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强弱、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在经济新常态下,铜梁工业园区积极搭建平台,帮助企业依托科技与创新转型升级,努力向创新要效益…… 重庆昆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9年2月,是一家集微型电机系列产品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大型中外合资企业。公司主营产品为手机用微型振动马达,年生产能力达3000多万只,年产值6000万元,产品主供华为、明基等一线品牌,还远销香港、台湾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公司设立有技术研发中心,拥有多名专业高级工程师和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技术研发。不仅研发出技术含量高、品质更稳定的手机马达,最终占领高端市场,获取了更大的利润空间;还成功研发出全自动绕线机,使进口设备国产化,仅销售设备就给公司创收2000多万元。公司还根据行业发展特点,不断地进行创新研发。如在国产平板电脑还不是很普遍的时候,该公司就开始研发平板电脑的马达。针对电动玩具、电动航模、电动遥控汽车等,研发驱动电机等。公司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研发的步伐愈发加快。今年,公司又投入1000万元,对现有手机马达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 据悉,今年全区共投资7.45亿元,启动了23个技改项目。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改造更新传统产业和落后工艺、技术、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用技改、创新换效益,成为工业园区企业的增长亮点。比如,重庆新红旗缸盖制造有限公司利用已有研发中心及场地,购置卧式加工中心、铸造机、水平射芯机等设备对KG4系列发动机气缸盖进行研发,实现年产5万套KG4系列发动机气缸盖的能力;和平制药公司不仅对老产品进行技术改进,还不断开发新产品,公司年产值从2000多万元增长到上亿元,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公司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13%……这些企业的发展路径,印证了“只有落后的技术,没有落后的产业”。 “在助推企业创新过程中,我们努力当好‘服务员’。”区科委副主任袁驰说,区科委大力扶持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市场前景好、效益显著的项目,认真做好科研服务和项目支撑。今年上半年就帮助联达重锻等18家企业获得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18项,争取科技部经费1140万元。同时,为企业创新搭建平台。目前,我区已建成3个市级科技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建成重庆市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区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 “企业通过研究中心这一平台,投入资金,吸纳人才,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袁驰说,在这些创新载体促动下,工业园区创新能力日渐增强。截至目前,园区已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和重点新产品141个、重庆优秀重点新产品4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个。今年又有70余个产品正在申报高新技术产品。 “我们还将做好专利工作,作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措施来抓。”袁驰说,通过积极开展企业专利工作调查,充分挖掘专利申报潜力,重点鼓励企业申请发明专利,推动产品升级换代。目前累计申请专利3385件,年均增长率超过50%。 为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我区还强化了金融保障举措。全区加强与商业银行、创投、担保、小额贷款、知识产权等机构合作,开展了创业投资、贷款担保、投融资及策划、小额贷款、知识产权质押担保等工作。 (闻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