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是希望“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但GF怎么说呢?与成都轰轰烈烈举行签约仪式,广邀媒体相比,GF太让成都失望了!甚至没有在自己的网站单独宣布此事,仅仅是在其题为“GLOBALFOUNDRIES Expands to Meet Worldwide CustomerDemand”的通稿中描述了此事。
GF宣布在美国和德国投资先进技术、在成都开厂、新加坡增加主流工艺的产能。
表述纽约厂时说“New York willcontinue to be the center of leading-edg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or 7nm andextreme ultraviolet (EUV) lithography, with 7nm production planned for Q2 2018.”强调了在纽约工厂的投资规模,还着重说了纽约厂是其“最先进的”;关于德国厂表示“Dresden will continue to be the center for FDX technologydevelopment”,强调了未来德国厂依然是FD-SOI技术的中心,同时也在后续表述中强调了22纳米FD-SOI的产能扩张以及2018年年中量产12纳米FD-SOI的新技术;关于成都厂,却轻描淡写。丝毫没提“最大的投资规模”,没提“最先进的技术”,只说了主流技术和2019年的22纳米FD-SOI。
不仅产业定位,双方各自的关注点上亦需高度统一。GF一直强调FD-SOI,不仅在其主页中强调,其CEO在接受中国媒体时也强调“我们将和成都共同研发一个基于22FDX的生态系统,包括各种IP、EDA和设计服务企业。”因为GF的成熟工艺主要在新加坡,这是其唯一盈利的基地,不可能有太大调整;同时其美国和德国工厂产能利用率超低,一直处于巨额亏损状态,无力在FD-SOI研发上投入资金。所以利用中国的资金和zf支持,获得FD-SOI研发和产业化的巨额资金,打造完整的生态系统,这才是其最最主要的目的。毕竟FD-SOI对GF来说就是FullyDepend on SOI!
Global Foundries宣布自己的中文名字由格罗方德改为格芯,想在成都“洗面革心”,从头再来。但“洗面”易,“革心”难。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2016年5月31日,GF宣布在与重庆zf合作,在重庆建厂,甚至“官方预计,该厂房于2017年即可重新启用、量产”。但仅仅几个月的时间,Global Foundries就“变脸”,从重庆到成都。 “闪结又闪离”,未免会给和重庆同处大西南的成都添上一点心理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