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笔电的阵痛急需找到下一个支柱产业来愈合 [打印本页]

作者: fightsanta    时间: 2025-8-18 10:42
标题: 笔电的阵痛急需找到下一个支柱产业来愈合
上半年工业利润不如厕都,进出口也落后厕都多年了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18 10:48
确实,单靠一个新能源车支柱产业,确实不能托起庞大的重庆人口所需的财税和优质就业
作者: pol88888    时间: 2025-8-18 10:48
英特尔这种bug来刷进出口数据,你能咋的?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5-8-18 10:53
笔电产业在外迁到东南亚等地方,要想办法解决外迁后产业的补位问题,

华硕的产能90%要外迁出中国。
作者: fightsanta    时间: 2025-8-18 10:55
想起五六年前一共七八万买的外星人和玩家国度游戏本 全都是重庆沙坪坝那边产的 如此盛景再也没有了
作者: 重庆美    时间: 2025-8-18 11:40
本帖最后由 重庆美 于 2025-8-18 11:55 编辑

需要大力宣贯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作者: lihao023    时间: 2025-8-18 11:43
重庆缺白酒、资源型企业这类企业挣利润
作者: 烛音    时间: 2025-8-18 11:43
和隔壁不要比进出口,比出口就好。
人家8700万人口,你比进口?
人家那个inter,一进一出,增加值没多少,进出口倒是刷了一个来回。
作者: 还是举棋不定    时间: 2025-8-18 11:49
lihao023 发表于 2025-8-18 11:43
重庆缺白酒、资源型企业这类企业挣利润

重庆油气还是有,不过现在这种模式,不晓得能留下好多利润?

作者: GNL    时间: 2025-8-18 11:51
五年前就应该找了,当时也不是没有机会,例如紫光本来计划用奇梦达技术到重庆生产DRAM,结果紫光遇到财务问题,重庆就被吓到了,看不清楚奇梦达技术的潜力,结果合肥一鼓作气把这条路走通了,诞生了长鑫存储。还不是怪自己没眼光。
作者: pol88888    时间: 2025-8-18 11:56
至于笔电也不要危言耸听,至少前段高附加值工序短时间是挪不走的
作者: 山前有风    时间: 2025-8-18 11:58
本帖最后由 山前有风 于 2025-8-18 12:45 编辑
细无声123 发表于 2025-8-18 10:53
笔电产业在外迁到东南亚等地方,要想办法解决外迁后产业的补位问题,

华硕的产能90%要外迁出中国。

我觉得还是跟属地某些区的原因有关,既然笔电是重庆支柱产业那也必然是该区的支柱产业,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区有成立工作专班或者专门的机构负责笔电产业的持续壮大吗?
据我所知,这个区这几年喜欢炒房,很多内环附近的工业园区都搬迁了,还不乏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虽然笔电产能有迁出国内的趋势,但是至少今年苏州在三联生活周刊弹冠相庆,说全球几台笔记本又有几台是苏州产了,多有意思的。

全球每三台笔记本电脑,有一台产自苏州;全球每铺设五公里的光纤,有将近一公里产自苏州;鼎盛时期,每三台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就有一台产自苏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小家电、光伏组件、工业机器人,等等,苏州制造在全球市场都占据重要地位。作为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后,苏州从发展乡镇企业到外向型经济,再到自主创新企业涌现,在一轮轮产业升级中总能抓住机会。如今,苏州是GDP最高的地级市,而且制造业的贡献率仍保持在以上,长期位居全国首位。今年,我们探访了亨通集团、信达生物、好孩子集团和科沃斯机器人,它们创业于不同年代,最终得以在各自领域发展起来。我们想从中探寻,苏州制造升级有什么方法论。”
[attach]1418899[/attach]


作者: 1122th    时间: 2025-8-18 12:06
cd的工业利润靠什么?饲料?
作者: 回归自我及许2多    时间: 2025-8-18 12:14
1122th 发表于 2025-8-18 12:06
cd的工业利润靠什么?饲料?

