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重庆的多中心搞的一地鸡毛 [打印本页]

作者: haoyouduo    时间: 2017-11-2 10:53
标题: 重庆的多中心搞的一地鸡毛
发下牢骚。
本来城市实力相差一线就很远,还搞商圈多中心,结果一地鸡毛。没有一个拿的出手的地方,江北嘴新但是鬼影子没几个,最多的就是千厮门的过路车。解放碑人多,出了碑几十米就是县城即时感,观音桥人更多但是又农,至少解放碑看起来还像大城市,观音桥看起来最多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城市,万象城占据大量品牌资源但是独木不成林。而且这些年不管商场,写字楼空置率都希求高,后劲不足。

作者: 神水    时间: 2017-11-2 13:15
确实  去北京国贸cbd住了几天  逛了周边的国贸商城  银泰  新光天地等等  体量和档次包括氛围重庆差距很大
作者: 神水    时间: 2017-11-2 13:21
重庆真的要加速调整产业结构了 高端服务业和自主创业的多一点  再多一点食利阶层 整个城市的消费形态和结构就会发生本质变化  同样是一家同等地段的costa 在同样的下午时间北京就是人满为患 重庆却是稀稀拉拉几个人  并不是重庆人不愿意消费  而是产业结构决定了重庆白领阶层,新经济领域的阶层还是偏少,消费习惯也保守,和收入也有一定关系!
作者: zhcy    时间: 2017-11-2 15:14
十分赞同。。。。。
作者: fan80    时间: 2017-11-2 16:13
重庆就是多中心开发区,不这样发展,土地卖给谁呢?
作者: eddie110    时间: 2017-11-3 21:51
楼主贡献了多少奢侈品销量?
作者: 大尾猫1    时间: 2017-11-3 22:21
你去的地方是北京最好的地方,和重庆比有意义吗,北京没出三环中间也有很多地方象县城啊

作者: wonbinblue    时间: 2017-11-5 21:04
重庆地形决定了不可能单中心。重庆多中心模式发展几十年了。符合重庆地形结构,符合重庆市民习惯。
别和摊大饼的平原城市比较。单中心的话,你住渝北,李家沱,茶园,大学城,到解放碑会多久?城市骨架现在拉的这么大,还想单中心?
作者: haoyouduo    时间: 2017-11-6 10:54
摩天大楼,从高端lv到小资星巴克到大众肯德基这些超级品牌组成的商业中心犹如毒pin一样沁润着现代人,城市间的竞争在城市的锐度上面变现的淋漓至尽,而摩天和商业中心就是城市锐度的最佳体现,多中心让摩天和商业中心的供远大于求,大大减少了城市的锐度。结果是摩天和商业都表现的同质和低质化。看似人人得益,实际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因为望眼看去,这个城市没有一个绝对的中心,那种你愿意花1个小时去朝拜的地方,而不是将就去2000米外的一个所谓中心。
作者: haoyouduo    时间: 2017-11-6 13:12
摩天和商业中心犹如古罗马的角斗场,在城市竞争和人口的争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一线城市中看惯角斗场中老虎和豹子的嗜杀,很难再对2,3线城市中猫猫狗狗的厮杀感兴趣,而在摩天和商业中心的竞争中重庆可能并没有太多的利好,400米摩天的缺失,知乎上优秀步行街的帖子,重庆的被忽略感。多年前村西路和解放碑的pk,到现在解放碑失去pk的资格,没有一个可以和村西路pk的另外一个后备,观音桥重复着解放碑无法升级的老路,10多年一路倾斜向北依旧是资源分散的多处开花。
作者: 风中的秤子    时间: 2017-11-6 13:21
重庆搞多中心是正确的~地形决定了
作者: 风中的秤子    时间: 2017-11-6 13:24
解放碑面积 地形 道路密度及道路形状 等多个因素决定了:它只能是小城市(直辖前城区人口200万)的中心,无法成为大城市(现在900万的人口 以后还会更多)的中心
作者: 风中的秤子    时间: 2017-11-6 13:27
看看财富中心~光电园:高楼密度比解放碑小得多  道路状况比解放碑好得多 面积也比解放碑大得多,但工作日早高峰进光电园还是赌。无法想象光电园的企业都在解放碑的情况~那就只有不上班了~全在路上堵起
作者: xiaoyi8010    时间: 2017-11-7 16:53
多中心肯定是正确的,如果只有一个中心,那憋憋要堵得水泄不通,城市发展需要时间,现在新开的一些商场我看很不错。。。
作者: 飞来的鸟儿    时间: 2017-11-8 16:41
多中心的格局肯定没错,但重庆的发展程度还有非常大的空间,你看东京的商业更是多的吓人但还不是生意美滋滋?? 不过重庆的规划、设计和城市管理水平确实明显的跟不上重庆的发展节奏
作者: Joy弟弟    时间: 2017-11-9 00:36
飞来的鸟儿 发表于 2017-11-8 16:41
多中心的格局肯定没错,但重庆的发展程度还有非常大的空间,你看东京的商业更是多的吓人但还不是生意美滋滋 ...

