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重庆中药水平集中贴(医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重庆分所//重庆/四川中药研究机构) [打印本页]

作者: 广州在吃    时间: 2023-6-11 08:57
标题: 重庆中药水平集中贴(医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重庆分所//重庆/四川中药研究机构)
本帖最后由 广州在吃 于 2023-6-11 09:29 编辑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重庆分所: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始建于1937年,是国内唯一成建制专业从事中药材栽培研究的公益类科研单位。建有我国最早的药用植物园,设有设中药资源、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中药材生产质量控制、药用动物、药用菌研究中心等9个专业研究室。保存有300余种药用植物,收藏有30余万份蜡叶标本和5000余份生药标本;有专业技术人员80余人。

研究所累计开展各类项目100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066篇,获得国家级成果奖4项(次)、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0项(次),拥有专利21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出版专著44部;发布植物新物种113个和多个新分布植物。在全国首创活麝取香等先进技术;成功进行了天麻、黄连等200余种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和林麝、梅花鹿等50余种药用动物养殖研究;取得了灵芝、茯苓等10余种药用菌生产育种的成熟技术。

研究所将按照******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和“四个面向”的指示要求,坚持“科研立所、人才兴所、文化强所、产业富所”,以中药资源和栽培为重点,药用菌类和动物为特色,质量控制和产品开发为保障,前端种子种苗做标准,中间药材栽培做服务,末端技术开发做产品,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三大领先”“五个一流”目标。
特色与优势:
1.历史悠久,积累丰富。建于1937年,开展了200余种中药材研究
2.学科齐全,人才结构合理。有9个研究室,其中资源、栽培学科特色突出。
3.研究所的地理及中药资源优势明显。研究所地处金佛山,有药用植物5000余种。
http://www.implad.ac.cn/mechanism.aspx?CateId=66

作者: 广州在吃    时间: 2023-6-11 09:13
本帖最后由 广州在吃 于 2023-6-11 09:28 编辑

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参与研制天府可乐,龟城的地奥心血康)于1997年一分为二,分别在重庆和龟城各自发展:
重庆部分更名为: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重庆的和龟城的两相比较,看来主要实力还是留在了重庆,重庆院的水平明显高于龟城院。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创建于1930年,前身为原国民********工业试验所,现为重庆市科技局直属副厅局级事业单位,是国内成立时间较早、规模较大、学科配套齐全、标本收藏最多的省级中药专业科研机构。经过90余年的积累、研究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专业科研机构。开发的中药复方提取新工艺——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在全国约60%的中药制药企业中推广应用。参与抗疟新药******的研究,提纯率达到95%。主参编《四川中药志》,《四川中药志》被誉为“当代本草纲目”。另挂有重庆市中药博物馆牌子、纽约世界植物标本馆万维网的网络成员馆。与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cd中医药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

全院设有中药生药、中药种植、中药化学、中药药理毒理、冬虫夏草、大健康创新等10个研究所(中心)
共计10个

享受**********特殊津贴专家4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生药学学科带头人1人、
中药鉴定学学术带头人3人,
担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1人,
入选国家新药评审专家1人、
国家保健食品评审专家4人、
国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审评专家1人、
国家GLP认证检查专家1人、
国家濒危物种委员会协审专家1人、
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和国家项目评审专家5人
共计22人

拥有中药鉴定学、中药生药学、中药化学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重庆分中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濒危药材繁育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庆市药物安全评价中心、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重庆市中药质量分析检测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化学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原料资源动态监测和信息服务体系等科技服务平台
共计11项


作者: 广州在吃    时间: 2023-6-11 09:26
龟城部分:1997年从重庆搬往龟城的部分与四川原有中医药机构一起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的前身是,包括国药研究在内的原国民****工商部****工业实验所,1930年在南京水西门成立。1937年11月,抗战烽火中内迁重庆,更名为重庆工业试验所。1956年,更名为重庆科学实验所,1957年、1958年先后更名为西南中药研究所、四川省中药研究所。1958-1961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中医中药研究所。1963-2006年,定名为四川省中药研究所,1987-1990年间,加挂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1984年,cd中医药研究院成立,1985年更名为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为全国六大中医药研究基地之一。1997年,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由重庆搬迁至cd。2006年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和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合并,成立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四川省中药研究所)。2007年,更名为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省中药研究所)。与西南医科大学等高校联合申报中医药硕士授位点3个。
蓝色部分是在南京和重庆阶段的历史,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的官网上只字不提,这就时重庆人很弱的地方!

中医药临床基础与文献信息研究所等7个业务所(中心)
共计7个

其中享受**********特殊津贴专家26人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7人
共计33人

代管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新药创制专委会
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重点平台
建成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四川基地
主持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
共计4项

作者: 金色阳光    时间: 2023-6-11 10:22
97年了都还在搬,如果97之前改成西南就好了,大概率就不搬了,所以名字还是相当重要,特别是一些排他性的
作者: 金色阳光    时间: 2023-6-11 10:22
本来有一段历史就叫西南
作者: 下江人    时间: 2023-6-11 19:10
科研转制问题,损失有点大,有些问题不是一改了之的。
作者: 山前有风    时间: 2023-6-11 22:42
金色阳光 发表于 2023-6-11 10:22
97年了都还在搬,如果97之前改成西南就好了,大概率就不搬了,所以名字还是相当重要,特别是一些排他性的

西南也好搬,成 都有把西南政法以前就有搬到龙泉驿的打算,据说地都选好了的。

作者: 灬S柒    时间: 2023-6-11 23:15
渝东北 巫溪这种 山多的地方 就有用武之地了 中医药原材料产业
作者: FBI023    时间: 2023-6-12 22:55
希望重庆中医药学院尽快升大学,进双一流。
作者: 山城巷777    时间: 2023-6-13 09:02
金色阳光 发表于 2023-6-11 10:22
97年了都还在搬,如果97之前改成西南就好了,大概率就不搬了,所以名字还是相当重要,特别是一些排他性的

不尽然
以乌龟的尿性
你叫西南药用植物研究所
它给你来一发三川植物研究所

西南大学的存在也没有
让川农消失啊


作者: 电话    时间: 2023-6-13 15:46
{:8_194:}{:8_194:}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