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吴晓波:大城市抢人大战,四倍薪水不如落户为安!重庆应该施行学历直接落户政策吗? [打印本页]

作者: 西装娃    时间: 2018-6-2 12:04
标题: 吴晓波:大城市抢人大战,四倍薪水不如落户为安!重庆应该施行学历直接落户政策吗?
原贴链接多图点击直接阅览:https://mp.weixin.qq.com/s/6Ha7GJ5QP8K2kA9BQZNXWA

口述/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上周,我在西安做《激荡十年,水大鱼大》的签售活动,遇到了英雄互娱的董事长应书岭。

最近,应书岭把公司一部从北京迁到了西安。

他告诉我,今年年初,英雄互娱计划在北京招聘100位程序员,可5个月过去了,应书岭只招到了7人,其中4人还辞职。但是公司搬到西安之后,他的团队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招聘了25人,而且性价比很高。比如,在西安一个技术总监的月薪为18000元,放在北京这个岗位的薪酬则是现在的3到4倍。



应书岭还发现,团队招聘的25位程序员大部分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所以,他满世界地咨询,有哪位朋友与该校校长相识,希望成立程序员奖学金,或者冠名教学楼,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

应书岭在讲故事的时候,西安市委****王永康也坐在旁边。他告诉我,今年以来共有45万人落户西安,其中博士研究生876人,硕士研究生12614人,人才引进20259人。毫无疑问这里已经成为新一线城市抢人大战的冠军。

其实,西安是新一线城市抢人大战的始作俑者。

2017年3月1日,西安首次发布人才政策,打响抢人大战的第一枪。今年,西安将户籍政策进一步放宽:本科毕业生只需上传学历与身份证照片;在校大学生只需上传学生证与身份证照片即可在线办理西安户口。
最近一年多来,中国已经有60多座城市开启了“抢人大战”。仅今年前5个月,就有超过35座城市发布了40多次人才吸引政策。
这一轮抢人大战有3个特点:
➤ 第一,从城市分布来看,主力军不再是北上广深,而是中部省会城市。

长沙:zf将提供两年的生活补贴;

郑州:落户并工作,便提供3年生活补贴;

武汉:8折买房、租房,免费共享创业工位,限定最低年薪;

天津:本科、硕士研究生不超过45周岁,博士研究生落户则不受年龄限制,就可以直接落户。

每一座城市都将抢人政策用到了极致。

➤ 第二,从年龄结构来看,主要目标是90后、即将进入大学的00后。

zf网站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90后比80后少了4800万,这相当韩国的人口总和。00后又比90后少了1200万。

城市的年轻态是由青年人口决定的,他们不仅能够带来创业机会、消费机遇、甚至成为新增的购房人群。他们在此结婚生子,也将对城市的教育和医疗设施带来更多的挑战和增长空间。所以,这一轮抢人大战谁抢到更多的年轻人,谁就抢到了未来。

➤ 第三,从学历水平来看,各层次人口均受欢迎。

早在2008年,中国各大城市就曾爆发过一场抢人大战,当时的主要目标是海归及高端技术人才。但是,这一次无论是高等学历人才,还是大中专技校人才均受到抢占。

这与城市的产业结构有关,比如想发展高端制造业、服务业,蓝领人才也是重大需求口。



引进人才只是第一步,把这些人才留下,并能支持城市发展才是最终目的。那么,这一轮抢人大战,究竟谁能够成为真正的获益者呢?

我们对西安、成都、武汉、长沙、郑州、天津、杭州、沈阳、海口这10座新一线城市,从城市GDP、居住环境和职位供给数量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

➤ 首先, GDP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前景。

对比综合指标发现,2017年,成都、武汉、杭州、南京的GDP总量均突破一万亿,且增长率也在8%以上,其城市发展规模与速度均处在抢人城市中的前列。而天津、沈阳、海口处于劣势状态。

2017年,天津的GDP规模达到了18600亿元,这说明京津冀一体化对天津的发展有助推作用。但与往年相比,其增长率仅有3.6%,也说明其经济发展速度正在放缓。

沈阳的GDP增长率只有3.5%,总量为5800亿,仅占天津的1/3,城市发展处于劣势。

海口的GDP仅有4400亿元,主要由旅游行业创造,这说明其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所以才开出了“创业人才最高可贷200万”的人才补贴,是铆足了劲要发挥自己的后发优势。



