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感言:重庆的山水养育了我,给予了我执着、勤奋和坚韧的品质。感谢家乡,祝福家乡的人们!
|
 |
高娓娓和希拉里·克林顿合影。
|
 |
高娓娓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合影。
(本栏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
高娓娓,生于重庆,任美国《侨报》记者期间,参与了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的采访报道。现居纽约,拥有自己的美高美国际顾问公司与传媒公司。
高娓娓著有《高看美国》《纽约的中国老板们》《娓娓道美国》等畅销书,其新浪博客曾获评“新浪十大博客”,点击量超过两亿。
纽约,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重庆女子高娓娓如今就生活在这里。
做过电视制片人、当过记者,曾零距离见证美国大选,亲眼目睹中国ld人访美之盛况……这些年来,高娓娓一直活跃在媒体行业。她在美国纽约,成功打拼下了一片天地。
不久前,她在这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追寻外面世界的精彩
见过高娓娓的人,都说她与三毛有些神似,尤其在个性率真方面。不过高娓娓来到美国,可不是为了流浪,而是为了追逐梦想——到更广阔的天地去看更精彩的世界。
还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高娓娓大学毕业后,远赴广州闯荡,当过迎宾员,做过秘书,后来在一家中英文双语杂志社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进入四川电视台,作为一名制片人,开始涉足电视传播领域。
视野越来越开阔的高娓娓,向往能够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期盼能看看更加精彩的外部世界。
1998年,高娓娓第一次赴美。当飞机在曼哈顿上空掠过时,她俯瞰下方,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从那一刻起,她就决心,要在曼哈顿立足,在这里开创自己的事业。
没多久,她如愿在美国最大的中文电视台找到一份工作;后进入大型中文报纸《侨报》,成为该报一名记者。从1998年到2005年,在国内媒体依然有兼职的她一直奔波于中美两国之间,十分忙碌。
2005年某一天,高娓娓所搭乘航班在高空中出现险情。虽然飞机最后平安着陆了,但高娓娓心有余悸,下决心以后再也不当“空中飞人”。她选择了定居美国。
见证一系列重大事件
在新大陆,在任职《侨报》期间,高娓娓的记者职业生涯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她采访、报道了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虽说忙得不可开交,但确实是“痛并快乐着”:零距离见证美国大选,亲眼目睹中国ld人访美之盛况,追踪报道金融风暴袭击美国……她感叹:这是何其有幸?
特别是2009年1月20日,美国第一位非裔总统奥巴马举行就职典礼,高娓娓成为少数几名受邀出席典礼的华文媒体人。
就职典礼前一天,美国东部天气寒冷,漫天大雪。高娓娓连夜从纽约赶赴华盛顿。
不想,第二天华盛顿市区到处都是喧嚣人群和荷枪实弹的jc,地铁站也是人山人海,高娓娓等了大半天才终于挤上地铁。等她赶到白宫前方时,jf为安全起见已将铁门提前关闭。高娓娓没法进入指定观礼区域,只得挤在人群中“遥望”奥巴马发表就职演说。
还好在随后的就职庆典游行中,她遇见了奥巴马,在沸腾的人群中举起相机,拍下他向人群挥手的珍贵照片……
根据在这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中的见闻,她先后撰写、出版了《高看美国》《娓娓道美国》《纽约的中国老板们》等多本畅销书,名噪一时。
一份感同身受的痛苦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高娓娓接受《侨报》委派,第一时间动身回国,奔赴震灾现场。她几经辗转最终抵达汶川后,发现灾情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责任感、使命感驱使她废寝忘食地工作,源源不断地向报社滚动发稿,向在美国的读者尤其是成千上万关注这场灾难的华人报告最新消息,介绍中国人民在巨大灾难面前同舟共济、携手救灾的情况。这些报道得到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她还多次通过视频连线报道,推动在纽约等地举行的捐款救灾活动。
因为在工作中太过投入,高娓娓在地震灾区采访期间时常以泪洗面。从灾区回到纽约后的一段时间里,她依然无法摆脱悲伤和压抑,一度患上了抑郁症,以至于无法正常工作、生活。
好长时间后,高娓娓才从悲伤情绪中走出来,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名博博主粉丝达两亿
高娓娓“触网”的时间其实很晚。记得是2008年,有人问她:你的QQ号、博客账号?压根就没有QQ号和博客的她一无所知,连连摇头。于是就有朋友劝她:你为什么不开个博客,把那些有趣的经历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就这样,她在新浪和网易“开博”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得益于多年的媒体从业经历,高娓娓手头积累了不计其数、十分珍贵的照片和文字资料,在写博客时,这些“存货”全都可以用上。很多时候,她随便翻出以前写下的几段文字、拍的几张相片,稍加润饰,一篇引人入胜的博文就有了。
开博没开几天,她的新浪博客点击量就上了10万,一个月后点击量突破100万。关注度最高的一篇文章,粉丝留言高达3000条。迄今,博客累计关注量已达2亿。
随着粉丝数量急剧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留言向高娓娓咨询有关在美国留学、置业和创业等方面的问题。
在热心回应之余,高娓娓又顺势成立了美高美国际顾问公司,在国内北京、上海、成都等地设立办事处,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无心插柳柳成荫,作为一名媒体人的她,成功进入了商业领域。前些年,在拥有赖以立足的一系列自媒体之后,高娓娓离开《侨报》,自行创办了一家媒体公司,财务状况一直不错。
带个泡菜坛子到纽约
尽管高娓娓已经加入美国国籍,但她始终认为自己“有一颗中国心”,永远是重庆人。
她甚至将一个泡菜坛子从重庆带到了美国,放在纽约家中,经常泡点豇豆、萝卜之类的打牙祭,“安抚一下自己的胃,这是家乡的味道啊。”
“重庆的山水养育了我,给予我执着、勤奋和坚韧的品质。重庆妹子特有的豪迈、耿直秉性,也让我交到了许多朋友。感谢家乡,祝福家乡的人们。”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