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再见,山城 [打印本页]

作者: 80666    时间: 2024-4-11 08:41
标题: 再见,山城
本帖最后由 80666 于 2024-4-11 08:42 编辑

       在重庆从事新闻工作满五年后,我即将离开山城归国,踏入工作新阶段。这五年间,不仅亲历三年冠病疫情,还曾见证疫情前后一年整座城市相当显著的变化。
       2019年抵渝工作的同一天,习 也来到重庆视察扶贫工作。这个巧合,让初来乍到的我马上投入工作。
       中 共最高层来渝视察,为后半段的扶贫攻坚作出“两不愁三保障”的关键部署,进一步明确绩效指标,也让重庆完成自1997年脱离四川省成为直辖市的主要任务:让三峡库区实现脱贫。
       五年来,重庆一直努力打通生产要素流动的“任督二脉”,不断凿山修桥搭路,优化高铁网络,克服交通闭塞的挑战,让人印象深刻。目前从主城到三峡库区,已不再需要我初到时的六七小时车程;在穿山跨江的郑渝高铁2022年开通后,目前到奉节白帝城、长江三峡入口的瞿塘峡夔门,只需不到两小时。
       因山地道路狭小、出行需过桥跨江,重庆持续是中国第一“堵城”,但这里近年不断建设开通新的轨道线路,目前多达13条,去年底总运营里程已超过520公里。地铁覆盖面越来越广,无疑成为在重庆穿山渡江的首选交通工具。
       随着全中国建筑规模最大的重庆东站将与渝湘高铁明年同步建成投入使用,以及选址主城西南璧山区的第二机场获中国民航局批复,山城交通预计将进一步优化。
       这几年民众普遍告诉我,前****黄奇帆在2010年代前后主政,是山城发展最快也最好的阶段,不仅开辟中欧班列,让国际笔记本巨头落地壮大产业,还让房价在中国房地产暴涨的年代持续平稳,为重庆后来十多年的发展和开放奠定基础。
       作为新加坡和中国第三个合作项目的中新重庆项目2015年底落地后,山城的物流通道不断优化,八年多来不仅打造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衔接,促进运输、贸易、金融、数据等方面的互联互通,为供应链注入韧性,也让山城被世界看见,让外来事物更容易入渝。
       记得初到重庆,山城外来餐饮并不丰富,咖啡文化不流行。差不多到疫情中段,重庆人对外来事物的接受度明显越来越高,从更多喝茶、吃火锅,也开始喝咖啡、吃西餐,国外菜系及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在主城各处开业。
疫情期间民众无法出国,更多商家把国外体验带到重庆复制,紫薇路、北仓等年轻人集聚的餐饮文创街区兴盛起来。
       这几年,重庆的城市绿化也明显提升,两江四岸(长江和嘉陵江的南北岸)步道和山城步道数量陡增,为民众提供更多休闲空间。城市晚上灯火璀璨,但光源污染也较严重,让人感到有些眼花缭乱。
       面对全球暖化,重庆面临旱灾和洪涝的威胁不断加剧。2020年8月重庆遭遇40年来最大洪峰过境主城;两年后的夏天还面临异常严重的干旱山火,限电导致疫情下的经济活动进一步受创。今年春季提早入夏,两江水位特别低,露出异常炎热的夏天才会出现的大片消落带。
       政 治方面,邓恢林在原市 委书 记陈敏尔时代落马,但邓恢林的主要问题源于孙力军团伙案,不妨碍重庆在陈 敏尔前年底交棒袁 家军时,基本走出薄王孙的政 治阴影。
       经济方面,重庆领导层过去一年持续开展新重庆建设,地区GDP首次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5576亿新元),但原本不宽裕的地方财政经疫情三年负债累累,为山城持续促增长增加挑战。
       袁主政的重庆,目前主要以建设渝蓉经济圈为抓手,通过改革国企、盘活国资,集中精力争政策,吸引浙商和央企大举入渝投资,希望开源并改善生产就业,加快产业转型步伐。
       重庆自2018年在抖音上走红,成为非常火爆的网红城市。尽管在疫情初期和末期两度受创,但去年以来旅游热度持续走高,今年清明假期主城各大旅游点人满为患。
       不过,人流量不等于消费量。重庆两个现象持续突出,一个是商铺更迭率比较快,另一个是民众工资普遍不高且基本停涨。只有当内卷及同质化严重现象受到遏制、生产要素不再过度进行削价战、产品服务有更高价值,稳收入、可持续消费才更可能实现。
       中 共最 高层据传可能近期再度来渝,视察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成果。中新项目明年迎来10周年,目前也迈入新的摸索阶段。
       每当看到2019年下半年落成的重庆来福士矗立朝天门,都会让人感受到山城推动开放的决心。尽管外部环境持续困难,开放之路崎岖,但希望再见时,山城对外开放的大门继续越开越大,进一步在各方面与外界接轨。相信这座超大城市未来发展的前景和空间,仍然宽广巨大。