应该挪用川省总部的数据,水分肯定大的,比如那些酒厂之类的。水分少的都是省级数据,毕竟国家统计局调查队不是吃素的,但只到省级。至于省会地级市,省内数据东挪西补的,水含量肯定大
作者: 山前有风    时间: 2025-8-18 12:18
1122th 发表于 2025-8-18 12:06
cd的工业利润靠什么?饲料?

这种思维模式也是重庆笔电发展不好的原因,天天渝蓉经济圈就天天盯着成 都看,成 都又不发展工业,自然容易忘记重庆的笔电是从苏州等地挖过来的然后因为视野看不出盆地所以大意失荆州失去了笔电这个产业。

作者: zy198233    时间: 2025-8-18 12:38
1122th 发表于 2025-8-18 12:06
cd的工业利润靠什么?饲料?

龟公利润是可以调的,小规模的情况下把成本报低点利润就来了,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才是真金白银!
作者: 国姓爷    时间: 2025-8-18 13:02
1122th 发表于 2025-8-18 12:06
cd的工业利润靠什么?饲料?

活塞运动……
作者: 金牛俯首    时间: 2025-8-18 13:07
笔电产业是个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只是重庆自身无法掌握核心技术,包括国内都没有足够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所以只能代加工。给别人代加工,就意味着没有市场主动权。市场环境出现波动,影响就很大。归根结底还是科技太落后了。除了石油,煤,电,通讯等资源类工业,没有科技支撑的产业都是根基不牢固的产业。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18 13:29
pol88888 发表于 2025-8-18 11:56
至于笔电也不要危言耸听,至少前段高附加值工序短时间是挪不走的

笔电高附加值的,在于CPU\GPU,外加电源芯片和液晶屏,重庆最多在液晶屏上可能有些

作者: zhshml    时间: 2025-8-18 13:31
要像汽车一样,搞合资,然后学如何制造笔记本,然后自主品牌发展壮大!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18 13:40
长远看,中国只有华为的笔电潜力巨大,但愿重庆能逮住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18 13:41
本帖最后由 林间飞雨 于 2025-8-18 13:59 编辑

按米国对中国的仇恨、中国对米国的防范,中国笔电迟早是中国芯、中国操作系统等配置自主核心的为销量最大,这方面,大概率又只有华为能胜任。其他中国品牌都是软脚虾和扶不起的阿斗。
作者: 刚子1223    时间: 2025-8-18 13:42
zhshml 发表于 2025-8-18 13:31
要像汽车一样,搞合资,然后学如何制造笔记本,然后自主品牌发展壮大!

别人湾湾 做这个产业链从半个世纪前就谋划了 “政策引导+人才优势+国际代工需求+产业集群落地”从完整产业链还有迭代能力优势支持,打造自有品牌。。。。。,10年前本地又不是没谋划这个产业  后来嘛 就没后来了。  

现在产业衰落,转移是大环境


作者: 山前有风    时间: 2025-8-18 14:55
金牛俯首 发表于 2025-8-18 13:07
笔电产业是个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只是重庆自身无法掌握核心技术,包括国内都没有足够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所 ...

其实代工也是一个技术活,几十万人几十平方公里怎么组织,不比一个县城的治理难度小。笔电,这么久了,重庆的国企有研究过怎么代工吗?怎么组织代工呢?
中国很多家电品牌,早期也是靠代工国外品牌,然后积累经验技术逐步崛起的。我印象中,还没有例外。

台资代工企业还有反向收购品牌方品牌和技术的案例。这也可以当做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路径。

作者: 新气象    时间: 2025-8-18 14:55
如果哪一天汽车业饱和了,重庆支柱又靠什么?
作者: fightsanta    时间: 2025-8-18 15:00
新气象 发表于 2025-8-18 14:55
如果哪一天汽车业饱和了,重庆支柱又靠什么?

