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市人大代表、云阳县县长覃昌德 首席记者 钟志兵 摄 云阳森林面积达26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0%,一江(长江)四河水质常年保持在二、三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高达98%以上……昨日,市人大代表、云阳县县长覃昌德接受本报专访时称,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大背景下,云阳县立足生态涵养,调整产业结构,在生态保护中求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第一产业“接二连三”,打造“第六产业”,走出一条生态经济产业化发展道路。 区域一体 “万开云”建半小时城镇群 重庆商报:重庆是长江经济带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点,市委、市zf提出万(州)、开(县)、云(阳)一体化发展战略,云阳如何融入? 覃昌德:云阳作为长江流域拥有近140万人的大县,要主动融入“万开云”板块,寻找自身的比较优势、产业优势、区域优势、生态优势来推动云阳自身的发展: 一是交通的互联互通。按照市委、市zf的要求,“万开云”板块要建成半小时城镇群,就是万州到开县、开县到云阳、万州到云阳的一个三角形模式。城市发展向中间聚拢,三区县之间互相建设交通通道,包括轨道交通、快速通道、滨江大道。 二是产业的互融互进。产业之间要互相渗透,比如云阳的中药材加工基地已延伸到万州、开县,甚至其他地方。比如长安跨越的轿车整车放在万州,零配件放在云阳、开县,这就有利于三个地方分工协作。 三是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如正在研究的三个区县公交一体化问题。“万开云”形成一个板块,这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市委、市zf提出要建设“双两百”城市:万州到2025年建成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云阳与开县分别建成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这对云阳也是非常大的发展机遇。 只有把这三个方面建好后,使“万开云”板块更好地融入重庆、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 生态经济 食品深加工助居民增收 重庆商报:良好的生态是云阳发展的根本、“绿色”是云阳经济发展的动力,结合云阳发展情况,你怎么看? 覃昌德:云阳地处长江上游重要地段,长江流经云阳段68公里,涵养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云阳清晰地认识到,保护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是保护云阳发展的根本。云阳属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特别注重在生态保护中谋求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兼顾生态保护,不走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GDP的老路子,走出一条生态经济产业化发展道路。 近年来,云阳坚持“生态兴县”战略不动摇,实施绿化长江植树造林工程、清洁能源工程、蓝天碧水等环保行动。先后淘汰关闭了一批落后企业厂矿,空气良好天数在98%以上。同时,加强植树造林,森林面积提高到26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0%。另外,建成覆盖42个乡镇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一江四河”水质均稳定在2类、3类标准。 云阳立足“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促进第一产业“接二连三”,打造“第六产业”。围绕柑橘、牛羊、蔬菜等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加快延长柑橘冷链贮藏保鲜、牛羊肉加工等七条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食品深加工是我们未来发展方向。比如,之前柑橘只卖2~3元一斤,经过包装、装箱后可卖到5元;又如肉牛,不经加工一头只能卖1.5万元左右,加工后可达5万元。目前,云阳养牛约11万头、羊60多万只,加工与否会对人民收入带来极大影响。此外,云阳乌天麻天麻素含量高达1.64%,是国家标准0.2%的8.2倍。尽管最好的乌天麻未加工也可卖个好价钱,但加工后价格可增加一至二倍。因此,利用现有第一产业加快第二产业发展,利用生态优势促进旅游业发展,是未来云阳的发展趋势。 塑造品牌 创区域公用品牌闯市场 重庆商报:随着生态农产品日益成为老百姓餐桌的“放心选择”,云阳高度重视品牌农业建设,并将云阳农产品统一注册为“天生云阳”推广,是不是意味着云阳农产品进入快速发展期? 覃昌德:我在“天生云阳”上线时曾郑重承诺“天生云阳,不卖假货”!一是基于对云阳农产品质量的信心,二是要让消费者知道,云阳的农产品是健康的、放心的。 经过多年努力,云阳现已获批“三品一标”农产品68个、市级名牌农产品16个,荣获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云阳脐橙获重庆市柑橘无公害产地区(县)整体认证,云阳红橙获“重庆市名优柑橘评选金奖”和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云阳纽荷尔脐橙获“中华名果”称号并入选“2013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渝峰乌天麻获得了地理保护农产品,精灵子(蜂蜜)获重庆市著名品牌和重庆市新产品研发一等奖。 如此“明星”农产品阵容,虽然大多都很畅销,但“各自为政”毕竟没有形成良好的原产地竞争力。因此,云阳特联合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经多次实地调研反复论证,创立了“天生云阳”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以便全县名优农企抱团合力打拼市场,充分展示云阳农业的原生态特质。 为让消费者信任、接受“天生云阳”,甚至主动传播、推广“天生云阳”,云阳县对“天生云阳”制定了严苛的准入标准和管理标准。今后凡是标注“天生云阳”的农产品必须有“三品一标”等认证,云阳县农委等部门也将严格落实把关监督,确保“天生云阳,不卖假货”的承诺严格落实到位。 旅游添丁 “天下第一洞”5月迎客 重庆商报:近年来旅游休闲呈快速发展之势,在龙缸景区带动下,云阳旅游发展快速,今年有哪些举措支撑旅游快速发展? 覃昌德:2015年,云阳龙缸景区的云端廊桥8个月卖了一百万张门票,带动的是全县老百姓收入增加。全县去年新增床位3800张,超过原来床位数的60%,住宿和餐饮营业额增长22%。 2016年云阳旅游将重点做两件事情。一个是天下龙缸将推出一批新景点。比如溶洞——大安洞,又名鱼泉洞,全长3000余米,有九个足球场大,由天然石灰岩形成。专家考察后估计,该洞比四川兴文溶洞群中最大的天泉洞大一倍,比桂林芦笛岩、浙江瑶琳洞大10倍,被誉为“天下第一洞”。为不破坏大安洞生态环境,从后面打了365步梯子下去。今年五一节前后将会开放。 二是推进不同层次人群对旅游的需要,我们在从县城到龙缸68公里的路上规划了7个农业产业园,每个产业园大概1万亩。让到龙缸的游人不会感到视觉和身体疲劳,轻轻松松到景区。 休闲城市 建33公里独特滨江景观带 重庆商报:云阳一直在致力于休闲旅游城市打造,今年将采取哪些措施? 覃昌德:首先是吃。云阳正在全力挖掘民间名菜,计划2016年再推出50道名菜。二是休闲宜居县城的改造,包括县城所有广告灯饰、宾馆店招店牌、餐饮住宿的店招店牌,都要根据旅游的需要改造。计划从2016年开始,每年改造一条街,打造一条特色街,类似于成都的宽窄巷子。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把县城建成一个休闲度假的地方。 此外,我们正在建设的阳光沙滩,今年六一儿童节将对外开放,阳光沙滩近3万平方米,在西南地区城市里是最大的。 阳光沙滩是“环湖绿道”建设启动的第一个项目。“环湖绿道”长约33公里,分布于县城两江四岸,结合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现状,划分为自然体验区、健康休闲区、双井风情区、生态活力区、宜居水岸区和文化旅游区六大区域,将建设梯田花海、月光草坪、阳光沙滩、飞凤梯不夜城、太阳嘴观景平台、四方井公园、水上花园、植物园、三国文化公园等12个重要景观节点,通过贯穿全线的慢行道、跑步道、自行车道等进行连接。每个景观节点都独具特色,串联起来后,将形成一个独特的滨江景观带。 商报记者 谭柯 李舒 实习生 陈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