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公街道,有这样一对邻里,他们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他们就是护国村村民王光江和周文禄。提起他俩,村民都说这两个人像亲兄弟,谁也离不开谁。
周文禄早年丧父,母亲改嫁,跟着奶奶长大。1999年,周文禄19岁,从黄金镇大岭山上搬迁到护国村,与王光江成了邻居,靠给人放牛、打工维持生计。看周文禄可怜,王光江的妻子魏建萍主动接济周文禄,经常叫他到家里吃饭。周文禄善良礼貌、吃苦耐劳,常常帮王光江干活,两家人很快熟络起来。
周文禄经济拮据,又不懂种植,王光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主动上门手把手教周文禄种地。自此,两人在种植上搭伙,一起播种、一起施肥、一起收割,10余年来不曾间断。去年,王光江家的水稻亩产达到555公斤,周文禄家的水稻亩产达到500公斤。
周文禄遇到困难,总是第一时间想到王光江。王光江有什么难处,周文禄也总会第一个帮忙。
2003年,周文禄修房缺钱,王光江主动借给周文禄1万元。王光江还发挥自己会泥瓦工技术的优势,帮周文禄砌墙。
2014年,王光江在县城看中一套房子,打算买来给儿子结婚用,但首付款还差一点。周文禄知道后,埋怨王光江不找他帮忙,并把自己的5万元积蓄交到王光江手中,让他赶紧付首付款。王光江坚持要给周文禄付利息,周文禄断然拒绝,他说:“你是我的哥哥,弟弟怎么能要哥哥的利息?”
在互帮互助中,王光江和周文禄两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在他们的影响下,村里的人和睦友爱,村子就像一个大家庭。
记者 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