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华为拗不过长安
[打印本页]
作者:
cincin
时间:
2024-5-13 14:55
标题:
华为拗不过长安
2023年11月27日,重庆长安汽车(SZ:000625)发布《投资合作备忘录》称:华为拟组建一家新公司,主营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长安汽车拟投资该目标公司(持股不超过40%)并开展战略合作。最终交易文件将于2024年5月25日前签订。
2024年初,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公开场合对华为智选模式问出三个“是否”——是否符合产业规律?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要求?是否保障用户根本利益?
看来长安汽车不打算选择余承东最爱的“华为智选“模式。
2023年,长安汽车营收1513亿,同比增长24.8%;扣非净利润37.8亿,同比增长16.2%。
2024年Q1,长安汽车营收370亿,同比增长7.1%;扣非净利润仅1.1亿,同比下降91.8%。
长安汽车形势有喜有忧,虽有几分不情愿,依然积极推进与华为的合作。
长安汽车从微型汽车及发动机的生产、销售起家。1995年销量达6.6万辆(均价3.6万元),市占率全国第一。
2002年,长安汽车销量达27万辆(涵盖微型厢式货车、奥拓、羚羊等车型)。居上汽、一汽、东风之后,排名第四。其中,微型厢式货车销量达15.2万辆,均价3.9万元;奥拓轿车销量4.88万辆,均价3.8万元。尽管档次不高,但净利润率不算低,单车净利润约3000元。
2003年,长安汽车销量达41万辆,仍居全国第四,其中:南京长安、河北长安销量合计占中国微型客车/货车市场的三分之一。
2004年,长安汽车登陆A股,募集资金约11亿。
长安汽车旗下有长安启源、长安引力、长安凯程、深蓝、阿维塔五大自主品牌。
2021年Q3,自主品牌销量为38.5万辆,占总销量的72%;其中新能源车3.4万辆,占自主品牌销量的8.9%;
2022年Q3,自主品牌销量42.3万辆,占总销量的76%;其中新能源车7.1万辆,占自主品牌销量的16.9%;
2023年全年,自主品牌总销量达210万辆,总销量的82.2%:其中新能源车销量47.4万辆,占自主品牌销量的22.6%。
2024年Q1,自主品牌销量58.9万辆,占总销量的85%;其中新能源车12.9万辆,占自主品牌销量的21.9%。
新能源转型初见成效,但落后于大盘——2024年4月,中国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已达40%;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更是达到53.6%。
1)阿维塔难言成功
2017年,长安与蔚来达成战略合作,2018年长安蔚来正式成立合资公司。
随后几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2021年合资公司更名为阿维塔科技。引入宁德时代,签约华为,确立了“CHN”模式(长安、华为、宁德)。
2023年,阿维塔销量不到3万辆,距10万辆的销量目标相差甚远。全年营收56.4亿、净亏损36.9亿(2022年净亏损20.2亿)。按权益法,长安汽车确认投资亏损15.8亿。
2023年,长安汽车售出47.4万辆新能源车,阿维塔占比不到6%。销量不理想,亏损未收窄,阿维塔难言成功。但在2023年,长安汽车向阿维塔追加投资12.3亿。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斥资13.3亿增持深蓝汽车,股比达到51%。2023年2月1日至年末,深蓝汽车营收达258.8亿,约为阿维塔的4.6倍。
长安汽车一面保持与华为合作的诚意与耐心,一面全力培养自己的品牌,特别是深蓝。
2)相互迁就
2024年1月16日,华为斥资10亿注册成立“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引望智能”)。
华为拟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包括核心技术、人员)注入新公司,同时承诺“不从事与目标公司业务范围相竞争的业务”。
智能汽车不是华为的“主航道业务”且“闭环”无望,剥离意味着不再为其烧钱。新公司必须自负盈亏、自己找米下锅。
2024年4月24日,华为汽车BU独立后首次亮相,发布名为“华为乾崑”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新公司最重要的股东也是战略合作伙伴是长安汽车。根据双方在2023年11月25日签署的《合作备忘录》,长安汽车及其关联方股权上限为40%。
长安汽车2016年达到的高度,十倍于江淮、小康的历史最高纪录,连比亚迪都要到2024年才有可能打破。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长安汽车是根正苗红的央企,华为选择长安汽车为主要合作伙伴,搭建合资公司非常理性。
2024年5月6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双方正就关键条款进行进一步协商”,预计不晚于8月31日签订最终交易文件(较原计划推迟三个月)。
众所周知,华为智能汽车BU与车企有上、中、下三种合作模式:上策是智选车模式,赛力斯、江淮、奇瑞等与华为深度合作;中策是HI模式,唯有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采用;下策是零部件供应商模式。
但是,长安汽车只接受中策,即HI模式,华为必须迁就。因为,成立引望智能是华为汽车业务的胜负手,但却不是长安的。
据余承东透露,赛力斯、江淮、北汽、奇瑞均收到参股邀请。东风、一汽也是潜在投资者。但上述车企至今没有确投资意向。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4-5-13 15:00
选华为什么模式、甚至不选华为的任何模式,都是车企自己完全的权利,华为肯定没有强制安排模式的权力。标题其实是误导。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4-5-13 15:03
华为无论智选车模式还是HI模式,越少的话,对重庆问界和重庆长安都是好事,进而对重庆就是好事
作者:
盛夏的梧桐
时间:
2024-5-13 15:04
赛力斯选择了智选就可以了,长安,肯定还是有点放不下,毕竟是官。官被民管,有点不舒服。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4-5-13 15:04
华为智选车模式其实搞多了,最多两家足够,一家主打SUV,一家主动轿车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4-5-13 15:06
MPV、硬派越野这类小众车型应该完全放弃
作者:
86457015
时间:
2024-5-13 19:11
华为在重庆有核心资产吗
作者:
jackingtom
时间:
2024-5-13 19:36
合资算了,取名为华安汽车
作者:
cqpsp
时间:
2024-5-13 20:50
华为屁眼有点大 搞tm这么多合作企业!!还是很锤子.....华为对重庆就是牙刷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4-5-13 21:47
86457015 发表于 2024-5-13 19:11
华为在重庆有核心资产吗
两种模式都是轻资产,主打技术和配件
作者:
光扬2014
时间:
2024-5-13 22:00
华为靠站在中国汽车创新产业巨人重庆肩膀上成功。跟其他城市汽车产业合作都不会成功。离开重庆他系统锤子都不是!快点总部搬过来,按照市场经济来,不然只有垮杆。只有这样才是合作双赢
作者:
半句多
时间:
2024-5-13 22:32
支持长安,华为对重庆太不用友好了
作者:
mywj618
时间:
2024-5-14 16:37
。。
作者:
JDJB
时间:
2024-5-14 16:41
TMD中国特色,都喜欢做大而且,然后一起来血拼。
作者:
JDJB
时间:
2024-5-14 16:42
华为小米之流就是典型的恶企。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4-5-14 20:13
JDJB 发表于 2024-5-14 16:42
华为小米之流就是典型的恶企。
懂了,还是你的特教车是善企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