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长的巷子曲折绵延,两旁是历经岁月沧桑的古朴民房,破败的石板路、低矮的砖瓦房、蒙灰的糖果店……老街随着时间的流逝,留下的却是太多珍贵的回忆。昨日,160多位弹子石大佛段(六段)正街的老街坊相聚一堂,在老街合影。也许过不了多久,这条被岁月渐渐遗忘的幽深小巷将彻底消失。
定居上海的老街坊也来了
昨日一大早,阳光下的大佛段正街展露新颜。小巷当街挂起了大红的横幅,鞭炮噼啪作响,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老街坊们从四面八方赶来。66岁的曾尚芳上山下乡后,因为调到外地工作,离开大佛段已近半个世纪,即使后来又回到重庆工作,但到底还是离开了弹子石、离开了大佛段。“这里的老街坊,都是穿衩衩裤一起长大的孩子,留下的都是孩童时代最纯真的回忆。”曾尚芳邀约上自家五姊妹,从南岸、江北、沙坪坝、九龙坡赶来了。
64岁的段和平则从上海赶来。段和平退休后,为了带外孙,夫妻俩就跟着女儿去了上海。一个多月前,听说大佛段的老街坊聚会,段和平无论如何也要赶回重庆过年,和老街坊团聚。
而对于80后的年轻人来说,老街则承载着太多儿时的回忆。陈雪梅说,每次回到大佛段,她都要去看看曾经的国营“大佛段糖果店”,如今石头刻的招牌仍在,却早已蒙上厚厚的灰尘,但那些记忆中晶莹剔透的糖果罐子,有她孩提时代最甜蜜的回忆。
上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下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团聚的现场,到处是久别重逢的喜悦和热情洋溢的寒暄。
首次相聚就来了160人
大佛段正街解放前便存在,一条长长的小巷,保留着老重庆最纯粹的民居风格。零星的蔬菜摊、闲适的老茶馆,不时可见居民提一个老茶壶、跷起二郎腿,或谈笑、或调侃,就能在老街的一角悠然度过一天的闲暇时光。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约在七八年前,大佛段开始拆迁,以前生活在这里的老街坊们也因为城市建设各奔东西。
“在我们这条老街,不光有邻居的情谊,更有同学情、同事情、朋友情。”陈德全说,他离开大佛段好几年了,但因为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他每年都要回来好几次,和街坊邻居聚一聚。
在一个多月前的聚会上,陈德全、黄仲礼、曹明智提议,快要拆迁完了,为啥不召集老邻居们聚一聚?大佛段正街六段有一百多户,8名老街坊就分片区挨家挨户地通知,没想到,多年后的第一次相聚,竟然来了160多位老邻居。
聚会的地点,选择在大佛段正街一家有30年历史的老餐馆。拍一张大合照,也成了聚会最重要的内容。因为就在餐馆附近的围墙外,推土机正在作业,也许过不了多久,这条承载着居民们半生情感的小巷子就会消失。
|