一拿都拿东京来比,香港的商业都不如东京。

作者: fangrenjun    时间: 2017-11-10 15:28
这样挺好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 高楼大厦并不代表什么 好比伦敦金融城就一平方英里 其它都是老破旧 照样是国际一线城市!
作者: haoyouduo    时间: 2017-11-10 16:49
现在流行共享经济,最早的共享体就是城市,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长江国际写字楼下面既没有乡村基也没有星巴克也没有711,因为一栋写字楼还不足以维持这些配套的正常运转,需要数栋的写字楼才足以让这些配套得到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足够多的人才能共享星巴克,711,大型超市,反之在这栋写字楼办公也会减少行政的高效行,增加行政成本,员工抱怨大,增加写字楼空置率,降低租金,拖累整个市场的租金和写字楼的建设成本,最早入驻长江国际的香港办事处搬到解放碑了,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喜来登,一个交易所也是搬到了解放碑。其实整个南滨路(弹子石暂时不提)都不适合搞写字楼,酒店就够了。
作者: 风中的秤子    时间: 2017-11-11 12:03
haoyouduo 发表于 2017-11-10 16:49
现在流行共享经济,最早的共享体就是城市,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长江国际写字楼下面既没有乡村基也没有 ...

最后一句~的确如此。 别的不说  交通就不方便~没得轨道交通   公交车也少  路面又窄~开车的人多点就会很堵 特别是晚高峰~因为还有餐饮车流量
作者: abd-8    时间: 2017-11-14 10:11
haoyouduo 发表于 2017-11-10 16:49
现在流行共享经济,最早的共享体就是城市,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长江国际写字楼下面既没有乡村基也没有 ...

同意南滨路不适合搞写字楼的观点。
作者: sujiayu123    时间: 2017-11-16 01:20
第一,多商圈是有必要的,重庆这么堵,两条河隔开,你搞个单中心,都往解放碑跑堵不死你,而且渝中半岛只有那么大。第二,出了解放碑像县城,因为周围那些居民楼是修建了很多年的,解放碑才成型多少年?解放碑的摩天大多是新建的,你不可能为了面子工程一下子把周围的全拆了吧,慢慢来啊,不是有规划吗?八一路不也是慢慢在改造。对于观音桥的吐槽除了笑笑我不想说。第三,江北嘴现在很多都还在建设中,建好了的很多还在招商还没开业,人少不是正常?但是其实也有些人,毕竟已经有了很多公司入驻。本来就是到了2018年才基本成型。万象城说的有道理。一句话,慢慢来,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多商圈规划个人觉得没任何问题。
作者: haoyouduo    时间: 2017-11-17 13:21
我们再回到长江国际这里,除了办公效率的优先,优势看起来是交通,那长江国际是不是可以减少交通拥堵,事实上是不可以的,长江国际是商业写字楼,非计划经济下的单位机构,所以不可能做到长江国际的都是南岸的人来上班,或者刚好是南滨路居住的人,实际上这些人都是均匀的分布在重庆,南岸的要近一些不用过桥,但江北的却要过两次桥,总体上并没减少多少城市的交通的拥堵。(对于求职的人,收入和前程的效率远大于交通的效率,没人因为多坐5个地铁站放弃一个好工作)
如果可以建个模型的化,一个城市一栋一栋平均分布的多点写字楼的交通压力要远远大于单点的集中修建的写字楼群。
事实上交通这种效率在城市发展里面是属于次级的。还有更重要的效率要考虑。为了不堵车把写字楼建在郊区是最低效率的事情。
作者: haoyouduo    时间: 2017-11-17 13:31
转微博上一篇游记
“Day4 双城记 从山城到蓉城
从重庆离开去成都 重庆北站偶遇传说中的“棒棒军” 硬要把我送到火车站 一个劲的拽我还要拿我行李 太可怕了 还好我身强力壮摆脱他 哈哈哈哈哈哈哈[捂脸]
成都第一站太古里 瞬间眼睛都亮了 第一眼就爱上成都 感觉什么都想买 落了重庆好几条街 古朴的建筑配上摩登的商场“