所以说没有垄断类央企 大区机构 垄断奢侈品产业 是很头痛的事
作者: arfrio    时间: 2025-8-18 15:13
林间飞雨 发表于 2025-8-18 13:40
长远看,中国只有华为的笔电潜力巨大,但愿重庆能逮住

华为的笔电、平板、白家电都是找人代工的,销量相当不错。随着华为品牌含金量的增加,其销量还会大幅提升。重庆市正腐(沙区正腐太弱鸡了,烂泥扶不上墙那种)应该尽最大努力把华为这些笔电、平板以及白家电都挖到重庆代工企业来生产啊!


作者: 雾满两江    时间: 2025-8-18 15:22
林间飞雨 发表于 2025-8-18 13:41
按米国对中国的仇恨、中国对米国的防范,中国笔电迟早是中国芯、中国操作系统等配置自主核心的为销量最大, ...

林底垃就不要出来丢人现眼了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18 15:55
雾满两江 发表于 2025-8-18 15:22
林底垃就不要出来丢人现眼了

只有你这样的外心人底垃散脑花,会认为米国对中国打心底友善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18 16:02
新气象 发表于 2025-8-18 14:55
如果哪一天汽车业饱和了,重庆支柱又靠什么?

目前重庆暂时无解。毕竟重庆经济支柱太单一,重量级支持产业,目前就这一个,而要培育另一个重量级支柱产业,没有十年、二十年以上的时间,是不容易的。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18 16:06
arfrio 发表于 2025-8-18 15:13
华为的笔电、平板、白家电都是找人代工的,销量相当不错。随着华为品牌含金量的增加,其销量还会大幅提升 ...

是的,就是这么回事!

作者: 刚子1223    时间: 2025-8-18 16:14
arfrio 发表于 2025-8-18 15:13
华为的笔电、平板、白家电都是找人代工的,销量相当不错。随着华为品牌含金量的增加,其销量还会大幅提升 ...

10多年前这么大的规划靠沙区办不成,自己想想是那个时代的事情嘛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18 16:17
刚子1223 发表于 2025-8-18 16:14
10多年前这么大的规划靠沙区办不成,自己想想是那个时代的事情嘛

话说回来,重庆各区县中,绝大部分财力匮乏,主要靠区县的力量办大事,其实非常难。毕竟重庆扁平化管理的体制,缺乏一个财力相对集中的地级市资金池。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18 16:22
本帖最后由 林间飞雨 于 2025-8-18 16:23 编辑

以每年重庆盛夏必上演的避暑经济为例,单靠郊区那弱小的财力和纯商业化运作,重庆各地区的避暑经济始终会差一个双赢的大硕果。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5-8-18 16:35
林间飞雨 发表于 2025-8-18 16:17
话说回来,重庆各区县中,绝大部分财力匮乏,主要靠区县的力量办大事,其实非常难。毕竟重庆扁平化管理的 ...

市级财政吃大锅饭,把主城区和区县拉成一样的待遇,

结果就成了主城区无财力,区县无动力;

合理的待遇是,主城区为100,市****保底区县60,剩下的40要自己去挣。目前的话,可以对区县待遇进行总额冻结,剩下的财力往主城区投,提高首位度。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18 16:44
细无声123 发表于 2025-8-18 16:35
市级财政吃大锅饭,把主城区和区县拉成一样的待遇,

结果就成了主城区无财力,区县无动力;

总的可以这样,但还是得有灵活的财政政策。根本的说,财力得跟着项目走。比如塞力斯的第三工厂,完全就是靠财政的资金建设并租给塞力斯使用的。

作者: yangguohuacq    时间: 2025-8-18 16:53
瓜娃子你们利润点在哪里?挖红苕唛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18 17:02
yangguohuacq 发表于 2025-8-18 16:53
瓜娃子你们利润点在哪里?挖红苕唛

好好说话。

你有高见,那你就说说在重庆能比肩新能源车产业的另一个重庆经济支柱产业,这是本帖目前谈论演进的重点和关键。

作者: 1986761340    时间: 2025-8-19 02:41
重庆zf停掉笔电产业的补贴,这才是重庆笔电企业最后搬迁的原因,你看看人家intel搬了吗?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19 12:41
1986761340 发表于 2025-8-19 02:41
重庆zf停掉笔电产业的补贴,这才是重庆笔电企业最后搬迁的原因,你看看人家intel搬了吗?

