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债务大爆发,中国30%的家庭不堪一击!然后呢? [打印本页]

作者: 西装娃    时间: 2018-5-2 16:48
标题: 债务大爆发,中国30%的家庭不堪一击!然后呢?
原文链接(多图可看):https://mp.weixin.qq.com/s/c08NF9ucQ3iMhRRRG7Li-Q

最近,一篇题为《债务大爆发,中国30%的家庭不堪一击!》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因为它引爆了城市中产的集体焦虑。
文章的主要观点是:
1、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家庭的债务率翻了一倍多。已经有超过1/3的家庭属于高负债家庭。
2、根据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甘犁的研究,在中国家庭的资产中房地产占比已经达到了68%,而北京和上海更是高达85%。
3、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所谓的中产啊!所谓的中产阶级,听上去非常体面,但是事实上,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苦逼。
那么问题来了:这篇文章说的事实吗?
我们先算算账,看看从2007年末到2017年末的10年里,中国家庭的“杠杆率”是否增长了一倍多。
家庭杠杆率(负债率)有很多计算方式,其中最常用、最便于计算的是GDP方式,具体是用“全国家庭总债务”除以“当年GDP”。中国人的债务比较隐秘,因为存在大量的亲友借贷、民间借贷、网上借贷,所以很难计算中国人的“家庭杠杆率”。
我们可以简化一下,用金融机构的“住户贷款”除以“当年GDP”来观察。2007年末的住户贷款余额是5.07万亿,当年GDP是24.7万亿,所以我们可以算出“居民家庭银行贷款的杠杆率”是20.5%。
2017年末,住户贷款余额上升到了40.5万亿,当年GDP是82.7万亿,“居民家庭银行贷款的杠杆率”是49.0%。
此外我还顺便说一句,2007年末到2017年末,中国的广义货币M2增长了3.2倍,但居民从银行贷款的余额增长了7倍。所以,M2增长放慢未必能让楼市上涨减缓,因为背后还有大家“一致性”的举动(都去买房)对楼市的影响更为直接。
所以,过去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谜底就揭晓了:第一增长力,来自居民家庭的“加杠杆”,其次才是企业加杠杆、zf加杠杆。
此前我在专栏里计算过中国家庭的杠杆率。根据住建部发布的《2017年11月份全国住房公积金运行情况》,截至2017年11月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余额是4.5万亿元。此外,中国人还有巨大的民间借贷、亲友借贷,其规模不亚于公积金贷款。
这样,我们可以计算出当前居民家庭的总债务至少是:40.5万亿的银行贷款、4.5万亿的公积金贷款、4.5万亿的民间借贷亲友借贷,总计49.5万亿。
则中国家庭的总杠杆率为:49.5÷82.7=60%
居民家庭总债务占GDP的比重达到60%,虽然不是世界最高,但已经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了。目前日本的家庭杠杆债也不过62.2%,至于新兴市场国家的平均水平在37%左右,美国则达到了79.4%。
所以,《债务大爆发,中国30%的家庭不堪一击!》关于中国家庭债务的描述是基本属实的,但至于是不是“30%的家庭不堪一击”我没有具体数据。但在大城市里,估计也基本属实。但是请注意,很多家庭的不堪一击,不是因为购买首套房,而是因为购买二套房、N套房。
那么第二个问题出现了:30%的中国家庭负债严重、不堪一击,未来将发生什么?国家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才是最重要的。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经济这些年的基本逻辑,也可以预测未来楼市、经济的走向。
我们都知道,经济是有周期的、金融也有周期。对于这种周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奉行自由市场原则,虽然会逆向调控,但不会直接干预周期。我们可以看到,在2008年前后的全球金融风暴中,美国去杠杆的过程非常惨烈,很多人失业、很多大企业破产。这种惨烈,反而让美国经济快速“出清”,很快启动了一轮新的牛市,因为美国率先开启了新一轮工业革命。
中国则不同,我们强调市场的同时,还强调zf的主导作用。中国对经济周期、金融周期的干预,是非常直接的,也是极为有效的。尤其是对主要资产价格的控制,非常厉害。由于经济转型尚未成功,房地产其实是第一龙头行业,是内需的主要拉动者,还影响到zf全部收入的接近40%。
所以,中国对房地产周期的管控远远超过了股市。股市里只有国家队护盘,楼市里不仅有国家队,还有更为强大的地方队。一个城市的zf,看护一个城市的楼市,盯人防守,你想暴跌是没有可能的。因为暴跌就意味着地方zf经济严重下滑,财政收入严重下滑,地方gy的“顶戴花翎”将出问题。
中国大规模的城镇化已经进行了20多年,用前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最近一次演讲的话说,中国的房子已经足够住了。所以,如果我说:中国至少30%的家庭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并基本还清了房贷,应该大致接近于事实吧。
好了,30%的家庭已经买了房子,并基本上还清了房贷(或者说因为买房早,房贷压力不大了)。现在还有30%的家庭买了房子,房贷压力沉重,不堪一击。
这样我们算出来:60%的中国家庭不愿意看到房价下跌,对吧!
有60%以上的民意支持,有自身利益的需求,zf会怎样对待楼市?
其实过去20多年,中国在楼市的玩法一直是:

通过房价上涨,吸引家庭购房→家庭购房后按揭压力沉重,财务状况不堪一击→zf印钞,货币对内贬值,家庭收入提高,房贷压力减轻→新的购房家庭出现,财务状况不堪一击→zf印钞,货币对内贬值,家庭收入提高,房贷压力减轻……
于是,一轮一轮的量化宽松,解放了一轮一轮的购房者。所以我之前在专栏里指出过:在中国,真正的购房按揭只有10年,以后的钱基本上被通胀化解了。
看懂了这个基本逻辑,就应该早点在“有人口显著增量的、高级别的中心城市”买房。买得越早,被解放得就越早。你的焦虑期其实最多只有5年,因为5年完全可以开启一轮新的经济、金融周期,房价就会大涨不少,你就会账面盈利。至于自用的,实质性的按揭只有10年,10年之后压力大减,到了还贷款的第25年以后,你甚至会怜悯银行的。
所以,当30%的中国家庭不堪一击的时候,你作为一个房奴完全可以快乐生活,因为你已经站在多数人的阵营里,而且zf也站在你这边。你只需要坚持几年,最多5年。
互联网是贩卖焦虑的地方,越焦虑点击率越好,写文章的人越赚钱,他还房贷的压力越小。如果你相信了,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和生活,就SB了。
所以,最好是99%的中国家庭不堪一击,债务负担沉重。那样,今天晚上央行就降准降息,明天钞票就蜂拥而出。
有人会担心:那样,中国不早晚变成委内瑞拉、津巴布韦吗?别担心,你在地球上见到过比中国人更勤奋的民族吗?中国的经济转型正在不断推进,深圳、上海、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已经基本完成了转型,还有一大批城市也在快速进步。中国不是日本,也不是俄罗斯,更不是津巴布韦、委内瑞拉。去看看全球每年的PCT发明专利排行榜吧,中国已经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二,华为的每年研发经费两三年后可能达到全球第一(目前是全球第六)。

这就是当今的中国:问题很多,但进步很大。如果你总是用悲观、质疑的眼光看这个时代,你将注定贫穷、注定缺乏幸福感,陷入到自我设定的魔咒里不能自拔。相信未来、积极参与、但不冒进,才能享受到时代的红利。





作者: 西装娃    时间: 2018-5-2 16:48
(接1楼)最后再多少几句:

常有读者在后台留言,指责我是“房托”。其实我看淡中国80%以上城市的楼市,认为它们在未来很难跑赢“真实通胀”。因为中国的城镇化,正在变成“大城市化”、“大城市圈化”。我经常谈楼市的原因,是想告诉大家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的逻辑,让城市中产找到保护自己的途径,而不是被贩卖焦虑、虚假投资机会的无良之徒掠夺了财产。挣钱已经很不容易,守住自己的劳动成果更难。有多少秃鹫在我们头顶逡巡盘桓,随时准备掠夺无助的中产。

帮助普通的中产阶层守住财富,这就是我写专栏的初心。


作者: 山寨电话    时间: 2018-5-2 16:51
然后就都到你那里买房子撒
作者: 西装娃    时间: 2018-5-2 16:53
山寨电话 发表于 2018-5-2 16:51
然后就都到你那里买房子撒

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 西装娃    时间: 2018-5-2 16:54
山寨电话 发表于 2018-5-2 16:51
然后就都到你那里买房子撒