作者: wangking    时间: 2024-4-11 08:50

作者: 国姓爷    时间: 2024-4-11 09:18
写的有些贴切,但是有几点不认同,比如餐饮的不丰富,
可能是作者初来乍到没有找到而已,西餐咖啡 外国菜一直也不少!这几年新增了很多么??没怎么觉得!
作者: ilcq    时间: 2024-4-11 09:20
说的挺好的
作者: 菩提山01    时间: 2024-4-11 09:27
国姓爷 发表于 2024-4-11 09:18
写的有些贴切,但是有几点不认同,比如餐饮的不丰富,
可能是作者初来乍到没有找到而已,西餐咖啡 外国菜 ...

重庆主要是核心地段,主流商圈火锅店,串串店比例过高,其实核心地段可以控制限制火锅店比例,增加其他菜系比重,普通地段可以让民间自由发挥
作者: 放牛班的春天3    时间: 2024-4-11 09:28
不同的视角看问题
作者: gzcq    时间: 2024-4-11 09:42
新加坡视角=香蕉人视角。重庆毕竟是中新合作主要地域,好话多少要讲一讲,但鸡蛋里挑骨头也不能不做,否则不能迎合新加坡国内的亲西方思想,不能维护香蕉人的优越感,不能吸引中国富豪到新加坡移民。
作者: gzcq    时间: 2024-4-11 09:46
新加坡想抢的是香港的生态位,想骑在中国的肩膀上赚轻松钱,这也应该算是新加坡的ZZ正确吧。
作者: 烛音    时间: 2024-4-11 10:04
还算相对客观。
对于房价,只有cd这类城市才觉得房价高是好事情。
作者: shrb    时间: 2024-4-11 10:18
王纬温:再见,山城
https://www.zaobao.com/news/china/story20240411-3362734
作者: 驰风    时间: 2024-4-11 10:24
说得有些道理 房价高低各述己见
作者: 渔城烟雨    时间: 2024-4-11 10:24
********驻渝记者吧
作者: 菩提山01    时间: 2024-4-11 11:14
烛音 发表于 2024-4-11 10:04
还算相对客观。
对于房价,只有cd这类城市才觉得房价高是好事情。

商品房的价格低很了留不住资金,经济活力弱,不全是好事。房价这玩意有点像国家的国防投入,过高过低都要坏事,跟当地总体经济实力相匹配才是合理的。
至于很多人关心的穷人和底层的居住权,还是应该通过ZF保障房公租房来解决,入住条件要严格监管,对搞寻租和作假的严厉打击,重罚。
过刻意压制商品房的价格来迎合满足穷人居住需求,打破了正常的市场经济循环,增大财政和债务压力,还会把中产驱赶走,其实对城市发展不利,最终无力一直满足穷人的就业和生存需求,穷人仍然抱怨不已,讨不到好。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4-4-11 12:24
gzcq 发表于 2024-4-11 09:42
新加坡视角=香蕉人视角。重庆毕竟是中新合作主要地域,好话多少要讲一讲,但鸡蛋里挑骨头也不能不做,否则 ...

客观和实质就是这样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4-4-11 12:27
菩提山01 发表于 2024-4-11 11:14
商品房的价格低很了留不住资金,经济活力弱,不全是好事。房价这玩意有点像国家的国防投入,过高过低都要 ...

是的,中产的利益才是一二线城市的稳定器、基本盘,甚至可叫根本。



作者: 金色阳光    时间: 2024-4-11 13:04
林间飞雨 发表于 2024-4-11 12:27
是的,中产的利益才是一二线城市的稳定器、基本盘,甚至可叫根本。

正确,确实是这样
作者: 国姓爷    时间: 2024-4-11 13:14
菩提山01 发表于 2024-4-11 11:14
商品房的价格低很了留不住资金,经济活力弱,不全是好事。房价这玩意有点像国家的国防投入,过高过低都要 ...

