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重庆就是应该做大城市体量 [打印本页]

作者: superhe    时间: 2024-3-29 18:22
标题: 重庆就是应该做大城市体量
本帖最后由 superhe 于 2024-3-29 18:35 编辑

    重庆就是应该做大城市体量。为什么呢?我用白话文来发表下我的肤浅看法:
    重庆为什么工资普遍偏低?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僧多粥少。
    重庆是一个有着3000万以上人口凝聚力的大城市(还不算外来人口),这些人如果不到不得已,是不会或者不愿意离开重庆的。但重庆连绵城市群并未形成,光靠现有主城核心区的体量,不足以消耗三千万级的城市人口。
    先不说工资高低,一部分人光就业都成困难,言外之意,可供老板选择的普通人群供大于求,在这样的处境下,想抬高身价要高工资比较困难,你不愿意干的事有人愿意干。
    举个例子,同样是服务员,重庆的服务员比外地发达地区甚至小城市的工资低:是重庆没人吃饭导致餐厅没生意吗?不是!是重庆店面租金太高导致老板开不出高工资吗?不是!是重庆消费太低导致老板没利润吗?也不是!最大的原因可能还是僧多粥少!
    为什么"高薪"人士的待遇也会被拉低呢?也是因为用人单位选择大,就好比你买东西,花同样多的钱可以买到两个次好的,一般情况下你不会愿意花买两个次好的的钱去买一个最好的。
  按理说,人多是好事,企业用人好选择,但,这样的情况下,导致中等人才不值钱,高等人才被拉低身价,最终留不住人才,没有好的人才环境,也就留不住那种不在乎钱只在乎人才品质的好的企业(此处把高端人才比着奢侈品),也会导致房子等大额消费市场乏力。
    试想,如果重庆城市体量做大,任何人的工作都有保底退路(最好是像外地发达地区一样,除了能满足本地基本需要,还具有外来人口容纳能力),在有退路的情况下就会有抬高身价的本钱,就会让整体薪资水平被拉高,有钱才能消费,有钱才有人才,有人才才有好企业,才能让城市不断壮大
作者: lurzn    时间: 2024-3-29 18:51
重庆主城区中心城区就该加大虹吸力度。不断扩大核心区域人口数量。以目前的主城22区承载力完全足以容下3000万人口的生活。这样也会良性促进更多企事业落子主城区域,有大需求就大促进轨道交通建设,拉高地产,商业以及消费。重庆的总量和人均数据都会更上一层
作者: 交通广播    时间: 2024-3-29 19:01
百度热力图一亮相就现原形。重庆市区的规模远远不是西安市区,cd市区,武汉市区的对手。爬都没学会,就像飞!重庆市区恰恰就是被区县反吸血,吸得最惨的一个城市。市区内工作工作不好找,人口人口不够多。完全就是一恶性循环!还在想着撒面面药给郊区县。这不是自寻死路么?你们自己可以去看看北上广和成 都。年轻人比例好大。!重庆一眼望去尽是些老头老太太。这样的实力拿啥子来发展重庆这座城市?很多区县的火车站去成 都的人比去重庆市区的人还多得多!这样搞还搞锤子啊?不重视重庆市区,重庆只有死路一条!
作者: 菩提山01    时间: 2024-3-29 19:10
交通广播 发表于 2024-3-29 19:01
百度热力图一亮相就现原形。重庆市区的规模远远不是西安市区,cd市区,武汉市区的对手。爬都没学会,就像飞 ...

不重视重庆中心城区,重庆只有死路一条!
————————
说的没错
作者: lurzn    时间: 2024-3-29 19:41
交通广播 发表于 2024-3-29 19:01
百度热力图一亮相就现原形。重庆市区的规模远远不是西安市区,cd市区,武汉市区的对手。爬都没学会,就像飞 ...

还是劝你一句,走出边陲盆地多用眼睛看看世界,少看看网络和P图。。
作者: zhshml    时间: 2024-3-29 20:04
交通广播 发表于 2024-3-29 19:01
百度热力图一亮相就现原形。重庆市区的规模远远不是西安市区,cd市区,武汉市区的对手。爬都没学会,就像飞 ...

