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谢光明:大家富了才算富 [打印本页]

作者: 险峰    时间: 2017-5-5 09:03
标题: 谢光明:大家富了才算富
谢光明:大家富了才算富2017-05-04 10:26扫描到手持设备
字号:

特约记者 冉海军

在乌杨镇和石子乡一带,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户,他轮流到乌杨、曹家、太集、石子赶集,贩卖土鸡和土鸡蛋。他不但自己走上致富路,还带领附近村民一起增收。他就是乌杨镇曹家村的老党员谢光明。

1980年,32岁的谢光明为了补贴家用,试着养了一些土鸡,没想到非常好卖。他通过进一步实践和市场调查发现,养鸡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可行性强的致富项目,于是下决心大规模养鸡。

当时,谢光明还住在一间土墙房里,无法进行规模养殖,于是四处筹借资金3万元,盖起200平方米的鸡舍。刚开始,由于缺乏相应的养殖防疫技术,鸡的存活率只有60%。尽管这样,第一批土鸡出栏后,谢光明仍然获利200元。随后,谢光明又购进3500只鸡苗,日夜守在鸡舍里,精心观察鸡舍温度,不厌其烦地消毒防疫,按照工具书上的方法精心饲养,很快就掌握一整套鸡的养殖管理和防疫防治技术。

2000年春节,谢光明到县城的亲戚家拜年。他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比起“吃饱”,大家更关注“吃好”,土鸡的市场前景非常好。

春节刚过,谢光明就找到村干部,承包了村里荒废的40亩茶山,购买了2台孵化机,1台发电机,孵化了2000多只小鸡,放到茶山上散养,不管是肉的品质还是鸡蛋的品质都很好,产品不仅在忠县县城,以及周边乡镇卖得好,丰都、石柱的客商也都慕名前来。

为了帮助更多的乡邻走上致富路,谢光明发动周边村民养殖土鸡。2012年,谢光明了解到,曹家村一组施瑞福一家5口人,只有他一人在外务工的收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于是主动上门动员施瑞福养土鸡,还帮助他申请贴息贷款,搭建鸡舍,给他提供小鸡苗,无偿传授养殖技术。现在,施瑞福的养殖基地已有1200平方米的鸡舍,存栏土鸡1000只,年收入达4万多元。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施瑞福把自身的养鸡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本村村民和周边群众,自繁、自养的村民从几户发展到了如今的上百户。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