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为什么国家多次促进扩大内需、但内循环始终无法形成? [打印本页]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3-25 13:27
标题: 为什么国家多次促进扩大内需、但内循环始终无法形成?
本帖最后由 林间飞雨 于 2025-3-25 13:44 编辑

为什么国家多次促进扩大内需、但内循环始终无法形成?

国家既有多次的宣传明示和倡议,也有多次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

但流通端即使旺盛一下,研发和产业制造端始终受益不大,未形成普遍性、可持续性的受益,薪资和就业卷的状态,也没有根本性的改变,重庆该是低薪人群占大头还是照旧。

这说明,国家想方设法想形成的内循环闭环,一直没有成功形成。国家扩大内需的很多投入,其实没有流向国内研发和产业制造实体,也就无法改善就业和普遍低薪的状况,更何况内陆的重庆了。国家扩大内需的投入,其实是通过很多外国高价品牌商品为载体,流出了中国、流向了海外,流到了海外的研发、产业制造端,维持了他们的高就业和高薪。或通过设立在中国的独资或控股企业,利用股权分配机制,将利润合法流到了海外股权所有者。

这样的话,中国以内需、内循环为主题的经济,怎么可能形成,深处内陆、做买办不占优势的重庆,更是会雪上加霜。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3-25 13:31
本帖最后由 林间飞雨 于 2025-3-25 14:04 编辑

这是中国泛经济领域(包括了就业、薪资)难以回避的问题,如果中国的内循环不能成为主体、外循环为无足轻重的附体,中国人在求学、就业、企业经营方面的卷,将一直延续下去。
而重庆将是中国内需、内循环无法形成闭环的经济重灾区。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3-25 13:32
如何才能让中国的内循环、内需成为主体呢?
作者: 还是举棋不定    时间: 2025-3-25 14:03
试试借钱给大家消费的时候,不收利息,也许会有大惊喜。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3-25 14:05
还是举棋不定 发表于 2025-3-25 14:03
试试借钱给大家消费的时候,不收利息,也许会有大惊喜。

呵呵,看来你没有仔细看我的主贴。


作者: 还是举棋不定    时间: 2025-3-25 14:08
林间飞雨 发表于 2025-3-25 14:05
呵呵,看来你没有仔细看我的主贴。

的确没看,我只是站在我的角度想到哪里说哪里,等哈慢慢来看看你的大作。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3-25 14:19
还是举棋不定 发表于 2025-3-25 14:08
的确没看,我只是站在我的角度想到哪里说哪里,等哈慢慢来看看你的大作。

不是大作,写的是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角度。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3-25 14:38
观点:

只要国家不明示推动中国消费者主购国产品牌商品、不学习美欧禁售国产可替代的外国大宗商品。

中国的内循环就永远无法形成、中国普遍性的企业经营艰难就永远无法改变、中国人的就业和薪资状况就会永远差,就业和薪资差,消费和购买力的信心就自然永远弱。

重庆企业和重庆人的状况,同理。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3-25 14:48
本帖最后由 林间飞雨 于 2025-3-25 14:50 编辑

要知道:

中国内循环闭环形成的受益者,才会轮得到重庆、重庆企业和重庆人。

而在外循环占比太大的中国经济下,内陆以重庆为首的海量城市、企业和民众,都是最大的受害者。


作者: zy198233    时间: 2025-3-25 14:57
既要保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又要打通内循环的任督二脉。看起来美好,实际上困难重重。你允许人家进来公平竞争,人家闭关锁国。吃亏的是谁?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3-25 14:58
zy198233 发表于 2025-3-25 14:57
既要保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又要打通内循环的任督二脉。看起来美好,实际上困难重重。你允许人家进来公平竞争 ...



显而易见!

而且这种状况,内陆的城市最吃亏。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3-25 15:36
当国际科技、经济格局已经巨变,特别是由于美欧日极限化的禁售限售中国产品后,全球化已死,自由的国际贸易已死的现在,内需内循环,是中国和重庆经济唯一的正道、王道。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3-25 15:38
本帖最后由 林间飞雨 于 2025-3-25 19:14 编辑

也就是说,实现中国经济扩内需、早日形成内循环为经济主体,已是确定的目标,毫无争议的必要。

现在只是讨论自何早日达成这个目标的方式方法。
作者: 率直    时间: 2025-3-25 21:10
不解决养老和医疗后顾之忧问题,就不可能让人们大胆花钱。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3-26 11:40
率直 发表于 2025-3-25 21:10
不解决养老和医疗后顾之忧问题,就不可能让人们大胆花钱。

养老和医疗等后顾之忧,得靠雄厚的各地方政 府财力,中国各地方政 府的财力哪里来?

天上掉下来?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3-26 11:46
本帖最后由 林间飞雨 于 2025-3-26 11:49 编辑

事实是,各地方地方政 府的财力,不外乎主要如下:

1、当地各类企业上缴的税收。

2、当地高收入人群缴纳的个税。

3,当地的土地收入。

——归根到底,当地各类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了该地的财力如何

也就是说,重庆人消费时如果不尽量真金白银支持重庆企业,等于在削减重庆的财力。这就是本帖根本点。

作者: 不知道取什么    时间: 2025-3-26 12:36
要谈内循环,首先得说说我对一带一路的认知,我觉得一带一路的就是通过基础建设把钱分给沿线地区的豪强,然沿线地区的豪强赚到钱了,就愿意打开当地市场,让工业产品进去,这就是和平崛起嘛,不和平崛起就是把对方打服后,强迫对方打开市场。那理解重庆,就是要把重庆理解成一个地区,或者理解成一小国家(这里是比喻)。
重庆的工业产品无论是从长江还是出发,倾销到长江沿岸地区,还是向西去中亚,又或者倾销到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或者东南亚,南亚地区等,都得先打开市场吧。问题是咋打开市场?
历史上白人有坚船利炮就可以向这片地区倾销****,那重庆得工业产品出不去是不是因为没有自己得武装力量,并且这种力量还要降维打击才行。历史上清朝的统治者就是军事上干不过白人,被迫打开市场。
当然重庆是没有自己得武装力量得,更别提形成降维打击的武装力量了。
所以重庆虽然把自己的工业产品造出来了,但是还要通过贸易通道,卖到其它地区,当然重庆都没有能力控制贸易通道,和打开其它地区 市场的武装力量。
所以重庆只能依附于朝廷,....哎,不想写了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