重庆那些散脑花外心人搅屎棍不是说重庆财力雄厚吗?怎么撤了补贴?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5-8-20 09:47
1986761340 发表于 2025-8-19 02:41
重庆zf停掉笔电产业的补贴,这才是重庆笔电企业最后搬迁的原因,你看看人家intel搬了吗?

还是因为米国的打压政策,因为是搬迁到东南亚为主,市****砸锅卖铁都是要保留下来的,虽然产业利润不高,但是产值大啊,就业拉动强啊。
作者: 盛夏的梧桐    时间: 2025-8-22 06:10
山前有风 发表于 2025-8-18 12:18
这种思维模式也是重庆笔电发展不好的原因,天天渝蓉经济圈就天天盯着成 都看,成 都又不发展工业,自然容 ...

黄搞来的笔电,后面的人来了又想搞点什么新的。
下面的人是人浮于事,重庆中层土货关猿又不是一天是这样的了。
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在意料之中。

作者: 金色阳光    时间: 2025-8-22 09:26
机器人产业可以作为重点
作者: 金色阳光    时间: 2025-8-22 09:27
还有就是生活必需品,日化,食品产业
作者: 细无声123    时间: 2025-8-22 14:31
盛夏的梧桐 发表于 2025-8-22 06:10
黄搞来的笔电,后面的人来了又想搞点什么新的。
下面的人是人浮于事,重庆中层土货关猿又不是一天是这样 ...

重庆中层土货,的确是说到点子上了,太多合并后,拉关系、拉帮派提升的了

现在据说都是yuan sir 亲自勾晋升名单。

作者: wodelt    时间: 2025-8-23 08:55
本帖最后由 wodelt 于 2025-8-23 08:56 编辑

笔电阵痛会过去,我市33618战略产业就是突围之道。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23 10:52
33618是这届的目标,能打造一个比肩重庆新能源车那那样的支柱产业?况且,下届来呢?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23 10:52
下届来,还是不是33618?
作者: 山前有风    时间: 2025-8-23 11:44
33618里面的电子信息制造也包括笔电、手机、集成电路这些。
作者: wodelt    时间: 2025-8-24 13:54
33618战略确实是这一届****提出,但它是依托于重庆产业基础和未来定位规划而制定的发展战略,具有内在可持续性。包括3个万亿级产业,3个五千亿级产业,6个千亿级产业,以及18个特色集群,内容丰富详实,是集大成之作。我市近年发展中产业部分亮点突出与此产业战略密切相关。
笔电目前困境的直接应对方法就两招,一个是拖、一个是换,“拖”就是继续拉拢品牌商延缓产业往外转移速度,提高转移门槛,如新建惠普研究中心等,但也就是权益之法,难挡大势。“换”主要就是引进浪潮这种新的终端制造商,但以目前国际国内、以及市内条件,难成大器。
要解决笔电之困对我市当下就是落实33618产业规划内容,做深做透,延链补链强链扩链,打造多元产业集群,营造产业共生生态,才能根本解决产业之忧,支撑起我市中心城市地位。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24 19:40
问题的关键是,目前重庆有哪个产业集群能看到能比肩重庆汽车产业链量级的希望?完全没有。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24 19:44
本帖最后由 林间飞雨 于 2025-8-24 19:47 编辑