➤ 第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房子是归属和安全感的来源,所以合理的房价成为很多人考虑的重要因素。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们计算了10座新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房价收入比=每户住房总价/每户家庭年总收入)。
计算结果显示,沈阳、长沙、西安的房价收入比均在10左右。即根据当地的工资水平,在这三座城市买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约需要10年时间。

郑州、武汉、成都的房价收入比在15左右;南京、杭州、天津的房价收入比则均突破了20,这三座城市依靠工资买房的年限较长,实现买房安居的梦想相对困难。

所以,如果你更关注城市的居住环境,沈阳、长沙、西安可能是最优选择,郑州、成都、武汉也能够接受。



➤ 第三,看职位供给数量。

最新发布的《90后职场特征行为报告》显示,90后对于互联网行业情有独钟,希望在互联网相关行业从事工作的占到了24.1%,其次是金融行业,占到了受访者的14.5%,第三是传媒行业,占比为12.3%。
在新一线城市中,杭州、郑州、成都能够提供的相关职位均超过了10万,处于同类抢人城市中的较高水平。贵阳、武汉、合肥、西安的新兴产业,增长速度快,有较大的职位供给潜力。
综合结果显示,如果你更在意职业发展前景,可以考虑杭州、成都、南京、武汉;如果追求生活成本低一点,沈阳、长沙、西安更能解决安居问题;如果你认为教育资源是优势,天津排在第一;如果你更关注城市是否适宜,海口、昆明的雾霾天数最少,适合养老。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轮以90后、00后为主的抢人大战,即将决定这些城市未来十年的发展潜力。


作者: 西装娃    时间: 2018-6-2 12:07
附上一篇文章:《大学生直接落户大城市是一大进步,我希望重庆也这样做》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06RymjiDEHvVzjz2DGB4XQ


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我去天津电视台录制一个节目,话题是关于天津经济增长。那一年,天津经济增长的速度是全国第一,我记得好像是百分之十六点多。这个节目是在天津电视台第一频道播出,第一频道叫滨海频道。滨海新区是天津经济的火车头,占了天津经济的半壁江山。

去年,媒体报道说滨海新区的GDP统计有水分。天津的整个经济增速在全国也几乎就是垫底了。这十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天津其实有非常好的资源,有港口,有开发区,人口也有1500多万。但是不得不说,天津的创新能力是不足的。原因是它的高端技术人才不够。

最近,天津决定放松户籍进入条件,其中有一条标准是40岁以下的大学本科毕业生都可以在天津落户。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我也希望这个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会走样。这对天津经济的长期增长是非常必要的。

在经济增长的几个要素当中有两个和人有关,一个是人力资本,一个是技术。因为技术也要由企业家、由技术人才来引领和带动。过去,我们对于人的作用看得比较轻微。我们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到现在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是非常低的,我们的人口增长率在世界上垫底了。

二孩虽然增加了,但是一孩的数量2017年比2016年下降了两百多万。也就是人们的生育意愿下降了。这个不仅是对经济增长,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恐怕都是个心腹大患。

再往前看,我们还让几千万城里的知青去了乡下,战天斗地去了。“人”被认为是一个包袱,因为他要耗费,但是“人”是个包袱还是个财富,这取决于在什么样的制度环境下。

其实,“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是创造财富的一大源泉,也就是人力资本。因为技术是很容易扩散的,资本实际上也不难获得。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讲,就显得特别重要。像日本和美国的区域人口密度都比中国要高多了。

在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经济增长突然加快,就是因为很多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了。如果没有过去所谓的富余劳动力,哪有中国沿海地区的繁荣?哪有后来中国经济波澜壮阔的成长呢?

另外,人的密度增加之后,人们的交往密度就增加了,交易的次数、频度就增加了。财富就是在这个交易中创造出来的。比如我们穿的衣服、吃的食品都不是我们自己生产的,都是交换来的。一交换,财富也就创造出来了,比如你买辆车,闲置也就闲置了,但是如果利用起来跟别人发生交易,你就可以赚钱,道理就在这里。

我们看到,人口密度越大的城市越繁荣,像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人口密度比西部地区的城市大多了,但是它更富裕,因为城市人口密度大的时候人们交易的频率就会增加,财富就这样创造出来了。

