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刚刚,在2号线大坪站 [打印本页]

作者: jinqiangyang    时间: 2018-10-8 16:35
标题: 刚刚,在2号线大坪站
一辆前往鱼洞方向的列车到站,一群外地游客还未下车,外面一中年妇女、三个小学生就往上挤,一个老太太游客骂那个妇女素质低,妇女还回头“管你啥子事,神经病”,老太太儿子劝老太太“算了,见怪不怪”。
作者: ningyuan    时间: 2018-10-8 16:36
本帖最后由 ningyuan 于 2018-10-8 16:37 编辑

不是本来就是中间出,两边进同时进行的,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地上不就是这么画的吗?
作者: jinqiangyang    时间: 2018-10-8 16:41
不吹不黑,老年人可以变成坏人,小朋友缺乏教养也会变成坏人。几年前楼主自己在3号线牛角沱上车往江北方向,制止过几个加塞插队的人,被骂过神经病,地铁工作人员看到也不理会。楼主的朋友看到有人开车在单行道逆行上去说了几句,对方一句“管你锤子事”,直接把车停在那里谁也不让走。楼主和那位朋友最近几年看到这些事情一般都会选择沉默,今天只是看到外地游客,才发一贴。看有没有人又要赌咒发誓说我是成都人了,呵呵
作者: ningyuan    时间: 2018-10-8 16:44
jinqiangyang 发表于 2018-10-8 16:41
不吹不黑,老年人可以变成坏人,小朋友缺乏教养也会变成坏人。几年前楼主自己在3号线牛角沱上车往江北方向 ...

个案什么地方都有,不用较真。
作者: fightsanta    时间: 2018-10-8 16:44
重庆人素质奇差无比是事实
作者: jinqiangyang    时间: 2018-10-8 16:45
ningyuan 发表于 2018-10-8 16:36
不是本来就是中间出,两边进同时进行的,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地上不就是这么画的吗?

你说那是理想状态,人少的时候可以实现,人一多起来,只能先下后上,包括公交车也是这样,你可能没有做过地铁、公交车这种穷人交通。在素质高的日本、香港等地,必然是先下后上。
作者: ningyuan    时间: 2018-10-8 16:45
fightsanta 发表于 2018-10-8 16:44
重庆人素质奇差无比是事实


你这种随口乱扣帽子才是素质奇差无比
作者: 七星岗    时间: 2018-10-8 16:46
重庆土火多,正常,开车乱扔垃圾的,吃烟乱丢烟头的,多得很
作者: jinqiangyang    时间: 2018-10-8 16:46
ningyuan 发表于 2018-10-8 16:44
个案什么地方都有,不用较真。

你自己去坐一下,你就知道是不是个案了。这个我不跟你讨论,只有经常坐的人才有真实感受。
作者: jinqiangyang    时间: 2018-10-8 16:47
ningyuan 发表于 2018-10-8 16:45
你这种随口乱扣帽子才是素质奇差无比

这种人不用理,国内城市莫不如此。
作者: jinqiangyang    时间: 2018-10-8 16:48
七星岗 发表于 2018-10-8 16:46
重庆土火多,正常,开车乱扔垃圾的,吃烟乱丢烟头的,多得很

成都也是一样,你在网上查,最怕的就是川A拍照
作者: exprof    时间: 2018-10-8 16:50
任何地方都有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极端自私自利的人!!比如,停车时不考虑旁边的车是否好进出,只顾自己拼命上车而不管车上的人是否能下来,只顾自己方便开车上单行道等。
不仅仅在重庆,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有。
这类人说白了是“人渣”,不值得去计较!!计较也没用!说不定还惹一身骚!比如被打一顿,甚至被杀了都有。

作者: 68543352    时间: 2018-10-8 16:52
再等二十年,素质差的会少一些,没有其他办法。
作者: 巴桥    时间: 2018-10-8 17:05
我就是鱼洞的,巴南好多农村的都挤入城市了,不得不说很多素质是不够,需要时间提高,有个过程。
作者: 两江风    时间: 2018-10-8 17:22
七星岗 发表于 2018-10-8 16:46
重庆土火多,正常,开车乱扔垃圾的,吃烟乱丢烟头的,多得很

你到四川各个二级城市去看看,听听,哪个不骂乌龟的川A牌照车?

