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27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重庆大渡口发现古刹遗址 发掘出市区保存最完整城墙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3-19 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人工凿痕明显的清代古寨墙墙石。记者 熊明 摄

考古发掘出土的明代四大天王金刚石质头像。

  巴渝之地古有“十载金鳌九进士”的谚语,这“金鳌”究竟所指何物?原来它竟是掩藏在大渡口区跳磴镇山中的一座古刹——金鳌寺。1月15日,由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大渡口区文管所历时1个多月考古发掘的金鳌寺遗址首露“真容”。其中,出土文物遗存包括唐代瓷盏、明代四大天王金刚石质造像、崇祯通宝等100余件(套),而在古刹方圆数里外,还勘测出一条长约400米的清代古寨墙。

  金鳌寺古谚背后蕴含了什么传说?古寨墙内又隐藏着哪些秘密?本报记者前往考古现场,为你揭开金鳌寺遗址的神秘面纱。

  金鳌寺因山得名 建寺年代不晚于明万历年间

  大渡口区文管所所长李国洪介绍,根据金鳌寺山门规模和大雄宝殿东南侧的出土遗物,结合乾隆年间《巴县志》等档案文献考证,初步推断金鳌寺的建造时间不晚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

  “出土遗存中的四大天王金刚石质造像的盔甲、头冠具有明显的明代特征。”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专家周勇指着两尊残存的四大天王佛像头部说,一尊的冠帽为缠枝纹花冠,另一尊则为幞头(包头的软巾)冠,“这些都只是宋明时期专属的佛像头冠。”

  寺庙为何得名金鳌?此次考古发掘的一块“刘道开金鳌寺碑记”上刻有答案:“山名金鳌,从其形似名知也……”碑文大意指,山峰的形状若鳌矫首而得名,寺处山垭,以山名寺。

  李国洪说,“鳌”最初的文化含义是“撑天柱地”和“负载神山”,只因唐以后状元在迎接皇榜时站立在鳌图像的头上,鳌便与状元结缘,成为科举吉祥物,寓意金榜题名。而此次的出土陶塑鸱吻标本正是鳌鱼的尾部。“这些建筑构件的发现为研究民谚‘十载金鳌九进士’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古寨可屯兵万人

  此次的考古发掘中,还有一项意外发现——金鳌寺外数里,一条残留的清代墙垣初露真容。

  “这是当年金鳌山寨的围墙。”周勇在《巴县志》中发现,明末时期,跳磴当地四位乡绅自发出资,并发动百姓捐款捐粮,在金鳌山利用自然险要山势建起古寨,以缓坡地带筑墙的方式,合围而成金鳌山寨。目的主要为了防御太平军、白莲教义军等兵患或土匪。

  金鳌山上原有三个寨门,东门面向伏牛溪,南门面向小南海,西门面向金剑庙,现存南门遗址。考古队对金鳌山寨遗址及部分寨门建筑遗存进行清理后,推断古寨总占地面积约269000平方米,最多可容纳1万以上士兵。

  李国洪称,这座古寨墙是目前主城区考古发掘出保存最完整的城墙,虽原有的对付土匪兵乱的防御功能早已不在,但其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很高,为研究清代大渡口地区古山寨的修筑技术、明清民间防御史和社会治安状况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