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开栏的话 市委****s在7月3日至4日召开的全市扶贫攻坚工作会议上强调,全市各级党委zf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x总****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zy要求和市委部署,进一步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全市“一盘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立下“军令状”,倒排时间表,啃下“硬骨头”,坚决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2017年底扶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2018年“打扫战场”,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实现全市14个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区县和4个市级扶贫工作重点区县全部“摘帽”、1919个贫困村全部整村脱贫、165.9万贫困群众全部越过扶贫标准线。 从7月中旬开始,本报派出多个报道组,深入我市14个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区县和4个市级扶贫工作重点区县,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扶贫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开展研究讨论,分别从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效益农业、乡村旅游、教育扶贫、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精准扶贫、社会多元化扶贫等方面,用大量来自扶贫第一线的数据、故事、典型,报道我市扶贫取得的进展、经验及面临的挑战,展示广大干部群众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抓好抓实、打好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的精神状态,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推进我市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坚决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特别报道,与广大读者分享我市扶贫攻坚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敬请关注。 秀山膏田镇水田村朱家坝村民小组的刘朝亨老两口,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辛辛苦苦养出一头150公斤重的肥猪,他花钱请了8个劳动力,轮流着把猪抬到场上去卖。 经过几个小时在悬崖峭壁路上的“折腾”,当把猪抬到场上时,原本活蹦乱跳的肥猪,已奄奄一息,只能以3元一斤的低价卖出。 本可以卖近3000元的肥猪,因不通公路,只卖了900元。这让老人伤心不已。“这公路啥时才能通到山里来哟!”他与老伴常站在山崖上,望着崇山峻岭念叨。 “刘朝亨老两口的愿望就要实现了。”膏田镇党委****杨文艺近日告诉记者,年底前就将有一条4.5米宽的硬化公路修进水田村。 只要基础设施“脱贫” 产业发展就能跟上 “公路通畅后,我家脱贫了!”7月30日,在酉阳花田乡何家岩村,不久前还是贫困户的何锋指着已开始接待游客的家庭旅馆对记者说,“高峰期,一个月就收入了1万多元。” 何家岩村的梯田美景全国闻名,吸引了不少摄影发烧友和游客。“可是,前些年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不少因进村公路不通畅,被挡在了村边。”村党支部副****冉宪光说。 2014年3月,zf投资325.5万元开始对村里那条贯通全村的机耕道进行硬化。同时,扶持和引导在公路两边的农民,把自家房屋改造出来,开办家庭旅馆或农家乐。当年8月,当8.3公里长的公路硬化竣工时,沿公路两旁的一些农户也已把房屋改造出来,办起了家庭旅馆和农家乐,开始接待游客。 冉宪光说,到目前,村里已办起和在建的家庭旅馆和农家乐有14家。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5万多人,全年接待3万人没问题。村里已作出规划,到年底,这条公路两边要建30户家庭旅馆和农家乐,其中10户是贫困户。 一条横贯村里的硬化公路,即将让一个贫困村脱贫。 “只要基础设施脱了‘贫’,产业发展就能跟上。”丰都县虎威镇人和村党支部****陈凤忠说,“我们村就是靠基础设施先行,促进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 他介绍,近些年来,村里在24平方公里的幅员面积上,修建起36公里的公路;对村里的4座小一型水库、28口山坪塘、10多公里的灌溉渠道进行了整治;从鹦鹉水库引水进村,让全村人吃上自来水。同时,对电网进行升级改造,把宽带安装进了村。 “基础设施先行‘脱贫’后,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陈凤忠说,目前,全村已发展桑园1000余亩、榨菜1400亩、水产600亩。特色产业已成为村民增收的支柱。 陈凤忠关于“只要基础设施‘脱贫’,产业发展就能跟上”的观点,已被许多事实印证。黔江区黑溪镇的6个村实现通公路后,先后引进6个业主,在公路两边成片流转了6000亩土地,规模发展水果、蚕桑、肉牛和黑山羊等产业;武隆县双河乡100%的村公路、60%的组公路实现硬化并解决了饮用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后,乡村旅游、高山蔬菜、烤烟三大产业覆盖了所有的农户,过去全县最贫穷的乡实现脱贫,2014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168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