是的,地方错过了通过房产融资的好时机!!!
可惜了,重庆太不注重这种真金白银的现金流了!

作者: JDJB    时间: 2024-4-11 16:50
发展需要资金,希望今年的土地拍卖能有好的收入。
作者: 大鱼摆摆    时间: 2024-4-11 17:02
兼收并入发展经济动力。
作者: 一品芝麻官    时间: 2024-4-11 17:22

作者: 菩提山01    时间: 2024-4-11 17:51
JDJB 发表于 2024-4-11 16:50
发展需要资金,希望今年的土地拍卖能有好的收入。

不可能了,楼市触底企稳都还早,这把楼市休克疗法玩大了,希望上上下下都能吸取教训吧。
作者: 冰冷的水    时间: 2024-4-11 18:52
期待下一任驻重庆记者
作者: wxiaole    时间: 2024-4-11 19:39
中新居然都10年了,看看这些人能端出什么成果哦
作者: DFS000    时间: 2024-4-11 22:29
说的都是事实!
作者: 菩提山01    时间: 2024-4-11 23:55
wxiaole 发表于 2024-4-11 19:39
中新居然都10年了,看看这些人能端出什么成果哦

还是要搞个实体园区,不然很难有起色
作者: 浴火重生    时间: 2024-4-12 02:11
烛音 发表于 2024-4-11 10:04
还算相对客观。
对于房价,只有cd这类城市才觉得房价高是好事情。

不仅仅是房价,重庆过去天量推地和高密建筑实在是特立独行,但这种特立独行带来的后果几十年都无法改变,试错成本太高!

作者: 菩提山01    时间: 2024-4-12 08:19
浴火重生 发表于 2024-4-12 02:11
不仅仅是房价,重庆过去天量推地和高密建筑实在是特立独行,但这种特立独行带来的后果几十年都无法改变, ...

根本不是试错,其实就是用粗放式低品质野蛮开发来给自己有限的任期刷KPI数据,哪管之后谁来擦屁股
作者: 菩提山01    时间: 2024-4-12 08:34
wxiaole 发表于 2024-4-11 19:39
中新居然都10年了,看看这些人能端出什么成果哦

没有看得见的实体园区,工作成效很难眼见为实的量化,还能指望那几爷子玩出什么花来,顶着名头拿奖金补助混混太平日子滋润的很。你没发现最近原先独立运作的中新项目团队都被撤并了吗?估计老大也意识到一些问题了。重庆最大的问题始终是吏治问题,1997年之后城乡统筹大量乡镇gy一夜之间连升三级并交流进入主城把持要害部门,并把一些习惯带回来传染发扬光大,影响要很多年来消化
作者: 菩提山01    时间: 2024-4-12 08:40
wxiaole 发表于 2024-4-11 19:39
中新居然都10年了,看看这些人能端出什么成果哦

一号如果今年过来,检查内陆开放建设情况,其中工作一个重点估计就是中新项目,到时候搞不好有点小尴尬,我个人预计上面开检查后,中新项目要加入实体园区内容,否则这玩意被玩成空了吹,不仅老外那边懵逼,我们这边老大们脸上也没光
作者: 菩提山01    时间: 2024-4-12 08:42
这个记者已经很努力的想写点近五年重庆的成绩和进步了,特别是关于中新合作项目方面的,但是。。。。。搞得我都有点心疼他了
作者: 菩提山01    时间: 2024-4-12 08:44
过去五年包含了三年疫情大流行,考虑到这个因素,这个记者勉强可以小小安慰一下不那么尴尬
作者: 菩提山01    时间: 2024-4-12 08:48
这几年民众普遍告诉我,前****黄奇帆在2010年代前后主政,是山城发展最快也最好的阶段,不仅开辟中欧班列,让国际笔记本巨头落地壮大产业,还让房价在中国房地产暴涨的年代持续平稳,为重庆后来十多年的发展和开放奠定基础。
作者: 菩提山01    时间: 2024-4-12 08:51
这几年民众普遍告诉我,前****黄奇帆在2010年代前后主政,是山城发展最快也最好的阶段,不仅开辟中欧班列,让国际笔记本巨头落地壮大产业,还让房价在中国房地产暴涨的年代持续平稳,为重庆后来十多年的发展和开放奠定基础。—————————————这个记者也是挺含蓄的,有些现象,有些事他不方便挑明,只能说是重庆老百姓是这样告诉他的,其实外地人都看的清清楚楚,但重庆的老百姓啊。。。。但说啥好呢。
作者: dragking    时间: 2024-4-12 08:52
还让房价在中国房地产暴涨的年代持续平稳