作者: haoyouduo    时间: 2017-11-17 13:49
说下重庆的时尚中心,毫无疑问的依旧是北城天街,但是这个也是个狠尴尬的问题,因为这是个有10多年历史的低劣建材落后布局的北城天街。意味这10多年新建的商业在总体氛围上还是落后于北城天街的,虽然面积可能更大,建材更好。
但外地的朋友来重庆要你带他的重庆最繁华的地方去(给机会你装逼),如果去北城天街这个逼要装失败的。
高逼格时尚中心的缺失在于商业地产价值不高,开发商更愿意走郊区卖房换商业的路。
作者: 飞来的鸟儿    时间: 2017-11-20 10:59
sujiayu123 发表于 2017-11-16 01:20
第一,多商圈是有必要的,重庆这么堵,两条河隔开,你搞个单中心,都往解放碑跑堵不死你,而且渝中半岛只有 ...

渝中区江北那些又高又密又丑楼的还想拆?? 你开玩笑吧! 而且那些建筑哪里老?绝大部分都是九十年代末零零年代修的,到现在才20年
作者: haoyouduo    时间: 2017-11-22 12:31
然后这10几年全国范围内以金融城为重点的扩城模式基本接近尾声,透支也好前瞻形也好,除开一线城市,供过于求的写字楼让未来很长时间大部分的城市的总体城建格局将不会再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对于重庆5年内基本不会有新的300,400米摩天,未来5-10年的时间才能填满以前挖的坑。至于****公园新规划的20栋写字楼就当笑话看了。
作者: haoyouduo    时间: 2017-11-22 13:04
然后商业未来5年内除了来福士就基本没有看点了,****公园的商业规划也就是个笑话,一堆社区商业在一起,呵呵,置地约克裙社区商业无看点,李嘉笑话,弹子石商业笑话,长嘉汇如果有置地广场可以期待下,同兴,沙坪坝,南坪天街系无看点。多中心过饱和的商业加上仅有的吃饭行情,真没人愿意太投入。
作者: 飞来的鸟儿    时间: 2017-11-25 12:41
haoyouduo 发表于 2017-11-22 13:04
然后商业未来5年内除了来福士就基本没有看点了,****公园的商业规划也就是个笑话,一堆社区商业在一起,呵 ...

你的几段文字很有见地,比较认同你的看法!
作者: haoyouduo    时间: 2017-12-1 11:06
欧洲,中国都有历史,北美没有历史也没有这些历史的约束,所以北美的城市天际线基本都是漂亮的抛物线,资本主义,大家赤裸裸都是追求城市市场效率最大化,逼格最高化,因为美国自油迁徙,没逼格就没城市荣誉感,没自豪感,最终没人口。
作者: haoyouduo    时间: 2017-12-1 11:35
自动化下的后工业时代,食利阶层迅速庞大起来,比如各种富人,投资人,互联网带来的不受地域限制的家庭办公的自油职业者,比如各种设计师,这两部份人口都会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竞争不单是是引入产业,城市的逼格对这两部分人口的吸引可能是会远大于产业引进带来的人口,纽约,伦敦吸引全世界的富人,富人整天游手好闲,靠手上的资产获取收益,纽约设计师的一件衣服,一个程序员的app,一个作家的一本书通过互联网从全球获取收益。

