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忆往昔峥嵘岁月 —— 致敬渝蓉笔电招商大战中书写山城传奇的无名英雄 [打印本页]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5-4-16 11:34
标题: 忆往昔峥嵘岁月 —— 致敬渝蓉笔电招商大战中书写山城传奇的无名英雄
忆往昔峥嵘岁月 —— 致敬渝蓉笔电招商大战中书写山城传奇的无名英雄在 2025 年的重庆,全球每两台笔记本电脑中,便有一台烙着 “重庆造” 的印记。电子信息产业已强势超越汽车产业,稳稳地成为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回溯重庆电子信息产业的逆袭征程,有一个群体的名字,总能触动人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让人为之动容,那便是重庆笔记本电脑招商团队。他们凭借非凡的智慧与满腔的热血,在渝蓉产业大战的激烈角逐中突出重围,成功为山城铸就了一座屹立于世界产业之林的巍峨丰碑。
一、破局之战:从 “天方夜谭” 迈向 “全球第一”2008 年,金融危机如汹涌的海啸般席卷全球,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创。彼时,重庆,这座长期以来依靠汽摩产业 “一业独大” 的城市,面临着经济急剧下滑的严峻风险。在那个时期,笔记本电脑产业几乎全部集中于我国沿海地区,“在内陆发展笔记本电脑产业” 这一想法,被外界视作荒诞不经的天方夜谭。
然而,以沐华平为核心的招商团队,却带着无畏的 “狼性” 毅然投身于这场艰难的战局。他们将目光精准地锁定在全球 IT 巨头惠普身上,并运用独具匠心的 “五步工作法”,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从敏锐地 “嗅探” 全球产业发展的动态趋势,到主动为惠普精心撰写极具前瞻性与可行性的报告;从****黄奇帆亲自带队,不远万里奔赴美国惠普总部进行艰难的谈判,再到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承诺 “本地配套率达 80% + 物流成本兜底”。最终,惠普高达 4000 万台的订单成功落地重庆。重庆凭借这股 “无中生有” 的非凡魄力,成功撕开了内陆加工贸易领域的第一道突破口。
二、渝蓉鏖战:与时间赛跑的产业生死较量惠普的成功落户仅仅是这场产业大战的开端,真正艰苦卓绝的硬仗,是与cd展开的激烈 “抢企大战”。在那个时期,渝蓉两地围绕台资代工巨头展开了一场贴身紧逼的激烈肉搏:
仁宝争夺战2010 年,全球第二大代工厂仁宝,带领数十家配套企业对川内多个地区进行考察。cd率先发力,以 “闪电签约” 的方式成功截胡仁宝。而重庆则凭借 “垂直整合产业链” 这一极具吸引力的承诺,成功留住了广达、英业达等行业巨头,展现出了强大的产业竞争力与应对策略。
物流破局战为了打破长期以来 “内陆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这一制约产业发展的魔咒,招商团队积极推动中欧班列(渝新欧)惊艳亮相。这条长达 11179 公里的铁路大通道,宛如一条钢铁巨龙,让 “重庆造” 产品能够一路畅行,直接抵达欧洲市场。与传统海运相比,物流时效大幅缩短,整整快了 40 天,极大地提升了重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配套攻坚战重庆从零起步,全力打造 “品牌 + 代工 + 配套” 的产业集群。在短短 3 年时间里,成功吸引了富士康、纬创等 120 余家零部件企业纷至沓来。本地配套率更是实现了惊人的飞跃,从最初的 0 迅速飙升至 80%,彻底终结了长期以来 “两头在外” 的产业发展困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产业战争中,重庆凭借着 “5 大品牌 + 6 大代工 + 800 家配套” 的超级产业集群优势,硬生生地从cd手中夺下了 “全球笔电之都” 的至高桂冠,书写了产业发展的传奇篇章。
三、信念如山:一群 “外乡人” 与一座城的深情奔赴在这支卓越的招商团队中,有着诸多令人钦佩的人物。有毅然放弃高薪工作的翻译黄琳茵,有全身心投入工作、“三过家门而不入” 的李斌,更有秉持着 “人的价值在于让城市变得更美” 这一崇高信条的沐华平。当惠普高层疑惑地发出 “****团队为何如此拼命” 的质问时,他们给出的答案简洁而有力,只有两个字 —— 信念。
正是凭借着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重庆实现了从 “招商洼地” 到 “产业磁场” 的华丽转身:
