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人爱吃腐乳,始于唐代,盛于清朝,已经有千余年历史了,但2000年后老牌国企忠州豆腐乳厂面临产权不明晰,员工结构老龄化,企业创新能力低等多种问题,常年亏损,随时面临倒闭。
千年的忠州豆腐乳招牌眼看就从此没落,就在此时一个叫黄代平的人出现了,他力挽狂澜,让忠州豆腐乳得以延续,影响不断扩大。
这个听起来颇具英雄主义色彩的故事却真真实实地发生在忠县。
1
千年品牌危在旦夕
黄代平1973年出生在忠县新立镇盘龙村,父亲是村支书,上面有个哥哥,兄弟两从小品学兼优,黄代平更是当年的本科毕业生,94年一毕业就分配到了县里的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文化水平高,聪明能干,再加上他踏实稳重,很快就在工作中得到了提升,成为公司预算科科长兼现场项目经理。2002年经县委县zf决定,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作为首个国企改制公司,正式转为民营企业自负盈亏。黄代平就是这次顺利转型的负责人。
评估的风险值究竟有多高?
一位亲历了腐乳厂改革的老员工陈平讲述了当时的情形。
“05年黄总接盘腐乳厂前,腐乳厂设备陈旧,破败不堪,人心涣散,连工都开不了,银行停贷,工人工资都发不起,还欠了一屁股债。”
黄代平也承认全家搬进厂后的情形比之前评估的情况还要糟糕,甚至比他想象中还糟。
厂子产权不明晰,经营不善,欠债金额大不说,银行已经完全停止注入资金,厂子正常的周转都成问题,更不用说重整旗鼓,再次进入市场和竞品搏杀。工厂多年亏损,设备已非常陈旧,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故障率高,设备升级换代迫在眉睫。除了硬件外,职工老龄化严重,整体文化水平低,多年来新招的员工中最高文凭竟然只是中专。产品提档升级、创新、推广一些列环节都停滞不前。
“我们眼看着,干着急!这比新建一个厂子的难度还大。”陈平回忆起当时的情形。
3
变卖家产 一切从零开始
解决这些问题,黄代平最需要资金。
可是银行早就停止了资金注入,还倒欠了一屁股债。黄代平得想办法凑钱!和家人商量后,黄代平卖了自己的房子、经营公司的所有固定资产、甚至包括岳父岳母的房子……几乎是倾尽所有凑了一笔钱,更换了豆腐乳厂的新设备、还清了贷款、又集中解决了豆腐乳厂的产权不明晰的问题。
随后开始招聘学历高、有经验、有创新能力的一批新员工,成立了一支充满活力和干劲的新队伍。
没了房子,黄代平就带着老婆和五岁的儿子住进了当时杂草丛生,破败不堪的厂房。
他年轻有为,事业成功的人设一夜之间就崩塌了,现在他是一个无人问津,破败衰落的老国企负责人。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