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宜居宜业美丽丰都城 [打印本页]

作者: 未来的丰都区    时间: 2018-12-28 04:53
标题: 宜居宜业美丽丰都城
丰都峡南溪高铁桥
城在水中
宏声商业广场
美丽的丰都县城
有人把丰都老县城比作“弹丸之地”,是因为城市面积太小,市民生活在一个狭窄、拥挤的空间,用“夹缝中求生存”一词来比喻一点不为过。正是三峡工程的建设给了丰都举城南迁的大好机遇。
1984年,国家移民局把丰都县作为选址的试点县之一,并由中国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在四川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省地质局、省交通厅长航局、省建筑勘测设计院、涪陵区等部门抽调技术人员,从2月起,对丰都、万县等8个市县的城镇进行迁建选址。
2001年9月8日8时30分,旧县城人民广场,随着19响礼炮的轰鸣,建县1911年历史的丰都旧县城搬迁工作正式启动。10月1日前,有50多个部门的1000多名职工搬到新县城党政办公大楼上班。
2002年6月开始,移民搬迁形成高潮。大批搬家公司昼夜兼程搬家,旧县城至新县城之间,一路上车水马龙,一派紧张忙碌景象。仅一年时间,旧县城80%的移民顺利搬迁到新县城。接着开展三四期移民建房搬迁工作。
到2005年底,丰都旧县城全部居民实现了移民大搬迁。如今,丰都县城很漂亮,笔直宽广的大道,巍然屹立的楼宇,布局合理、格调高雅的城市设施,无不向我们展示着丰都新县城建设的大手笔。
县城搬迁后,我县不断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整洁宽敞的马路,横跨南北的桥梁,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园,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与之前相比形成了巨大反差,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大大改善。
丰都长江二桥于2010年动工兴建,2017年1月24日建成通车,是我县的重点交通项目,由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承建。该桥南起县城峡南溪,北接名山街道新城区,与县城迎宾大道、名山街道文化街相连,桥型结构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也是我县首座斜拉桥,全长2165米,其中主桥长1466米,是连接我县南北两岸的快捷通道。不仅方便了市民出行,还为市民跑步健身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医疗方面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有了更好的医疗环境人们的健康才更有保障,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特殊医院以外的最高等级医院。2015年12月,我县三甲医院动工修建。现在医院正在进行室内装修,预计明年10月将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届时,我县医疗水平将会大幅提升。
朝华文化公园位于王家渡中心区,园内设有旱冰场、景观道、叠水景观、观景亭、儿童游乐园和“芙蓉、雪松、海棠、红叶李、梅花、桃花、名木古树”七个园林观赏区,以及休闲长廊。其中草坪为6万平方米,园内植物有200余种。
每天朝华公园最热闹的时候要数下午和夜晚,下午,不少老年人围在一起,有的在拉二胡,有的在弹电子琴,中间还有人在领唱,十分热闹。继续往下走,来到中间的空坝,看到不少小朋友在一起追逐嬉戏,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到了晚上,朝华公园大门以及园内的几个地方就成了跳坝坝舞的圣地,大家都跟着音乐的节奏舞蹈。
搬迁后,生活在新县城的市民,不仅是住房宽敞了,人均占有绿地面积增加了,更是享受蓝天白云,喝上了安全清洁的自来水,呼吸新鲜的空气,人与自然高度和谐,成为舒心舒身、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如今的丰都县城规模已达到15平方公里,人均住房面积比搬迁前增加了约20平方米。结合新农村、城市化建设,大力实施移民增收致富工程、青山绿水工程、移民素质提升工程、和谐库区建设工程,现在的丰都县城已经是一座功能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脱胎换骨的移民新城。
在朝花公园、滨江公园、迎宾大道公园等县城各个公园里,都分别有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晨练,散散步、打打太极拳、呼吸新鲜空气,这样安闲舒适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大家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既愉悦了身心,又可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
举城南迁后的新县城市民,对于饮食越来越注重健康营养,养生成为一种时尚。更多的人提倡合理膳食,营养搭配。绿色、生态、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成为人们消费首选。土鸡、土鸭、土蜂蜜,以及粮食喂养的生猪更是受到青睐。种种生活上的改变,都能体现出搬迁后市民宜居宜业的美好现实。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