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12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再游黑山谷【游记】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10-1 23: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本帖最后由 月渡渝州 于 2014-10-1 23:49 编辑



渝黔分界桥


渝黔大裂谷


黑山谷景色



          再游黑山谷

    文/大地de书签

    黑山谷一直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挂在我心里头。十年前去过一次,选择的游览路线是从北门往南门方向而行。这次,选择的路线则是从南门往北门而行的相反方向。
    整整落了一天大雨后的第二日,再去了一趟黑山谷。车爬行在黑山盘山公路上,滚滚云团,连绵在似近非近,似远非远的山峦间,甚是壮观。情不自禁掏出手机,透过车窗拍下“黑山云海”来。此刻,太阳高悬在头顶之上,进入黑山倒也凉爽几分。
    叠翠阁入口处,遥望一峰,高耸入云,其势甚陡,在其斜面上,突兀一柱,壮如天子之帽,故为“石皇帽”。在此乗坐景区电瓶车或者步行,至进入景区中心地带栈道。沿溪水边栈道蜿蜒而行,便身在“骆驼西行”的美景之中。隔河而望,壁立的一座山,其顶部数峰依次排列成活灵活现的骆驼头,骆驼峰,而整体的山体则是骆驼身。因其骆驼头朝西,尾在东,故在欣赏人的眼中它不是在“西行”吗?此段山谷景色,溪流缓急有致,植被茂盛。如对地理地质的构造有兴趣,当可欣赏学习。有《寒武系》说明牌一块,立于此处。看之,便知道“骆驼西行”属于寒武系时期岩石。
    渝黔分界桥横跨小溪,为两孔三亭廊桥建筑。在此幽幽峡谷之中,民俗建筑与其相得益彰。走过此桥,便进入了贵州地界。高山峡谷之中,太阳虽高,也只能照在“重庆”一侧,而“贵州”一侧是“阴天”。
    步入锦鸡峡,溪流开始因河道的狭窄而湍急起来,欣赏峡谷的水便从这里开始。此峡段全长360米,呈“V”形状,峡谷壁立垂直高度达500米。一号浮桥也在此段铺设,人走在浮桥之上更能体会峡谷中的“幽”和“趣”了。紧接着的黑猴峡,因为黑叶猴经常出没在附近攀爬和嬉戏,而得此名。此段峡谷全长420米,最窄处仅2米。两岸壁立,阳光难顾。最窄之处,滴水成雨。虽有美景,人在其中也得疾步而过。鱼跳峡景色一般,沿途可见许多细小的瀑布。倒是有一处山民们兜售山货的地方,吸引游人眼球,或买小食或买山货,也算是一阵步行后为自己的犒劳。而蝉鸣峡却在这四峡之中独占鳌头。此峡全长330米,岩壁横生,凹凸有致。第二号浮桥铺设水面之上,一侧岩石上阳刻“重庆”二字,一侧阳刻“贵州”二字。虽是题刻两个地名四个字,却从书法而言,字字珠玉,妙不可言,当出自大家之手。纵观这一路走来,约1000余米。人在谷中行,水在傍边唱,真正体会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自觉不自觉地想了解其大裂谷的成因,此段峡谷便设置了一块《渝黔大裂谷》讲解牌,其上写道“······距今7000万年前的一次剧烈地壳运动中因发生山体断裂而形成······”
    过了蝉鸣峡,步过小桥,便又回到重庆地界。一路伴我的溪水则穿过小桥向东奔腾而去,我则往北进入了神龙峡。
    神龙峡,全长1200米。栈道沿溪水的弯折曲回而造。两岸群峰如黛,层峦叠嶂,而那溪水一路跌荡,美景自成。飞鱼瀑在神龙峡口,最让人叹为观止。其瀑高80余米,上部一柱流下,霏雨飘飞,至中部有突出岩石所阻而分两支瀑而下。其形如鱼,故名“飞鱼瀑”。上次所见,其瀑水流量更强大,似一面水墙向地面扑来,轰鸣如雷,至今都感到其震撼力回荡在耳。

                                      


                                   20140920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