另外,重庆想打造出任何一个万亿量级的产业链集群,至少得有1-2个大规模的该行业的研发机构,至少得有3个以上的百亿级投资项目,至少得有2个以上的全国叫得响的该领域的知名企业和品牌。。。以上这些,重庆除汽车产业集群的其它任何一个产业集群还差得远。

首先,1-2个大型同行业研发机构就遥遥无期。
作者: wodelt    时间: 2025-8-25 00:10
兄弟,现代产业是融合发展,不要割裂了一个个的看,就以新汽车来讲,这是个10万亿级的大产业,讲究四化,新能源化、网联化、智能化、轻量化,其中智能化和网联化对应新一代信息制造业,新能源化和轻量化对应新材料,而汽车、信息制造、新材料正是我市在打造的3大万亿级产业。我市科研水平与强市比确实较弱,这是遗憾的现实,但融合看这几大产业而言,我市科技水平并不弱,具体你可以搜索下相关资料。也可反向思考,如果这几个产业的科技、人才不强,新汽车这么复杂的系统,我市又怎么能抢到发展先机呢?
作者: 山前有风    时间: 2025-8-25 01:27
林间飞雨 发表于 2025-8-24 19:40
问题的关键是,目前重庆有哪个产业集群能看到能比肩重庆汽车产业链量级的希望?完全没有。

你想说房地产嘛,我帮你说了。

作者: 还是举棋不定    时间: 2025-8-25 07:37
当年老黄无中生有的笔电一条龙搞法,刚开始的时候悄无声息,其它地方也对此不屑一顾,以为就是一个简单来料加工。当慢慢把场合扯大,上下游配套企业都蜂拥而至了以后,其它地方才开始醒豁过来,但此时想追上重庆为时已晚。由此可见,有些事,在场面上去硬刚,和其它省市****见红去抢,其实地处西部的重庆没得好多拿得出手的优势,还是要有策略,要有非凡的思维,才能在疯狂内卷中找到突破点。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25 09:18
山前有风 发表于 2025-8-25 01:27
你想说房地产嘛,我帮你说了。

无知底垃,房地产需要1-2个大型研发机构???

现在谈支柱产业,除开地下有庞大矿产资源之外的城市,都是新兴科技产业,只有无知底垃才会以为房地产会是支柱产业。

无知底垃既然提到房地产,那我就教教你房地产对重庆人来说又什么?意味着重庆人辛辛苦苦靠实体经济获得的微薄财富,得有一个普遍化的保值载体,以对冲长周期、超低利息带来的储蓄减值,并且,重庆的房地产及房价稳定甚至向上,重庆修建天量基础设施的天量资金,才有一个重要来源。。。而中国其他十大城市,无论是四大一线城市,还是如苏州、震都、杭州、武汉、南京,无一不是这样。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25 09:23
还是举棋不定 发表于 2025-8-25 07:37
当年老黄无中生有的笔电一条龙搞法,刚开始的时候悄无声息,其它地方也对此不屑一顾,以为就是一个简单来料 ...

老黄的思维,和柳传及粗粮一样,就是永远不考虑核心技术,只知道组装,最大生产下低附加值的配件及外壳。要知道,笔电的核心技术和产业链(也是笔电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的部分),如CPU\GPU,内存条、显卡等核心部件,系统等核心软件,整机设计研发的研发中心。。。从那是到现在,重庆完全没有,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笔电利润和附加值最丰富的部分,重庆也长期不会有。

作者: 还是举棋不定    时间: 2025-8-25 09:41
林间飞雨 发表于 2025-8-25 09:23
老黄的思维,和柳传及粗粮一样,就是永远不考虑核心技术,只知道组装,最大生产下低附加值的配件及外壳。 ...

