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明后五子”之一、诗人魏裳与重庆李玄中公之裔的交谊 [打印本页]
作者: 重庆皂角山李氏 时间: 2017-10-9 10:08
标题: “明后五子”之一、诗人魏裳与重庆李玄中公之裔的交谊
“明后五子”之一、诗人魏裳与重庆李玄中公之裔的交谊
魏裳(1519年—1574年),字顺甫,湖北蒲圻人。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年即1550年)中进士。后授刑部山西司主事。其夫人劉氏卒,急归乡里。复出仍任山西司,始与王元美、李于鳞交遊。后丁母忧,服除复补山西司,凡三任其司。
嘉靖三十九年(1561年),魏裳以刑部侍郎出任济南知府。与里居于家的文豪李于鳞论诗交友,遂成莫逆。
王世贞有《魏济南顺甫寄过李于鳞之作》诗,诗称魏裳为魏济南,夸奖魏裳公务之余与攀龙交往,颇有齐风。
嘉靖四十二年(1564年)魏裳官迁山西按察司副使,分巡冀南道。旋归。教授诸生于乡里。
万历二年(1574年)魏裳卒,得年五十六岁。有《楚史》、《云山堂集》传世——四庫存目叢書第121冊魏裳《雲山堂集》。
重庆玄中公之裔文进公1557至1561年间为山西巡抚、宣(化)大(同)总督时,魏裳恰在北京刑部山西司任职,二人内
外配合而相得益彰,接下了深厚友谊,文进公子之们亦得以与魏裳交往。此外,文进公之父李邦公1525年前后先为湖北江陵县教谕,后为蒲圻知县,此间邦公是否即与魏裳的父辈们有交谊,也未可知。
一.魏裳的《送李文學奔父喪還蜀》一诗
嘉靖四十一年文进公积劳成疾,因病在大同去世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任上。
“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七”中记载:
“嘉靖四十一年三月
……
○乙巳 总督宣大山西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文进卒。文进,四川巴县人。以进士授衢州府推官,选为给事中,迁浙江副使,巡视海道,改岢岚兵备,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寻进今职。卒于官,诏录其边功,赐全葬及祭”。
文进公之子孟铎——维祯公此时为裕王(即后来的隆庆皇帝)府的“文学侍从”,为父丧还蜀,魏裳撰诗《送李文學奔父喪還蜀》赠之:
送李文學奔父喪還蜀
文星早向楚天懸,萬里風雲叱馭前。
門自于公高駟馬,經傳楊震兆三鱣。
趨庭忽罷萊衣舞,挺軫還悽郢雪絃。
問字諸生空悵望,別來堪廢蓼義篇。
——四庫存目叢書第121冊魏裳《雲山堂集》卷二 P418.
文學:官名。汉代置于州郡及王国,或称“
文学掾”,或称“文学史”,为后世教官所由来。汉武帝为选拔人才特设“
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举荐人才上京考试,被举荐者便叫“贤良文学”。“贤良”是指品德端正、
道德高尚的人;“
文学”则指精通
儒家经典的人。魏晋以后有“文学从事”之名。唐代于州县置“博士”,德宗时改称“
文学”,太子及诸王以下亦置“
文学”。明、清时虽废“文学”官称,但诸王子的王府内仍有文士——“文学”陪伴辅助王子的学习。
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hòu)为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卒于1572年,是明世宗嘉靖帝与杜康妃之子。
朱载垕刚满16岁时就藩裕王,开始了独立生活,在裕王邸生活的13年使朱载垕较多地接触到社会生活各方面,了解到明王朝的各种矛盾和危机,特别是严嵩专政、朝纲颓废、官吏腐败、“南倭北虏”之患、民不聊生之苦,内忧外患使他更加关心朝局。后来,他因两位长兄先后早死而成为储君,最终即位为皇帝。作为一个王爷,他能够比普通老百姓与皇宫中的人更多的了解民间疾苦,更多的针砭时弊,对严嵩乱政,外忧内患有更清楚的认识,对他登基后的作为有很大影响。 孟铎——维祯公后来得以为“国史徧俻”、“国史编修”当与曾为裕王府的“文学侍从”有关。 二.魏裳的《秋夜偕李左史集乃甥王茂才宅》一诗
十年后的隆庆六年(壬申年),赋闲在湖北蒲圻老家的魏裳应邀前来重庆参加文进公家族的一项重要活动,写下一诗赠李左史(即前面的“李文学”孟铎——维祯公)及其家人,怀喜悦之情描绘了聚会盛况:
秋夜偕李左史集乃甥王茂才宅,諸子侄侍
山城月色與飛騰,懷抱于今對李膺。
宅相當年人共許,龍門此地客同登。
盍簮欲和陽春曲,移席還挑午夜燈。
況是德星天上見,陳荀千古事相仍。
魏裳《送李文學奔父喪還蜀》一诗中的“文星早向楚天懸,萬里風雲叱馭前”是别有深意的!
李文学——“文星早向楚天懸”道出了孟铎——维祯公家族与“楚”——湖北的渊源关系(孟铎——维祯公之祖玄中公随父避难在麻城,后回归巴县;其母陈氏乃湖北江陵人氏)。而且,重庆曾为楚州:
梁朝(502-557)时,武陵王萧纪曾以“江州以东,其人半楚”之理由,置楚州,下辖巴郡、东阳郡(今北碚)、涪陵郡(今涪陵、武隆)、临江郡(今忠县)、东兴郡(今武胜)和东宕渠郡(今合川)。北朝西魏时将楚州又改为巴州。北周时又改巴州为楚州,仍领巴郡。北朝周明帝时期(公元561年),将江州县和垫江县合并,改称巴县,治所在今重庆渝中区下半城,同年,又将涪陵县并入巴县。巴县由此出名,沿用至今。
“萬里風雲叱馭前”道出了孟铎——维祯公早年的丰富人生阅历:随父入浙江求学(其父文进公在浙江抗倭)、入京师求学、赴山西宣化大同助父,真可谓“萬里風雲叱馭前”。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