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36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在书香里回味老重庆的风情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2-14 14: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红萝卜》

《点子梅堂》

《小人书店》

本组图片均选自《老重庆民俗漫画》


本报记者 兰世秋 实习生 王荆川

“点子梅堂,玫瑰花糖,鸡管上税,鸭管退堂……”“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还记得这些曾经耳熟能详的老重庆童谣吗?还记得剃头匠、麻糖、老虎灶等老重庆的特色行当吗?

日前,由重庆出版集团推出的《老重庆民俗漫画》正式与读者见面,唤醒了几代重庆人的童年记忆。

除了《老重庆民俗漫画》,《重庆掌故》《老街巷》《老城门》等一批渝版图书,都描绘了老重庆独特的风情,讲述了重庆民俗背后动人的传说。让我们在书香里穿越时空,在新春佳节里,回味一个城市的风俗与人情。

还记得

《城门高》《点子梅堂》的童谣吗

《老重庆民俗漫画》由民间艺术家张明志与本土作家阿蛮联手打造,通过漫画、民谣的形式,生动而诙谐地再现了重庆的民俗风貌、城市记忆。

阿蛮告诉记者,书中收录了张明志创作的92幅漫画,而他负责文字梳理。92幅画作有对历史场景的描摹,如《老虎灶》《老荫茶》《大蒲扇》;有对特定时期人物行为的再现,如《洗澡》《搓背》《修脚》;有贯穿几代重庆人童年记忆的童谣,如《城门高》《点子梅堂》《黄丝蚂蚂》等。这些民谣和画面让人忍俊不禁,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感受到民风的纯朴与“刁蛮”。

《老重庆民俗漫画》一书的总策划郝晋珠介绍,书中收录的漫画,是从张明志几十年来创作的近千幅重庆民俗题材画作中精选出来的,“蜂窝煤、推豆花……这些画作仿佛一股春风,吹醒了我们儿时的记忆。”

过年

正是红萝卜最好吃的时候

生于1951年的张明志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小时候,他的家就住在解放碑大阳沟一带。

“当年,大阳沟背后的新华路上,到处都是小人书店,在书店里租看一本书只花一分钱,我从小就喜欢泡在里面。”张明志对记者说,《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连环画常常令他看得忘记了吃饭。

看过之后,张明志就开始临摹书中的人物。小人书店,可以说是他美术启蒙的第一个场所。

在《老重庆风俗漫画》一书中,张明志描绘了当年在小人书店里的场景:娃娃们有的坐在长条凳子上痴迷地阅读,有的趴在书架上选书……

“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过年吃汤圆,还有压岁钱。”这些过年的民俗,也在《老重庆风俗漫画》中一一展现。

张明志告诉记者:“我家附近就是大阳沟菜市场,快过年时,正是红萝卜最好吃的时候,我们这些小娃娃钻进菜市场,捡一根别人掉在地上的红萝卜,洗洗就送进嘴里,甜惨了。”

土家“赶年”

源自秦良玉的传说

在《重庆掌故》一书中,也有关于老重庆年俗的描绘。

渝东南武陵山区的土家人至今仍保持着过“赶年”的习俗。《重庆掌故》中讲述,传说有一年腊月除夕将至,明末抗清女英雄秦良玉突然接到皇帝诏书,要求她立即率“白杆兵”北上抗击入侵的清兵。为了不让将士们遗憾,秦良玉决定提前过年。大年三十这一天早晨,士兵们备受鼓舞,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

“为纪念这位民族女英雄,土家山寨每年提前过年,过‘赶年’一直沿袭至今。”《重庆掌故》作者之一范时勇说。

而万盛的踩山节,也源自一个动人的传说。“过去,踩山节是在正月初三过的,现在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踩山节改在了每年的五月一日。”范时勇介绍。

相传,在万盛的关坝、丛林、黑山一带世代居住着苗族的一个分支——红头苗。有一户苗家大户,主人家叫冷懂,为了寻找救过他小女儿命的一位小伙子,冷懂在正月初三这一天,在石林举办踩山会。当天,远远近近苗寨的人们闻讯而来,大家在石林的坪坝上吹着芦笙跳着舞。踩山会的活动持续了三天,小女儿也找到了那位英勇的小伙子,二人结成连理。

范时勇说,踩山会就这样延续下来,逐渐演变成苗族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踩山节。

老街巷

独特的气息令人沉醉

关于老重庆的记忆,读者还可以在《老重庆影像志》系列丛书中找寻。

《老街巷》是该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书中收录了大量老重庆街巷的图片。上世纪30年代的民族路、大轰炸后在废墟上重建的沧白路、上世纪50年代的邹容路……黑白照片带着历史的风尘,长长短短、或热闹或僻静的大街小巷诠释着山城的个性和特质。

正如本书的编著者朱俊所言:“重庆的老街巷,不同于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那是一种别样的味道、一种独特的气息,令人沉醉,令人难忘。”

丛书中的《老城门》《老码头》则收录的是重庆老城门和老码头的图片。其中,不少已经消失在时代的风云中。

《老城门》一书中收录了上世纪20年代南纪门的老照片。遗憾的是,1927年重庆整理城内交通,修建马路时,老城门被拆毁。我们只有从那泛黄的老照片里,去感受它昔日的繁华。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