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崛起,是近年来大足工业的关键词。 崛起,是一曲纵向迎头奋进的凯歌。 2011年至2014年,大足工业总产值从500亿元增加到76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从305亿元增加到434亿元;工业占比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接近60%,达到工业化发展中期水平。今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总产值均增长17%以上。 崛起,是一声横向赶超跨越的号角。2014年,大足工业投资以43.5%的增速居城市发展新区第3位,今年上半年继续坐稳第三把交椅。同时,设区以来,我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及其增加值的增速也多次跻身全市前列。 时下的大足,到处激荡着发展工业的热潮,到处洋溢着振兴经济的激情,到处涌动着时不我待的崛起渴望……一座“大足高地”正崛起在城市发展新区的工业主战场。 乘势而为 夯实工业崛起之基 
渝蓉高速 历史上,工业并不是大足的“优势产业”。 “欲致鱼者先通水,水积而鱼聚”。如何推动工业经济强势崛起?打牢基础是关键。而在大足的工业崛起过程中,交通区位的变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8月31日,韩资企业瑞韩恩梯恩汽车部件公司落户大足。“大足到重庆很近。”考察时,公司老总张宰荣走出江北国际机场,途经渝蓉高速公路,不到1小时就抵达大足。便捷的交通,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足不仅到重庆主城很近,离成都也只有90分钟车程。”区******党组****谢小庆称,渝蓉高速是重庆、成都之间最短、最快、最宽的高速公路,它与渝蓉高速,即将通车的三环高速,以及加快推进的南-大-泸高速等形成了“井”形交通大动脉。同时,大足至港口、铁路、飞机场等3个一级港的距离都在一小时左右,是渝西川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大足高速公路密度比肩欧洲发达国家水平。”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大足境内已建好与即将动工的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10公里,达到欧洲发达国家平均每万人1公里的高速公路水平。远非1995年时仅有5.3公里高速足迹的“吴下阿蒙”。 “要致富,先修路。要快富,修高速。”交通瓶颈的打通,只是大足区工业基础要素大改善的一个缩影。敢想肯干的大足人,更抢抓机遇做了许多未雨绸缪的创举。 韩恩梯恩入驻的万古工业园区正是这些创举之一。4年前,万古镇还是一个仅有5万人口的农业小镇,工业经济几乎是“一张白纸”。而随着渝蓉高速公路、重庆三环高速将交汇于此,万古镇的交通区位优势一时无两。 敏锐的大足人谋划了一场“白纸作画”的崛起战役。在渝蓉高速通车前的4个月就挂牌成立万古工业园区,而万古镇也摇身一变市级特色工业园,成为我市智能装备产业基地、重庆台湾智慧经济示范基地、重庆市环保装备产业基地。目前,引进各类产业项目45个,总投资120亿元,园区基础骨健筋强,特色产业整装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