你可没有看到四川区县到重庆的人有好多,热力图啥子都来了。
作者: superhe    时间: 2024-3-29 20:05
有几个逻辑需要梳理一下:
1、重庆目前的就业环境是因为重庆城里人少了吗?不是,实际是因为城里人口相对多了,多到超出现有就业容量了
2、重庆现有就业环境是因为重庆城里老年人多了吗?不是,老年人属于消费群体,不与年轻人竞争工作岗位
3、重庆目前的就业环境是因为重庆城里年轻人少了吗?不是。相反,是因为年轻人多到超出目前的就业容量了。
4、如果重庆城里人口规模远小于其他很多城市,且年轻人比例又少的话,以现在重庆的城市体量,就不应该出现较其他城市就业困难。如果城市规模不小、就业竞争人口又少,就业还相比困难,只能说明就业容量较其他城市少几个量级?是吗?显然不是。
5、简单分析:重庆就业容量较其他城市多还是少,不确定,但不可能少几个量级。主要原因是就业容量与就业需求量不匹配,作为有3000万铁杆粉丝的超大城市人口体量太多了,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少了。减少人口不现实,也不是城市的发展方向;增加就业岗位才是解决问题的方向。扩容城市可工作面积、增加企业数量、提高可提供工作岗位密度、扶持大量的中小型企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3000万消费者优选本地产品消费、增加实体店相比网店的竞争力、鼓励本地网店、本地产品对外销售、......
作者: 放牛班的春天3    时间: 2024-3-29 20:08
现在又是人多好办事儿咯
作者: superhe    时间: 2024-3-29 20:55
    网购是内地消费市场的一大毒瘤。
    不否认,网购对时代的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对于内地市场而言是一颗毒瘤。
    拥有3000万人的人口大市,在传统的消费规则下这将是令人羡慕的巨大市场,但在网购游戏规则下这个优势荡然无存。这个消费对应的幕后生产门店和销售门店可能全都在外地。目前实际的格局可能是:本地人去外地参与产品生产、在外地消费、在外地交税、再把在外地生产的产品卖回来供给自己的亲人或者相亲。同样是参与工作生产产品来买给相亲,在本地工作就称为上班、去外地工作就称为打工。
    外地网店干趴了本地实体店。试想如果国人全都通过网购的方式去国外消费,国家不会引起重视吗?首先,国家是要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其次,如果国外产品太便宜,法律会告他倾销,总之,不会让本地消费者白白为外地创造价值来牺牲本地利益。
    当前时代,是网络时代,只能尽可能引导大家支持家乡消费,但做不到强制消费。但可以争取消费品在消费地纳税。另外,应该优化本地产业结构:一方面培育一些有竞争力的本地网店,另一方面,优化一些能与沿海现有优势产品错峰竞争的产业集群,三一方面,在现有优势产业基础上深挖延伸产业链,......
作者: 三妻口    时间: 2024-3-29 21:22
简单,楼主赶紧回去加强运动,把你老婆肚子先搞大,人人都这样,重庆也就搞大了。
作者: superhe    时间: 2024-3-29 21:23
关于个人所得税退税的一点想法:
个人所得税退税,可以根据国家或者地方的实际需求,来让退税者在相对宽松的一些选项中选择一些定向消费冲抵项目。这样更利于国家通过宏观调控一定程度上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有利于一些爱心人士有目的性地支持国家或者家乡建设。
作者: superhe    时间: 2024-3-29 21:24
三妻口 发表于 2024-3-29 21:22
简单,楼主赶紧回去加强运动,把你老婆肚子先搞大,人人都这样,重庆也就搞大了。

你妈有毛病吗?建议版主管下这种垃圾
作者: 重庆美    时间: 2024-3-29 21:39
superhe 发表于 2024-3-29 20:05
有几个逻辑需要梳理一下:
1、重庆目前的就业环境是因为重庆城里人少了吗?不是,实际是因为城里人口相对 ...

