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3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我国企业“走出去”迎来黄金时代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11-2 1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下降的情况下,我国不断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企业“走出去”的动力日益增强。从趋势上看,我国企业“走出去”将迎来黄金时代——

    前不久,民营投资公司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民投”)以17.9亿美元收购注册地在百慕大的思诺保险集团公司100%股权项目,这是我国民企加快投资并购步伐的一个缩影。

    “比较最近几年的数据就会发现,我国对外投资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势头,这个势头在未来一段时间仍会保持下去。我国到了资本输出的阶段,所以对外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张向晨说。

    民企投资亮眼

    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在境外的企业有近3万家。近年来,在对外投资的增长中,民企的快速增长成为新亮点,其对外投资的数目已占到百分之六七十,投资金额也在快速增长,接近了对外投资的半壁江山。以今年前三季度为例,非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占到总额的67%,较上年同期提升10个百分点,同比增长38.2%。其中,私营企业对外投资同比增长179.6%。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张向晨表示:“民营企业有他们的优势,他们的机制比较灵活,适应性也比较强。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生力军,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选择各自适合的领域来进行投资。”

    据了解,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企业经营业绩较好,据商务部统计,70%左右的企业盈利。2014年,境外投资企业年度会计报表为盈利和持平的境外企业占了77.2%,亏损企业占22.8%。zy企业2000家境外企业当中盈利和持平的境外企业占74.4%,亏损的占25.6%。

    国际产能合作加快推进

    自从两年前我国zf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以来,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现在“一带一路”在实施的开始阶段。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负责人周柳军表示,“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作用突出。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我加强投资合作的意愿强烈。前三季度,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120.3亿美元,同比增长66.2%,主要流向新加坡、哈萨克斯坦、老挝、印尼、俄罗斯等国家。同期,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57个国家承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3059个,新签合同额591.1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4.3%;完成营业额440.2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的43.7%;主要涉及电力工程、房屋建筑、通信工程、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建设等领域。

    另一方面,国际产能合作加快推进。当前,世界各国对自身经济发展、提升产业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需求强烈,而中国在铁路、电力、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领域具有优势。中国的产业优势、技术优势正好和相关国家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形成充分互补。在对外交往中,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与我开展产能合作充满期待。国际产能合作不仅对中国和投资东道国有利,发达国家也愿意借助中国装备和工程的低成本优势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前三季度,我国国际产能合作增幅强劲,大型成套设备出口额同比增长10%;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91亿美元,同比增长85.7%。

    “走出去”前景看好

    不断深化境外投资的管理改革,为中国的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便利化的环境。去年9月出台了商务部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其核心就是简政放权,减少审批。从2014年10月6日至2015年9月14日,商务部和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一共完成了企业境外投资备案和核准1万件,其中备案9959件,占总数的99.59%,核准41件,占总数的0.41%。改革便利了企业的对外投资。企业对外投资的件数比上年增加了3952件,同比增长了64.9%。有关部门加大对“走出去”企业金融信贷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推动“一带一路”和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建设,引导企业参加跨区域的基础设施的合作和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域的建设。

    我国还积极搭建对外投资合作平台,完善多双边的保障机制。与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等国签署了投资合作协议,完成了中澳、中韩自贸区协定谈判,并正在推进包括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和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工作。继续推动和有关国家与地区商签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合作和劳务合作等zf间的协定,来解决企业“走出去”遇到的法律问题。此外,各种服务平台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信息服务。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走出去”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受劳动力价格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影响,国内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企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的任务。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拓展国外市场,整合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上下游产业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从趋势上看,中国企业“走出去”将迎来黄金时代。(经济日报记者 李予阳)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