还有就是技术创新。在现有条件下,技术创新一定是发生在较大的城市。因为技术创新是人们交流碰撞的结果。如果你在农村或者小城市,你可能会有一些想法,但是你如果不跟别人交流,这些想法就很难修正,很难完善,很难成为现实。正是因为城里的人多了,高层次人士数量多了,像北京的中关村、上海的浦东、深圳的南山区,人们就会互相交往,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这些灵感和创新的想法就会被激发出来。创新,就是这样来的。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人满为患,患了城市病。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比如说北京,大家都认为北京太大了,其实北京并不大,像东京有3500多万人,像首尔有2300多万人,像墨西哥城、纽约,印度的孟买和新德里,像巴西的圣保罗、美国的洛杉矶,都比北京人多。像大巴黎地区集中了差不多法国一半的人口。国内也有这个情况。



城市本身是一种节约资源的事物。很多人住在农村,住在小城市,其实这是浪费土地资源的。有人讲,农村环境更好,小城镇环境更好,那肯定不是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北上广深这四大城市恐怕是中国最干净的。为什么?这些城市人多,人多之后我们做一些城市的清洁工作摊到每个人身上的费用就很低了。农村、小城市为什么脏呢?因为摊在每个人身上的清洁费用相对来讲是比较高的。

所以,城市人口密度越大,反倒是越干净,而且经济越繁荣,城市也越安全。更重要的是它节约了资源。所以中国的城市还不足够大,如果中国再有十到二十个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它会迥然不同。中国正在完成一个城市化的历史性进程。

其实城市能容纳多少人是动态的。过去,我们认为北京这个城市撑死容纳500万人,现在2000万人口,不也容纳了嘛。为什么呢?因为人不是包袱,他同时是财富。我们看到像西安、武汉、南京、成都、郑州、合肥,包括天津,都在调整人口政策。我觉得这是非常正确的。

当然,有人说这个政策可能也是一种歧视。我们这些本科以下文化水平的人就不能落户了?可能有这样的问题。但是,相对来讲,它跟过去比是一种进步。因为它毕竟还是允许符合条件的人进入这个城市。原来像这种大城市,从来没有这么多人这么快地拥有正式的户籍。相对来讲,这是一种进步。

这也说明,人力资本的价值所在。在80年代,曾经流行过读书无用论,说你读半天书赚的钱还不如我打工的好。但是从历史来看,读书都是有价值的,都不是无用的。真想给人类创造价值,改变自己的命运,读书应该是最便捷的方式了。

后来,大学生越来越多了,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如果在大城市没有找到工作,回到老家去,回到县城去,我们知道,在中国越往上它的规则越明确,越容易得到公正对待,比如在北京,在部委机关,虽然它也有某些不公平的地方,但是大体上是公平的。如果到了县里面,到了乡里或者村里面,那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公平。

很多大学生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有些是很好的大学,在大城市没有找到工作不能取得户籍,那就到县里工作了。到县里工作之后发现,能留在县里工作已经很不容易了,有的人付出很大的代价也留不了县城。

那么,现在这么多的大城市降低了门槛,让有大学毕业证的人进入这些城市,我觉得这是对过去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回报,算是知识有用论。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像天津和其它城市放开户籍的做法是值得欢迎的,我希望一线城市也这样做。


作者: 天远之城    时间: 2018-6-2 12:45
这种重庆都不算新一线城市的垃圾文章,读来太恶心了
作者: 西装娃    时间: 2018-6-2 12:46
天远之城 发表于 2018-6-2 12:45
这种重庆都不算新一线城市的垃圾文章,读来太恶心了

哪句说了重庆不算新一线城市?
作者: 天远之城    时间: 2018-6-2 13:09
西装娃 发表于 2018-6-2 12:46
哪句说了重庆不算新一线城市?

重庆在哪里??

我们对西安、成都、武汉、长沙、郑州、天津、杭州、沈阳、海口这10座新一线城市
作者: Forceant    时间: 2018-6-2 13:36
天远之城 发表于 2018-6-2 13:09
重庆在哪里??

我们对西安、成都、武汉、长沙、郑州、天津、杭州、沈阳、海口这10座新一线城市

新一线是成都所捐媒体炮制的一个伪概念,不要理那玩意。

作者: 天远之城    时间: 2018-6-2 14:01
Forceant 发表于 2018-6-2 13:36
新一线是成都所捐媒体炮制的一个伪概念,不要理那玩意。

难怪读到这种乌龟文一阵恶心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