我也说过,这是其想在短暂任期内能及时见成效的办法。但总体来说,还是为当时的重庆经济做出了巨大的缓冲贡献。现在看,东盟复制这种低科技含量、规模化集团化的模式,应该不是难事。这里,我主要的意思是,要想有所突破,不能硬来,毕竟不是帝都魔都,重庆的决策人一定要有大智慧才行。不然大家都虎视眈眈,有个啥子项目一窝蜂都在抢,重庆有啥子实力去抢?当然,现在国家对各地内卷也在加大治理,原来那种各地脱了裤儿要项目的招式不太允许了,国家应该有通盘的考虑,我们应该在顶层战略引导下,找准自己的位置,去发现机会,不要看到哪样来钱,哪样科技含量高,就想去分一羮,很多时候是做无用功。

作者: 驰风    时间: 2025-8-25 10:10
现在是笔电中间体在支撑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25 10:11
重庆要做成另一个万亿级的支柱产业,除了选对行业产业方向而培育引进相应企业之外,关键的一点则是首先得培育引进该行业产业的大型研发机构,这是最有增加值、最有引领性和最核心的产业链中心,也可称为该产业的根。。。有了根,想再搬走和转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25 11:03
本帖最后由 林间飞雨 于 2025-8-25 11:07 编辑
还是举棋不定 发表于 2025-8-25 09:41
我也说过,这是其想在短暂任期内能及时见成效的办法。但总体来说,还是为当时的重庆经济做出了巨大的缓冲 ...

当然如果把哪些投在笔电上的免费土地和厂房设施用在培育和引进本地或外地的软信大厂研发机构方面,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现在重庆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果,将会是根本性的改变,而且,这类研发中心,才是产业发展的灵魂和根,有了灵魂和根,什么都不用怕了。

结果重庆呢?把最宝贵的产业土地用在了低附加值、低薪资就业的笔电组装业上,GDP和出口数据是亮眼了,但实际财政增收和就业高薪的两项推动,几乎为零。关键的是,这个庞大的低附加值、低薪、易转移的制造业,几乎锁死了重庆近二十年和未来几十年的产业结构,也奠定了外地优秀人才和高净值人群对重庆打螺丝之城的就业印象。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25 11:31
山前有风 发表于 2025-8-25 01:27
你想说房地产嘛,我帮你说了。

无知底垃,

我说过如果重庆房地产价格坚挺,对重庆市民的财富保值增值有益。

我说过如果重庆房地产价格坚挺,有利于重庆房地产交投活跃、财税增收。

我说过如果重庆房地产价格坚挺,有利于保持重庆地价坚挺,有利于维持土地财政的高收益,进入让重庆的庞大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天量资金,有了坚实的基础。

但我恰恰没有说过将房地产业打造成重庆的一个主要支柱产业,只有你这样的无知底垃,才会编故事、博同情。

作者: 山前有风    时间: 2025-8-25 11:46
林间飞雨 发表于 2025-8-25 11:31
无知底垃,

我说过如果重庆房地产价格坚挺,对重庆市民的财富保值增值有益。

我上次说在渝东南这些地方搞养老的时候,你说补贴给不起;我上次说产业重要的时候,你还删了我的贴。
这次几天,你就开始变卦了,都不知道你受了什么刺激。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5-8-25 11:52
山前有风 发表于 2025-8-25 11:46
我上次说在渝东南这些地方搞养老的时候,你说补贴给不起;我上次说产业重要的时候,你还删了我的贴。
这 ...

怎么,你的瞎鼓倒不能删除?你的无依据论点不能有理有据的反驳?

重庆市级财政很有钱?还有钱补贴你老家的养老产业?哈哈哈,等重庆的土地财政再拉胯点,你想要的补贴就有了!

作者: wodelt    时间: 2025-8-26 02:30
我市财政水平是大家不用怀疑的穷,不能走单靠补贴发展产业的歪路。当年笔电产业是非成败现在看都有,不过也皆是过往了,从有功的一面来说,当年伴随笔电发展起来的芯屏器核网,为我市打下了信息技术制造业基础,为抢占新汽车等新兴产业机遇提供了前提条件。华润微的芯,京东方的屏等已经应用在我市造汽车中。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