数据见证辉煌2015 年,重庆笔记本电脑产能成功突破 1 亿台大关;到了 2023 年,第四亿台 “重庆造” 惠普电脑顺利下线,重庆笔记本电脑在全球市场的份额高达 47.2%,展现出了强大的产业实力与市场竞争力。
经济擎天支柱在 2020 年汽车产业陷入低迷的艰难时期,电子信息产业挺身而出,以 7000 亿产值以及千亿美元的进出口额,为重庆经济发展撑起了半壁江山,成为推动城市经济稳健前行的中流砥柱。
创新永不止步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实现转型升级,从传统制造逐步迈向 “智能制造” 的新高度。惠普(重庆)研发中心、重庆大学联合实验室等相继落地,有力地推动了产业链向高端化方向持续跃迁,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四、致敬英雄:山城铭记于心时至今日,当我们悠然漫步在西永微电园,目睹流水线上精密的部件源源不断地汇聚,形成 “重庆智造” 的澎湃洪流;当我们乘坐中欧班列,穿越广袤的亚欧大陆,聆听 “重庆造” 产品与世界经济共振发出的激昂轰鸣 —— 在这一切辉煌成就的背后,是一群默默奉献的英雄,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改写了这座城市的命运轨迹。
他们并非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却对重庆满怀深情,视这里如同自己的故土;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人,却凭借专业的素养与卓越的能力,征服了世界产业巨头;他们不是诗人,却用自己脚踏实地的行动,谱写了一部最为壮丽的产业史诗。
感谢你们,重庆招商团队!是你们将 “不可能” 变为了现实,铸就了令人瞩目的 “中国奇迹”;是你们让山城的灯火,在全球产业链的浩瀚星空中熠熠生辉。在这座城市的经济血脉中,将永远奔腾流淌着属于你们的信念与无上荣光。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4-16 11:38
没有自主核心部件,不但是低附加值产业,而且最后还是一地鸡毛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5-4-16 11:40
成嘟这种不思进取的地方,看到重庆创新性的做大笔电产业链,即将腾飞的时候。
厚颜无耻的进行抄袭,贴身肉搏,不惜利用商业间*谍偷取资料,大放血式补贴,给重庆腾飞下绊子。
结果以笔电团队为首的重庆人,包括新重庆人,以血性干翻了成嘟阴人,成功的“无中生有”变出第二大产业,为重庆与成嘟拉开产业差距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5-4-16 11:44
大家还记得他们吗?
他们带来了惠普、广达、英业达、华硕等品牌商和代工商,带来了800家产业链企业,带来了芯屏器核,其中有京东方这种巨无霸(京东方特别喜欢成嘟这种卖血招商的地方,很多生产基地都放成嘟及周边),还带来了后续的OPPO、vivo、传音。
没有他们的贡献,我们还在吃汽车产业的老本。
但是这批人好像没有得到重用,基本寂寂无名了。
作者: 一品芝麻官 时间: 2025-4-16 11:53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4-16 12:18
本帖最后由 林间飞雨 于 2025-4-16 12:20 编辑
晃起烦自己都说要打造价值链曲线,结果对核心技术、核心部件这些价值链顶层的研发项目,从扶持本土原创到外面引进,都是空了吹,毫无建树。尽整些毫无科技含量、毫无高附加值、毫无价值品牌的打螺丝代工厂。
说明晃起烦自己也好、其团队成员也好,都是只能做最容易、最简单的低附加值产业的招商,而不能做高精尖价值环节项目的培育和引进。而高精尖价值环节项目,才是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直辖市最亟需的,也最显领 导和团队水平的。
作者: zdd68 时间: 2025-4-16 15:39
还是思路有缺陷!引进配套不应该当成难题,而是资源!当初引进富士康,是要求其带来配套企业。如果当时只要求富士康将苹果手机平板电脑放到重庆多好,根本不提配套企业。既然把惠普当资源,引进代工厂不是问题,如果把代工厂的订单当资源,一层层引进配套企业也不是问题。另外,为何不大胆提出新建上万公里渝新欧高铁?当时还没开工的兰渝铁路直接升级为350高铁多好的顺手嫁接?60年前的陈旧铁路吸引力明显不够!