老师,我爱我的职业

作者: duck1744    时间: 2018-5-2 20:43
同情楼主手捏几套房,甩不出手,手捧破碗街边讨口,羡慕我们只有1套房的人出国留学还满世界旅游。
作者: 不变随缘    时间: 2018-5-2 21:37
玩不下去,我们变个花样玩玩,继续前行!呵呵呵
作者: 金水星    时间: 2018-5-2 23:13
把话说顺溜了去写房地产专栏,不知道行不行。

短期看信贷政策,长期看人口。目前信贷政策不支持,超跌加城市价值提升补涨的可能性更大,至于是不是好的投资标的,有没有炒作空间见仁见智。反正对只住不炒没啥大影响。


作者: M秀于林F何吹之    时间: 2018-5-2 23:25
买房就是定点长租,呵呵,还搞得这么煞有介事像研究科学一样,真的可笑 。。。。。
作者: 自贡人在重庆    时间: 2018-5-2 23:44
M秀于林F何吹之 发表于 2018-5-2 23:25
买房就是定点长租,呵呵,还搞得这么煞有介事像研究科学一样,真的可笑 。。。。。

定点长租是说的公租房吧。租房和买房还是有质的区别的:①买的房可以卖换成人民币、可以抵押换成人民币,可以得到升值的收益,而租房不可以;租房最多是把房租退了。②买房,子女可以享受这一学区,不用担心被房东赶走,租房不可以。③租的房子一般装修、家具、家电用的都是最差的,居家品质体验差;毕竟不是自己的房子,也不会舍得装修、添置有品质的家具家电。
作者: gaod303    时间: 2018-5-3 11:11
记得有个大V说过一句话,只要中国人的信仰是人民币,中国的经济就会一直增长,不用担心
作者: M秀于林F何吹之    时间: 2018-5-3 19:32
本帖最后由 M秀于林F何吹之 于 2018-5-3 19:41 编辑
自贡人在重庆 发表于 2018-5-2 23:44
定点长租是说的公租房吧。租房和买房还是有质的区别的:①买的房可以卖换成人民币、可以抵押换成人民币, ...

买房就是定点长租!
什么叫买?你买的哪样东西是用了多少年还要保住同一东西而再次付款的?


回答你的第1点:换成软妹币做撒子?另换房?不好意思卖了这二手房还得再加钱才能买新的还要花装修和设备费置家当;抵押撒子?除非做生意,绝大部分老百姓不需要抵押;升值收益?你自住再升值都是纸上富贵,换不来现金的,自住之外另买投资就另说!


回答你的第2点:学区?租售同权是必然,就算政策不健全实施有缺陷造成子女上学需要花一笔费用,但比起买房付出的相比是毛毛雨;被房东赶走?只能说你识人和选地能力太差;为什么不能添置有品质的家电?难道添置了后将来搬家拿不走?


我仔细计算过,同一档次小区、同面积的房子,按50年计算,租的费用只有买的三分之二,特别是二十年这个时间点之后,你买的房子还没得我另租同档次小区同面积房子的新!


另外,除非你体制内永远在一个地方上班,只要是体制外,你的工作地点会变动,要知道上班路上花的时间越短你享受人生的时间也就越多,不要小看这个时间,之前在天涯看到有人在解放碑上班,纠结买周边的房子还是大学城的,呵呵,你坐过地铁从解放碑到大学城没有?算上两端走点路的时间超过一小时妥妥的,每天来回两小时一周10小时,一年520小时,你工作40年20800小时,减去你如果在附近住的上下班时间,最保守估计就按20800小时的三分之二计算,也就是14000小时,算算路上费的14000小时相当于多少天?整整1750天(按一天8小时有效享受生活计算),将近5年啊,这些天数都是该你享受人生的时间,却被苦逼的买的房地点与上班地点远而白白消耗掉!


再另外,如果你有200万,你买房还是租房?100个人105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买房,呵呵了,150万买房,50万装修加设备置家,你也就能买一般般的房子100平,买了后你就一贫如洗了;如果把手上200万拿去放贷,月息1分是国家法律认可的不属于高利贷(江浙沪粤那边都是2分息法律保障),200万月息1分多少钱?月收入2万,拿5000块租个100平的房子绝对比你买的房和地点好太多太多,剩下15000你就拿来养车吃穿用,从此不用工作,一天到晚纯耍,安不安逸?    关键是享受这一切的同时那200万还是你的,没跑哦!


这是我第一次较详细阐述买房与租房的差别,以前都只是简短一句话“买房就是定点长租”,也是因为你说得多,激起了我说话的欲望,呵呵 。。。。。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