy    时间: 2017-4-5 20:19
好日白哟,这都能考证出来
作者: 坪上人    时间: 2017-4-5 20:59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说的岭南也。
作者: 大洋    时间: 2017-4-5 21:04
炒作一下也可以
作者: yunhai1986413    时间: 2017-4-6 17:57
systou 发表于 2017-4-5 20:19
江津那边有种荔枝的,涪陵这边应该也能种吧。

现在涪陵就有种植,去年我去涪陵的时候在南沱哪边都有荔枝树。
作者: yunhai1986413    时间: 2017-4-6 18:20
systou 发表于 2017-4-5 20:19
江津那边有种荔枝的,涪陵这边应该也能种吧。

现在万州云阳开县一带都有荔枝种植了。
作者: systou    时间: 2017-4-6 20:58
好,越来越多的地方种植了。
作者: 丑牛985    时间: 2017-4-7 12:03
涪陵榨菜全国闻名。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