作者: 盛夏的梧桐 时间: 2025-4-16 15:52
我认识核心团队的人,确实是,后来都散了。还有一个更是退出体制了。
以前听了不少龙门阵。
作者: zhshml 时间: 2025-4-16 15:55
沐大姐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沐!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5-4-16 16:11
人人都想高精尖产业,但是除了北上广深和杭州等城市,基本都是以打螺丝为主,附带一些特色高精尖产业。
笔电产业也带来了很多芯屏器核产业啊,没有笔电产业,京东方回来吗?
还有,虽然有的产业是高精尖,但是不一定能带来就业、税收和基础产业链,这种产业就是成嘟喜欢的吹嘘产业,比如磁悬浮飞机啊。
成嘟虽然有成飞、发动机公司,我个人觉得重要性不能和重庆的笔电企业比。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5-4-16 16:15
从战略上讲,笔电产业是产业链雁行转移的过程,从沿海到内陆转移,从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国家转移的过程。
重庆抓住了这次机会,但是由于成嘟的捣乱,还有后期排毒的影响,结果不是很理想。
如果重庆全面赢得笔电产业的胜利,重庆的半导体、芯片等产业也会随之而来,重庆在西南地区就遥遥领先了。
结果前有成嘟捣乱,后有政策延续性问题,再后有郑州等地的模仿,导致重庆电子产业没有全面腾飞,不过也赢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感谢笔电招商团队。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5-4-16 16:17
感慨啊,这么好的团队都散了,留下来,再造几个笔电式的产业链,重庆就稳赢了。
重庆的用人体制的确有问题,能人不用,用人不能。
裙带关系特别严重,和沿海一带差得有点远啊。
作者: 绵渝阆子 时间: 2025-4-16 16:18
这段故事肯定很精彩,我们也不要事后诸葛亮,毕竟每个人深陷“历史局限性”,为往日岁月强大付出喝彩,依旧为未来今天所做的努力呐喊!加油!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5-4-16 16:21
关键是团队最后直接散了,空余一声叹息,也没有听说团队中的骨干得到重用。
这种实干中检验过的干部,就应该得到重用啊。
刚才搜索了一下团队中的新闻报道的骨干人员,居然去开培训机构了,可惜、可悲、可叹。
作者: 浴火重生 时间: 2025-4-16 16:24
不能这样比,成飞、成发是有研究能力的,按现在20的地位,这个研究能力在国内是领先,然后成吹在胡吹一番更是不得了,,
成发虽然实际很拉垮,但也靠20保持和延续了,再加上成吹的忽悠能力,太行到手了,这不是一般机构能比的。
作者: kouprey 时间: 2025-4-16 16:42
林间飞雨 发表于 2025-4-16 11:38
没有自主核心部件,不但是低附加值产业,而且最后还是一地鸡毛
来来来,你为重庆做了多大贡献?拿着在这儿随意的贬低别人,你也确实贡献了得。
作者: zhshml 时间: 2025-4-16 16:49
20的核心技术在沈飞,来自乌克兰的专家团队~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5-4-16 17:14
笔电带来很多芯屏器核网企业,比如: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原来的配套企业南亚半导体;
康宁公司,美国外的第一条大猩猩玻璃产线,同时鑫景特玻配套华为;
京东方,二条线,投资850亿;京东方的上游企业,一大堆,都是高精尖的。
莱宝高科
瑞声科技
没有笔电,哪来这些产业链企业?
没有笔电,哪来后面的智能手机产业链?
没有笔电,重庆能够度过汽车产业调整的阵痛期?
作者: 重庆美 时间: 2025-4-16 17:58
1111111111111111
作者: fightsanta 时间: 2025-4-16 18:09
细无声123 发表于 2025-4-16 17:14
笔电带来很多芯屏器核网企业,比如: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原来的配套企业南亚半导体;
康宁公司,美国外 ...
最可惜的是不厚出事三星芯片旁落西安
作者: 驰风 时间: 2025-4-16 22:03
感谢致敬这些人
作者: 206 时间: 2025-4-17 08:59
二三十年前的深圳全是外资的天下,全是代工,现在的深圳呢
作者: zxj2500 时间: 2025-4-17 09:35
从一定意义上讲,笔电产业促进了璧山的全面发展和融城步伐,也加速了科学城板块的崛起!