这个说法比较有道理

作者: 三妻口    时间: 2024-3-30 00:52
superhe 发表于 2024-3-29 21:24
你妈有毛病吗?建议版主管下这种垃圾

道理简单朴实,垃圾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要不你不要产生,每天把它吃回去。

作者: 金牛俯首    时间: 2024-3-30 01:49
别的不好说,就体量前二十名的我国大城市,重庆的平均学历绝对是最低的,没有之一。这也是收入不高的重要原因。
作者: 无所谓111    时间: 2024-3-30 02:32
菩提山01 发表于 2024-3-29 19:10
不重视重庆中心城区,重庆只有死路一条!
————————
说的没错

核心九区是重庆城市的承载体、门面、窗口,再不壮大,城市会越来越拉跨

作者: superhe    时间: 2024-3-30 08:32
本帖最后由 superhe 于 2024-3-30 08:57 编辑

    再来梳理几个逻辑
    1、重庆目前的就业环境主要是因为就业者自己的学历远低于其他城市吗?不是!因为同样学历同样能力的同一人,到其他发达高薪城市会相对好找工作、普遍能获得较高的薪酬。一个发达的城市,既要容得下普通层次民众、也要留得住高层次人才才行
    2、重庆目前的就业环境主要原因是因为重庆城区体量太大了吗?不是!相反,是因为重庆城区体量相对还小了。北、上、广、深甚至cd等参考城市,无一例外不是周边有具有受自己绝对辐射的连绵城市群,有纵深非常长的产业链,在北、上、广、深等地办事,你会发现在半天驱车范围内,能把你要找的所有资源找完、能把你要办的所有事情办完,这种方便程度,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类比个人而言,就是城里生活与农村生活的区别,城里对个人吸引力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协调的资源多,大事小事可以在半天车程范围内全部搞完。
    3、重庆目前的就业环境主要是因为核心城区没完全把资源用在自己身上吗?不全是!重庆作为大城市大农村的基本格局,已形成近三十年,重庆中心城区对周边区县是有历史责任的。不光重庆中心城区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需要对周边区县进行一定支持,几千公里以外的其他城市也对重庆周边区县进行了支持,自己都不支持的地方,不要指望别人会支持。中心城区支持出来的是自己的腹地,其他城市支持出来的可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自己可支配收入少不能归咎于因为自己花钱买了社保,自己买的社保终究是服务于自己的,公司买的部分才是"打水漂",自己都主动要求不买社保,不要指望公司全部给你包办了。不过,重庆是应该在自己的紧密腹地范围内投入,而不是八万平方公里广撒网,类比,个人买两百年后自己享受不到的社保意义不大。
    4、重庆作为老牌的大城市、拥有超三千万人的人口腹地,为什么发展质量在全国表现得不算突出?时过境迁,时代规则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是网络时代、万物互联时代,要大爆发必须要大量培育"1+1>2、四两拨千斤、隔山打牛"的效应,所以,建立密切往来的连绵城市群相当重要,针对重庆多山的特色,山脉之间要多修隧道和高等级公路,甚至可以拿出填海的魄力在山上必要地方炸出缺口,偏远顾及不上的部分地区作为备用资源暂停大开发。重庆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力度,让自己的大小产品走出去,不要被目前的网络社会法则带偏(只知道引进来、不知道走出去)。重庆目前的这种多中心城市格局,在共产主义时代是很合适的,但在目前这个资源不算丰富的时代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多中心简单拼凑起不到1+1>2的效应,反而会让各区域人口流动性不强,很多爆发都是在流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各区域应该合理布局、各施其能、互相扶持,发挥资源共享、互补效应,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各日常生活区、公共交通等可以做到基本平等、但大型社会资源、工作环境、重点项目等真没必要盲目最求你有我也要有
    5、案例。渝北作为重庆目前GDP最高的区,地盘面积广大、享有重庆最好的政策、还享有相应的对口支援,才培养了最高的GDP,但相对外地部分动辄一平方公里产生几百上千亿GDP、房价每平米超十万、大量年薪几十上百万人群的地区还任重道远,不是一下集中火力就制造得出来的,要薅周边的羊毛也得有方法、有薅处才行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