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虽然对自己很抠搜,但是中心城区,重庆遍地都是励志的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国姓爷    时间: 2023-8-31 18:07
标题: 虽然对自己很抠搜,但是中心城区,重庆遍地都是励志的故事。。
我住过两个比较老的居住区,亲身见证了几起中心城区新市民的励志故事,也许放眼全国,也就能如此厚爱,如此接近社 会 主 义。。。以下故事绝对真实
1.80年代建造的五十来个平方的单位福利房(无产权),大约10来年前,租户是个四川一个偏远农村来的40多岁中年男人,他的职业是小工零工,没得活儿做的时候顺便收点二手家电,跟老母亲一起生活(没仔细打听别人的隐私),老母亲很勤俭也经常捡些瓶瓶纸壳帮补家用。。因为房子旧,租金450,实际上这个价只是考虑这个房子需要有人看着。。。因为怎么还简简单单添置了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灶具的。。。
可能住了四年,那中年男人搬走了,后来听说,他在附近买了个小房子,彻底变成了中心城区新市民(南坪附近)!

2.靠近松树桥中学,有一套98年左右建成的单位集资房(实际上是商品房,单位统一购买了分给职工的),60多平方,二房
那里确实方便,09年左右搬走了(因为有了娃儿,住家显得太小了,所以被迫换房),空在那里出租,大约800-1000块一个月,连续租了五六年,五六波人,总是断断续续的,租户的特征很一致,都是四十来岁的夫妇,大多都是男的是下力的(建筑装修居多,那几年重庆建筑业比较火,女的要么就是超市的,要么就是商场或者帮馆子的。。),他们比较一致的就是不怎么爱惜房子,里面堆满了破东破西,看着房子被折腾的日益破旧,15年我40万把房子卖了,添了十来万在差不多的位置(接近我当时住家地方)买了个这个房子差不多大小的给老的住(刚好需要小朋友独立了。。)加上装修可能总共花了七十万(刚好赶在重庆大涨前三个月)。。后来这个房子能值100出头。。这是后话,那老房子来接盘的依旧是那租户群体,买老房子的是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两口子(一个很偏僻地方来的,记不得地方了,依稀好像是达州那边的),男的是装修工,女的是超市的,买房是为了住,并把娃儿接到重庆来读初中。。

3.在松树桥居住的时候,那时候纸媒体还比较流行,每天早上上班坐车习惯了总会买一份晨报来看,买晨报的原因还有个,上面地产广告特别多,那时候上班最大的动力就是攒钱,换房。。。。
卖报纸的其实就是在路口支起一个硬纸板,上面摆了些报纸,卖报纸的两口子男的是棒棒,但是他不是那种走街串巷的,自己有个板板车,守株待兔那种,那时候地摊经济什么的还是比较发达,所以他的活儿还是不少,女的看上去弱弱的,有点傻那种,所以他开始用纸板放在背篼上支了个报摊儿,当他去拉活儿的时候就是女的帮忙守。。。后来在旁边摆了水卖,再是几包烟。。(那时候有城管,城管来了报纸水烟什么的往背篼一装就背到楼道去藏起了。。。),以前经常光顾他的报摊儿,是因为我确实觉得两口子不容易。。
后来直到我卖房子了,很少去那边了,再后来听我家老太太讲,那棒棒在附近绸厂老家属区买房了,已经是重庆中心校区新市民了!前几年,绸厂整体拆迁。。。两口子,应该算是中心城区资产过百万的新市民了!
。。。。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重庆新市民,以及重庆常住人口。。。

另外我前些年遇到了俩85后新市民。。。他们租的是鲁能星城,再后来遇到了90后的年轻人,他们的购房需求是中高端住房。。。其实比我们这种老疙兜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反而更高。。。

他们都是励志的一群。。。但是,却真心值得反思。。。

然后有人又要说反思怪来了,哈哈哈。。。
作者: abd-8    时间: 2023-8-31 18:13
难得马这么多字,本身也是励志故事
作者: 国姓爷    时间: 2023-8-31 18:19
我所经历的户新市民,其中两户可能现在已经完全具备吃低保(我只是猜测,因为无固定职业收入),而且肯定也有低保保障!