作者: 两江风    时间: 2018-10-8 17:23
管理与引导应该加强。
当然,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缺教养的始终有那一群。
作者: ottawa-1    时间: 2018-10-8 17:33
地铁上下时间有限制,若下车的占了很多时间,上车的人基本上不了车。
作者: 喜欢鹏城    时间: 2018-10-8 18:02
一般情况下,深圳地铁上车的会等下车的先走几秒钟,如果下车的人超过10个,肯定侧面开始上人了。
作者: NYSB    时间: 2018-10-8 18:35
对于这种没有素质还嘴犟的,我一般都是这句话此后:“火葬场那么多人排队,没见你去挤、去插队。”
作者: 新约战士    时间: 2018-10-8 18:49
fightsanta 发表于 2018-10-8 16:44
重庆人素质奇差无比是事实

都没得容积率高来得恶劣
作者: arfrio    时间: 2018-10-8 19:11
还有大人带着上学小娃儿勇闯红灯的,屡次见到。学校老师不教,父母、爷爷奶奶也不教,说明重庆素质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 7.2--]_-31    时间: 2018-10-8 23:42
ningyuan 发表于 2018-10-8 16:36
不是本来就是中间出,两边进同时进行的,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地上不就是这么画的吗?

人多先下后上更有效率
作者: 五宝老腊肉    时间: 2018-10-9 10:25
经常看到中老年人随地吐痰。。。。。恼火得很。。。。。
作者: exprof    时间: 2018-10-9 10:47
巴桥 发表于 2018-10-8 17:05
我就是鱼洞的,巴南好多农村的都挤入城市了,不得不说很多素质是不够,需要时间提高,有个过程。


重庆主城区,除了渝中区,哪个区没有农村建制??尤其是巴南、渝北,拥有大量农村地区。就是渝中区,也集中了大量农民身份的人。
不是看不起农民,我本人也是农民出身。农民,现在要分类:
1、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习惯了农村生活,不需要太干净,不需要遵守那么多规矩(交通、市政等等)。原因很简单,农村地区,地广人少,而城市是人口密集。因此,他们进城之后,还存在磨合的问题。这个磨合期,他们不习惯(束手束脚!!),常住城区人的人也不习惯(认为他们脏乱差、不怎么守规矩)。这不是素质问题,这是生活习惯问题!!!!素质高低(即为人处事的好坏评估),不一定体现在文化水平上。一些博士毕业的人,不一定比农村人高。


2、目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越来越多!!!尽管他们可能还在高科技企业上班当白领!但是,他们的身份上,还是农民身份。这类人,常住城区,生活习惯上,应该爱干净一些,守规矩一些。

作者: tim    时间: 2018-10-9 11:40
原来重庆人坐轻轨是很守规矩的, 都是排队, 而且是年青人居多。 我记得还有外地人发帖表扬素质高。 后来就不行了, 据我观察特别是年纪大的人和新重庆人, 他们可能没得排队的习惯, 反正就往前面挤, 现在规矩已经坏了。
作者: fightsanta    时间: 2018-10-9 11:47
农村贱狗是文明城市的灾难,重庆区县的农村狗实在是太多了
作者: fightsanta    时间: 2018-10-9 11:49
重庆区县的农村狗,在主城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灯开车,地铁吃瓜子,乱插乱拱
作者: sch66    时间: 2018-10-9 11:53
arfrio 发表于 2018-10-8 19:11
还有大人带着上学小娃儿勇闯红灯的,屡次见到。学校老师不教,父母、爷爷奶奶也不教,说明重庆素质教育还有 ...

天朝任何城市的素质教育都差一大截
作者: sch66    时间: 2018-10-9 11:55
fightsanta 发表于 2018-10-9 11:49
重庆区县的农村狗,在主城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灯开车,地铁吃瓜子,乱插乱拱

怎么都比蓉县哈皮开车像穿花一样强一点吧?
作者: arfrio    时间: 2018-10-9 14:02
sch66 发表于 2018-10-9 11:53
天朝任何城市的素质教育都差一大截

社会风气浮躁,再加上三观扭曲,道德沦丧,中国人这些年实物财富是增加了不少,但反映精神财富的思维和行为却是有大幅后退。zxb,教育部,精神文明办,关工委这些衙门里面的人难道一天都忙于开会学习xx精神,而从来没有想过新时代背景下要做点切实提升国民素养的事情么?!
作者: tttttt    时间: 2018-10-9 14:53
自己亲身经历,重庆素质确实低,具体什么事情就不说了。可以看出码头文化,山头文化还是要改一改。
作者: jinqiangyang    时间: 2018-10-17 09:32
又是刚才,一号线大坪站小十字方向,我和另外一个年轻女性分局两侧都在等下车的人走完了再进,两个老太婆从中间直接往里面冲,不让车上的人下来。不管如何辩解,产业工人和拆迁农民数量过多,低素质是必须容忍相当长一段时间。
作者: jinqiangyang    时间: 2018-10-17 09:34
不知道那个王八蛋,把我这个帖子转移到了区县论坛,这是主城区发展的大事。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