作者: haoyouduo    时间: 2017-12-13 12:52
相反城市没有逼格,有能耐的有资产和知产的人口就会流出,所以越有逼格的城市人口越复杂,你会发现很多开豪车的邻居都不用上下班。县城的人口最单纯,zf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然后卖衣服小面给这些人的,其他有能耐的都跑了。
作者: GTMDHW    时间: 2017-12-13 13:07
恕我直言,渝中不适合做800万人口中心,观音桥同样不适合,非要拿某一处当中心的话,限制年薪100万以下的人进出他就成中心了。

作者: haoyouduo    时间: 2017-12-13 13:31
交通越发达,虹吸越明显,对于城市就是越逼格越逼格,越衰落越衰落,每个人都有故乡情结,特别中国人的传统家庭观念,但是发达的交通降低了情结的影响,如果2个小时内的高铁就可以回老家看看,那么对逼格的追求就会变的赤裸裸,去她妈的情结。
作者: haoyouduo    时间: 2017-12-25 12:14
逼格与GDP,GDP就像一个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实际上中学校园里面最受女学生喜欢的是学习成绩好,但是篮球,或者足球,或者架打的也好的男生,学习成绩好的哈眼镜是没有女人缘的,温州,东莞这些地方满山偏野都是gdp,但是城市没逼格,房价被炒来炒去始终都被跌落下来,因为城市没逼格,房价一涨就是逃离这个城市的机会,交通的发达撤掉了乡愁的遮羞布去广州去上海。
作者: haoyouduo    时间: 2017-12-25 12:50
城市组团与功能分区,这两个差别是恨大的,组团是把一个大城市完全分解成职能完全相同的几个小城市,大家竞争相同的东西,城市功能分区是商务区,it产业园,工业园,政务,或者大学城因为这些功能相互独立,这之间的员工流动性相对较少,功能分区是当前一个比较合理的规划。现在重庆是既有组团又有功能分区,被破碎了,逼格大减。要说组团恨多城市都会说它们也有组团,但是最切底的是我们。
比如忠央公园即使发展起来了也就是多了个南坪,多了个杨家坪一样的商圈,对重庆完全无意义。反而拖累了重庆的潜力,因为一个城市一个时期的潜力是恒定的。
作者: haoyouduo    时间: 2017-12-25 17:52
简单的把10个县城堆砌到一起就是个大县城。始终不是大城市。
台湾以前是高大上的,但是现在台湾的城市基本都被大陆忘记完了,到台湾都是乡村猎奇游随带土特产,除了台北,因为台北有个101,大家才知道台北可能是个现代化的城市,让台北整个城市有了仪式感,当初台北在一定的写字楼市场需求下建1栋101还是建10栋50米,以现在上帝的视角来看是高低立判。
作者: 西装娃    时间: 2018-4-10 16:09
观音桥人哪里农了?目前来看几个大商圈就逛观音桥的人时尚点,最农的是杨家坪吧
作者: 西装娃    时间: 2018-4-10 16:10
重庆的地形造成了重庆发展成组团城市啊
作者: 菜市场大叔    时间: 2018-6-7 07:54
没办法重庆的地形和历史原因决定的
作者: 砣砣娃二    时间: 2018-7-25 13:01
其实平原城市现在也是多中心模式了啊。
作者: 送你一朵山茶花    时间: 2018-8-8 21:55
haoyouduo 发表于 2017-12-13 12:52
相反城市没有逼格,有能耐的有资产和知产的人口就会流出,所以越有逼格的城市人口越复杂,你会发现很多开豪 ...

非常赞同你这段话

作者: 送你一朵山茶花    时间: 2018-8-8 22:01
同意楼主的观点。
重庆的商圈太多太分散了,商场商业体修得更多。可重庆不是上海,市场和产业结构消化不了这么多商场。据有关部门的人士给我说,重庆只有世纪新都和北城天街没有享受政F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了,其他所有商场都靠税费减免活着。
重庆的商圈太分散,多中心,每个区都自己建一个商圈,大的区恨不得一个区建几个商圈。自然无法形成像隔壁那样天府广场-春熙路-太古里这样一片逼格高的大商圈。
作者: 喜塔腊·尔晴    时间: 2018-8-14 23:33
重庆要是能集中把解放碑和观音桥打造好就行了,其他区新建的商圈都想超过解放碑观音桥,一盘散沙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