重庆是个高尚的城市,正在源源不断地收留来自四面八方的偏远地区弱势群体,正在用中心城区低价值房产收容他们变成新市民,并从扣扣搜搜的城市建设投资里,抠些出来,高尚地以低保的形式救助他们。。。
我们正走在共富的路上,共享城市提给我们的优质资源,我们比起其他任何城市更包容!
重庆,是个有担当的城市,是一切弱势群体的避风港!
作者: 宁好    时间: 2023-8-31 18:48
然后好多人(包含自己)都在一切弱势群体里,找到我还不错的存在感。
作者: 灬S柒    时间: 2023-8-31 19:18
吸收一些弱势群体 然后来吃大锅饭么 重庆要当圣母小天使么 把中国其他城市抛弃的 一线城市提纯后不要的 都吸收过来 ?
作者: dragking    时间: 2023-8-31 19:34
很多农村进城务工的70后80后就是楼主列的第二类,
男的下力,搬运,建筑,装修等。
女的服务业,销售,家政等。

租几年房,钱挣够了,老县里家买房,或者重庆买便宜点的。
作者: 国姓爷    时间: 2023-8-31 20:08
dragking 发表于 2023-8-31 19:34
很多农村进城务工的70后80后就是楼主列的第二类,
男的下力,搬运,建筑,装修等。
女的服务业,销售,家 ...

看这个对比,达州的房价7000-8000(建面)
重庆中心城区的老小区7000左右,2000年左右的房子,花园新村一带的,8000左右建面的也很多。
那么稍微有脑子的,既然在重庆打工,为什么不买这种房子呢?
甚至更老的的还可能有机会等到拆迁。
即使米有被拆迁,买房落户后交15年养老,以后可以领退休金,年龄大了做不动了可以领低保,还可以享受远高于达州的社会资源。。。
作者: 形象代言人01    时间: 2023-8-31 20:12
重庆光是四川落户过来的新重庆人都接近400万,多数落户主城区,然后涪陵万州永川大足江津也有很多,还有一百多万的四川常驻人,加上四川在重庆的流动人口,帮四川分担了太多,
作者: 国姓爷    时间: 2023-8-31 20:24
形象代言人01 发表于 2023-8-31 20:12
重庆光是四川落户过来的新重庆人都接近400万,多数落户主城区,然后涪陵万州永川大足江津也有很多,还有一 ...

问题的关键是,大家一直觉得用低端房价可以抢人口,事实上抢来的人口更多是老龄化人口,弱势人口。。。

首先重庆天量的低价值房,根本不是年轻人的追求,但是又阻碍房地产升级。。。
由于低端房价格太低,没法参与对改善型住房的支持(卖了值不了几个钱。。)

重庆老房子低于改善型住房1/3价格,你让人怎么去改善和流动?
买新房首付都要三成,卖完的房款不够首付+装修。。。

重庆天量的低质低价房影响了房地产流动,是一个巨型毒瘤,正因为其流动性很差,导致低端人口加速沉淀。。老龄化加剧。。。

我觉得重庆中心城区天量的廉价房最终将导致中心城区变成西南地区低端弱势群体收容所,因为拆迁改造的可能性很小,加上房地产流动性萎缩,势必加速中心城区贫民化,老龄化。。

中心城区,高质量建设是不二选择!
作者: ilcq    时间: 2023-9-1 09:36
挺好的。城市发展肯定需要精英阶层,但是绝对离不开一般老百姓。
作者: 国姓爷    时间: 2023-9-1 10:06
ilcq 发表于 2023-9-1 09:36
挺好的。城市发展肯定需要精英阶层,但是绝对离不开一般老百姓。

大哥,那是准低保人群。。。
作者: owenking    时间: 2023-9-1 10:32
抖音都是人均月入十万,现实不过5000,无奈这就是生活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