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史载“刃尼堪”的李定国部军士是谁? [打印本页]
作者: 重庆皂角山李氏 时间: 2018-3-31 08:14
标题: 史载“刃尼堪”的李定国部军士是谁?
史载“刃尼堪”的李定国部军士是谁?
第二十三章孙可望部署的湘、桂、川全面反攻
第三节李定国衡阳大捷
李定国等部明军连续攻克湖南大批州县的消息传到北京,顺治皇帝大为震惊。七月十八日他派敬谨亲王尼堪为定远大将军,统八旗精兵南下,二十日离开北京,原定计划是经湖南进入贵州,同吴三桂、李国翰所统四川清军合攻贵阳。孔有德兵败身死的恶耗传来,清廷于八月初五日急令尼堪改变进军方向,先占湖南宝庆府(府治在今湖南邵阳市),然后进军广西。清定南、平南、靖南三藩中孔有德兵力最强,桂林失守后,定藩兵马逃入广东,顺治帝惟恐广东有失,特发专敕告诫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切毋愤恨,轻赴广西;倘贼犯广东,尔等宜图万全为上计",等候定远大将军尼堪军至广西后,两藩兵力听从尼堪指挥。
十一月十九日,尼堪军至湘潭县;明将马进忠引部众退往宝庆。二十一日,,尼堪自湘潭起程,次日进至距离衡州府(今衡阳市)三十余里处。李定国派出部将领兵一千八百名佯抵一阵,随即后撤。尼堪骄心自用,以为明军不堪一击,即于二十二日夜"兼程前进",次日天色未明到达衡州府,与李定国大军相遇①。定国见尼堪轻进寡谋,决定以计取胜,事先埋伏重兵,命令前线将士对阵时稍一接触即装出兵力不敌的样子,主动后撤。尼堪"乘胜"追击二十余里,陷入埋伏。定国一声令下,全军出击,杀声震天,势如潮涌;清军仓皇失措,迅速被明军击败,主帅尼堪也在混战中当场毙命②。同时被明军击杀的还有一等伯程尼和尼堪随身护卫多人③。定国军士割取尼堪首级,"东珠璀璨嵌兜鍪,千金竟购大王头"④,全军欢声雷动。清军不敢再战,在多罗贝勒屯齐(或译作吞齐)的率领下垂头丧气退往长沙。
注释:
①以上日期均据顺治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定远大将军敬谨亲王尼堪等谨题为塘报事",原件藏第一档案馆.
②乾隆二十六年《衡阳县志》记载,顺治九年敬谨亲王尼堪"督满、汉兵至,与定国接战于城北香水巷、草场,转战于演武亭",尼堪战败被杀。见该书卷六《忠节》,卷十《祥异·兵燹》.县志云:"时为十一月二十四日也。"据《清世祖实录》卷七十应为二十三日.尼堪阵亡的具体情况诸****载互歧,《滇缅录》云为明军交枪击毙。
③《清世祖实录》仅记程尼阵亡,未明说在何次战役中,此据《八旗通志》卷一六三《程尼传》。其他阵亡者参见同书卷二二二、二二五、二二六有关部分。
④彭而述《读史亭诗集》卷八《四战歌·草场》。按,彭而述曾任清上湖南分守道,后来又多次往来湖南,对战役经过了解甚详,其题为《草场》,当即尼堪阵亡地名。
这里,“割取尼堪首级献功”的李定国军士是谁?各类南明史料似乎并未给出记载,在今重庆北碚发现的数处崖刻给出了答案:“刃尼堪者明江”。其中一处是(发石刻照片):
作者: 重庆皂角山李氏 时间: 2018-3-31 08:18
作者: 重庆皂角山李氏 时间: 2018-3-31 08:24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崖刻并非专业的石刻匠所为,而是“李明江”及其家人自书自刻,刻字并非专业的“阴刻”或常见的专业典型“阳刻”,而是模仿阳刻的刻字手法,只刻字的边框线条,如所刻的下面这个“堪”:
作者: 重庆皂角山李氏 时间: 2018-3-31 08:47
“刃尼堪者明江”中的“明江”乃李氏,其人生于1635年,为原重庆府巴县人,明末动乱的1647年随兄长避难至遵义(其父殉国、母殉节),后入南明李定国部,出征湖南、广西,于衡阳之战中“刃尼堪”,南明败亡后隐居,吴三桂之乱平息后化名“李明江”回归故里——“明江‘’乃“明将”的谐音,其离世时要求子孙在墓碑上书“明遗民……之墓”。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