这个意思是持续平稳,涨幅没其他地方大。
作者: 菩提山01    时间: 2024-4-12 09:01
dragking 发表于 2024-4-12 08:52
还让房价在中国房地产暴涨的年代持续平稳



这个持续平稳其实就是重庆土著没有资产护栏被收割了,还大声喝彩,毕竟重庆进城门槛降的很低,只要乡村进城没有结束,就一直源源不断的有新人喝彩,旧人知道被坑了也不好发作,因为不符合ZZ正确,要么认栽,要么及时止损。
作者: 驰风    时间: 2024-4-12 10:20
新加坡记者惜别重庆
作者: 雾满两江    时间: 2024-4-12 10:25
菩提山01 发表于 2024-4-12 09:01
这个持续平稳其实就是重庆土著没有资产护栏被收割了,还大声喝彩,毕竟重庆进城门槛降的很低,只要乡村进 ...

有的自批土著实际就是工人二代,拿着低门票上车就开始嫌车门关晚了收不了高价票,合并剥削不了别人就是没给这些土货装护栏,别人就不该上车?哈哈,有些哈耿直太有意思了。


作者: 菩提山01    时间: 2024-4-12 10:28
雾满两江 发表于 2024-4-12 10:25
有的自批土著实际就是工人二代,拿着低门票上车就开始嫌车门关晚了收不了高价票,合并剥削不了别人就是没 ...

我没说错吧,重庆人思维没救
作者: 菩提山01    时间: 2024-4-12 10:31
雾满两江 发表于 2024-4-12 10:25
有的自批土著实际就是工人二代,拿着低门票上车就开始嫌车门关晚了收不了高价票,合并剥削不了别人就是没 ...

本来自己就是个被收割的草根,居然担心自己剥削了别人,论哈耿直还是你厉害。
作者: 菩提山01    时间: 2024-4-12 10:32
雾满两江 发表于 2024-4-12 10:25
有的自批土著实际就是工人二代,拿着低门票上车就开始嫌车门关晚了收不了高价票,合并剥削不了别人就是没 ...

你这种人是不是觉得所有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都是不需要成本的?圣母玛利亚
作者: 菩提山01    时间: 2024-4-12 10:39
雾满两江 发表于 2024-4-12 10:25
有的自批土著实际就是工人二代,拿着低门票上车就开始嫌车门关晚了收不了高价票,合并剥削不了别人就是没 ...

合并剥削不了别人就是没给这些土货装护栏,别人就不该上车?
————————
上车迟了就非要倒车回来接自己?如果只是住,那么多公租房保障房还空着,怎么不去申请?看不上?那说明还不是真的刚需,不是真正刚需凭啥要求随时倒车回来接你,吃不完要不完的人要不要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吼出来?
作者: saym0re    时间: 2024-4-12 12:34
希望你宣传一下重庆铁路、航空发展的滞后和被打压的事实。
作者: 雾满两江    时间: 2024-4-12 13:15
本帖最后由 雾满两江 于 2024-4-12 13:18 编辑
菩提山01 发表于 2024-4-12 10:39
合并剥削不了别人就是没给这些土货装护栏,别人就不该上车?
————————
上车迟了就非要倒车回来 ...

任你怎么叫唤,你这种当年的小资产阶级靠生产资料剥削的寄生行为在现在换了个名叫“极致精致利己主义者”,做白日梦也改变不了重庆的城市政策和数十万套的公租主房和法拍事实。
合理剥削,说得多理直气壮,时代带给你的,你为何不去投资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呢,21年那么高怎么不卖呢?
所以土货自已没眼光怪政策。

这种人,论坛还不少,天天叫唤又无可奈何,所以保持好心态,你我上车时都是既得利益者,换改善也是既得利益者,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4-4-12 14:01
阶层已经固化,各自心里明白,这个不用争了。

都围绕如何宣传重庆、维护重庆利益这个重庆人永恒的主题和中心
作者: 西门重庆    时间: 2024-4-12 16:02
四月下旬来渝
作者: 菩提山01    时间: 2024-4-12 22:30
雾满两江 发表于 2024-4-12 13:15
任你怎么叫唤,你这种当年的小资产阶级靠生产资料剥削的寄生行为在现在换了个名叫“极致精致利己主义者” ...