作者: 新气象 时间: 2025-4-17 09:41
间接促进了渝新欧的进程,促进了重庆工业的发展,城市经济地位的提升
作者: 白日梦想家 时间: 2025-4-17 10:04
作为一个明辨是非的人,我要说句公道话,重庆的信息产业要感谢黄和相关团队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5-4-17 10:22
笔电至少为重庆的经济续命了,不然排毒几年,重庆就一蹶不振了。
故而,重庆的33618战略才有空间,而不是左支右绌。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4-17 10:26
外心人,你认为评论中国足球的人都必须比中国足球队员踢得更好才有资格评论?
我做了什么贡献,必须向你汇报、必须广而告之?
重庆目前高附加值软信研发产业的短板,是有目共睹,严重拖累重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你是睁眼瞎还是真眼瞎???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4-17 10:27
外心人除了恨中国和恨华为,完全都是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4-17 10:27
而恨中国的,恰恰和恨重庆的,是同一批人。
作者: 浴火重生 时间: 2025-4-18 01:49
你也许说得不错,但没用,成嘟一大帮吹手早就利用20把航空高地的人设树立起来了,而且有实际的干货效果,太行你知不知道?
你有什么办法让大家接受真相?
作者: 灬S柒 时间: 2025-4-18 04:09
笔电引进来就应该趁机借势打造自己的品牌
作者: 80666 时间: 2025-4-18 08:31
林老飘这人是有多坏?!从这个帖子可以看出,有的人说“林老飘只是蠢了点,但它是真爱重庆”的观点是有多么的可笑!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4-18 08:51
外心人,你之流最希望重庆只搞没有核心技术、没有自主品牌、不产出高附加值和提供高薪研发岗的打螺丝代工车间。
这恰恰是你的主子对中国、对重庆最想实现的目标。
——你对重庆有多坏,可想而知!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4-18 09:04
靠境外的16亿和1450续命、被外面深度洗脑的浆糊人,重庆对你来说不过是偶尔一个可有可无的聊资话题,而不是你专注、专心的中心思想。
作者: 山前有风 时间: 2025-4-18 10:03
如果把郑州这几年的外贸加到重庆身上,估计重庆GDP应该超过了深圳。这也是我一直心不平的一点。
作者: 山前有风 时间: 2025-4-18 10:08
代工也涉及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这些,本身也不简单。深圳富士康几平方公里几十万人,还是很有技术含量的。不然电子行业为什么代工厂做大做强的基本上只有台资?
作者: 渝州畅晚 时间: 2025-4-18 10:39
河南,前国2号工作过的地方,转移支付也是位居前列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4-18 14:09
提醒外心底垃,别在这里汪汪了。你正经为重庆着想而发言,我会支持,如果掺杂私心杂念,我随时会删除、不会手软。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5-4-18 15:21
如果前期成嘟不捣乱,后期不排毒,被西安和郑州强走项目。重庆的前途也非常可期。
都是可惜啊
作者: okwangqi 时间: 2025-4-18 17:22
重庆的笔电产业,来自不厚,最早惠普就是不厚谈的啊,惠普原来在大连有基地啊,所以要感谢也是感谢人家不厚吧。重庆笔电的招商人才不被重用也是可以理解的,谁不是在添上面啊。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5-4-21 11:05
不厚不是主因,主因是沿海产业在向内地和东南亚转移,重庆抓住了这次机会
重庆提出了全产业链招商的思路,打动了惠普。
但是成嘟来捣乱,重庆的笔电团队进行高效阻击战,
如果没有笔电团队,重庆要被成嘟这个龟孙子抢走好多业务。
也会造成重庆产业无法度过低迷期。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5-4-21 11:09
重庆笔电产业最要感谢的是-时任惠普中国公司董事长毛渝南(保密局局长毛人凤之子,1944年出生于重庆),是他力排众议坚持把位于长三角珠三角的笔电代工厂內迁到重庆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5-4-21 11:1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504742330d17ce7cf9e
欢迎大家看看这个视频,更能反映重庆当时的基本情况,笔电招商的精妙之处和笔电团队的艰难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