你为何不去投资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呢
—————————
我就是早年去深圳买过房,才为重庆这边一些论调感到莫名其妙,被卖了还帮数钱那种,重庆工厂土著比深圳上海的土著要命贱些?
还有就是你以为重庆这种长期刻意压低价格,一边享受二线城市的基础设施配套,一边享受三四线城市的进城门槛没有一点代价索?
重庆玩了这么多年,债务有多严重不用多说吧,再一个重庆现在还在接受国家的税收优惠和外省对口支援来兜底。
按目前的大环境,国家和兄弟省份也很困难,以后万一别个也无力继续重庆兜底了怎么搞?那时候重庆拿什么来继续供养那些一直没有吃到城市化红利没有任何资产积累,只是浑浑噩噩吃火锅唱歌吹夸夸混了十几年的进城底层?你可以跟你口中的所谓小资产阶级耍耍嘴皮子,但那些这些年来家里无任何资产积累的人在没有收入和现金流的时候可不会跟你讲道理,更不会再去津津乐道以前的低房价赞歌。
作者: cqxiongqi    时间: 2024-4-13 09:39
菩提山01 发表于 2024-4-12 08:40
一号如果今年过来,检查内陆开放建设情况,其中工作一个重点估计就是中新项目,到时候搞不好有点小尴尬, ...

中新合作无实体园区,太空洞乏力。
作者: lili6188    时间: 2024-4-13 15:27
cd的做地产的,觉得当地的支付能力也就2-3万,现在有点过了,反而不利于行业,不过听说不敢往下调,估计缺乏其他资金来源。新加坡想代替香港,不可能,香港最重要的是资本没有被管制,是内外资本集散流转地,坡区想代替它,内地资方是不会配合的。
作者: 菩提山01    时间: 2024-4-13 16:12
lili6188 发表于 2024-4-13 15:27
cd的做地产的,觉得当地的支付能力也就2-3万,现在有点过了,反而不利于行业,不过听说不敢往下调,估计缺 ...

一套房都没有只能完全拿现金上的当地土著有几个呢?绝大部分土著通过房改和拆迁,本身就有房,那边也不像比咱这边新房情结那么重,旧房子保值能力还算马马虎虎,卖旧换新压力很大吗?

至于在当地没有任何根基的外地人去那边买房,确实有压力,但那边进城政策貌似一直都是嫌贫爱富,也从来不欢迎穷人过多的涌入城市。被挡在外面也谈不上压力大。
说实话,无底线的压低进城门槛放过多没有足够的谋生能力的穷人进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是爱他们,除非你能对放进来的这些穷人一直负责到底,兜底到死,照顾他们一生周全。否则半途突然兜不住底了反而是害了他们,他们如果不被放进来享受奶头乐消磨了时光,转身去东部沿海也许有更好的发展成长机会,然后部分人再回来还能回馈家乡。
作者: superhe    时间: 2024-4-13 23:24
本帖最后由 superhe 于 2024-4-14 00:42 编辑

查阅了下重庆最近十几年的数据,2010年左右,重庆主城9区总常住人口不到750万,其中,主城一些区的城市化率当年只有百分之六七十,也就是说,2010年的时候,重庆主城的城区常住人口可能只有600多万,现在重庆主城9区的城市化率都接近100%,最新常住人口是1050万左右,相当于重庆主城区里这十几年增加了四百多万人,城区人口增长率达70%左右(注意:是指中心城区,不是像有的城市那样增加了行政区域范围以后增加的人口),相当于短时间内增加的400多万人和原有的600多万人抢饭碗。不知道这十几年中心城区有没有增加70%左右的工作岗位?这会不会也是引起近些年重庆工资低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再往前推的话,2000年左右,重庆主城9区常住总人口530多万人,当时各区城镇化率普遍百分之六七十,也就是说,2000年左右的时候重庆主城9区的城区常住人口可能也就300多万,直辖初期的那十年重庆主城区增加了一倍的城区常住人口。近二十多年主城9区城区常住人口翻了近两翻。
记得2000年左右,重庆城里工资一般几百到2000元不等,当时我是1500左右,还算当时的正常中上水平,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还有好多人说工资3000元,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再对比下上海,2000年常住人口1600万,2010年常住人口2300万,2023年常住人口近2500晚,显然,上海2000年前人口底子比较厚,近几十年人口增长还算合适,人口增加的速度和近几十年的城市发展速度比较匹配,不会形成大量人口在一个锅里抢饭碗的局面
作者: mywj618    时间: 2024-4-15 20:07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